李莎
鄭州市婦幼保健院,河南鄭州 450000
妊娠糖尿病是臨床上一種較為常見的女性妊娠期疾病,如果沒有進行有效的治療則有可能會引起妊高癥、羊水過多、酮癥酸中毒、自然流產、繼發(fā)性感染等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1]。研究表明,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能夠幫助妊娠期女性順利的度過妊娠期。該研究選取于2012年9月—2015年5月期間在該院接受治療的7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同時將護理措施,現報道如下。
選取于2012年9月—2015年5月期間在該院接受治療的7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為該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過葡萄糖耐量試驗確定符合妊娠糖尿病的相關臨床診斷標準。根據不同的護理措施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38例患者年齡范圍:20~41歲,平均年齡:(26.8±3.4)歲;22 例患者為初產婦,16 例患者為經產婦;孕周范圍:7~35周,平均孕周:(27.9±3.2)周。觀察組40例患者年齡范圍:21~43歲,平均年齡:(27.2±3.2)歲;23例患者為初產婦,17例患者為經產婦;孕周范圍:9~34周,平均孕周:(28.2±3.0)周。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的一般基本資料經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對患者進行入院宣教,給予患者生理護理、日常護理等;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1.2.1 心理干預心理因素也是影響妊娠糖尿病患者病情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妊娠糖尿病的危險性使得患者經常會出現焦慮、煩躁、緊張等不良情緒,這些負面情緒的存在會使得患者體內胰高血糖素、生長激素、去甲腎上腺素等分泌顯著增加,從而會導致患者血糖進一步升高,對于疾病的治療是極其不利的[2]。針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全面的了解,對通過與患者的溝通、交流等措施來消除或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對患者說明主要堅持長期治療就能夠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內;同時對患者詳細講解妊娠糖尿病的發(fā)病原因、發(fā)病機制以及治療方法等,提升患者對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讓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
1.2.2 飲食干預 飲食干預是控制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一項重要措施。護理人員可以根據患者的飲食習慣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為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食譜,并且讓患者嚴格遵守和進行長期的執(zhí)行;飲食中要嚴格限制總熱量、動物脂肪和飽以及脂肪酸的攝入并且要平衡膳食,一般情況下患者的熱量攝入應該控制在1800~2200 kcal/d[3];多給予患者高蛋白質、纖維素及維生素含量多、低脂肪的食物,這樣能夠有效改善患者高血糖、高血脂代謝紊亂的癥狀。除此之外,還要保證給予患者充分的營養(yǎng),以滿足患者自身以及胎兒宮內生長發(fā)育的需要。
1.2.3 運動干預 護理人員要對患者詳細說明運動對于血糖控制的重要性,讓患者進行合理的運動對改善患者高胰島素敏感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消除體內多余脂肪,同時還能夠對患者的血脂以及心肺功能進行有效的改善;可以給患者選擇快走、散步、騎自行車等適當的運動方式并且讓患者長期堅持[4]。
1.2.4用藥干預妊娠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藥物會對胎兒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一般會給予患者胰島素治療。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血糖水平、病情、孕期進展等實際情況來制定胰島素治療的方案,通常情況下胰島從0.1~0.7 U/(kg·d)的小劑量開始,然后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適量增加[5];在圍手術期主要是通過靜脈滴注胰島素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患者生產后要將胰島素的使用量逐漸減少。
1.2.5 分娩期干預 在分娩期護理人員要加強對患者的胎心監(jiān)護,由于分娩期患者的子宮肌肉會進行收縮,會對大量糖原進行消耗,因此在妊娠糖尿病患者臨產時要給予建立靜脈通道,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給患者補充液體;對患者的產程進展進行密切觀察,根據患者的血糖情況適量使用胰島素,并鼓勵患者少量多次進食。
①對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尿蛋白、血肌酐進行檢測并比較。②對兩組患者的早產、剖宮產、妊娠高血壓、羊水過多、胎膜早破等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進行記錄并比較。
對該研究所得實驗數據均采用SPSS 1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檢驗,所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所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尿蛋白、血肌酐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給予不同方式的護理措施后,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尿蛋白、血肌酐均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尿蛋白、血肌酐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空腹血糖、尿蛋白、血肌酐的變化比較(±s)
注:與干預前比較,a P<0.05;與對照組比較,b P<0.05。
組別 時間 空腹血糖(mmol/L)血肌酐(umol/L)對照組(n=38)尿蛋白(mg/24 h)觀察組(n=40)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15.2±2.5(11.4±1.5)a 15.4±2.2(5.6±0.7)ab 708.9±100.8(449.2±138.9)a 711.5±100.3(235.5±122.2)ab 87.3±16.6(72.5±15.5)a 87.6±16.3(56.4±15.2)ab
觀察患者的早產、剖宮產、妊娠高血壓、羊水過多、胎膜早破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n(%)]
相關研究資料表明,隨著國民經濟的提高以及人們飲食、生活方式的不斷改變,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發(fā)病率也呈現大幅度上升的趨勢。妊娠與糖尿病有著相互的作用,并且糖尿病對孕婦和胎兒也有復雜的相互作用,所以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經常出現各種母嬰并發(fā)癥,如果沒有經過及時有效的治療以及護理,對產婦以及胎兒的身體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都會構成極大的威脅[6]。因此,對于確診為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進行積極治療的同時,也要給予科學的護理措施進行干預。
在該研究中,將該院收治的7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進行對照研究,結果顯示,給予心理干預、飲食干預、運動干預、用藥干預以及分娩期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尿蛋白、血肌酐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同時觀察患者的早產、剖宮產、妊娠高血壓、羊水過多、胎膜早破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對妊娠糖尿病患者給予護理干預具有顯著的效果,能夠迅速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對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具有十分顯著的作用。
[1]李曉萍,于建萍,高章萍.中西醫(yī)結合護理應用于妊娠糖尿病患者圍產期的臨床觀察[J].中醫(yī)藥導報,2014,21(5):136-137.
[2]陳超,王薇,邱莉莉,等.護理干預對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4,14(16):3076-3077.
[3]黃慧玲,郭杏容,郭澗華,等.動態(tài)血糖監(jiān)測系統(tǒng)在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22):209-211.
[4]易華,李素芬,陳格玲.綜合護理管理對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12,30(12):870-871.
[5]袁寶珍,梁銀歡.個性化護理干預對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21):26-27.
[6]邱莉莉,鮑莉莉.胰島素泵強化治療40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55(15):2543-2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