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安
(蘇州市職業(yè)大學 外國語學院,江蘇 蘇州 215104)
高職高專商務(wù)英語寫作課堂互動行為研究
劉小安
(蘇州市職業(yè)大學 外國語學院,江蘇 蘇州 215104)
高職高專商務(wù)英語寫作課目前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效果不佳。為切實提高教學效果,教學中引入了行動研究理論。該研究把課堂教學分為寫前、寫中、寫后三個階段。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貫徹始終。此模式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熱情,提高了寫作水平。
商務(wù)英語;寫作教學;高職教學;課堂互動;行動研究
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格局下,國際商務(wù)活動日益頻繁。商務(wù)英語寫作是相互溝通、開展業(yè)務(wù)、達成交易、建立友好合作關(guān)系的重要橋梁。因此,商務(wù)英語寫作是國際商務(wù)人士必備的一項技能。如何更有效地開展商務(wù)英語寫作教學,是很值得研究和探討的。
商務(wù)英語寫作教學主要存在的問題是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不佳。目前該課程主要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模式。教師在課堂上先講授寫作原則或要點,隨后分析教材中的范例,接著學生模仿范例進行寫作操練,完成過后教師收集學生作業(yè)進行批改和點評。單一的教學方法很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大多感到商務(wù)英語寫作課枯燥乏味,教學效果很難得到保證。所以,商務(wù)英語寫作課教師需要反思如何更好地設(shè)計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切實提升教學效果。
從2015年3月到2015年7月,筆者使用了行動研究的方法對商務(wù)英語寫作課進行了觀察、實踐和反思,努力嘗試通過改善課堂氛圍,加強課堂互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達到改進教學效果的目的。
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由社會心理學家勒溫于20世紀40年代首次提出。該研究方法被介紹到國內(nèi)已有多年,但在高校外語界應用的時間較短。1992年,北京師范大學首次將該研究方法應用于外語師資培訓。之后陸續(xù)有羅淑蘭[1]、程熙旭[2]等對大學英語課堂展開行動研究。關(guān)于行動研究有很多解釋。簡言之,就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遇到問題,隨后開展研究,并把研究結(jié)果用于改進和反思教學。行動研究中,教師既是教學者又是研究者。研究對象是自然班學生,動機是解決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目標是改進教學效果。行動研究包含四個主要步驟:分析問題、設(shè)計行動方案、實施行動方案、評價行動研究。
筆者從2010年開始教授高職商務(wù)英語寫作課程。教授對象是某大專學校外語系商務(wù)英語專業(yè)三年級學生。所用教材是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高職高專系列《商務(wù)英語寫作》,每周三課時。在前兩屆學生的教學中,筆者多數(shù)按部就班地進行:講解寫作原則—分析寫作案例—布置寫作練習—批改—講評。整個教學過程以教師為中心,課堂互動設(shè)計得比較少,教學效果不理想。在教授第三屆學生時,筆者加強了對教材的把握,改進了教學方法,課堂上安排一些互動環(huán)節(jié),如小組討論、互相評改等,但這些活動都沒能很好地展開,因此教學效果并無明顯改觀。如何更好地設(shè)計課堂教學,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上課積極性,以明顯提高教學效果,是此次行動研究的焦點。
為了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筆者嘗試打破從講授要點、分析范例、學生習作到教師批改點評這樣的傳統(tǒng)模式。把課堂學習分為寫前(prewriting)、寫中(writing)、寫后(post-writing)三個階段。三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群體互動貫穿始終。寫作過程演變?yōu)橐环N群體間的交際活動,而不再是傳統(tǒng)模式下的個體活動。[3]
(一)“寫前”階段
該階段,筆者首先引導學生對課本或校企合作寫作素材中的范例進行小組討論,分析寫作思路,并在內(nèi)容、語言特征和格式方面展開對比。小組討論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當中,活躍了課堂氣氛,有效激發(fā)了語言輸入。在此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注意與寫作話題相關(guān)的常用語塊。近年來國內(nèi)外有關(guān)寫作中的語塊研究表明:本族語常用高頻語塊的輸入和輸出,是提高英語譯語流利度的重要方法。要使寫作語言流利、地道、自然,關(guān)注與話題相關(guān)的常用詞匯、詞組或句式在寫前階段非常重要[4]。筆者在該階段安排寫前構(gòu)思活動,鼓勵學生分析寫作對象、寫作目的以及恰當?shù)恼Z氣,隨后列出寫作大綱。寫前構(gòu)思活動也常常穿插課堂小組討論,幫助學生在合作互助中打開思路,為寫作階段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寫中”階段
寫作階段,筆者會根據(jù)寫作練習難度組織學生個體寫作、與同伴共同完成寫作或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信函或郵件往來。筆者也會利用網(wǎng)絡(luò)模擬寫作環(huán)境的真實性,讓學生把郵件發(fā)送到指定郵箱或同伴郵箱,收件人根據(jù)收到的郵件進行回復。在寫作過程中,學生始終可以與同伴或教師保持互動,以有效幫助其不斷修正思路,提高語言使用的準確性。另外,筆者還會經(jīng)常引導學生進行多稿寫作。二語習得研究發(fā)現(xiàn),只有通過反復多練,寫作者才能不斷提高寫作的流利度。多稿寫作能使學生鞏固各類商務(wù)體裁的寫作范式和技巧,從而提高寫作質(zhì)量。如講授“邀請函寫作”時,筆者設(shè)計了多稿寫作任務(wù)。要求學生針對不同的目標讀者“一稿多磨”(一篇文章,反復修改),使其在改變語言風格的練習中,逐步建立起明確的讀者意識。
(三)“寫后”階段
寫作完成后,筆者引導學生展開同伴互評。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往往比較難,而修改同伴的文字往往能改得很準確。恰當運用同伴互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并最終提高修改自己習作的能力,學會獨立修改。同伴互評前,筆者提供反饋樣板,以使學生在互評過程中有章可循。教師找出一篇學生習作,可事先作好批改,在課上進行示范,也可以在課堂現(xiàn)場評改,對該習作從文字、內(nèi)容到結(jié)構(gòu)等各方面給出反饋。老師的反饋模式成為學生互評時的參考樣板,這樣學生的評價就會比較全面,思路也比較清晰。對于同伴互評的內(nèi)容,老師及時評價,對正確的觀點給予支持,激勵學生越做越好。對于同伴的疏漏之處,老師也及時指出。當然,教師的反饋評價也不可或缺。為了能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修改能力,教師對學生習作進行有選擇性批改,指出比較突出的問題。除了書面反饋,筆者還會采用課堂集體點評的形式。結(jié)合習作要求,對達到要求的學生給予表揚。另外,選擇代表班級不同水平的個體,分別指出他們習作中的亮點,以激勵同等寫作水平的其他同學。對學生習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歸納點評,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印象,并為其再次修改作好準備。
經(jīng)過四個月的實踐,學生逐漸喜歡上了這樣的教學安排,課堂互動能較順利地開展起來。在小組討論、作文互評互改等活動中,學生變得活躍了。這些改變主要體現(xiàn)在課堂參與度和課堂配合兩個方面。
(一)課堂參與度提高
筆者主動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到學生的學習需求。與學生溝通后,筆者安排了更多的課堂活動。例如,在學習商務(wù)信函格式時,原先筆者按教材內(nèi)容進行講授,學生的學習興致不高。本次行動研究中,筆者安排學生自行閱讀教材內(nèi)容。在此基礎(chǔ)上,學生與同伴合作,以教師身份相互講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對活動非常投入,很多同學模仿起老師上課的樣子,模擬講課時還時不時與對方展開互動。教師邀請學生上臺講授,學生們也都很踴躍,思路清晰、內(nèi)容完整,并能設(shè)計一些互動環(huán)節(jié)。學生們的出色表現(xiàn),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課堂教學效果也因此得到很大提升。
(二)教與學配合融洽
筆者與學生經(jīng)常在課后溝通交流,學生更理解筆者安排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用意,筆者也更全面地了解到學生在哪些方面可能遇到問題,從而確保了學生與教師更好地配合。此后筆者布置的課后寫作任務(wù),很多學生完成得令人滿意。比如筆者發(fā)現(xiàn)有兩個學生在課程剛開始階段一直坐在后排,不怎么參與課堂活動。課后與她們交流發(fā)現(xiàn),兩個學生都比較內(nèi)向,自認為語言基礎(chǔ)比較薄弱,但兩位學生都希望自己能學有收獲。筆者便鼓勵她們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不要害怕犯錯。同時把她們的位置安排到了前排語言基礎(chǔ)相對較好的學生旁邊。上課時也會給予兩個學生更多的關(guān)注。經(jīng)過一段時間,兩個學生各項課堂活動參與度、寫作水平明顯增加。
此次行動研究的教學方式活躍了課堂氣氛,對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很有幫助。學生對寫作的三個階段投入了相當大的熱情,大大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生與同伴或小組成員相互學習,相互合作,相互討論,共同提高。這樣的教學過程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增強了他們的合作能力。經(jīng)過一學期的學習,大部分學生認為自己能寫出較準確、清晰、連貫、流暢、得體的各類商務(wù)英語。從學生的寫作輸出來看,寫作格式、構(gòu)思、連貫性方面均有較大提高。詞匯量和語法方面提高幅度相對較小,這可能與學生的語言輸入量不夠有關(guān)。教師需要進一步引導學生增加閱讀量,以擴大詞匯量,增強語感。
一學期的行動研究教學明顯活躍了課堂氣氛,改善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進而大大提升了學生商務(wù)英語的寫作能力。但是一小部分學生還是沒能積極參與到各項討論、寫作活動中,學生之間的互動還不夠理想。如在同伴互評環(huán)節(jié),存在一小部分學生草草了事、應付交差的情況,對同伴的寫作基本沒有反饋。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可能是由于學生本身語言基本功較差,又缺乏學習興趣。因此,如何進一步采取措施讓這部分學生也行動起來,努力嘗試與同伴合作,在原有基礎(chǔ)上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是筆者下一步需嘗試解決的問題。
商務(wù)英語寫作是高職高專商務(wù)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必修課,實用性很強。教師需要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上不斷反思和實踐,改革與創(chuàng)新,才能更好地滿足企業(yè)、社會對商務(wù)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要求。筆者此次教學實踐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從而提高了學生商務(wù)英語的書面溝通能力。當然,此次實踐過程中也表現(xiàn)出一些不足,如教學素材缺乏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語言基本功弱的學生參與度不高等。這些問題都需要在將來的教學實踐中逐一解決。
[1] 羅淑蘭.提高教師和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互動性—一份行動研究報告[J].南昌航空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1):84-86.
[2] 程熙旭.打破大學英語課堂中的沉默—提高課堂互動的行動研究[J].中國外語教育,2011,4(1):25-30.
[3] 馬廣惠.影響二語寫作的語言因素研究[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2004:48-50.
[4] 武月明.走向社會認知的英語寫作教學—從《英語寫作教程》談起[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8(6):221-223.
[5] 徐昉.英語寫作教學與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9-10.
[6] 楊爍.高職高專“商務(wù)英語寫作”教學改革初探[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2,25(2):164-167.
[7] 張丹秋.淺談任務(wù)型教學在我國英語課堂中的應用[J].長春大學學報,2015,25(4):132-135.
(責任編輯:施建平)
The Action Research of Interactive Teaching of Business English Writ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LIU Xiao-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Suzhou 215104, China)
The teaching approach of business English writing cours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s monotonous. In order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s, the action research theory is introduced to improve interactive teaching. In the research, classroom teaching is divided into prewriting, writing and post-writing with interactions between students and the teacher from beginning to end. The practice arouses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and helps them improve their writing.
business English;teaching of writing;vocational teaching;classroom interaction;action research
G718
A
1008-7931(2015)06-0122-03
2015-10-28
劉小安(1981—),女,江蘇蘇州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