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旭,鄢宏福,任虹宇,王玉玨,楊炳佳
(中南大學(xué) 外國語學(xué)院,湖南 長沙 410083)
漢詩英譯中的人稱隱顯
郭曉旭,鄢宏福,任虹宇,王玉玨,楊炳佳
(中南大學(xué) 外國語學(xué)院,湖南 長沙 410083)
漢語詩歌往往隱匿人稱代詞,而英語詩歌則彰顯人稱代詞,故對人稱代詞的處理成為漢詩英譯過程中需要譯者考量的一大難點。漢英詩歌人稱代詞隱顯差異的根源在于漢英文化差異。顯化增添、保持隱匿和在保持隱匿的基礎(chǔ)上補充詩歌創(chuàng)作背景知識三種翻譯方法各有優(yōu)缺點。以跨文化交際為目的的翻譯應(yīng)將翻譯中涉及的語言差異作為文化研究的對象加以考察,爭取使譯文承載更多的文化信息。
漢詩英譯;顯化和隱化;人稱代詞;翻譯方法
人稱代詞的隱顯現(xiàn)象是漢英詩歌明顯差異之一。漢語古典詩歌中常將人稱代詞隱匿,英語詩歌中則傾向于彰顯人稱。在漢詩英譯過程中,在正確理解人稱隱顯現(xiàn)象的基礎(chǔ)上選擇合適的翻譯方法,對更好地實現(xiàn)文化傳播目的具有現(xiàn)實意義。
通過中國知網(wǎng)查詢2014年9月之前 (不含9月)發(fā)表的相關(guān)論文情況,對“人稱隱顯”進行全文搜索,共顯示91個檢索結(jié)果,其中包括期刊和博碩士學(xué)位論文,經(jīng)過逐一人工篩查,搜索結(jié)果中與詩歌翻譯相關(guān)的期刊文章有13篇,博碩士論文有3篇,共計16篇。
從檢索結(jié)果來看,國內(nèi)針對詩歌翻譯中的人稱隱顯研究起步較晚,發(fā)展較慢,研究視角涉及語言學(xué)、美學(xué)和譯介學(xué)等角度,相對分散。研究的主要方法是通過對現(xiàn)有漢詩英譯作品原作和譯作的比較討論具體翻譯方法。也有論文將近年興起的語言學(xué)新分支——語料庫研究與主題相結(jié)合。例如,王克非借助漢語翻譯文學(xué)語料庫與漢語原創(chuàng)文學(xué)語料庫進行對比分析,探討漢語翻譯文學(xué)作品中人稱指示詞的使用特征。[1]從研究的切入點來看,大致可分為語言差異、美學(xué)功能差異、可譯性以及翻譯方法。其中,羅良功從美學(xué)角度對人稱代詞“我”的隱顯模式進行了比較細致和全面的探討[2],對可譯性與不可譯性的研究只有比較早期的《漢詩英譯中的人稱可譯性》[3],其余研究中的相當一部分,實質(zhì)上都僅限于語言層面的研究。就研究結(jié)果來看,目前對漢詩英譯中人稱代詞的處理方法比較傾向于歸化的翻譯策略,采用增添或轉(zhuǎn)換的翻譯方法將其顯化。
國外對人稱代詞的顯化和隱化研究早于國內(nèi),對顯化的系統(tǒng)性研究始于以色列翻譯研究學(xué)者Shoshana Blum-Kulka,她提出“譯者對原文進行翻譯的過程可能導(dǎo)致譯語文本比源語文本冗長”,而這一現(xiàn)象 “可能是由于譯語中提高了銜接上的外顯程度造成的”[4]19,即顯化假說(the eplicitation hypothesis)。翻譯中的顯化(explicitness),又譯外顯化、明晰化、明朗化等,是指“目標文本以更明顯的形式表述源文本的信息,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增添解釋性短語或增加連接詞等來增強譯文的邏輯性和易解性”[5]55。隱化(implicitness)則是與之相反的處理方法,即目標文本通過概括信息或刪除連接詞等有意忽略或省譯源語文本中的某些成分。
深刻理解漢英詩歌中的人稱隱顯差異有助于指導(dǎo)漢詩英譯實踐過程中翻譯方法的選擇,因此,本文將從語言特性、中西哲學(xué)思想和價值取向三個方面對人稱隱顯現(xiàn)象差異進行探源分析。
從語言特性來看,英語所屬的印歐語系語言文字是拼音文字,比較抽象,單個字母沒有意義;而漢語言文字是象形文字,形象且具有暗示性,表意性強。根據(jù)辜正坤提出的語言、文字縱向誘導(dǎo)暗示律,在語言、文字熏陶下,西方人逐漸形成分析性很強的思維方式,中國人則形成具體、直觀、綜合性強的思維方式,側(cè)重從形象的方面理解事物。體現(xiàn)在句式上,英語講求句子結(jié)構(gòu)完整且合乎語法,注意運用連接詞表達邏輯關(guān)系,句子中的主語在組織句子時會影響謂語的人稱、性和數(shù)的選擇,所以要求人稱指代清楚;漢語句式只要求句意連貫通順,主題突出,而對語法的要求相對較低。在實際交際環(huán)境下的“你”“我”,或者是當主語作為談話的中心話題時,漢語中的主語都是不言自明的。這樣的實例很常見。例如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一詩中的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在送別好友的實際交際環(huán)境下,此時的“你”即好友辛漸,“我”則是王昌齡自己,所以盡管詩句中省略了“冰心”的人稱代詞“我”,也不會影響信息的傳遞。再比如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闭自姷闹行脑掝}是詩人寫自己在流放途中又被赦免,全詩并未出現(xiàn)明確的人稱代詞,但漢語為母語的讀者能夠理解首聯(lián)和頷聯(lián)中 “辭”和 “還”兩個動作的發(fā)出者是“我”,即詩人自己。
從哲學(xué)思想來看,中國傳統(tǒng)哲學(xué)的核心“天人合一”思想蘊含包涵了豐富的關(guān)于天、地、人三才和諧統(tǒng)一的思想。[6]中國哲學(xué)中占主流的儒、道兩家都不約而同地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學(xué)說。儒家經(jīng)典《孟子·盡心上》第一章有言,“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即通過張揚善心明曉人的本性,然后懂得天命,達到天人合一。老子講求“道法自然”,即順應(yīng)自然達到“天人合一”的狀態(tài)。相比之下,西方哲學(xué)受古希臘自然哲學(xué)影響,傾向于天人對立、天人相爭的“天人二分”,并且認為“理念世界是本質(zhì)的、恒定的、理性的和不可感知的,它與經(jīng)驗的、現(xiàn)象的、可感知的經(jīng)驗世界是互補存在的,可以把外部的經(jīng)驗世界予以冷靜的對象化處理從而認識、把握實質(zhì)控制外在世界”[7]35,能夠借助理性認識本質(zhì)。在哲學(xué)思想的影響下,中國人形成強調(diào)整體的綜合性思維,通過直覺從整體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外物”,西方人形成強調(diào)主體與對象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的分析性思維。反映到語言上,漢語具有意合特征,英語則具有明顯的形合特征,英詩中不可缺少的人稱代詞在漢詩中被省去了。
從價值取向來看,漢英詩歌中對第一人稱的使用差異最能體現(xiàn)這一差異。首先,文化最核心的東西是人的行為模式和價值觀,這兩者中更加重要的是價值觀。而在價值觀中最能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價值觀的恰恰是典型的傳統(tǒng)中國倫理價值觀。[8]157中國式國家的形成受宗法制影響,傳統(tǒng)中國社會依托家國主義進行自律,形成講究社會綱理,強調(diào)整體觀念,將利他主義奉為第一原則的傳統(tǒng)中國倫理價值觀。由于個體的自由和人性的發(fā)展長期受到這種價值取向的制約,人的“自我”個體意識與個體情感淡化,具體的演化為抽象的,個體的演化為普遍的。映射到詩歌創(chuàng)作中,詩人也會有意或無意地主動規(guī)避對第一人稱代詞“我”的使用。而西方人的社會文明發(fā)展在其特定的地理環(huán)境、氣候條件影響下形成的社會關(guān)系相對松散,家庭觀念薄弱,促使他們對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的價值觀念發(fā)展充分,崇尚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主義。西方文化中產(chǎn)生一整套個人主義的理念,它的代表性語言英語本身承襲了這種理念,并使之進一步加以強化,暗示它向這個方向發(fā)展。[8]114所以在英詩中,第一人稱代詞會以強調(diào)“自我”的作用出現(xiàn),用來強調(diào)個人體驗,展現(xiàn)自我中心主義價值觀。
通過對漢英詩歌人稱隱顯差異進行比較式的探源分析后發(fā)現(xiàn),從語言特性到哲學(xué)思想再到思維方式,漢英詩歌在這三方面的差異都涵蓋了中西文化差異,正是這種中西文化差異成為漢詩英譯的難題和障礙。在正確認識這一問題后,譯者在漢詩英譯翻譯過程中就需要反復(fù)斟酌,找到恰當?shù)姆g方法,爭取最大程度上實現(xiàn)在翻譯的同時將這一現(xiàn)象承載的文化信息進行傳遞。本文歸納并比較了三種翻譯方法。
(一)顯化:增添
江南景觀在清代皇家園林中的寫仿可以說是全方位、多層次的,有具體景觀的仿建,也有景觀結(jié)構(gòu)與布局的摹寫,還有景觀要素的借鑒和景觀主題與意境的寫仿。
增添即譯者結(jié)合上下文,依據(jù)原詩中的情景語境找到交際過程中缺省的成分包涵的補充信息,按照自己的理解對漢語詩歌中隱匿的人稱代詞直接進行增補,以保持原作內(nèi)容的完整性。這種翻譯方法在目前的漢詩英譯中比較常見,以在美國比較成功地譯介寒山詩為例,寒山詩在美國主要有三個譯本,促使其廣泛傳播的加里·斯奈德 (Gary Synder)于1958年在《常青藤》(Evergreen Review)雜志上發(fā)表過24首寒山詩的譯本,通過人工統(tǒng)計這一譯本得到以下數(shù)據(jù):24首譯詩總共使用人稱代詞93個,較原詩含人稱代詞29個有明顯增加。其中,除第11和第22首原詩與英譯中都沒有用到人稱代詞外,其余22首譯詩中都存在顯化人稱代詞的現(xiàn)象。這種翻譯方法注意到了英漢詩歌之間人稱隱顯的差異,認識到了文化傳播過程中最大障礙是文化內(nèi)涵的不對等,試圖通過增補背景信息來跨越這一障礙,將漢語詩歌中的主要內(nèi)容信息以更符合西方讀者思維方式和閱讀習(xí)慣的方式進行傳播,翻譯難度較小,操作性強。
但同時,增添會產(chǎn)生以下兩個問題:第一,消解人稱隱顯差異承載的文化內(nèi)涵。人稱代詞直接增添后,讀者將無法意識到漢英詩歌中這一差異的存在,同時忽略其中蘊含的文化信息。第二,影響西方讀者對詩歌的鑒賞。譯者在增添人稱代詞時受制于譯者的理解能力,當翻譯的詩歌人稱指代隱晦時,譯者可能會因錯誤理解動作施事者而誤譯,直接破壞原詩意境與作者真實意圖。例如李商隱的 《錦瑟》中“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一句的翻譯:
This feeling might have become a thing to be remembered,
Only,at time you were already bewildered and lost.[9]51
這首詩寫詩人追憶起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傷感自己的不幸遭遇,寄托悲慨、憤懣的心情?!按饲榭纱勺窇洠皇钱敃r已惘然”是作者直抒胸臆的“自傷”之語:悲歡離合之情,豈待今日追憶,只是我當年卻漫不經(jīng)心,早已惘然。而譯文中增譯人稱“you”,將關(guān)切的主體從詩人本身移開,情感和詩意上都有減損。
(二)隱化:保持隱匿
保持隱匿即按照字面翻譯,對人稱代詞繼續(xù)保持隱匿,不作過多的引申和注釋。這種翻譯方法能夠留給讀者自我鑒賞和理解的空間,也不會出現(xiàn)文化內(nèi)涵消解的情況,更重要的是能夠有效保留原詩意境。比如王昌齡晚年在江蘇鎮(zhèn)江芙蓉樓送別好友辛漸時曾作《芙蓉樓送辛漸》一詩,首聯(lián)為“寒雨連江夜入?yún)恰?,來看兩個譯文:
譯文一:A cold rain mingled with East stream invades the night.[10]98
譯文二:Along the river that merged with a cold rain,We entered the Wu city late at night.[11]119
原詩詩句中并沒有人稱代詞,詩意可以理解為:寒涼的秋雨沿著江面侵襲整個吳地 (即今江浙一帶)。這一擬人的修辭與頸聯(lián)采用同樣手法的“楚山孤”相照應(yīng),既寫景渲染氣氛,又襯托出了自己寓情于景的凄清孤寂。譯文二增譯了“we”,這樣一來,“入?yún)恰钡闹髡Z就成了詩人和他的友人,詩意平淡,意境喪失,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因為增補人稱代詞而造成的原詩意境的破壞,而譯文一以“A cold rain”做主語,繼續(xù)保持了原詩風(fēng)貌和意境。
保持隱匿的翻譯方法能夠最大程度上保留原詩的韻味,且更符合漢語詩詞特點,但其缺點是譯詩可能會因為句子成分不完整造成西方讀者理解上的障礙。
(三)隱化的基礎(chǔ)上顯化:補充詩歌創(chuàng)作背景知識
這里所說的隱化基礎(chǔ)上的顯化是指在翻譯過程中仍舊主張采取隱化的方法,但在譯文后附加上解釋性的注釋和背景介紹,補充說明文化背景知識。以中國婦孺皆知的唐詩《春曉》的翻譯為例,譯文為:
Sleeping in the spring,one hardly knows it’s daylight,
Birds are heard everywhere trilling.
There’ve been sounds of wind and rain in the night.
How many blossoms have been falling?①載1979年5月10日《大公報》。
Notes:Chun Xiao—— A Spring Morning is a simple but famous Chinese classical poem by a Tang Dynasty poet Meng Haoran.When the poet opened his eyes on the spring morning,he heard the singing of birds everywhere,he then thought of the pitter-patter and the sound of the wind during the night and so he wanted to know how many flowers had fallen by the morning.
以上這種英譯加注釋的方法在盡可能展現(xiàn)原詩特點的同時考慮到讀者的閱讀難度和接受傾向,為讀者提供了充足語境,使讀者能夠通過自己的理解感悟詩意,更近距離地接觸和了解漢語詩歌,對文化信息的補充增強了漢詩英譯的文化傳播效果,有利于更好地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目的。
人稱隱顯差異不是單純的漢英語言差異,以文化傳播為目的的翻譯還要將翻譯中涉及的語言差異作為文化研究的對象加以考察,爭取使譯文承載更多的文化信息,保留中國傳統(tǒng)詩歌特點。理想的翻譯效果還應(yīng)考慮到讀者的接受傾向、思維方式和鑒賞能力等問題。
[1]王克非,胡顯耀.漢語文學(xué)翻譯中人稱代詞的顯化和變異[J].中國外語,2010,7(4):16-21.
[2]羅良功.漢英詩歌第一人稱指示詞隱顯模式的美學(xué)比較[J].武漢理工大學(xué)學(xué)報,2001,14(3):258-262.
[3]蔣天平,肖云華.漢詩英譯中的人稱可譯性[J].安徽大學(xué)學(xué)報,2004,28(3):14-145.
[4]Blum-Kulka Shoshana.Shifts of Cohesion and Coherence in Translation[M]//Juliane House,Blum-Kulka Shoshana.Interlingualand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DiscourseandCognition in Transla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tudies. Tubingen:GunterNarr,1986.
[5]ShuttleworthMark,CowieMoira.DictionaryofTranslationStudies[Z].Manchester:St.JeromePublishing,1997.
[6]徐春根.“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當代啟示[J].西南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2003,29(3):26-31.
[7]劉華文.漢詩英譯的主體審美論[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
[8]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較導(dǎo)論 [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7.
[9]LIUJJY.ThePoetryofLiShang-Yin,NinthCenturyBaroque,Chinese Poet[M].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1969.
[10]許淵沖.唐詩三百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7.
[11]吳鈞陶.唐詩三百首(漢英對照、文白對照)[M].長沙:湖南出版社,1997.
(責(zé)任編輯 蘇 肖)
Explicitness and Implicitness of Personal Pronouns in C-E Poem Translation
GUO Xiao-xu,YAN Hong-fu,REN Hong-yu,WANG Yu-jue,YANG Bing-jia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3,China)
Chinese poems commonly omit personal pronouns,whereas English poems do not.Therefore,it is formidable to translate personal pronouns.This divergence originates from the cultural diversity.The three translation methods introduced,namely,explicitness,implicitness and adding notes to implicitness,have merits and demerits.In order to meet with the aim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ver translation,the language divergence should be analyzed as the main target of the cultural studies,enabling the translation to carry cultural message as much as possibl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ems into English;explicitness and implicitness;personal pronoun;translation method
H315.9
A
1673-1972(2015)02-0087-04
2014-11-26
國家級大學(xué)生創(chuàng)新訓(xùn)練立項項目(201410533080);湖南省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基金項目“典籍英譯實踐:過程與方法”(11YBA324)
郭曉旭(1994-),女,河北衡水人,主要從事翻譯理論與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