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微博在中國社會的強勁發(fā)展成為世界新媒體應用中一道獨特的媒體政治景觀,從微博到“微博中國”,意味微博對于中國的特殊意義。微博通過重組公眾,契合了社會管理的組織化需求,使得微博參與到社會管理的有序化進程中成為可能。
關鍵詞 微博中國;社會管理;組織化需求;重組公眾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作者簡介 謝進川,中國傳媒大學政治與法律學院副教授,北京100024
新時期我國提出的社會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會為促進社會系統協調運轉,對社會系統的組成部分、社會生活的不同領域以及社會發(fā)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組織、協調、監(jiān)督和控制的過程。它的基本任務包括協調社會關系、規(guī)范社會行為、解決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公正、應對社會風險、保持社會穩(wěn)定等諸多方面。所有這些都離不開包括微博在內的傳播參與。作為國家的社會管理體系及能力建設的需要,本文關注微博對于中國的特殊意義,微博如何契合了社會管理的需求,使得微博參與到社會管理中成為可能。
一、從微博到“微博中國”
盡管在歷史上從來沒有熱捧過“報紙中國”、“廣播中國”和“電視中國”之類,但我們今天說“微博中國”并不為過。
“微博中國”顯示了對微博情境下中國體驗的強調。由于“中國體驗”力圖關注在“現代化轉型中,作為現代化之主體的中國人的精神起了何種作用;他們的欲求、愿望和人格在改變中國的同時又發(fā)生了何種改變;表現他們喜怒哀樂的社會心態(tài)是如何隨著社會的變遷而潮起潮落;最后,他們的精神世界遭遇過現在又在面臨何種困窘茫然甚至創(chuàng)痛?”微博情境下的中國體驗就表現為現代化轉型中的大背景下,中國人的精神、欲求、愿望、人格、喜怒哀樂在微博場域中的表現,如何展示他們現實遭遇以及現在又在面臨何種困窘茫然。事實上,微博既傳播著,又記憶著,從而也構成一種記憶的傳播。微博記憶作為主觀歷史的表現形態(tài)之一,從更小的界域呈現書寫文本,言說老百姓自己故事,表達特定的生命體驗、社會認同和社會夢想。也恰恰是通過對記憶的講述,無論對于百姓個人還是社會來說,都是“支持記憶、保存過去、激活以往體驗乃至構建集體認同的一個根本要素?!边@種講述不僅僅是關于回憶的體驗,也是對過去的材料的刪減、選擇,用以建構特定認同的體驗和價值內容,從而可能影響未來的行動方向。
而那些“關于過去的創(chuàng)傷和榮譽的表述加強了個體與社群之間的聯結,其中所包含的對于社群的威脅可以轉化成沖突的動力。”如此看來,“微博中國”還蘊含了其政治性一面。微博在中國社會的強勁發(fā)展成為世界新媒體應用中一道獨特的媒體政治景觀,進而成為了中國另類媒體運動實踐的一部分。中國公眾對微博的偏愛,傳統媒體與微博的結盟,加之國家層面針對微博的開放性理念等,最終讓中國發(fā)展進程深深地打上了微博烙印。2011年2月19日,胡錦濤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社會管理及其創(chuàng)新專題”研討班的講話中要求:“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信息網絡管理,提高對虛擬社會的管理水平,健全網上輿論引導機制?!弊鳛閲覍ι鐣{的進一步肯定,2013年11月12日的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則明確了社會管理的社會治理理念及其相應要求,認為“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必須著眼于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發(fā)展活力。提高社會治理水平,要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激發(fā)社會組織活力,創(chuàng)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體制。”顯然,這里并不限于將包括微博在內的社會場域作為對象進行管理,而是包括作為行動主體和社會治理資源的管理。進而,微博也不再被認為是一個被動變量,微博被納入到國家社會整體意識的框架中,甚至被視為是參與到社會管理的重要社會力量。
二、社會管理的組織化需求
組織被認為首先與集群的理性緊密相關。因為“只有在人類社會中,集群現象才獲得了理性的形式,這就是組織。”其次,從組織發(fā)展的歷程來說,它也經由了從混沌同質到差異化不斷形成的過程,藉此可以更好地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按照相關研究觀點,市民社會與國家的分離,促成了組織間的領域性,地域差異以及基于地域差異的文化認同差異,但工業(yè)社會中組織間的主要差異在于領域性(即社會中的組織和國家之中的組織),進而社會組織與國家機構又進一步分化成了私人組織、公共組織與社會組織,并在進一步的發(fā)展中,表現相互間一定的融合過程。在今天,我們還會看到組織本身在形成方式、互動方式方面的改變,并進而影響到其組織價值理念、成員意識和行動效率的變化。
但中國社會經由單位制的解體,從實際的社會運行層面來說,已經去組織化。于是,國家的傳統動員優(yōu)勢大大削弱,作為一種組織而被動員起來的社會力量也一度式微。作為真正意義上有組織的動員,主要集中在經濟領域和行政及事業(yè)單位中,而非一般意義的社會領域中。除非,因為特殊的事件激發(fā)了特定的情感或價值感才可能實現非常規(guī)性的動員。這種狀況直到近些年對社會組織有所重視,以及國家在制度層面的刻意頂層設計才略有改觀。
這一局面使得社會的組織化進程與社會的組織化需求之間存在巨大的差距,這導致公眾不斷尋求新的補償路徑,微博在于以跨傳播類別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泛公眾的自我組織化這一需求。而中國社會管理的格局在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但社會管理的有序化進行本身也有強烈的組織化需求,在線下的組織化進程緩慢以及組織化效果不佳的時候,線上的組織化被國家有選擇地加以為我所用。
在今天,我們已經可以清晰看到的是,以微博為代表的網絡服務提供了這樣一個組織化的網絡技術可能,搭建了人群可能匯聚的通道,進而重組了公眾?!吧鐣攒浖屓藗儞碛辛饲八从械慕M建群體和共同行動的能力,這種能力包括分享的能力、與他人互相合作的能力、采取集體行動的能力,所有這些能力都來自傳統機構和組織的框架之外?!蔽⒉┊a生的組織化主要表現為私人組織和社會組織,但在表現其私人利益、特定群體性利益的同時,也不斷強化其公共性特征,也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作為社會管理雙重主體(國家與社會)的共同需求。
三、微博重組公眾
微博重組公眾的過程具有二重性表現。一方面“那種將人們從現代社會機構中抽離出來的力量,自身也變成一種促進個人化的新‘社會機構。這是一種孤立、多元的個人敘事,是一種依賴眾多機構、處于恒久‘抽離一再嵌入的狀態(tài),是不得不自我負責的個人化生活?!绷硪环矫妫⒉┰趲砹怂槠耐瑫r又在實現新的聚合。微博政治的動力莫不是由于其聚合的特性。如果借用鮑曼關于液態(tài)現代(liquid modernitv)和固態(tài)現代(solid modernitv)詞匯,微博主體的傳播流事實上一方面以液態(tài)的方式滿足了現代的流動性需求,另一方面又以固態(tài)的方式實現了傳播流的勢能。從某種層面上說,現代社會不僅是存在傳播之中(杜威語),更是表現為社會被卷入到傳播流之中。當然,這種固態(tài)化的方式也依賴于微博傳播技術對人際關系的模擬,達到了網絡化的方式生存狀態(tài)——我們相距甚遠,我們并不相識,但我們又很近,似乎就是鄰居。簡而言之,人們日益通過包括微博在內的網絡得以快速地實現共同體存在的實在性。
就微博重組公眾后的集體行動能力來說,其行動的勢能有自身的生成邏輯。很大程度上,微博是以議題(事件)的方式推動了公眾的組織化,以“眾”的方式恢復了公眾的社會政治力量感。在中國社會語境下,“眾”本身往往就是一種顯示力量的存在方式。所以,在中國過去的話語中才有“人多勢眾”、“法不責眾”的說辭。雖然在傳統的權力觀念及其運作中,“‘勢是‘權的力量范圍,是由‘權決定的,勢意味一個人、機構或行為一旦獲權之后所能夠得到的待遇以及發(fā)揮影響的程度”,但這個意義是基于以“權”為起點對“勢”的考察,從而“勢”本身成為衡量“權”的實踐性指標。但如果以‘勢為起點考察,會發(fā)現“勢”是可造的,“勢”也是可借的,且“勢”可順應而起的。微博借勢的常見做法是@知名人士進行轉發(fā)或評論,特別是通過評論名人的話題傾瀉自己想要表達的議程。盡管中國的知名人士除非為獲得特別的傳播力量需要,一般很少對普通微博公眾的傳播行為進行具體的互動,但@知名人士本身就容易實現知名人士粉絲群曝光。如若被部分粉絲關注或采取相應的傳播行動,借勢傳播就宣告完成。眾多弱傳播關系通過星星點燈的方式實現擴大傳播,一旦達到特定的傳播臨界點便實現傳播力的躍升。但不管是“眾勢”、“借勢”還是“順勢”,如果“勢”本身到達一定程度的話,就能成就特定的“勢能”,導致與“權”之“勢”(即權能)相制約、抗衡和對峙。顯然,兩種情形就不是簡單的“權”與“勢”的轉換問題,而是表征了微博組織化力量與一般權力力量的不同生產邏輯。前者直接促成了微博公眾政治效能感的提高,成為微博參與社會管理的主觀性認知基礎。
微博對公眾的組織化通常遵循不同的動員方式。研究者一般將其主要總結為框架動員、情感動員和共意動員,對于框架動員則主要是“通過標注功能,即強調和突出某種社會狀況的嚴重性和不公正程度;‘歸因功能,即為某個成問題的社會狀況找到罪魁禍首,并提出解決方案?!睉斦f,此作為單純的機制歸納是沒有問題的,但如何將之放在其彼此的關系中進行把握更符合過程性考察的動態(tài)需要。經驗的事實表明,認知動力和情感動力二者共同促成共識產生,進而導致一致的行動。即共識是動員的結構、表現和到達行動的中介機制。在近些年的微博公眾行動事件中,人們很容易洞察到這一點。
事件的儀式化是微博快速實現公眾聚合的重要策略。敏銳的研究者已經注意到,“‘媒介事件實質上是儀式性媒介事件(ritual mediaevents)或媒介化儀式(mediated rituals),媒介事件能定期引發(fā)社會關注,聚焦社會中心的超常共同體驗,包括共同收看與認識集體價值。媒介事件作為一種儀式,已成為整合社會的中堅力量,將高度分化的現代人凝聚在一起。”事件的發(fā)生一方面跟群眾日益增長的民主意識和威權政治下存在的小事化大的造勢心理有關,另一方面也跟政府官僚主義作風和腐敗現象等造成干群關系緊張和群眾的訴求得不到及時反饋有關。對力主改革的階層的人群來說,往往還并不將事件局限于特定問題本身,而是儀式化地將“事”事件化,進而以事件為契機推動社會局部或深層變革,以期重新調整現有的社會政治關系。
在具體的組織化過程中,微博公眾參與的程度存在差異。有些是深度卷入,有些只是旁觀者,但在一些學者看來,旁觀者也很有必要。因為微博的聚眾影響力,前提是能聚集起足夠的人氣,否則微博的力量無從談起。進而,一些學者直接認為“圍觀即參與,分享即表態(tài)”,認為“圍觀包含了一種彼此看見的含義,包含著見證和記憶的力量”。同時,與有目的被組織起來的微博動員不同,單純的微博圍觀呈現不同的面向:或者遵循組織的動員路徑參與總體性聚集下的觀望,或者直接通過認知動力或情感動力越過共識直接指向行動,表現為分散后的行動聚集,并在愛、恨、信任、悲傷和羞恥等不同取向的情感激發(fā)下實施不同的策略選擇。因此,盡管圍觀本身具有短暫性、脆弱性和行動惰性等社會政治的局限性,但微博圍觀仍舊以惰性的方式凸顯了集體性傳播力量的存在感。這種存在感也未必形成了真正的、系統的監(jiān)視政治,卻因圍觀的凝視產生了一種來自社會的壓力感。于是,它本身往往又成為了公共風險事件,社會管理的其它相關主體也不得不對之社會政治效果進行評估和作出必要的回應。
總體上來說,微博公眾通過重組公眾實現社會的組織化生存具有明顯的社會政治訴求優(yōu)勢。即與單獨的個人相比,它的成本較低;與政黨相比,它更貼近利益表達的實質;與定期的選舉相比,它具有持續(xù)不斷的優(yōu)點。同時,結合歷史與現實需求來說,微博對國家的制衡互動也十分必要。相當長一段時間來,人們從戰(zhàn)爭時期的嚴密組織動員到建設時期初期的全能主義的國家強勢動員模式進行了分析,特別指出它所面臨的困境。即“由于中國缺乏自主的公民社會組織對體制形成糾偏與制衡能力,全能主義體制一旦被專權者動員起來推行大躍進與文革烏托邦,整個社會就失去了緩沖、制衡與抑制災難性政策的能力?!奔又袊倭胖七\行中非正式關系超級發(fā)達,出現這種社會糾錯和社會制衡十分必要??梢杂^察到的是:微博條件下的組織在穩(wěn)定性、吸引力、凝聚力和動員力等方面與現實的組織性相比,呈現出一定的差距,但仍然以微博式公民社會的方式崛起,顯示出較強勁的糾錯和制衡力。
四、結語
依照一般觀點,現代民主須要有物質性的前提條件,具體包括“達到一定程度的教育水平,財富的平均分配,當然也包括一種民主的、電子化的媒介公共空間的維持。”對中國管控制度來說,微博是以“例外”的方式實現了其社會政治化生存,提供了這樣一種必要的物質前提。
就媒介產生的歷史進程來說,微博主要是以補償性媒介的傳播平臺身份出現的。補償性媒介的提法最初來自于萊文森(Paul Levinson)?!耙驗槲覀兡茉u估利弊,也許能發(fā)明并運用新技術即補救性媒介,借以改良得失的平衡,使之對我們有利,哪怕是微弱的優(yōu)勢也好。”這種觀點本質上是受到社會生物進化論的影響,與社會學的功能主義社會觀一脈相承。但微博顯然在補償的基礎上超越了媒介技術的發(fā)明本身,其正在以媒介環(huán)境的方式不斷作用于中國,進而以動態(tài)的方式又形塑了微博的社會地位。如果說大眾媒介傳播過于強調信息傳播的邏輯和結構難免導致有時出現信息偏向的話,微博信息傳播的碎片則豐滿了一些必要信息的不足所導致的社會政治問題,進而以最接地氣的方式框定了我們的生活邊界。正因為有了微博促成了微博化公眾生存,在今天中國關于國家層面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核心價值中,作為中國夢的主體性承載者的中國公眾們就這樣以新媒介為契機激發(fā)了民主政治進程想象。特別是當國家在社會管理中深化治理理念的同時,不斷納入微博技術對國家機構的運行進行效率化改造的時候,它更有利于國家與社會的積極互動,并促進社會管理工程的完善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