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海塵清
韋莊少年時孤貧力學,才敏過人,卻屢試不第,輾轉于長安、洛陽、越中、江西還有湖南一帶。晚年的韋莊終是沒能回到故鄉(xiāng),一直羈留在四川一帶,直到75歲卒于成都花林坊。自古都說蜀道艱難,甚至難過登上那高不可攀的九霄,而他,卻到魂斷的那一天才真正明白。
他的心、他的魂都斷在那始終未能邁出的崇山峻嶺上,日日孤影徘徊,遙望著長安日落,山月初升,卻又有子規(guī)啼血,愁絕空山!
洛陽才子他鄉(xiāng)老,原是如此的無奈,如此的悲涼。
韋莊曾經(jīng)流落江南一帶,晚年曾作五首連章體的《菩薩蠻》回憶那一段生活,也可以說是回憶他一生的經(jīng)歷。本篇題目中的“洛陽才子他鄉(xiāng)老”就摘自第五首。這五闋小令一氣流轉,相互綴連,首尾呼應。其風如清朗疏淡的依依煙柳之中夾雜著飛紅點點,宛如不知何人滴在士子青衣上的紅淚,哀婉而清艷。
我最愛的是這組詞中的第二首: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
歷來,江南春色就是文人墨客筆下最愛的主題,經(jīng)歷了南朝樂府后,已然有濫觴之感,又經(jīng)過盛唐繁華的滌蕩,再到晚唐,卻是一片凄怨幽冷之音,難出清遠悠長之語。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一人在瘦西湖的小船上,靜聽著黃昏細雨,游人早已散去,所以瀟瀟颯颯的雨聲格外的清晰,一滴一滴的,滴進了我的心里,別樣的悠閑之中卻有著一抹莫名的淡淡澀然、淡淡無奈。
“綠樹藏鶯鶯正啼,柳絲斜拂白銅堤。弄珠江上草萋萋?!蔽蚁耄按核逃谔?,畫船聽雨眠”這種句子,如果不是在江南真正生活過的人,是寫不出的。區(qū)區(qū)十字,就將那種詩情畫意的步調鋪展在眼前,宛如一幅江南煙雨圖,極盡風流閑雅之能事。
江南好,春來江水綠如藍。不僅如此,還有當壚煮酒的美人,明媚柔軟如春月,知心解語如林花。“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這種無奈,用淺淺的話淡淡勾過,如風中的塵沙,鉆入了游子的眼,刺痛了游子的心。
我是喜歡韋莊的,喜歡他的“運密入疏,寓濃于淡”,喜歡他遺留在金陵臺城上的清幽孤寂,如月光一般空明,黯然而純粹。他的疏狂不拘,終是被時代的潮水沖退了,化成了一片通達的哀傷。如春月下的依依楊柳,柔軟中挺立著別樣的傲骨,疏朗中氤氳著淡淡的落寞。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六朝已然遠去,大唐也已消散,下一個在繁華里重生破滅的,會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