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正德
(杭州師范大學 教師發(fā)展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1121)
從西北師范大學博士畢業(yè)到杭州師范大學工作已整整七年了,期間因忙于工作與生計,少有時間來回憶與想念。盡管如此,我尊敬的博士生導師李定仁先生的印象總時常地閃現在我眼前。在先生八十華誕來臨之際,以先生在我面前扮演的三重角色——生命中的貴人、生活與成長中的慈父、學業(yè)上的嚴師為經,以與先生相知相識相交的感人片斷為緯,編織成此文,以表達我這位關門弟子對先生的常懷感恩之心和常存感激之情。
每個人的成長進步,都離不開自己的貴人。何謂貴人?貴人就是在關鍵時刻能夠扶助你的人,就是關注你成長進步、助你一臂之力的人。每個人的生命當中,都會遇到自己的貴人,我的導師李定仁先生就是我生命當中有幸遇到的熱心扶助我成長并改變我命運的一位大貴人。
我原本是浙江省永嘉縣一名鄉(xiāng)村初中教師。在那貧瘠寂寥的小山村,我抱定 “與其求人,不如求己;與其求佛,不如求學”的人生信念,想通過再學習給自己的人生重新定位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我白天當 “孩子王”,夜晚面壁自學,堅持七年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先后獲取原杭州大學頒發(fā)的漢語言文學專科、本科文憑。2000年我考取了浙江師范大學教育碩士 (教育管理方向),2003年取得教育碩士學位后想繼續(xù)攻讀博士。但是,我是一名鄉(xiāng)村教師,讀的是 “沒有圍墻大學”——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后來取得的碩士學位又是教育碩士,可以這么說,我的學術出身是十分卑微的!像我這樣的背景去考博,劣勢十分凸顯。眾所周知,考博與其他類型的升學考試截然有別??疾┦紫纫c博導 “套磁”,像我這樣的背景,一般的博導是不肯招收的。2004年,我報考了兩所大學的教育學博士,一所大學的3門課程考試成績雖然都過了線,但所報考的博導只有2個名額,而我恰恰排名第三。另一所大學考的 《教育學原理》這門專業(yè)課只判給我55分,由于專業(yè)課不及格就直接 “判死刑”了。痛定思痛之余,我死死纏住我的碩士生導師李長吉老師,懇求他給我推薦合適的博士生導師。李老師一方面是先生的得意門生,另一方面他深知我愛好鉆研、求學心切,于是在先生面前又美言又“打包票”,說我為人謙和正直,科研能力很強,誠如他在推薦信里所言 “道德與學問兼修”。由于是自己的得意門生 “打包票”,又由于我在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了十幾篇習作,先生答應我報考他的博士了。不過話說回來,先生對我這位學歷是自考本科、學位是教育碩士又來自鄉(xiāng)村學校的特殊考生,多少還是有點顧慮的,因為他以前招收的博士生基本上是在高校工作并且是評上副教授甚至是教授的,像我這樣的背景在他招收的博士當中算是大大破了格的。于是,他勉勵我要好好復習,認真?zhèn)淇肌?/p>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5年我在西北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論專業(yè)博士招生考試中取得比較優(yōu)異的成績。但是,在錄取過程中又出現了插曲。那年,西北師范大學博士招生名額特別緊張,先生只分到1個名額,可上線的考生又多。為了能錄取我,先生親自跑到學校要名額,經過多方協(xié)調,終于從其他學院調劑到1個名額。記得那是一個陽光燦爛的中午,先生打電話通知已為我爭取到名額,從電話里聽得出先生比我更開心。后來,先生告訴我,爭取這個名額實在是不容易。他主要是看了我在攻讀期間發(fā)表了十幾篇論文后,發(fā)覺我具備教育科研潛質,為了我不被埋沒而竭力給我爭取機會。先生語重心長地叮囑我,要珍惜這個機會,努力學習,刻苦鉆研。我攻讀博士的機會是先生給我爭取的,沒有先生的愛惜,沒有先生的扶助,我就不可能從教育碩士到教育學博士的提升,不可能從山村到杭城的轉移,不可能從鄉(xiāng)村教師到大學教授的轉身,是先生改變了我的命運,先生是我生命中遇到的一位大貴人。
先生是我這一生中永不可忘懷的貴人和恩師,更是一位慈祥和藹的父親?;貞浥c他的相知、相識、相交,回憶在西北師范大學的三年攻讀博士的生活,不知會引發(fā)多少無以言訴的感激。先生無微不至地關心我的生活與成長,他不是父親卻勝似父親。
2005年金秋,我懷著期待,揣著夢想,攜著妻子和兒子抵達金城蘭州。一到火車站,先生特意指派的羅儒國師兄早早在出站口等候。在先生的精心安排下,我順順利利地到達西北師范大學。一到學校,先生和羅儒國師兄就帶我入住事先替我租好的房子。那套在校園內三面朝南的小三室房子,特別敞亮,特別溫暖,我妻子和兒子一進屋就感到非常滿意,顯然這房子是經過先生事先精心挑選過的。接著,先生忙前忙后地為我兒子解決就學問題。當年,我兒子要插班上小學六年級。插班上學不是一件好辦的事兒,尤其是攻讀博士期間攜帶子女的上學問題,教育行政部門沒有明文規(guī)定必須要解決的。我為兒子插班就學的事兒犯著愁,先生為此到處奔走,最終將我兒子安排在師大附近的安寧區(qū)十里店小學就讀。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為了安頓自己弟子的生活而忙碌奔波,怎能不使弟子感激涕零?看在眼里,想在心里,我的眼睛不禁濕潤了。我暗暗發(fā)誓,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刻苦鉆研,以報答先生對我的一片恩情!一切安頓好以后,接下來的日子里,先生像個慈父一般關心我的生活。我初來乍到,人地生疏,先生就吩咐師母王樹秀教授給我做生活指導。師母一邊給我倒水、遞蜜桃,一邊耐心地向我介紹:培黎廣場農貿市場的蔬菜新鮮,蘭州密桃水分多又甜,甘肅的土豆個大圓溜,金鼎牛肉面有名好吃,蘭州氣候比較干燥要注意保濕……由于我們是南方人,先生怕我們生活不適應,總是不停地向我噓寒問暖:你兒子和媳婦對這里的氣候適應了嗎?飲食習慣嗎?兒子上學情況怎樣?屋里暖氣沒問題吧?蘭州不像你們溫州,冬天天氣冷,外出要多穿衣服哦……
先生不但無微不至地關心我的生活,而且還殷切地關懷著我的成長。先生深知我專業(yè)基礎薄弱,學術素養(yǎng)偏低,就鼓勵我多讀書、多思考、多寫作。也許我是先生關門弟子的緣故,先生猶如一位老父關愛老幺那樣關愛著我的成長。除了在校內照顧與關愛外,先生還為我爭取在校外學習與成長的機會。2007年上半年,教育部博士生訪學基地——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訪學基地要向全國招收10名博士生訪學人員。我渴望到大上海 “游學”,但生怕先生不同意,就誠恐誠惶地向先生說明我的旨趣和意向,先生聽后,不但沒有反對,反而十分鼓勵地說:“你去吧,多學點!”于是,就親筆修書給葉瀾教授,推薦我做她的訪學人員,可惜葉瀾教授回函說從那年起不再招收任何學生了。先生又急著向鐘啟泉教授推薦,我有幸成為鐘教授的訪學人員。在華東師范大學半年訪學的日子里,我聆聽了導師鐘教授關于課程與教師成長方面的諄諄教誨,兼修了丁鋼教授講授的 《教育敘事:理論與方法》,《中國教育與文化專題》,李政濤教授的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論初探》3門課程,聽取葉瀾、陸有銓等知名教授的報告,又從華東師范大學圖書館復印了300多冊關于課程與教學論、教師教育方面的英文原版圖書,這對于我的學術成長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先生愛的鼓勵和精心指導下,我學術成長比較快。在攻讀博士的三年時間里,我在 《高等教育研究》《比較教育研究》《課程·教材·教法》等CSSCI期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12篇。2007年下半年,也就是我在讀博三的上學期,杭州師范大學就向我拋來橄欖枝。我向先生征求意見,先生欣慰地說:“杭州文化底蘊深厚,杭師大也是百年學府,現在那兒教育學學科建設正亟需人才,你去吧!”畢業(yè)離校之際,先生特意打電話約我到他家,先生指著5捆打好包的圖書語重心長地對我說: “正德,我將要退休了,最近整理了我的一批藏書,我想要送給有用的人,你帶走吧!”我有點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只是凝噎地回答 “好吧”兩字,我的眼睛又一次濕潤了。我深深懂得,先生送給我絕不只是5捆書,而是他對我這位關門弟子無限的關愛和殷切的期望!
先生既是我的慈父,又是我的嚴師。在學業(yè)上,先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嚴師。先生的 “嚴”是一種態(tài)度,是一種精神,它不僅對我在學業(yè)的嚴格要求,更蘊含先生一絲不茍、嚴謹治學的精神。
先生對我的 “嚴格”是嚴而有格、嚴而有方。在指導我攻讀博士學位的過程中,先生既給我指出方向,又給我提出具體的要求和方法。具體而言,先生的 “嚴格”,可以用 “三結合”來概括:一是系統(tǒng)授課與專題研究相結合。為了奠定堅實的基礎,先生給我們博士研究生系統(tǒng)講授了 《教學論》這門課程。考慮到我專業(yè)基礎比較差,先生還特意給我開了 “小灶”,加修了他為碩士研究生講授的《教學思想發(fā)展史》這門課程。當時先生用最樸素、簡潔的語言鼓勵我 “彌補不足,多學點吧!”通過這兩門課程的系統(tǒng)學習,為我后來到高校從事教學論專業(yè)的教學與研究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在系統(tǒng)授課的同時,先生還非常重視專題研究,鼓勵我選擇自己有一定基礎又感興趣的專題進行研究??紤]到我有長期在農村學校任教的經歷,先生非常贊同我選擇 “農村中小學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這個專題。在先生的精巧點撥和精心指導下,我以 “農村中小學教學改革中的文化沖突問題研究”作為博士學位論文的選題,順利通過開題和畢業(yè)答辯。博士學位論文出版后,還獲得第四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二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先生教導我,攻讀博士當然要有理論意識,通過讀書學習,不斷提升教育理論修養(yǎng)。但是,教學論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要將教學論思想和知識貫穿于教學實踐,要關注教學實踐,在教學理論指導下解決教學工作中的實際問題,而不要 “坐而論道”。在先生的教導下,我通過閱讀教育基本理論、文史哲等方面的書籍提升理論修養(yǎng)的同時,嘗試著用理論去關照教學現實,解決當下教學實踐中存在的熱點問題。在攻讀博士期間,我與先生合作,撰寫了 《基礎教育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戰(zhàn)略地位》《新課改中農村教學邊緣化問題及對策》兩篇稿子,均在 《光明日報》上刊發(fā)。其中 《基礎教育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戰(zhàn)略地位》一文還被甘肅省委 《調查與研究》采納,中央人民政府門戶網、人民網、光明網、中國農網等多家網站全文轉載。三是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先生非常強調在學習過程中要注意總結好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一定要把學習與思考結合起來,克服 “學而不思”和 “思而不學”兩種不良學習風氣,提升學習的效果。他認為,學習與思考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學習是思考的基礎,沒有豐富的知識做基礎,就談不上思考的深度和廣度;思考是學習的繼續(xù),是學習后的覺悟過程。讀書學習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不斷思考認知的過程。先生告誡我,通過讀書不僅要增長知識,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還要開動腦筋,勤于思考,促進覺悟,形成獨立判斷和獨立掌握知識的本領。為此,先生曾在 《西北師大學報》上刊發(fā) 《論教會學生學習》一文,此文對我的學習及其我指導學生的學習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先生在我面前扮演的嚴師角色,除了對我嚴格要求的態(tài)度外,更是具有一絲不茍、嚴謹治學的精神。先生對科研和學術問題具有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和嚴肅謹慎、細致周全、追求完美的精神。尤其是李秉德先生擔任主編、他擔任副主編為高等師范院校教育專業(yè)學生編寫的 《教學論》這本教材,以系統(tǒng)論的觀點作為教學論的指導思想,提出了我國教學論的基本體系,形成體系完整、結構嚴謹、觀點新穎等鮮明的特色,出版后獲得眾多的榮譽,在學術界產生重要的影響,成為教學論專業(yè)研究人員和研究生的必讀教材。先生在回憶編寫這本教材的經過時所概括的 “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八字,就是他嚴謹治學精神的真實寫照。在培養(yǎng)我的過程中,毋庸置疑,也是十分的嚴謹。在這里,僅舉一例就可充分說明問題。我的博士學位論文初稿完成得比較早,遞交給先生后,我感到洋洋得意,因為我是按研究計劃提前完成交給先生的,而那時我的同窗們都還在痛苦中煎熬。我優(yōu)哉游哉地等待著先生反饋修改意見,甚至還美美地等待著先生的夸獎。哪知結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一天先生將我叫到他的跟前,十分嚴肅地說:“你的畢業(yè)論文我已經看了,但里面還有錯別字,還有錯別字的畢業(yè)論文本來是拿不出手的!”他批評的話語雖然不多,但我覺得無地自容,我不敢正視他深邃的目光中充滿著的威嚴,語無倫次地回答: “我,我改,我好好改!”我怯怯地接過初稿,逃也似地跑回宿舍,理了理混亂的思緒后,就開始認認真真地修改起我的畢業(yè)論文……通過這件事,我受到巨大的影響和深刻的教育,我深深懂得,做學問要力誡浮躁和草率,學術不能有絲毫的馬虎。從此之后,我將嚴謹視為學術的第一要務。不但我本人要始終不渝地堅守嚴謹,而且對我的碩士研究生也做特別的告誡——學術一定要不離不棄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