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敏 李俊麗
(1. 陜西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yè)12級4班, 陜西漢中 723000; 2. 陜西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 陜西漢中 723000)
?
從小人物感悟時代氣息
——論E.L.多可托羅的《世界博覽會》
李 敏1李俊麗2
(1. 陜西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yè)12級4班, 陜西漢中 723000; 2. 陜西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 陜西漢中 723000)
E.L.多可托羅的《世界博覽會》自1985年發(fā)行以來,獲得了“美國國家圖書獎”的殊榮,同時在社會引起了巨大的反響。該作品對平凡家庭中的小人物進行了剖析,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展現(xiàn)了美國經(jīng)濟大蕭條的環(huán)境下人們攜手前進、共渡難關(guān)的時代風貌。人們在世博會上看到了希望,同時追尋著屬于自己的“美國夢”,這不僅反映出人們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也能從更大的程度上帶領(lǐng)讀者感悟時代氣息,體會時代的變遷,同時喚起人們對于歷史新的認知感。
小人物;精神風貌;時代氣息;世博會
作為美國著名的后現(xiàn)代派小說家,E.L.多可托羅的作品展示了不同時期美國的歷史風貌,是美國歷史的真實寫照。他的代表作品《但以理書》、《拉格泰姆時代》和《魚鷹湖》都將史實和虛構(gòu)進行了完美的結(jié)合,反映美國當時的政治和社會面貌,并通過一系列的事件來表現(xiàn)一種黑暗的社會和精神氛圍(李俊麗2011)?!妒澜绮┯[會》正是在美國經(jīng)濟大蕭條的背景下,通過一個小男孩的視角來描繪了美國三十年代的家庭軼事。學者對于它的研究多從主題方面大的視角或悲傷的情調(diào)來感嘆社會丑態(tài)和和時代的變遷。而本文通過對小說中的一些普通人物的分析來重新審視歷史。衰敗的環(huán)境中卻不乏美好的精神狀態(tài)和追求,從另一個層面體現(xiàn)了世博會的精神理念,襯托出一種美好的時代氣息。
多克托羅在小說中反應了真實的時代面貌,也激發(fā)了人們對于歷史新的認知感(Douglas 1992)。《世界博覽會》的背景是在美國20世紀30年代到40年代之間,當時美國正處于經(jīng)濟大蕭條的環(huán)境之下,大量工人失業(yè),人們的生活水平急劇下降,社會經(jīng)濟處于衰落低迷的狀態(tài)。同時美國對內(nèi)的排猶現(xiàn)象較為嚴重?!蔼q太人控制著美國的商業(yè)”和“猶太人引起經(jīng)濟衰退”的觀念較為盛行,因此在此期間又一次爆發(fā)了反猶高潮,加之美國人關(guān)于對猶太人的看法又源于早期基督教對猶太人的反對,所以猶太人當時在美國生活的各方面都遭到攻擊。1939年第20屆世界博覽會在紐約舉辦,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的最后一次博覽會,各種困境之下,人們依然在世博會上寄托了自己的期望,追尋自己內(nèi)心的“美國夢”,而美國夢即是美國人的生活理想,代表著美國的平等、自由和民主,也是一種相信不懈的奮斗便能獲得更好生活的理想即人們在經(jīng)濟上的成功和追求的一種精神力量。小說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通過主人公艾德加的視角給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普通的猶太中產(chǎn)階級家庭的生活狀態(tài),在飽受經(jīng)濟危機的沖擊下,家庭從當時的小康水平跌落到衰敗的谷底,同時作為猶太人的后裔,這些普通人物又活在重重的“反猶”陰影之下。而這一時代困境并沒有打破每個人心中的那份“美國夢”,他們每一個人都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并追尋著自己“美國夢”,一種精神力量。
3.1 艾德加追尋的“美國夢”
小說《世界博覽會》中的主人公艾德加是一個九歲的小男孩,《世界博覽會》詮釋了他內(nèi)心走向成熟的歷程,同時也意味著激進傳統(tǒng)的消失,這也就是為什么美國仍有未來(Todd 2001:235)。時代蕭條的環(huán)境讓自己本來寬裕的生活陷入了困境,艾德加也進一步明白了父母的苦衷,明白了生活的不易。同時艾德加對于死亡的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又體現(xiàn)了他心智上的成熟狀態(tài)。他思索著死亡,研究著死亡的各種表現(xiàn)形式,或許死亡并不像可實現(xiàn)的希望那樣有那么多的理論,可它恰有好處的存在著。艾德加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經(jīng)歷和目睹了許多死亡的場景,比如外祖母的去世、車禍中死去的女人和36個人在興登堡號飛艇的失事中全部遇難等。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對死亡的意識不斷地趨向于成熟,思想也變得更為深刻,從一個混沌未開的兒童一步步成長為一個對死亡有深刻認識的少年。作為猶太人的后裔,艾德加體會到在美國社會這個大熔爐中移民的生活和地位,家庭中,外祖母每個禮拜五晚上都要點燃安息日白燭,蒙上頭巾禱告,她死后由母親繼續(xù),而這一份猶太情節(jié)也深深地植入了艾德加的心中。當然,即使在多種族、多元化的紐約,幼小的艾德加仍能感受到猶太人被歧視的屈辱。他看到畫在他家車庫門上的德國納粹黨徽,他遭到兩個壞男孩的脅持,罵他是“猶太佬”,他害怕的即刻否認自己是猶太人,但事后又自責怯懦。因為這對于一個年輕的小男孩來說,這不僅是一種恐嚇,更多的是一種屈辱和歧視。而后來艾德加做的不是委曲求全,他以另一種實際行動追尋著自己的“美國夢”,獲得了身份上的認可和尊嚴。在紐約世博會的征文比賽中,他發(fā)表了名為“典型美國男孩”的文章,并獲得了獎項,也意味著全家獲得了免費參觀世博會的特權(quán)。正如他在文中所描述的一樣,典型的美國男孩不畏艱險,如果是猶太人,他就應該承認自己的身份,他視死如歸等(Doctorow 2014:225)。而這些特點也正體現(xiàn)出了艾德加身上的特點。從發(fā)表文章到隨后的兩次參觀博物館的經(jīng)歷,艾德加從中找到了生活的啟迪,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從生理到心理一步步走向成熟的過程中,他捍衛(wèi)并追尋著屬于自己的“美國夢”。而這種美國夢就是一種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而獲得人格上的尊嚴和理想。
3.2 父親和母親追尋的“美國夢”
在時代變遷和家庭久經(jīng)波折的過程中,小說中的父母仍然是家庭中的支撐力量。艾德加的父親戴維是一個小市民式的人物,他玩世不恭,愛賭小錢,有時也拈花惹草,是一個“沒治的背信棄義者”(仲子1985:145)。而這一切掩蓋不了作為父親的光輝。紐約的市中心幾乎是父親的王國,他規(guī)律性的經(jīng)營著一家樂器店,熟悉紐約的每一條街道,每一處路線,在孩子的眼中,似乎有了父親,一切就有了希望。而到了后來,由于經(jīng)營艱難,終至把商店拍賣掉。面對失業(yè),父親選擇降低身份給別人打工以維持家庭生計,而對于習慣當老板的父親來說,這也是一種沉重的打擊,全家被迫遷到嘈雜的移民群居區(qū),住房狹窄,而父親的安慰是:哥哥唐納德恰好到外地工作,空間太大是一種浪費,全家擠在一起也有利于交流感情。無論何時,父親都以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享受著生活,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去忽略生活的“絕境”,尋找生活的“佳境”。母親羅茲略有專橫無理的一面,在困境生活中也有埋怨,對他人也不時的懷有戒備之心,而母親更多的是用一顆堅強的心面對所有困難,用善良的心感化著一切,她需要時刻擔心和照顧生病的兒子和精神失常的母親,她是個堅強的女性,卻很容易哭,家庭衰落的情況下,她從每一個生活細節(jié)盤算著如何經(jīng)營整個家庭,即便在條件有限的的情況下,母親依然幫助潦倒失意的舅舅住進家里,同時母親在任何情況下也沒有丟失彈琴這一愛好和精神寄托,這也展現(xiàn)了母親作為女性的獨特魅力。時逢經(jīng)濟大蕭條,父母常因金錢原因爭吵,而這種爭吵最終在看到兒子世博會征文賽中獲獎的那一刻都完全消失了,剩下的是共同的喜悅和內(nèi)心在經(jīng)濟困境中感受到的另一份獨特的欣慰,而這種獨特的激動不僅局限于能免費參觀世博會,更多的是看到兒子身上的成功。他們的身上都有瑕疵和不足,而這些所有的不足都掩蓋不了他們在當時的時代困境之下對于“美國夢”追求的光輝,而父母的那份平凡的“美國夢”就是在困境中攜手共度難關(guān),為孩子打造一片天地,見證他們的成長和成功。
3.3 哥哥和初戀梅格追尋的“美國夢”
哥哥唐納德可以說能充當家里的唯一的監(jiān)護人,他堅毅穩(wěn)重,能嚴肅處理好各種事情,而艾德加可以說是以哥哥為榜樣不斷完善和提升自己的,唐納德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幫助父親經(jīng)營商店,承擔一定的家庭責任,他不僅學習成績優(yōu)秀,而且在其他方面的綜合能力都能夠全面發(fā)展,但他在一定程度上卻偏向于激進主義,他接受不了有違于心的事實,因而常與父母陷入僵持不下的爭吵狀態(tài)。而后事情不像家里人所期望的那樣,唐納德中途輟學,他放棄了學業(yè)轉(zhuǎn)為組建了一支樂隊,在他人看來是極其叛逆和錯誤的行為,而他寧愿在生活條件極為艱苦的環(huán)境之下堅持著自己的音樂夢想,不辭辛勞用夜晚的時間干苦力活來維持自己的開銷,只是因為心中無比熱愛的音樂夢,所以這個辛苦的過程也是快樂的。哥哥唐納德所追求的“美國夢”就是在音樂的道路上開創(chuàng)成功的人生理想。艾德加的初戀女孩梅格是一個及其普通而不被注意的人,而她的平凡,卻吸引了主人公艾德加的注意,兩個人互相產(chǎn)生了好感,梅格的身份是低微的,她與單親媽媽相依為命,生活窮苦狀態(tài)下,而梅格并沒有因此看低自己,她每天都將最精神的梳妝打扮后的形象展示給他人,她也很熱情的邀請艾德加一起參觀博物館,對于梅格來說,她的美國夢就是不被時代困境所局限,以另一種姿態(tài)活出自己。
小說《世界博覽會》所描繪的平凡家庭中,每個普通的小人物都懷有自己的“美國夢”,他們每一個人的真實的內(nèi)心世界沒有被大蕭條和二戰(zhàn)陰影下的時代環(huán)境所約束,在困境中依舊追尋著自己的夢想。在小說的結(jié)尾,所有的中心集聚在了世界博覽會,紐約的博覽會是所有人希望的一個承載點,它具有強大的科技和文化沖擊力,給予了年輕一代廣闊的思維空間,世博會以“世界的明天”為標志,它不僅體現(xiàn)和促進了社會在政治上的民主和自由,還有人們對于經(jīng)濟科技方面的認知和發(fā)展,呈現(xiàn)出美國社會的影像。而世博會這一意象又是激勵艾德加在成長過程中一步步走向成熟并獲得對自己身份認可和尊重的一個重要因素。多可托羅重新審視美國夢,在看似平凡的人中發(fā)現(xiàn)了不平凡的故事,1939年的世界博覽會正是作為一種提喻,反映出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渴望。而主人公艾德加一家在世博會中漫游的經(jīng)歷則見證了這一事實即社會衰退中卻不乏美好追求。
小說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在他們身上也有缺點,而又正是這些缺點讓我們看到并感悟到他們真實的內(nèi)心,有痛苦和迷茫卻也能感悟到了當時惡劣生存環(huán)境下人們心中始終保持的一種信仰和力量。從每一個普通的小人物身上,可以看到美國20世紀30年代的一個真實概況。那不只是表面的大蕭條社會下的衰敗和經(jīng)濟的低迷狀態(tài),更深層次的是當時人們身上所體現(xiàn)出的一種精神面貌和難得的美好品質(zhì),正是這一種力量賦予了那個時代一種美好的時代氣息,有助于從另一個新的角度加強人們對于歷史的重新審視。
時代發(fā)展的今天,美國進入了信息化高速發(fā)展的新階段,在這一繁榮而浮躁的大的社會環(huán)境下,許多富裕的美國人沉溺于享樂,找不到生活的動力和意義,甚至對生存感到懷疑和迷茫;而飽受壓力的底層人群卻將一切歸咎于社會的不公,對于外部世界是一種埋怨,內(nèi)心又放任自由、停止不前,滿足于現(xiàn)狀。這是一種矛盾而又不祥和的社會狀態(tài)。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對于“美國夢”的定位是很有必要的。無論時代如何發(fā)展,內(nèi)心的一種精神力量是有必要的,同時在促進人類整個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之中也是極為受用的。多可托羅在《世界博覽會》中描繪的每一個人對于“美國夢”的追求都讓讀者感受到了那一段歷史下的真實的美國社會,聚焦人類在惡劣條件下的生存狀態(tài),也體會到了對于人性的關(guān)注和平凡人物內(nèi)心所蘊含的的時代感。平凡作者向我們展示了許多窮苦人家同甘共苦,一起度過經(jīng)濟危機的艱難歲月(楊仁敬2001)。小人物在大的歷史背景下獨放異彩,從小人物感悟歷史氣息,以一種新的視角重溫歷史,找到一種滿足感,有助于人們從中體會到那一種精神財富和力量,秉承延續(xù)這一傳統(tǒng),一定程度上那是一種社會向前發(fā)展的動力,這也就是為什么美國仍然有未來。
Douglas, F. (1992).UnderstandingofE.L.Doctorow[M]. Columbi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Doctorow, E. L. (2014). 世界博覽會 [M]. 陳安譯. 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
Todd, M. G. (2001). “In This Way He Lost Everything”: The Price of Satisfaction in E. L. Doctorow’s World’s Fair [J].Critique(12).
李俊麗(2011). 論E. L. 多克托羅小說的創(chuàng)作模式——以《拉格泰姆時代》為例 [J]. 作家(3)。
楊仁敬(2001). 關(guān)注歷史和政治的美國后現(xiàn)代派作家E. L. 多可托羅 [J]. 外國文學(5)。
仲子(1986). 《世界博覽會》和《加拉帕戈斯群島》 [J]. 讀書(6)。
2015-02-28
李敏(1994-),女,四川儀隴人,陜西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12級學生,研究方向為英語教育、英美文學。 李俊麗(1975-),四川蓬溪人,陜西理工學院外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英語教學法。
本文為陜西理工學院校級科研項目“多元文化視野下E.L.多克托羅小說研究”(項目編號:slgky13-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