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倩
(上海應用技術學院,上海 201418)
外語教學中的文學教育及教學模式初探
高曉倩
(上海應用技術學院,上海 201418)
針對現(xiàn)今高等教育中文學教育邊緣化的情況,本文擬從外語教學角度探討文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在外語教學中導入文學,并嘗試對文學在外語課堂教學中的實際運用模式提出初步設想和建議,以做到語言和思辨能力兼顧培養(yǎng),彌補目前外語人才教育體制中的缺陷。
文學教育 外語教學 運用模式
二戰(zhàn)爆發(fā)前夕,英國《泰晤士報文學增刊》編輯湯姆林森在一篇社論里寫道:“如果文學不復存在,歐洲的靈魂也就隨之消亡了?!敝袊母母镩_放雖然帶來了經(jīng)濟和科技的大發(fā)展,同時也引發(fā)了一場人文學科的危機。縱觀當今各大高校,經(jīng)濟和理工類學科備受青睞,而人文學科相對勢弱。在人文學科中,相比最近略有起色的政治學、社會學、新聞學、法學等具有實踐運用價值的人文學科,文學這種純粹精神性的學科更受到冷落。人們不禁要發(fā)問:“如此這般下去,是否意味著中國的靈魂將隨之消亡呢?”受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實用主義教育思潮的影響,中國高等教育的目標逐漸從早期蔡元培先生倡導的培養(yǎng)造就 “自由之意志,獨立之人格”(蔡元培1997:165)的人轉向培養(yǎng)對社會生活直接有用的“技師”、“工匠”和“商人”,即從素質教育變成實用教育。這種趨勢體現(xiàn)在國內高校外語專業(yè)的課程設置上。根據(jù)2000年出版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語言技能訓練課程在專業(yè)總學時中占三分之二(67%),專業(yè)知識課程和相關專業(yè)知識課程分別占15%和18%(張沖2003:9)。作為專業(yè)知識課程其中之一的文學課程所占份額就更少,而且教學在相當程度上偏向“知識傳授”,而不是“思辨研究”。針對這種現(xiàn)象,本文擬從外語教學角度探討文學教育的重要性及文學教育模式,其中涉及如下問題:為什么要在外語教學中導入文學?在外語教學中應該導入哪些文學?同時,嘗試對文學在外語課堂教學中的實際運用模式提出初步設想和建議。
目前國內外語教學注重對外語技能的培養(yǎng),即 “聽”、“說”、“讀”、“寫”、“譯”五大技能。其中“聽”、“讀”是被動接受型的能力。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信息的狀態(tài),并對接收到的信息進行解碼以理解并復現(xiàn)原文表達的意義和內容,所以聽讀這部分更確切地說是注重對外語專業(yè)學生被動接受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如果說“聽”、“讀”是對知識進行理解消化后的輸入,“寫”、“說”、“譯”則是對知識進行加工創(chuàng)造之后的輸出。學生在做聽讀時只需根據(jù)原文進行理解、判斷或復述,而后面幾部分則需要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組織、加工和創(chuàng)造。從對外語專業(yè)學生長期測試的結果來看,學生普遍在前兩項測試中(偏客觀題)表現(xiàn)良好,甚至優(yōu)秀,而在后三項測試上(偏主觀題)則差強人意,表明學生缺乏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造的能力。學生經(jīng)過了大學四年的學習之后,說和寫的能力依然比較弱,這一點從畢業(yè)論文寫作和答辯上可見一斑,并不是因為關于語言規(guī)則的知識 (語法)沒有學好,而是因為腦子里可說可寫的東西太少,思想貧乏。這些學生大都通過了外語專業(yè)四級的統(tǒng)考,有的甚至通過了專業(yè)八級考試,已經(jīng)具備了喬姆斯基所說的“l(fā)inguistic competence”(語言能力),卻缺乏思考能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反映出外語教育體制和培養(yǎng)模式的缺陷,即單純地強調實用技能的提高,忽視思想文化內涵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重市場需求,輕人文教育。
之所以要在外語教學中導入文學,是因為文學能夠做到兩者兼顧,把創(chuàng)造性語言和代表性思想融為一體。古希臘教育者從文學教育中形成了“自由七藝”,利用它對語言技能和思維方法進行有效訓練。英國著名教育家紐曼把文學定義為語言與思想的和諧統(tǒng)一(牟芳芳2010:130),強調文學的人文教育作用。
一方面,文學本身就是語言的藝術。文學的包容性能為語言文字提供自由的游戲空間,使其充分發(fā)揮潛力。音韻的優(yōu)美、詞語的變幻、句型的轉換及各種修辭方式的運用都使文學語言獨具藝術魅力,給人以美的享受。學生在接觸文學語言時自然而然會受到文學語言風格的影響和熏陶,加上教師的講解,逐漸領會到語言在各個層面上的精妙之處,從而對提高自己的語言水平和語言運用能力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其次,文學作品涉及面廣,涵蓋歷史、政治、地理、哲學、民俗等社會文化形態(tài)的方方面面,為語言學習提供了語境。德國文學翻譯家卡爾·德德西烏斯曾說:“一個民族的文學就像一扇窗戶,透過它,這個民族的人看到了外面的人,而外面的人通過它了解了這個民族的人生活的方方面面。(Bischof2003)”偉大的文學可以豐富本民族的語言,塑造國民性格。學生借助文學不僅可以熟悉目的語國家的語言特征,還能了解這個民族的文化風俗和思維習慣,從而在使用外語時能夠盡量避免母語文化和思維的影響,在文學營造的虛擬語境下模仿或貼近他國人對語言的理解和運用,同時增強學生對目的語國家文化的感知力,努力消除外語交流過程中因文化差異導致的障礙,挖掘人類思想感情上的共鳴點作為交往基礎,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際能力。
另一方面,光有語言能力還是不夠的。語言作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其終極目的是表達和交流思想。文學豐富的內涵能啟發(fā)人的思想,開拓人的想象力,促進好奇心的養(yǎng)成。文學作品,尤其是經(jīng)典的文學作品,往往蘊含著崇高的主題和深刻的思想,代表一個民族乃至人性中共有的思想和情感。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這些作品的解讀往往是一個自己的思想與作品中的思想進行交鋒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必定會產(chǎn)生一些想法。無論這些想法是持贊成或反對的態(tài)度、是膚淺還是深刻,歸根結底都是學生自己的思想,是由他們自己的頭腦生產(chǎn)出來的東西,這就是創(chuàng)造開始的地方。另外,作品中表達的觀點會對讀者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復現(xiàn)或改變對世界的主觀感受,從而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價值觀。有人說,一部好的文學作品甚至能徹底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曾被譽為一代人的生活教科書。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能使學生體察浮華背后的生存本質,用“自身蘊含的意味雋永的哲理和迂曲動人的故事豐厚和滋潤著他們日趨浮躁和單調的人生(吳瑾瑾2008:47)。”教師的任務就在于將好的文學引入課堂,通過文學啟發(fā)學生思考并鼓勵他們將自己的想法以說和寫的形式表達出來。
那么究竟什么樣的文學才適合外語教學課堂呢?在選擇文學材料時,教師應把學生的語言水平和文學的不同功能結合起來考慮。外語不同于母語,學生對它的掌握有一個從低到高、循序漸進的過程。對于外語水平處于初級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目標在于掌握語言規(guī)則,包括發(fā)音規(guī)則、詞法和句法,并將這些知識內化,具備初步語言能力。在這個階段,有人認為不宜引入文學,因為它會造成語言上的困難,使學生喪失學習語言的信心。筆者以為只要教師能夠選擇恰當?shù)奈膶W材料,文學對語言學習不僅不會造成障礙,反而會加深學生對語言和語言規(guī)則的熟悉和理解。這類文學材料可以是一些針對兒童的文學作品,如童話、童謠及其他類型的兒童文學。這些作品語言比較簡單、口語化,篇幅不長,但不失文學特有的藝術特色:形象具體、想象豐富、情節(jié)富有趣味性。教師在相對枯燥乏味的語言語法教學中摻入這類文學將使外語初學者感受到運用語言知識解讀美妙動人故事的樂趣,并能通過口語化、貼近生活的語言體驗到目的語國家的民間風情。除此之外,詞句簡單、短小精煉的詩歌也是不錯的選擇。詩歌不同于兒童文學的地方在于它更能讓人體會到文學的美感。教師可以嘗試引導學生從音韻、簡單修辭和意境等方面鑒賞詩歌。鑒于學生在語言水平和專業(yè)知識上的缺乏,分析程度不宜太深,點到即止,以讓學生意識到語言形式和風格上的某些特殊性及感受到其制造的美學效果為主要目的。
在學生完成初步的語法學習和詞匯積累后,開始轉入中級階段的學習。中級階段的學生能夠運用他們現(xiàn)有的語言能力閱讀一些稍微復雜的文章并且具備初步的語言表達能力。針對這部分學生,教師可以選用一些涉及國情和文化的文學材料,因為這些材料雖然在語言上較之兒童文學和簡單詩歌更復雜,但在內容上偏向常識,更貼近現(xiàn)實生活。作為知識性普及,這類文學材料一般沒有太深刻的思想內涵,它可以是某部小說當中描寫風土人情的段落,可以是一部戲劇中在餐桌前談論吃穿的一段人物對話,甚至可以是一些有關天氣或動物的諺語。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興趣話題挑選材料,還可安排一些表演游戲(如在餐館點菜)或讓學生寫一篇中德飲食文化比較的小文章等為他們創(chuàng)造鍛煉語言表達能力的機會。文學在這個階段所起的作用是幫助學生擴大知識面和詞匯量,了解目的語國家的國情和文化,為語言應用提供語境和搭建平臺。
隨著學生語言水平的升高和知識結構的擴充,他們不再滿足于單純地理解或簡單地描述一些常識性內容,而是渴望了解更高更深的東西,希望把自己的想法完整地表達出來與別人交流。為了滿足高級階段學生的需求,教師可以挑選一些經(jīng)典文學的簡寫本作為本階段的文學材料。經(jīng)典文學是千百年積淀下來的精神財富,是經(jīng)無數(shù)人鑒別甄選保存下來的思想精華。這里要強調的一點是,一定要讓學生接觸原典,即純外語版,而不是中外文對照版本,更不應是漢譯本。用原典有許多好處,一來能迫使學生運用所學外語和背景知識理解原文,二來學生能直接接觸原汁原味的語言和內容。當然,這類文學在語言和思想內容上的復雜深刻性決定了它需要被反復閱讀。這就要求學生提前預習,讀到讓自己怦然心動或印象深刻的東西還應記下來,在旁邊寫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教師在課堂上不應滿堂灌,而應該先讓學生談讀后體會,鼓勵他們發(fā)表不同看法,討論完畢再扼要分析幾個段落或細節(jié),聯(lián)系學生的看法談他的見解并對學生的看法進行分析。文學在學生和作品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學生和教師之間充當交流思想的橋梁。通過這樣的交流,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得到鍛煉,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被大大激發(fā)。
教師選擇了適當?shù)奈膶W材料之后就該考慮如何在外語教學課堂上有效運用這些材料。筆者嘗試從三個方面運用文學文本:(1)從語言層面解析文本;(2)從國情和文學角度解讀文本;(3)圍繞文本組織創(chuàng)造性的課堂活動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跨文化交際及獨立思考能力。
1.教師引導學生對文學文本進行語言上的探索。教師可以先將文章的出版年月和標題略去,使學生不帶任何預測地開始閱讀文本。對于文中的生詞盡量讓學生通過查字典或根據(jù)上下文猜測的方式自己解決。然后教師列舉一些有關文章基調的形容詞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對文章的初步印象選擇。請學生思考這種印象從何而來并在文中劃出相關的一些詞語和句子。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不僅了解了詞句的意思和特征,而且對詞句出現(xiàn)的語境及詞句的運用達成的特殊效果能有更深刻的了解。
2.從國情文化和文學角度進一步探討文章的意義和內涵。教師可以用W開頭的問題(即who,when,where,what,whichand why)引導學生思考一些問題,如這篇文章營造了怎樣一幅畫面,誰出現(xiàn)在畫面中?這幅畫面有可能出現(xiàn)在什么時間和地點?你是怎么想的,文中描繪的畫面和現(xiàn)實相符嗎?這篇文章的作者持有哪一種觀點呢?他為什么會有這種觀點,跟當時社會環(huán)境有什么樣的關系?(在此可以引入一段有關當時社會背景知識的短小文章讓學生閱讀,使他們了解目的語國家的國情和文化。)以上這些問題看似簡單,其實已經(jīng)引導學生如何帶著問題閱讀文本,學會初步的思考和闡釋,從而加深對文本思想內容方面的理解。
3.圍繞文本設計不同形式的課堂活動或課外任務讓學生完成,把他們引入一個更高思維和創(chuàng)造階段。學生在這些活動或任務中完全依靠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和特長,努力完成教師交給的任務。具體來說,可以采取下面幾種形式:(1)對文本的演示。學生就同一篇文章展開朗誦比賽,吟誦的時候對文章內容不僅有理智的了解,而且有切身的體會,加上配樂和PPT的協(xié)助,不知不覺中把它化為自己的東西。朗誦完畢后,學生還可以自發(fā)地發(fā)表一些對文章的評價和看法。(2)現(xiàn)場表演或演講。學生以分組方式就文本中某段有趣的場景或對話進行現(xiàn)場表演或者進行與文章相關的任何主題演講,如評價文章的作者或某個人物。這些活動重在“說”和“演”,學生通過它可以鍛煉思維和語言能力,語言能力中除了口頭表達能力外,還包括非口頭表達能力(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3)課外任務。因課堂時間和資源有限,教師可以適當布置一些課外任務給學生。最簡單、最傳統(tǒng)的方式就是讓學生進行課外寫作。寫作可以是讀后感、對文章的重寫或改寫,或寫一個人物的內心獨白,或兩個人物的一段對話,等等。學生在課后搜集整理素材進行加工和思考,擬定提綱,最后撰寫成文章。這是學生今后撰寫畢業(yè)論文及從事更高層次的科學研究工作必須經(jīng)歷的過程,所以現(xiàn)在的預演對他們來說非常有幫助。另外一個比較復雜的任務就是小型課題。教師將學生分組,要求每組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共同完成一個小型課題。如有關莎士比亞名著《哈姆雷特》的電影改編研究,這個課題要求學生分工協(xié)作,一部分人搜集電影資料,另一部分人搜集相關電影和文學評論,然后大家把搜集到的資料匯合到一起,共同討論,得出相應的結論,最后的課題成果必須通過書面報告和課堂口頭集體匯報的形式呈現(xiàn)給教師和同學。小組中每位同學都要負責報告和匯報一部分。課題進行過程中,教師要適時進行指導和監(jiān)控,完成后要給予積極的反饋和評價?;谡n題項目的學習具有明確的目標性,學生能夠獨立自主地參與課題項目的設計、執(zhí)行和管理,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此過程中,個人綜合能力(包括語言表達能力、想象思維能力、協(xié)調溝通能力、領導管理能力等)得到鍛煉,團隊合作意識得到加強。這些素質和能力都是今后走向社會不可或缺的。
總之,這種模式能夠發(fā)揮文學的各項功能,滿足不同階段學生獲取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的需要。當然,不同教師會根據(jù)實際情況采取不同運用模式,筆者在此只是拋磚引玉,旨在讓學術界獲得一個可在當前教學中實施的思路。
文學自古以來就被當做衡量一個人基本文化素質的標準,不應在現(xiàn)代社會遭到拋棄。在外語專業(yè)教學中,文學教育顯得尤為必要。文學獨具藝術特色的語言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內涵不僅使學生領略到語言的魅力,而且開闊他們的視野,啟發(fā)他們的心智。外語教學中如果能合理正確地運用文學,那么培養(yǎng)出來的將不再是“僅僅掌握某一門外語的實用型而文化根基極其淺薄的語言工具,而是能流利使用外語、通曉東西方文化、有全面素養(yǎng)的文化人”(吳瑾瑾2008:47),促進外語專業(yè)回歸到人文學科的本位上,同時順應當今外語教學改革的呼聲,即實現(xiàn)“以提高學生語言技能為出發(fā)點的語言驅動教學模式”向“以通過外語獲取信息表達思想為出發(fā)點的內容驅動教學模式”的轉變(俞理明,韓建俠,2012)。
[1]蔡元培.教育獨立議[M].蔡元培全集:第4冊[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2]高等學校外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3]牟芳芳.論紐曼對“文學”教育的辯護[J].外國文學評論,2010(3):120-131.
[4]吳瑾瑾,李英.我國高校英語專業(yè)文學教育的困境與反思[J].山東外語教學,2008(6):45-49.
[5]張沖.關于英語專業(yè)定位的思考[J].外語界,2003(4): 7-13.
[6]俞理明,韓建俠.內容驅動還是語言驅動——對我國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的一點思考[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2(1): 1-4.
[7]Bischof,Monika;Kessling,Viola;Krechel,Ruediger: LandeskundeundLiteraturdidaktik.FernstudienangebotDeutsch alsFremdsprache,Bd.3.5.Aufl.Berlinetal.:Langenscheidt,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