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茂 吉
(華東師范大學 社會科學部,上海 200241)
堅持與突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
——基于對“替代論”觀點的辨析
廖 茂 吉
(華東師范大學 社會科學部,上海 200241)
近年來,部分學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中主張用公民教育取代思想政治教育(即“替代論”觀點)。該觀點的提出既有對公民教育自身特點的肯定,同時也瞄準了當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通過辯證分析“替代論”的觀點提出原因,并結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實際,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不是簡單的“去意識形態(tài)”或片面否定理論灌輸法,而應探索新的理念、手段以及基層工作模式。
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替代論;創(chuàng)新
伴隨著公民教育研究在中國的升溫,部分學者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的過程中也會涉及公民教育的內容,甚至主張用公民教育取代思想政治教育,即 “替代論”觀點。通過辨證分析“替代論”觀點的提出原因,并結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實際,對于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將具有重要意義。
“替代論”觀點是學界在處理公民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關系問題上的一種主張,是部分學者在進行公民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背景下提出的,其主要內容是以公民教育取代思想政治教育,進而否定“以政治意識形態(tài)”為內容、以“灌輸”為主要手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疤娲摗庇^點的提出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公民教育的特點契合當今時代的需要
目前,國內學者從不同視角、不同專業(yè)背景對公民教育特點進行了界定,筆者認為,公民教育就是“培養(yǎng)公民的教育”。首先,從教育對象上說,公民教育的教育對象是全體公民,不是只針對學生、青少年的學校教育,也不是針對先進分子或優(yōu)秀人士的精英教育或圣人教育,而是針對一國公民的平民教育。其次,在教育目標上,公民教育是培養(yǎng)合格公民的教育。在中國,雖然公民身份已經在憲法和法律上得以確認和保護,但這只是意味著公民身份的擁有,而并不代表公民意識的內化。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就指出:“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盵1]這就意味著擁有公民身份只是前提,而公民教育就是把公民意識內化為公民自身的素質,培養(yǎng)其成為合格的公民。再次,在教育手段上,既然公民教育的對象是全體公民,而公民是具有主人意識的,這就決定了公民教育不是否定公民主體性和主觀能動性的機械教育,而是以隱形、柔性和潛移默化的教學手段來實施的養(yǎng)成教育。最后,在教學內容上,公民教育是以公民知識的講授為基礎,兼有公民意識和公民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形成一個知行合一的教學體系。正是公民教育在教育對象、教育目標、教育手段以及教育內容上的這些特點,使得不少學者認為公民教育是世界教育的發(fā)展趨勢,它對于調動公民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提高公民的權利意識、法律意識以及道德素質都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這一切恰好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規(guī)定,也是當下依法治國和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質的客觀需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限制教育效果的發(fā)揮
筆者在梳理國內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的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過程中也會陷入“替代論”的怪圈。有學者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在任務目標上,是追求政治目標而非教育規(guī)律,“使教育淪為政治的工具與政府的附庸”;而在教育內容上,思想政治教育單一的意識形態(tài)教育又使其理論容量不足,難以適應當今時代的發(fā)展要求。另有學者指出,在教育手段上,伴隨著人們權利意識和法律觀念的不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輸”手段必然與人們的主體意識和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相抵觸,進而降低教育的實際效果;而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于新興事物的接受效率又遠低于青少年,這一特點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身上表現(xiàn)為“思想落伍”、“傳統(tǒng)保守”、“因循守舊”等,這使得教育主體在知識結構、關注重點以及興趣愛好上與受教育者有著天然的鴻溝。針對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內容、手段以及實施者所暴露出的不足和缺陷,部分學者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中就提出公民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轉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定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等觀點。由此可見,“替代論”觀點的提出除了有公民教育自身的因素外,究其根源,還在于它瞄準了當下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然而,不少學者也從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公民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公民教育產生的背景以及本質等方面對“替代論”觀點進行了審視和辨析。圍繞“替代論”觀點的爭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除了辨析思想政治教育與公民教育的內涵和外延,把握兩者的本質和邊界,避免陷入“替代論”的怪圈之外,更應辯證分析“替代論”觀點的提出原因,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研究。
習近平在2013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宣傳思想工作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同時,在總結長期宣傳經驗的基礎上,還應該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和發(fā)展,“重點要抓好理念創(chuàng)新、手段創(chuàng)新、基層工作創(chuàng)新?!盵2]通過辨證分析“替代論”觀點的提出原因,并結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實際,筆者在此進行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的探索。
(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在宣傳主流意識形態(tài)中的吸引力,實現(xiàn)理念創(chuàng)新
“替代論”出現(xiàn)的首要原因就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識形態(tài)屬性,它認為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tài)屬性限制了其理論發(fā)展和實際效果,并認為公民教育是“中性的”。但正如阿爾都塞在《意識形態(tài)與意識形態(tài)國家機器》一文中指出的:“正是通過對統(tǒng)治階級意識形態(tài)的大規(guī)模教育包裝著的多種知識的學習,資本主義社會形態(tài)中的生產關系,即剝削者與被剝削者的關系,得以大量地再生產?!盵3]在這個問題上,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談到國家和社會的教育時也指出:“共產黨人并沒有發(fā)明社會對教育的作用”[4]289,人類進入文明以來的以國家或社會的名義開展的教育,無一例外的都是某種“階級的教育”[4]290。教育者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同時也是思想和意識的引導者。而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生活在現(xiàn)實社會中,就必然會受到來自教育者的影響,為此,教育本身很難做到“中性”。然而,思想政治問題的核心就在于“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意識形態(tài)問題,教育者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調節(jié)著個體思想觀念、政治觀點和道德規(guī)范與社會主流意識形態(tài)之間的關系,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和凝聚人心。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不應該是簡單的“去意識形態(tài)”或“淡化意識形態(tài)”,而應該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在宣傳主流意識形態(tài)中的吸引力。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盵5]而這一要求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被再次提及。為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對社會成員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同時,應該著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將其貼近群眾,深入實際,成為引領人民群眾的精神信仰和行動指南。此外,實現(xiàn)理念創(chuàng)新還應該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開放性和敏銳性?,F(xiàn)如今,國家意識、主人意識、權力和義務意識等公民教育的內容已經深入人心,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就明確指出:“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盵1]為此,筆者認為,在“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的前提下,應該將公民教育的合理內容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從而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完善其理論體系。這不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變化和要求,而且也有利于進一步推動我國的民主法制建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在宣傳主流意識形態(tài)中的吸引力。
(二)轉變思想政治教育生硬的語言表達方式,實現(xiàn)手段創(chuàng)新
“替代論”出現(xiàn)的第二個原因就在于批判思想政治教育以“灌輸”為主要手段,它認為這種教學手段扼殺了接受者的主體性,引起接受者的反感和抵觸,進而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毋庸置疑,理論灌輸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本方法。列寧在《怎么辦?》一書中就指出:“工人本來也不可能有社會民主主義的意識。這種意識只能從外面灌輸進去?!盵6]在無產階級革命年代,這種方法確實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但在當下,許多人片面理解理論灌輸法,將灌輸?shù)谋举|和具體形式混為一談。其實,“灌輸”并不是否定接受者的主體性和主觀能動性,相反,它更強調“教育者必須具備相應的教育素質這個先決條件”以及“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從而更有利于引導接受者主體性和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波朗查斯在對公民教育的教學手段進行概括時就指出:“它就是以一種特殊方式隱瞞階級剝削,以致任何階級統(tǒng)治的痕跡都系統(tǒng)地從它語言中消失了?!盵7]而這種隱形教育、滲透性教育方式得以實現(xiàn)的一個重要條件就在于表達方式上。正如有學者指出的“價值觀的正確、合理和科學固然重要,但傳播的技藝也很重要。我們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宣傳中的軍事化語言和工程類術語的超常運用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在和平年代,哪有那么多陣地、堡壘、主戰(zhàn)場、攻堅戰(zhàn)、奪取最后的勝利?到處是工程,到處是硬邦邦的語言,哪有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8]為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不是片面否定理論灌輸法,而是需要將“理論灌輸法”與當下時代特征、大學生自身思想特點相結合,轉變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實踐活動中的表達方式,實現(xiàn)理論灌輸由“硬性”向“柔性”的轉變,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講清楚中華民族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傳統(tǒng),就是在講明中國的具體實際和基本國情,就是在宣傳中國特色,指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有其歷史淵源和現(xiàn)實基礎的,是中國人民的歷史選擇和時代發(fā)展的需要。第二,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與人民性相結合?!皥猿秩嗣裥跃褪且褜崿F(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堅持以民為本、以人為本。”[2]具體而言,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宣傳過程中不能脫離人民生活實際,要多用從人民群眾中涌現(xiàn)出來的鮮活事例和奮斗事跡來進行說服教育,將理論化、學術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用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和語言表達出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
(三)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時代性,實現(xiàn)基層工作創(chuàng)新
基層工作有著基礎性、廣泛性以及系統(tǒng)性等特點,其功能的發(fā)揮受到基層硬件設施以及基層工作者素質等軟件條件的限制。作為“第一個直接從理論上研究知識分子問題的馬克思主義者”[9],葛蘭西就指出:“要是沒有知識分子,那就是說,沒有組織者和領導者?!盵10]但這里強調的“知識分子”是“有機的知識分子”,即“最主要的特點之一就是從‘意識形態(tài)上’竭力同化并征服傳統(tǒng)的知識分子?!盵11]葛蘭西的思想印證了“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應該把基層工作創(chuàng)新放在基礎性位置,而其中,教育者的轉變又是重中之重。這種轉變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注重增強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馬克思主義理論是科學性的理論體系,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又是“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宣傳者,其理論素養(yǎng)直接關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效果。以往的學術研討或干部培訓對象主要是學術界的專家學者或者是政界的高層領導,這使得青年教師或新干部的學習和培養(yǎng)稍顯不足,而這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又正好是基層工作的一線教育者和工作者,因此,應該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使他們擁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信仰,并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去解釋和解決現(xiàn)實問題,引領社會主流意識形態(tài),提高其理論說服力。其次,“替代論”觀點將矛頭指向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保守性,強調其對于新興事物的接受能力遠不及青少年,缺乏時代觀念。為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還應該與時俱進,尤其注重對于新媒體的利用。新媒體包括互聯(lián)網和移動網絡的無線增值服務。新媒體以其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廣等優(yōu)勢越來越受到青少年人群的關注。李普納克和斯坦普斯在《網絡形成》一書中就指出:“網絡就是連接我們共同活動、希望和理想的連環(huán);網絡形成是形成人們相互聯(lián)系的過程。”[12]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順應網絡發(fā)展的時代需求:一方面,利用網絡開放性的特點,擴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和范圍;另一方面,正視“大數(shù)據(jù)”時代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做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充分利用有效的數(shù)據(jù)信息,及時掌握接受者的政治心理和思想意識,實現(xiàn)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與現(xiàn)實的無縫對接。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了“深化改革”的號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應該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旨在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前提下,扎實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創(chuàng)新、手段創(chuàng)新以及基層工作創(chuàng)新,“努力把宣傳思想工作做得更好”。
[1] 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07-10/25/content_27198418.htm,[2007-10-25].
[2] 習近平.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 努力把宣傳思想工作做得更好[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821/c1024-22635998.html,[2013-08-21].
[3] 斯拉沃熱·齊澤克,太奧德·阿多爾諾.圖繪意識形態(tài)[M].方杰,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113.
[4]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
[6] 列寧.列寧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7.
[7] 波朗查斯.政治權力與社會階級[M].葉林,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235.
[8] 童世駿.意識形態(tài)新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36.
[9] Carl Boggs. Intellectuals and the Crisis of Modernity[M].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3.
[10] 安東尼奧·葛蘭西.實踐哲學[M].徐崇溫,譯.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15.
[11] 戴維·麥克萊倫.馬克思以后的馬克思主義[M].李智,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203.
[12] 常晉芳.網絡哲學引論[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39.
(責任編輯:劉小林)
Persistence and Breakthrough: On the Innovation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 Substitution Theory
LIAO Mao-ji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In recent years, some scholars have advocated to replac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civic education in research of effectivenes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at is the idea of alternative theory ).Putting forward of the idea not only affirmed the self-characteristics of civic education, but also aimed at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putting forward reasons by dialectical analysis of the idea of alternative theory and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we reveal that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not simple “de-ideology” or one-sided denying of instilling the theory. But we should explore new ideas, means and grass-roots operation.
civic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lternative theory; innovation
10.3969/j.issn.1009-2080.2015.03.001
2015-04-12
廖茂吉(1989-),男,四川宜賓人,華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部碩士。
G641
A
1009-2080(2015)03-0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