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東
互聯(lián)網下很多行業(yè)受到了影響或沖擊,教育當然也不例外。網絡上的教育資源很多,甚至學到一定的量之后還可以拿到某種承認學歷的文憑。很多學校都在考慮是否未來教師是不是不需要這么多了?學校教育會不會大面積消失或萎縮,網絡教育進行替代。由網絡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學校教育將不可能被替代。
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校園為主要空間,并涵蓋院校領導、教職工,以育人為主要導向,以精神文化、環(huán)境文化、行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設等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精神、文明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它主要包括:以青年學生為代表的文化觀念以及有所規(guī)范的學生特有的思維特征、行為特征和方式;學生課余生活中一切以群體形式出現的文化活動,如詩社、棋牌俱樂部、書社、文學社等社團活動,其中最能體現校園文化本質內容的是校園風氣或校園精神。學生處于和諧的校園文化中,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校園文化具有環(huán)境教育力量的作用,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存在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校園文化建設在于創(chuàng)設一種氛圍,以期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構建學生健康的人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比如一個學校有一些文化沉淀,新加入的人群慢慢會吸收一些。一些自律性不高或不太成熟的人可能會需要一個現實交往的人際圈子,可以互相在一起交流情感,同時一起互相勉勵學習。
正如賈蕊提到,大學生是一個具有自己特色的群體,他們知識層次較高、發(fā)展?jié)摿^大、創(chuàng)造能力較強。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他們擔負著我國全面小康社會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艱巨任務。因此大學生在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水平和思想品德外,還應該具有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據調查,在大學生群體中出現焦慮癥狀占17%,出現抑郁癥狀占14%,存在敵對情緒的占12%。人際關系交往不適的困惑感是大學生中心理問題的主要表現方面,另外,過度擔憂畢業(yè)后的就業(yè)出路問題,不自信和學習緊張的心理,貧困生的自卑感心理,戀愛與情感方面的問題而引發(fā)的心理問題等。同時賈蕊也提到,大學生可以通過積極參與各類校園文化活動,擴大人際交往的范圍,鍛煉人際交往的技巧,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相互交流的同時可以開闊視野,與興趣愛好相同者建立友誼,培養(yǎng)積極健康的精神風貌。從而有利于心理問題的解決,對緩解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也有積極的幫助作用。尤為重要的是每個人作為社會中的一員最終還是要回到社會,回到人與人的交往中,在學校中人與人的交往起了一個鋪墊的作用。
青少年很容易受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心理尚未成熟,辨析能力差以及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還未完全成熟。沒有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容易將學生引向歧路。學校作為培養(yǎng)人才的地方,可以營造一種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氛圍。學生在學校里除了智育得到培養(yǎng)外,非常重要的是要受到道德教育,奠定以后為社會服務的思想基礎。防止學生思想上出現偏激或受西方腐朽文化思想洗腦等問題,應該加強校園文化的建設,真正做到“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充滿活力的校園文化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特長及動手能力,還可以磨煉學生意志,提高學生組織管理能力,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人格和獨立的精神,在校園這個大群體中成長。校園是教育最好的陣地,經常采用集體討論的形式比較好,可以糾正錯誤的人生觀、世界觀,能夠正確應對社會輿論,對大家不同甚至是千奇百怪的意見有心理承受能力。
互聯(lián)網自我學習很重要,但是它不如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好,尤其學者和學者之間的互相學習相互提升。在天涯社區(qū)天涯問答有這樣的討論問題:互聯(lián)網時代,人們最理想的學習模式是什么?有人提出,人并沒有進化到有無限的精力去應對海量的互聯(lián)網信息,互聯(lián)網商業(yè)化的繁榮綁架了人性,人性中求知成長的欲望被娛樂的欲望和利益欲望壓制,人被誘導和鼓勵著去關注太多毫無自我成長價值,放棄獨立思考的能力。閱讀能力低下,生活娛樂化傾向明顯。有人這樣評論,人性中,引導自己向上的,有利于長期生存的應該是理性化的自我認知和自我管理,引導自己向下的,有利于短期生存的則是物欲。網上信息紛雜繁多,要去分類管理把不利于青少年成長的信息刪除很難。而且有些信息則打動的是青少年的物欲之心,容易將他們引入歧途,有短視的行為,從而影響青少年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王格芳等也提到,長時間連續(xù)上網會造成情緒低落、眼花、雙手顫抖、疲乏無力、食欲不振、焦躁不安、血壓升高、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睡眠障礙,有的甚至嚴重損害身體健康。王格芳等在提到網絡對青少年的消極影響時也提到,網絡作為最大的信息庫資源,使青少年開闊了眼界,暢游了信息世界,但伴隨著信息爆炸、信息污染,各種冗余信息影響了有用信息的清晰度和效用性,網上黃賭毒信息毒害了青少年,成為誘發(fā)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因素。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性還不夠成熟,青少年具有很強的好奇心但同時自制力較弱,現實生活中實現不了的暴力、色情等一些信息,他們往往會借助網絡通過各個渠道來滿足好奇心以獲得對刺激的渴望,沉迷于驚險刺激的游戲中,不愿意面對現實生活。而且青少年都有一種想獨立的強烈欲望,通常想擺脫家長、教師的管教,想獲得他們自己認為的那種絕對自由,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在網絡中容易自我陶醉、自我放縱。
互聯(lián)網學習模式中,個人經常面對的是冷冰冰的電腦,而學校教育中個人經常面對的是有活力可以親切相處的同齡人,重視“心”的教育。筆者擔任兩個班級的班主任,經常在班會中跟他們提到,時間一天天過去,很快就會畢業(yè),合理安排人生,能夠應對一切情況。筆者非常注重班風建設,給大家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氛圍,引導大家形成健全的人格。班風建設是筆者所帶班級特色,經常強調的就是那幾個熟悉詞,樸實、善良、尊重他人、團結(同學之間有包容才有團結)、上進。班級里同學之間團結,首先得有包容精神。每個人都很樸實,不僅是外表樸實,關鍵是內心很樸實。同學之間互相包容,互相體諒,大肚能容。有些人可能遇到了一些煩心事,講出來,班級其他人都會熱心幫助排解。一直在引導這樣一種精神,班上每一個人都有非常強大的內心,耐挫力非常強。一定要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每個人有一個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不會盲目比較,每個人家庭背景不一樣,做最好的自己就行。力求班級中每個人都要始終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尊敬和愛護自己的親人,始終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課堂教學可以現場感受,讓學的人之間產生交流,體驗到現場的知識提煉過程,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書又育人。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是重中之重,是學生培養(yǎng)質量的關鍵所在。教師和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要緊密配合,相互促進,相互影響,體驗過程,充分考慮大學教育的目的,達到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大學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有人認為應該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適應社會發(fā)展,真正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這樣的人才應該具有什么樣的素質?經過大學的教育和輔導,學生不僅要有較強的專業(yè)技術能力,還要涉獵多門學科,使自己具有淵博的知識。學生不能學了什么就只會什么,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發(fā)散思維。不自負,勇于接受別人的意見,敢于承擔自己的責任。具有正義感,就有良好的道德素質,健康的心理素質,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要德才兼?zhèn)洌髮W之道在明明德.
課堂教學注意教學互動,重視課堂管理,讓學生受益較多。課堂教學管理需要一系列的精心布置,才能達到比較好的教書育人的效果。首先使所有學生得到尊重,教師不能因為學生成績的高低而不平等對待學生,因為每個人具有的自然稟賦不同,比如,智力因素、生活環(huán)境、家庭經濟狀況等。寬松、平等、向上的氛圍對班級的管理建設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要留意學生的反應,師生間眼神也是一種交流方式。當看到學生迷惑的眼神時,教師得注意授課的速度,速度放慢一些,細節(jié)突出一些。當學生對所提問題沒有反應或者回答不好時,不能一味地責怪學生,要找出問題的所在,端正態(tài)度,在寬松的氛圍中有助于問題的思考解決。同時鼓勵學生大膽提問,遇到不懂問題在課堂上可以及時提出來。學生的興趣和創(chuàng)新能力只有在寬松的課堂氛圍中才能被激發(fā)出來。融洽平等的師生關系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去創(chuàng)造,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兵法上講得好,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盡量不去指責任何一個同學,以身作則,通過感化教育引導學生。通過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帶動課堂注意力不集中者。一味的指責會使學生變得反感,從而不愿意配合老師的授課。能夠使學生在課堂上得到充分的語言表達訓練,一學生發(fā)言或演講時其他學生應注意傾聽、觀察。專業(yè)課教師可以針對一些熱點問題組織學生討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也可讓學生到講臺前發(fā)言(可以事先備好相關幻燈片)。也可以分組準備要發(fā)言的課件,讓各位同學各抒己見,讓大家從中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經常引導某學生在發(fā)表自己看法時其他同學要表現得非常尊重(尤其要聽得很專注),久而久之,課堂氛圍就會變好。利用課堂教學優(yōu)勢,注重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比如可以舉例自己所教學科領域有杰出成就的一些學者,他們是怎么通過努力來達到自己的學術成就的,以及他們平易近人的生活態(tài)度。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尊重一個人的程度主要看他德的大小,其次看他努力的程度,將這種個人看法滲透給學生。同時引導學生懂得尊重別人,懂得感恩,能耐挫,有一顆寬容善良之心,有一定的團隊合作精神。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用汗水和心血澆灌的課堂教學一定會起到獨有的功效。在青少年階段學校課堂教育應該為主,同時可以鼓勵學生充分運用網絡資源作為補充學習的一種方法。
[1]王亞東.教學中學生管理與學生能力培養(yǎng)相結合的體會[J].經濟研究導刊,2013
[2]賈蕊.淺談校園文化建設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考試周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