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霞
(中山火炬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中山 528436)
《喜福會》是美國華裔作家譚恩美創(chuàng)作的以反映女性主義為主題的作品,該小說是一部充滿人性思考的小說,被1989 年列為美國四大暢銷書之一[1]。譚恩美1952 年出生于美國加州,畢業(yè)于醫(yī)學院,在之后取得了語言學的碩士學位。歷經過幾年的文學積累后,小說《喜福會》開始出版發(fā)行,從此,譚恩美一舉走紅,成為美國當前最著名的暢銷書作家。小說《喜福會》建構的是華裔女性世界,四對母女在交流中出現矛盾的感情糾葛,文章就從女性主義的角度就華裔女性的身份進行重新建構。
《喜福會》在1989 年出版后,廣泛的受到讀者和文學評論家的一致好評,此外,還奪得了眾多的小說獎項,此后還被旅居美國的導演王穎拍成電影。小說大獲成功之后自然引來了眾多小說評論家們的駐足,盡管她們評論的角度各不相同,但一直以來都給予了莫大的興趣。美國白人評論家和許多華裔女性作家都《喜福會》的評價較高。對于國內而言,中國學者對《喜福會》作品的研究始于電影《喜福會》的上映后,大多數的研究評論家們將研究視角定母女身份的沖突中。
《喜福會》是一部具有明顯自傳性質的作品,譚恩美的經歷同小說中吳精美的經歷相似??梢哉f,《喜福會》是一部反映華人在美國矛盾沖突的小說,對矛盾沖突具有一定的緩和作用,具有一定的跨時代意義[2]。小說中塑造了鮮明的、生動華裔女性形象,譚恩美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八位不同女性的心理世界,將華裔女性對身份的迷惘和困惑進行解讀,并且還通過母女的沖突展示了中美兩種文化的碰撞,以及這種碰撞對華裔女性的心靈上造成一定影響。
《喜福會》主要描寫了四個華裔家庭中不同母女之間發(fā)生的故事,四位母親都是命運迥異的中國女性,她們前幾十年的生活在中國,飽經眾多苦難之后來到美國尋找生活,四位母親雖然生活在美國,但是在她們傳統(tǒng)的思想意識里,她們仍舊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傳統(tǒng)女性。而對于她們后代來說,盡管這些女兒們擁有和她們一樣的外表,黃皮膚、黑眼睛,但是她們卻是在美國主流文化下成長起來的,有著和母親完全不同的思想方式和價值觀念,并且對母親文化的固守不理解,造成母親相處過程中矛盾重重。當女兒們了解到母親在中國的經歷后,都紛紛對母親被報以理解。
生態(tài)女性主義是將生態(tài)學和女性主義結合起來,它是一種政治和社會運動,它深信社會對女人的壓迫與自然退化之間存在某種深層關系。生態(tài)女性主義者主要的目的是在尋找一種文化,與自然相分離的文化。生態(tài)女性主義主張改變人統(tǒng)治自然的現象,它反對以人類和男性為中心的中心論,生態(tài)女性主義贊美女性的本質,它反對那些因為失衡而導致不公、剝削的價值觀,生態(tài)主義者都對未來有一個自己擬定的烏托邦,并且她們的烏托邦是遵循生態(tài)主義會與女性主義為基本原則[3]。
在20 世紀90 年代時,生態(tài)女性主義運動才成為當時影響較大的理論運動之一,生態(tài)女性主義的代表人物卡倫·沃倫在其著作中《生態(tài)女性主義哲學》一書中指出西方文化中的父權制世界觀是“壓迫性的觀念框架”,其中主要的特征分別是:二元對立思維方式、價值等級制和統(tǒng)治邏輯?!皦浩刃缘挠^念框架”把事物分為對立的兩個方面,賦予其中一方較高的價值和等級,并按照統(tǒng)治邏輯,價值和等級較高的一方(人、男性、精神)擁有對價值和等級較低的一方(自然、女性、身體)的合法統(tǒng)治權[4]。在父權制的等級統(tǒng)治下,居于統(tǒng)治地位的是男性,居于被統(tǒng)治地位的是女性,該劃分的主要出發(fā)點主要是受到文化和政治的原因。
生態(tài)女性主義是西方社會運動和婦女運動結合的產物,在于揭示在人類思想和社會結構中,統(tǒng)治女性和自然之間在歷史、概念、宗教方面。生態(tài)女性主義者大多都普遍的關注地球上生態(tài)的嚴重破壞,她們遵循生態(tài)自然的和諧,她們追求保護自然與社會的生態(tài)和諧,她們對于人類無休止對森林的破壞、空氣的污染感到痛心。生態(tài)女性主義認為,女性應該比男性更有責任、更有愿望去統(tǒng)治自然的現狀,治愈人與非人類自然之間的疏遠。生態(tài)女性主義建立在女性思維上的一種獨特情感體驗,它對世界的感知、體驗與評價存在一種獨有的女性方式。它保持了對自然最親密的認同關系,女性比男性更加親近自然,女性繁衍后代哺育孩子同造物主大地母親有較為親密的關系,她們用自己獨有的細膩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
生態(tài)女性主義作為一種新的文化批評理論,其自身的交互性、開放性及寬泛性都為文學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和新的研究方法。用生態(tài)女性主義視角去研究譚恩美的成名作《喜福會》可以不斷探尋和實現自我身份的構建。
生態(tài)女性主義者推崇女性和自然之間的親近關系,“母親大地”的理論體現出來女性和自然的相互關聯性,女性在兩性二元對立的世界中處于劣勢對位,她們自身遭受著壓迫和統(tǒng)治,她們是父權制社會中的他者,缺少話語權[5]。生態(tài)女性主義深入探索了自然和女性之間的關系,揭示出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壓迫結構,它為平等社會的建立指明了正確的發(fā)展方向。
男權社會中顧名思義是一種父權制社會,男性在社會中占據統(tǒng)治地位,男女兩性表現出的是一種不平等的二元對立現象。男權社會是一種結構化的、系統(tǒng)的、不公正的男性統(tǒng)治女性的制度過程,男權社會下,表現出三個外在特征,分別為: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統(tǒng)治邏輯和價值等級觀念?!断哺返男≌f中,由四對母女發(fā)生在生活中的16 個小故事構成,其中這16 個故事大致可以被劃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由母親和女兒各自敘事,各占一半篇幅。從作品敘事的故事中可以發(fā)現,四位母親無一例外都在男權社會的舊中國中生存,可以說,四位母親的慘痛遭遇主要是由父權制社會下,男女不平等的文化現狀及多重壓迫造成的。
對我國而言,父權制社會一直在我國統(tǒng)治千年,產生于原始社會末期,并在西周和秦漢時期得到了相應的鞏固及發(fā)展,在正統(tǒng)的儒家文化中得以強化。男權社會規(guī)定了男性對女性的奴役,在當時的中國,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必須從一而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女人一旦逾越該準則,就會被逐出家門,甚至不得好死?!断哺分性S安梅在很小的時候父親去世,她和外婆、媽媽、舅舅、舅媽生活在一起,一次母親陷入圈套后被一個富商強暴懷孕,母親家里人不僅沒有為她討回公道,還將她逐出家門,母親從此在安梅的世界中消失了,在外婆、舅媽教唆下,母親成了反面的教材,甚至是不值得一提。即便在外婆病重時,母親割肉就外婆也沒能夠得到家人的諒解。母親在吳家因不是正室,處處受人擺布,看人家臉色行事,最終安梅的母親吞鴉片自殺。
對于女性遵守婦道、從一而終外,“童養(yǎng)媳”在男權社會中也比較盛行。在女人小時候,她的婚姻便由家長決定許配給比人,不管許配對象今后如何,都必須按照小時候的安排完成婚姻大事?!断哺返男≌f中,鐘琳達在小時候由父母的安排許好了人家,后家鄉(xiāng)遭洪水,父母一家遷往南方,而年幼的琳達則被送往婆家,在婆婆家琳達遭受婆婆的訓斥,小丈夫的戲弄。長大后,她與丈夫結婚,因丈夫的性無能使得她不能完成做女人的愿望。
在當時的男權社會的中國,不管你出生富貴或是貧窮,只要你是女性,就不可能擺脫封建社會對自己施加的影響。安梅和琳達因家庭貧困被左右尚可被男權社會控制,而顧泱泱作為名門之后仍舊沒能夠擺脫父權制對自己施加的影響,在婚后泱泱發(fā)現自己的丈夫是個無賴。
然而在西方社會中,父權制的影響也根深蒂固,西方的男權制下,男權統(tǒng)治自己和女性有種相互聯系的關系,該統(tǒng)治以男女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為基準,將男女兩性對立,認為女性和自然、情感、主觀、直覺的內在世界有著密切關系,而男性與外顯的文化、理性及心智有著密切關系[6]?;谠撐幕嵌榷?,男性在各個方面優(yōu)于女性,男人的性格可以被定義為理想的性格,無形之中將女性的地位給降低到卑微程度。
《喜福會》中四位女兒都是生在美國、長在美國,接受的是美國的精英教育。一直以來頗受美國文化的影響,對于她們而言,她們認為美國才是她們的祖國,對于從母親聽到的中國故事就感覺極其陌生。女兒們想要擺脫身上所具有的一些中國特征,想要真正融入美國主流社會,成為一個真正的美國人。她們一味的排斥母親極其母親的中國文化,想要從母親的身份中解放出來,積極地融入到美國的主流社會中。她們按照美國行為準則去要求自己,用美國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習慣過日子,她們搬離華人社區(qū),從事與華人社區(qū)毫無關系的工作、嫁給美國白人。可以說,對她們自身而言,她們對美國的了解遠比對中國文化了解透徹,她們在語言的交流上沒有任何障礙。但事實上在美國人眼中,這些華裔女性仍舊是“他者”,不能夠真正進入到美國的主流文化中,她們在西方已經徹底的被邊緣化,女兒麗娜在學識、能力同丈夫哈羅德別而差異,但是工資卻是丈夫的七分之一;露絲雖然居住在豪宅里,但是她與丈夫的婚姻卻亮了紅燈。
總而言之,不論在西方還是在東方,作為女性,她們都受到男權社會的影響,可以,父權制已經成為女性和自然不幸的根源。
西方“父權制”文化中的男性主義認為,女人在男人的統(tǒng)治社會秩序的理性框架中作為一種裝飾品和附屬物。與此同時,自然作為男性的化身,被置身于人類服務和被奴役中,在這兩種傳統(tǒng)的認識論的二元對立中,兩性之間存在著權力不平等的關系,其中還預設了以性別隱喻為集成的“父權制”文化的男性的統(tǒng)治模式。生態(tài)女性主義中,將女性文化的弘揚作為生態(tài)危機解決的重要途徑,尊重統(tǒng)一,倡導多樣性,強調人與自然關系的統(tǒng)一。[6]生態(tài)女性主義在對西方二元式思維方式批判的過程中希望重新構建有機的整體觀,強調聯系看問題,她們普遍認為世界是一個聯系的整體,人同動物一樣也是一個整體,其中各個內部之間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
《喜福會》的四位母親雖然生活在美國,但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已經在她們內心根深蒂固,在新世界的美國,她們仍舊熟練的運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觀念中的陰陽、五行及風水等運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陰陽萬物體現出來統(tǒng)一的整體性性,體現出五行的相互制約、相生相克,而風水觀念本身就體現出了自然性。
《喜福會》顧泱泱女兒家搬到舊金山后,居住的房子建立在陡峭的山坡上,顧泱泱認為,房子在山坡上,惡風從山頂吹來,將力量吹下山,因此你就不會進步。此后,顧泱泱開始著手對女兒的家里進行改造,將靠近窗戶的床移到了靠墻的位置。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好的風水能夠預示未來的生活及事業(yè)蒸蒸日上。
喜福會的母親們不僅重視風水還重視陰陽五行,認為人的命運和無形有著密切關系,精美母親吳夙愿對“五行”的認識頗為精準。吳夙愿用五行總結女兒精美,認為脾氣壞、火太旺;缺乏自己的主見,耳根軟。水多則到處泛濫。一事無成,生物半途而廢、鋼琴半途而廢,最終只能在廣告公司任職。雖然陰陽五行并非是是科學,但它其中蘊含的自然觀在當今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母親將自己看作為自然的一部分,換句話而言,這可能是在母親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下。但是對女兒們而言,她們一直想要融入主流社會中,但是在她們的努力中,她們發(fā)現自己很難身體力行,無論她們怎樣的努力,但是在這個看似平等的西方世界中蘊藏了眾多的不平等,因而,她們漸漸身體力行,親近自然、融入到自然中。
女兒露絲在剛剛結婚時,真切的感受到了婚姻的幸福,但是在丈夫有了外遇之后,她們的婚姻亮起了紅燈。后花園的盛開的花朵也因婚姻破裂變得枯萎,雜草叢生,幾個月的時間里,一下子變成了荒蕪的土地。而此時此刻的露絲通過后花園的表現看到了丈夫對自然萬物的摧殘(丈夫不在修整草地,不在關心后花園),并且在枯萎花朵的表面中意識到了自己命運,她同枯萎的花朵一樣,終會遭遺棄。露絲在夢中看見顧泱泱細心照顧一朵花,及其細心,猶如照看一個嬰兒,并對露絲說,我早上才剛剛種下它們,為了我也是為了你。母親的話語一位深長,同時也體現出母女二人真正融為一體,二者的關系得到緩和。
《喜福會》中塑造了母女兩代在美國主流文化中苦苦掙扎的生存環(huán)境,她們在白人至上的社會中遭遇中西文化的撞擊,但是,小說中向讀者展示了兩代人在中西文化之間的碰撞和相互融合的愿望,展現出兩種文化背景下和民族精神影響下的特殊心理路程。
《喜福會》的母親們在生命的前幾十年生活在舊中國,每個人都遭遇了不同的苦難,在深重的父權制社會的壓迫下,她們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離開,將自己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都寄予在了美國,期望在美國的大地上能夠改變生存現狀。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里,母親不會英語,依舊用漢語,中國四維方式和中國的行為方式靜自己禁錮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她們對美國文化持排斥態(tài)度,甚至對美國的行為方式嗤之以鼻,她們身上烙上中國記憶[7]。但是她們這種生活方式卻不被女兒們接受。喜福會的成立是四維母親的期盼,她們每個人都對每個星期的喜福會盼望,對母親而言,喜福會不僅僅是一種娛樂,而是一種對傳統(tǒng)文化的固守。在女兒們看來,喜福會是一個惡俗的中國陳規(guī)陋習的社團,認為母親們的品味是一種過時,覺得可笑至極。此外,母親和女兒們無法進行推心置腹的交流,使得母女之間矛盾重重。
女兒們生在美國,長在美國,她們一直期望能夠踏入美國的主流社會中,但是事與愿違,始終處于西方男權社會中的邊緣地帶。生態(tài)女性主義主張建立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新世界,因此,女兒們也開始在男權社會中尋找出路。露絲在與丈夫婚姻亮起紅燈之后,不再向丈夫屈服,不能夠向舊布條一樣被無情的趕出家門,因此,她想要吶喊、想要呼聲,用法律的為武器捍衛(wèi)自己的權利。吳精美為了完成母親的遺愿,決心回大陸探望當年丟失但卻未曾謀面的姐姐。對于他們的尋根而言,這是一種對身份道路的探尋。通過尋根,女兒們不但可以確定自己真正的文化身份,擺脫被殖民、被奴役的命運,同時還找回了向不公平命運抗爭的力量。在某種意義上而言,薇弗萊可以被看作是只“天鵝”,集美貌、智慧、聰明于一身,她敢于追求自主、敢于說“不”。
在探索身份出路的過程中,無論是母親還是女兒都堅持個性和主見。琳達和母親臨別時,告誡女兒要有主見,正是基于此,琳達才巧妙的逃脫婚姻的牢籠中。她的女兒薇弗萊便繼承了她的這種主見,例如:薇弗萊因琳達炫耀自己的象棋,薇弗萊便用不下象棋來向母親示威,甚至發(fā)出了“你不能逼我”的抗議。在薇弗萊的婚姻中,薇弗萊明明知道母親不接受白人,而還是義無反顧的選擇白人伴侶,還相仿設備逼母親同意,可見這些都表現出薇弗萊的獨立精神。
生態(tài)女性主義顧名思義即是女性的又是生態(tài)的。生態(tài)主義的批評基于生態(tài)思想原則,是一種整體的、和諧的、多元化的生存原則。生態(tài)女性主義旨在建立一種新的、和諧的社會秩序,用來改變自然和女性,改變他們所處的從屬地位[8]。
《喜福會》中無論是女兒還是母親都經歷了單一文化到多重文化混合的心理過程。對于女兒們而言,她超越了妥協的認知方式,其文化內蘊中遠遠超越當前的華裔女性形象。在小說的結尾部分,精美在踏入中國土地時,才真正意識到自己屬于那片偉大的土地,這就是我的家,就是屬于我的文化基因。這已經充分說明了母親和女兒之間的膈膜已經消除,打破了中西文化二元對立的局面,中西文化得以融合。美國的華裔女性真正走出夾縫中的“他者”形象,華裔女性重新的構建了自己的女性形象。
作者譚恩美通過故事讓華裔女性發(fā)生,讓脈脈無聞的華裔女性意識到自己是人類中的半邊天,從弱勢的邊緣地位敢于走向與主流文化、男權社會中。華裔女性從中國血統(tǒng)、美國國籍的矛盾和困惑中得以醒悟[9]。從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和融合中尋求平衡,用自己獨特的聰明氣質穩(wěn)居主流文化中?!断哺愤€意在引導人們從生態(tài)主義角度去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履行保護自然、構建生態(tài)平衡的責任,最終與自然社會和諧共處。
人類僅是宇宙中的一個部分,不能夠逾越自然之上,也不能夠逾越自然之外,在當今的自熱中,生態(tài)女性主義將生態(tài)系統(tǒng)看作一個有機的生命整體,從而賦予了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存在物。人是地球生命的一個部分,熔鑄于自然中,自然同一切事物一樣具有一定的內在生存價值。并且,自然界的萬物同屬于一個整體,各種因素、各種成分的物質和現象進行組合,使得它們在運動過程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約?!断哺分心概荚柺苣袡嗌鐣钠群?,在她們各自的經歷中,她們敢于向父權制挑戰(zhàn),不屈服于命運安排,最終在探尋身份的過程中重新的建構了自身的新身份。
[1]吳雷達.小說《喜福會》中生態(tài)女性主義下的文學解讀[J].語文建設,2013,(33):41-42.
[2]高合順.中美文化的沖突和融合——對喜福會會中母女關系的文化解讀[J].山東社會科學,2009,(8):150-153.
[3]洪秀蕓.夾縫中的“他者”形象——論《喜福會》中的華裔美國人[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3):108-110.
[4]Chan Jeffery Paul,Chin Frank,Inada Law son Fusao,et al.The Big Aiiieeeee! :An Anthology of Chinese American and Japanese American Literature[M].New York:Meridian,1991:148-152.
[5]張波.華裔女性身份構建的心路歷程——以譚恩美小說《喜福會》的母女關系為視角[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5):100-104.
[6]李素萍.她們自己的聲音——對《喜福會》與《灶神之妻》中母親形象的女性主義解讀[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5,(6):15-17.
[7]謝亮.華裔女性的身份危機——從后殖民女性主義角度解讀《喜福會》中女性形象[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32):467-468.
[8]陳茗.《喜福會》的女性主義解讀[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1,(1):123-124.
[9]王赟.論譚恩美作品中的女性主義特征——以小說《喜福會》為例[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2,(3):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