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學術論文方法部分詞匯的比較研究*
——以學科性為考察維度

2015-03-18 01:06
外語學刊 2015年2期
關鍵詞:學術論文代詞語言學

劉 輝

(黑龍江大學,哈爾濱 150080)

學術論文方法部分詞匯的比較研究*
——以學科性為考察維度

劉 輝

(黑龍江大學,哈爾濱 150080)

作為學術語篇研究的熱點對象之一,學術論文的摘要、引言和結論等部分的研究已經(jīng)較為徹底,但是有關方法部分的研究還有待深入。本文分別從3個不同領域各選取一種權威學術期刊,經(jīng)過轉寫和賦碼后建立一個微型學術語料庫,并通過Coh-Metrix在線分析語料中方法部分的詞匯選擇。結果表明:(1)在整體層面上,3組樣本的詞匯選擇存在顯著性差異;(2)在主要詞類出現(xiàn)率方面,3組樣本中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的情況趨同,而副詞和人稱代詞卻具有顯著性差異。在此基礎上,本文提出一個以家族相似性為基礎的學科分類框架,旨在解釋這些詞匯層面上的學科性差異。

學術論文;學科性;學術詞匯;差異性

1 引言

學科(discipline)通常指具有特定理論、方法和對象的研究領域。人們通過部門設置、學術職位或課程設計等機構性特征能夠對其加以區(qū)分。按照Squires的觀點,學科包括對象(object)、立場(stance)和模式(mode)3個維度。其中,對象指學科當下關注的焦點問題,立場主要是研究框架,即學科方法論,模式則是對學科自身的反思(Squires 1992:202-203)。就學科內(nèi)部(intro-discipline)而言,3個維度共同對學科形成支撐,構建學科自身的區(qū)別性特征。就學科外部(inter-discipline)而言,不同學科的相應維度之間是一種此消彼長的競爭關系。正是這3個維度的發(fā)展變化促使不同學科的確立與發(fā)展。學科的這一動態(tài)性特征目前已經(jīng)成為學界的共識(Anderson, Valente 2002; Abbot 2002; Marginson 2007; McArthur 2010; Christie, Maton 2011)。

相對學科而言,學科性(disciplinarity)還是一個具有爭議性的問題。有學者從詞源學的角度論證它的內(nèi)涵與外延,認為它與學科一詞的形容詞形式disciplinal接近,指學科本質(zhì)的屬性(Muller 2011:13)。而有的學者則指出這一詞匯的出現(xiàn)顯然受到???M. Foucault)《詞與物:人類科學考古學》(TheOrderofThings:Anarchaeologyofthehumanscience)一書的影響,不是指學科自身的性質(zhì),而是指學科之間的空間。(Chandler 2009:738) 實際上,學科性不僅作為一個術語而存在,同時也指一種現(xiàn)象。因為學科是一個歷時的概念,有其自身的創(chuàng)建、發(fā)展、融合、衰落甚至是突變的過程。而學科性也是這一過程中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將學科性看作一種伴隨人類認識自身和世界發(fā)展的社會現(xiàn)象,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雙重特征。從歷時的角度看,不同時空和不同實踐條件下的學科具有不同的學科性。而在共時層面上,不同學科之間的學科性差異也是一種客觀事實。那么,參與學科建構的學術話語在表征這些學科性時是否也具有差異呢?換言之,語言在參與學科建構的過程中,是否會因為學科性的不同而有所區(qū)別呢?有鑒于此,本文以語言學、生物學和化學3個學科公開發(fā)表的學術論文(research article)的方法部分(以下簡稱方法部分)為材料,結合語料庫、統(tǒng)計學和語篇分析的方法,著重考察由學科性不同而產(chǎn)生的方法部分的詞匯差異。

2 研究背景

“學術語篇的主要目的是傳播科學研究成果,使之得到社團成員的廣泛認同和接受?!?姜暉 2009:89) 因此,對學術語篇的分析可以有利于明晰科學傳播的具體方式。但是,現(xiàn)有的學術論文研究成果較為分散。學者們大多運用不同的分析框架對其進行研究。這些研究大體上可歸為3個主要派別。

2.1 體裁分析

體裁分析框架下的學術論文研究分為微觀與宏觀兩個方面。

微觀層面上,學者們關注詞匯和語法等問題,其中以Hyland(1999)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他通過對8個學科80篇學術論文的分析發(fā)現(xiàn)引文(citation)的學科差異性較為明顯,人文學科的引文數(shù)量明顯高于理工科,呈現(xiàn)引文的報道動詞(reporting verb)對作者立場的建構也存在明顯的不同。除此之外,學者們還對其他學科的期刊論文進行過補充研究(e.g. Heslot 1982,Hyland 2002,Johns 2007)。

在宏觀層面上,學者們在語篇維度內(nèi)重點考察方法部分的建構方式、語篇特征以及該部分在學術論文中的作用等問題。Bazerman(1988)發(fā)現(xiàn)論文中方法部分的演變是一個由簡入繁的過程。最初方法描述的作用僅是告知讀者實驗中采取何種方法,但是隨著實驗的深入和復雜程度的增加,該部分已經(jīng)成為論文結論部分的重要支撐,同時也是作者引導和“控制”讀者以及對潛在的反對觀點進行防范的重要手段。此外,其他學者也從不同側面對上述問題展開研究(e.g. Swales 1990; Paltridge 1993; Berkenkotter, Huckin 1995; Yang 2003; Kanoksilapatham 2007; Hyland 2009)。

2.2 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

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進行學術論文研究的焦點主要集中在主位、銜接和連貫等方面。Hutchins(1977)對學術論文主位推進模式的研究是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派早期主要成果之一。Gosden(1992)分析物理學、化學和生物科學共3個學科的36篇學術論文中的主位結構,發(fā)現(xiàn)可以根據(jù)論文不同部分的修辭目的確定相應主位結構的話語功能。此外,Nwogu(1990)、Whittaker(1995)和Lorés Sanz(2004)的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他的發(fā)現(xiàn)。Thompson 和Ye(1991)分析100篇學術論文中的報道動詞,發(fā)現(xiàn)不同的報道動詞在時態(tài)運用和表達作者的立場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Tanskanen(2006)發(fā)現(xiàn)作為一種“獨白式”的書面文本,學術論文的銜接結構同其它“對話式”的學術語篇在創(chuàng)作和理解的維度上存在比較大的差異。Krhutová(2009)對電子工程領域學術論文的研究表明,高達30%的電子工程專業(yè)詞匯共同構成最為顯著的詞匯銜接鏈,而詞匯銜接模式則是一種能夠影響語篇理解的語義成分條件。

2.3 其他方法

Biber和Finegan(2001)運用自己的多維分析框架對20篇醫(yī)學論文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方法部分具有信息性、非敘事性和非個人性的特征。Conrad(2001)則運用敘事學的方法對比生態(tài)學與歷史學的教科書和學術論文,發(fā)現(xiàn)生態(tài)學論文的敘事性特征高于教科書,而歷史學領域中的情況正好相反。

綜上所述,目前國內(nèi)外基于學科性的方法部分研究并不多見,僅有少量成果對其進行過簡單對比。研究成果大多為個案性質(zhì),并不具備廣泛的代表性。對于學科性的本質(zhì)及構成要素,不同學科之間學科性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以及共性與個性等問題缺乏深入的研究。

3 研究方法

3.1數(shù)據(jù)收集

為保證研究的科學性,本文選取權威期刊《ACS催化》(ACSCatalysis)、《細胞》(Cell)和《語言》(Language)分別作為化學、生物學和語言學3個學科的代表。其中,《ACS催化》和《細胞》為SCI來源期刊,影響因子分別為5.265和31.957,《語言》為SSCI和A和HCI來源期刊,影響因子為2.068。這3本期刊在各自學科排名中均名列前茅,是學界公認的具有學科代表性的權威學術期刊??紤]到自然科學和生物科學的發(fā)展較快,研究范式的更新比較頻繁,而語言學的學科發(fā)展則相對緩慢,研究方法在短期內(nèi)沒有大的改變等因素,本文的語料選取范圍為2012年至2013年的《ACS催化》和《細胞》以及2009年至2013年的《語言》。

為保證材料的代表性,我們分別在相應的時間范圍內(nèi)隨機選取10篇學術論文的方法部分,經(jīng)過轉寫和詞性賦碼后建成一個微型學術語篇語料庫。其中,3個子庫的形符數(shù)(token)依次為7322個,4641個和14232個,共計26195個。

3.2 數(shù)據(jù)分析

由于學術語篇涉及的層面較為復雜,根據(jù)掌握的文獻情況,目前尚缺乏統(tǒng)一的研究框架。因此,本文主要對詞匯層面進行描述與分析,重點觀察Coh-Metrix①在線分析系統(tǒng)中“詞匯多樣性”(lexical diversity)和“詞匯信息”(word information)兩個維度的相關變量,同時也兼顧“描述性信息”(descriptive)維度中涉及的有關詞匯的變量。此外,還利用語料庫統(tǒng)計方法對高頻的動詞、名詞和形容詞進行輔助性的描寫與分析。

本文的數(shù)據(jù)分析工作通過SPSS 22.0和AntConc 3.23等軟件完成。首先,將3組樣本逐一提交至Coh-Metrix系統(tǒng)進行各個維度的計算。其次,對獲得的分析結果進行基于統(tǒng)計學和語料庫語言學的分析與驗證。

4 數(shù)據(jù)分析

4.1 詞匯整體描述

首先,我們使用AntConc 3.23來整體描述3個子庫的詞匯使用情況。語言學、生物學和化學3個學科的統(tǒng)計結果依次如下:(1)詞匯總量依次為1422.7,463.6和731.8;(2)句子數(shù)均值依次為70.3,28.3和36.4;(3)類符形符比均值依次為0.3822,0.5384和0.4622;(4)句子詞匯數(shù)均值依次為20.1782,15.6983和18.7595;(5)句子平均詞數(shù)標準差為13.5468,11.2247和16.2175。其中,詞匯總量和句子數(shù)均值兩個變量反映的是方法部分的總體詳細程度和復雜性。語言學在這兩個變量中明顯高于生物學和化學。這說明3個學科在描述研究方法時對潛在的受眾有不同的預設。語言學研究者傾向于將讀者設定為缺乏相關學科的背景知識,因而需要對實驗對象、實驗過程、數(shù)據(jù)收集、分析工具和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等內(nèi)容進行較為詳盡的描述。而生物學和化學研究者則假定讀者具有豐富的學科背景知識,對實驗方法的構成要素較為熟悉,不需要進行過多的描述與解釋。這種差異表明不同學科的學術實踐規(guī)約(conventionality of academic practice)之間具有較為明顯的區(qū)別。其中一種可能的原因是以語言學為代表的人文社會學科之間的跨學科性(inter-disciplinarity)較為明顯,相近學科之間的學者們具有更為基礎的學科背景知識。但是,在閱讀具體文獻時則需要更為專業(yè)的學科背景知識。因此,方法部分需要通過更為詳盡的描述以明確自己的受眾范圍。而以化學和生物學為代表的自然科學、應用科學和生命科學之間的跨學科性較差,學者們鎖定的閱讀對象往往同自己的專業(yè)具有直接關聯(lián)。因而方法部分的行文更為簡潔,不需要“限定”(narrow down)的過程。

類符形符比(TTR)均值是指語篇中詞的類符(type)數(shù)與總體形符(token)數(shù)比值的平均數(shù)。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語料樣本詞匯使用的變化情況。比值越大理解詞匯所花費的認知心理過程越長。理解這些不同的詞匯時讀者需要不斷地根據(jù)語境進行編碼和解碼來理解詞義。因此,語篇的難度相對就越大。3組樣本的類符形符比均值較為接近,說明3個學科之間的詞匯變化程度趨于一致,詞匯的難度相對接近。

句子詞匯數(shù)均值是每組樣本中語句包含的詞匯數(shù)量的平均數(shù)。它主要反映樣本句子長短的變化情況。語言學、生物學和化學3組樣本的均值分別為20.1782、15.6983和18.7595,同詞匯總量和句子數(shù)均值的學科分布情況較為接近。我們對句子詞匯數(shù)均值進行進一步的統(tǒng)計學檢驗,以確定3組樣本之間是否具有顯著的差異性(具體結果略)。通過SPSS 22.0檢驗發(fā)現(xiàn)3組樣本基本符合正態(tài)分布。其中,語言學和化學的樣本數(shù)據(jù)分布基本接近正態(tài),生物學的樣本呈現(xiàn)比較理想的正態(tài)分布。因此,可以進行進一步的方差檢驗。經(jīng)過ANOVA和多重檢驗后方差的p值為0.024,小于0.05,說明這3組樣本之間具有顯著性差異。其中組間分析表明語言學和生物學之間具有統(tǒng)計學顯著性差異,而語言學和化學以及生物學和化學之間則不具有顯著性差異。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樣本數(shù)量不足,數(shù)據(jù)正態(tài)分布特征不明顯,因而無法比較。另一方面原因可能是他們之間的確不存在顯著的差異性。對此需要進行后續(xù)研究以查明其確切原因。

此外,在句子平均詞數(shù)標準差上3組數(shù)據(jù)也表現(xiàn)出一定的差異性。這個變量主要用于計算語篇內(nèi)句子長度的標準差,即每個句子的長度在多大程度上偏離語篇句子的平均長度。較大的標準差表明該語篇內(nèi)的句子所含的詞匯數(shù)量不平均、差異較大。這個語篇可能會由許多長度不一的句子組成。如果語篇的平均句長標準差較大,那么就表明該語篇的敘述性特征較強。3個學科中,化學最高,語言學居中,生物學最低。因此,化學組樣本的語言表現(xiàn)出更強的描述性,而生物學組樣本的描述性則相對較差。這顯然有悖于一般的理解。因為化學和生物的方法部分都涉及對實驗方法、數(shù)據(jù)采集、實驗步驟和數(shù)據(jù)分析等內(nèi)容的描述。其描述性特征是否也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上的顯著性差異則需要后續(xù)研究的進一步驗證。

4.2 主要詞類描述

我們分別考察3個子庫中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和人稱代詞的出現(xiàn)頻率。具體數(shù)據(jù)如下:語言學、生物學和化學子庫中(1)名詞出現(xiàn)率的均值依次為304.5381,405.1974和354.4911;(2)動詞出現(xiàn)率的均值依次為110.4978,121.8902和101.7423;(3)形容詞出現(xiàn)率的均值依次為108.0752,98.649和92.1902;(4)副詞出現(xiàn)率的均值依次為35.1915,16.4345和17.5403;(5)人稱代詞出現(xiàn)率的均值依次為20.6275,1.9142和3.9818。

由此可見,3組樣本中名詞出現(xiàn)率、動詞出現(xiàn)率和形容詞出現(xiàn)率較為接近,說明3個學科之間這3類詞的差異性不顯著。而在副詞出現(xiàn)率和人稱代詞出現(xiàn)率上,語言學同其它兩組樣本相比卻表現(xiàn)出較大的差異性。我們進一步使用AntConc 3.23對每個詞類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前10位進行統(tǒng)計,結果發(fā)現(xiàn):最為顯著的特征之一是語言學樣本中頻率最高的not并沒有出現(xiàn)在其它兩組樣本中。它最常見的形式是“助動詞+not”,共出現(xiàn)57次,剩余部分是“連詞+not”的形式。這表明語言學研究者在方法部分表述時更傾向于用“助動詞+not”的形式表示否定概念。而這在生物學和化學兩組樣本中卻十分罕見。這一現(xiàn)象表明語言學研究者在建構方法部分時更加注重語言表述的嚴密性。

此外,我們也注意到像as, then和out這些常用副詞也出現(xiàn)在前10位中。雖然頻率有所區(qū)別,但是也能說明3組樣本代表的3個學科之間具有差異性的同時也包含一定的共同性。

最后,我們對3個學科中不同人稱代詞的使用頻率進行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3組樣本在人稱代詞使用上具有明顯差異。語言學樣本中的人稱代詞變化豐富,其中第一人稱代詞共出現(xiàn)98次,第二人稱代詞共出現(xiàn)14次,第三人稱代詞共出現(xiàn)109次。生物學和化學樣本中的人稱代詞無論在頻率和豐富程度上均較為匱乏。就學術語篇本身而言,方法部分是對研究對象、實驗材料和研究過程等問題的客觀描述。該部分的行文中應該更多使用第三人稱代詞,以體現(xiàn)觀點的客觀性。而第一人稱代詞具有建構作者身份,縮小彼此之間的距離或強調(diào)參與研究的是一個群體等功能。因此,刻意使用第一人稱代詞已經(jīng)成為學術論文寫作中的一種較為常見的策略。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語言學組樣本中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代詞的使用頻率十分接近。這同Hyland(2002)的研究結果基本吻合。唯一的差別在于他的研究表明應用語言學期刊論文中第一人稱代詞的單復數(shù)出現(xiàn)情況基本相同。而本文的研究結果則表明第一人稱代詞復數(shù)形式的使用頻率遠高于單數(shù)形式。對這一問題我們將另辟專文予以深入討論,此處不再贅述。

5 討論

以學術論文為材料進行學科差異性的各種研究已經(jīng)層出不窮。所用的分析框架也各有側重,從語篇結構到交際行為,從量化分析到質(zhì)性研究。這些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學界對不同學科學術語篇之間聯(lián)系與區(qū)別的認識。但是,它們往往給人以“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感覺。能否跳出學科壁壘,從科學研究的整體出發(fā)重新思考這一問題呢?

科學研究是用一定的方法對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自身的一種探索。上述3個維度實際上是一個完整的連續(xù)統(tǒng)(continuum),不過是出于人的有限性以及研究的需要,我們?nèi)藶榈貙⑵鋭澐譃椴煌念I域,從而產(chǎn)生不同的學科。學科的創(chuàng)建與發(fā)展是人類進步與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有鑒于此,全部的科學研究可分為5大領域,從硬科學(hard sciences)到軟科學(soft sciences)依次為:純科學(pure sciences)、生命科學(life sciences)、應用科學(applied sciences)、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s)和人文科學(arts and humanities)。這5大領域分別構成5個學科群,內(nèi)部各自包括具體學科。學科群之間和學科群內(nèi)部各個學科之間具有一定程度的家族相似性。核心學科之間相似度較高,而核心學科與邊緣學科之間的相似度較低;邊緣學科同臨近學科群的邊緣學科相似度較高。這樣,不同學科之間通過家族相似性構成一個連續(xù)完整的統(tǒng)一體。本文選取的語言學、生物學和化學分別代表人文科學、生命科學和純科學,在學科連續(xù)統(tǒng)上分別占據(jù)著不同的位置。這比較有助于對學科連續(xù)統(tǒng)的整體觀察。按照這一學科劃分,可以對本文的很多研究結果提供合理的解釋。例如,針對句子詞匯數(shù)均值的ANOVA檢驗表明生物學和化學樣本之間不具有顯著差異性。這是由于兩個學科所在的學科群接近,它們之間的家族相似性程度較高。再如,高頻副詞統(tǒng)計中在生物學和化學組樣本中出現(xiàn)的高頻副詞respectively在語言學樣本中并未出現(xiàn)。這很可能是由于它們之間的家族相似性較低所致。

伴隨學科出現(xiàn)的學科性和表征這些學科性的學術話語也具有家族相似性。如果能夠確認構成學科性的這些要素,我們就可以從學科性的角度對學術話語有全新的認識。根據(jù)本文的研究結果,我們認為身份(identification)、對象、定位(positioning)、受眾(audience)、規(guī)約(conventionality)和反思(reflection)這6個方面可以歸入學科性的構成要素之中。其中,身份是從事科學研究的主體,具有能動性;對象是科學研究的客體,具有客觀性;定位是主體對研究的切入維度,具有可變性;受眾是主體在表征研究過程和結果時假定的對象,具有模糊性;規(guī)約則是主體在研究過程中要遵守的學科實踐規(guī)范,具有限制性;而反思則是主體對研究本身的再認識,具有自反性。這6個要素的相互作用構成不同學科之間的差異與聯(lián)系。例如,哲學和物理學之間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對象、規(guī)約和反思3個維度。哲學的研究對象是人和人的世界,其學科實踐規(guī)約性較弱,但是對研究過程的再認識程度卻很高。而物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客觀世界,遵循的學科實踐規(guī)約較為嚴格,對研究本身的反思較少。又如,語言學和社會學之間的差異性較小,是因為它們在對象、受眾、規(guī)約和反思方面具有很多相互交叉的情況。當然,上述6個構成要素僅僅是一種理論上的假設,其中很多問題還有待商榷。但是我們會持續(xù)關注這一問題,希望能夠有所發(fā)現(xiàn),為學術話語研究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6 結束語

本文主要對語言學、生物學和化學3個學科學術論文方法部分的詞匯進行描寫與分析。通過對分析結果的統(tǒng)計學檢驗,我們發(fā)現(xiàn)3個學科在詞匯維度的某些方面存在顯著性差異,同時也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存在的一些共性特征。我們認為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學科性不同,因此提出一個基于家族相似性的學科分類框架。在此基礎上,我們對學科性的構成要素進行嘗試性的建構,提出其應當具備的6種構成要素。當然,受到語料樣本規(guī)模和自身理論儲備的制約,本文的很多研究成果還有待進一步的驗證。此外,通過學術話語建構的學科體系中仍有很多維度亟需研究,如不同學科之間學術語篇的語義差別、句法特征和語篇結構等。對此,我們將通過擴大樣本規(guī)模和增加統(tǒng)計驗證方法等手段開展后續(xù)研究。

注釋

①Coh-Metrix是由美國孟菲斯大學開發(fā)的一種在線語篇分析工具(http://toolcohmetrix.com),最初的設計目的是計算美國學生閱讀材料的可讀性。由于它的功能十分強大,可以分析語篇11個維度中的106個變量,所以目前它已經(jīng)被廣泛用于各種類型的語篇分析研究。

姜 暉. 漢英學術語篇中語碼注解標記使用情況對比分析[J]. 外語學刊, 2009(5).

Abbott, A. The Disciplines and the Future[A]. In: Brint, S. (Ed.),TheFutureoftheCityofIntellect[C].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Anderson, A., Valente, J. Discipline and Freedom[A]. In: Anderson, A., Valente, J.(Eds.),DisciplinarityattheFindeSiècle[C].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2.

Bazerman, C.ShapingWrittenKnowledge:TheGenreandActivityoftheExperimentalArticleinScience[M].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88.

Berkenkotter, C., Huckin, T.GenreKnowledgeinDisciplinaryCommunication:Cognition,Culture,Power[M]. Hillsdale: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5.

Biber, D., Finegan, E. Intra-textual Variation with Medical Research Articles [A]. In: Conrad, S., Biber, D. (Eds.),VariationinEnglish:Multi-dimensionalStudies[C]. Harlow: Pearson Education, 2001.

Chandler, J. Introduction: Doctrines, Disciplines, Discourse, Departments[J].CriticalInquiry, 2009.

Christie, F., Maton, K.Disciplinarity:FunctionalLinguisticsandSociologicalPerspectives[C]. London: Continuum, 2011.

Conrad, S. Variation Among Disciplinary Texts: A Comparison of Textbooks and Journal Articles in Biology and History [A]. In: Conrad, S., Biber, D. (Eds.),Va-riationinEnglish:Multi-dimensionalStudies[C]. Harlow: Pearson Education, 2001.

Foucault, M.TheOrderofThings:AnArchaeologyoftheHumanScience[M]. London: Routledge, 2001.

Gosden, H. Discourse Functions of Marked Them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rticles[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 1992(3).

Heslot, J. Tense and Other Indexical Markers in the Typology of Scientific Texts in English [A]. In: H?edt, S. et al.(Eds.),PragmaticsandLSP[C]. Copenhagen: Copenhagen School of Economics, 1982.

Hutchins, J. On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Texts[J].UEAPapersinLinguistics, 1977.

Hyland, K. Academic Attribution: Cit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ary Knowledge[J].AppliedLinguistics, 1999(3).

Hyland, K. Options of Identity in Academic Writing [J].ELTJournal, 2002(4).

Hyland, K.AcademicDiscourse:EnglishinGlobalContext[M]. New York: Continuum, 2009.

Johns, J. Vocabulary-based Discourse Units in Biology Research Articles [A]. In:Biber, D. et al.(Eds.),DiscourseonMove:UsingCorpusAnalysistoDescribeDiscourseStructure[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7.

Kanoksilapatham, B. Rhetorical Moves in Biochemistry Research Articles [A]. In: Biber, D. et al.(Ed.),DiscourseonMove:UsingCorpusAnalysistoDescribeDiscourseStructure[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7.

Krhutová, M. Cohesion and Coherence in Written Texts for Professional and Academic Purposes[A]. In: Dontcheva-Navratilova, D. (Eds.),CohesionandCoherenceinSpokenandWrittenDiscourse[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Lorés Sanz, R. On RA Abstracts: From Rhetorical Structure to Thematic Organization [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 2004(3).

Marginson, S.PersonalCommunication[M]. Melbourne: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Melbourne, 2007.

McArthur, J. Time to Look a New: Critical Pedagogy and Disciplines within Higher Education [J].StudiesinHigherEducation, 2010(3).

Mull, J. Through Others’ Eyes: The Fate of Disciplines[A]. In: Maton, E., Christie, F. (Eds.),Disciplinarity:FunctionalLinguisticsandSociologicalPerspectives[C]. London: Continuum, 2011.

Nwogu, K.N. Medical Research Paper: Structure and Function [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 1997(2).

Paltridge, B.Genre,FramesandWriting[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7.

Squires, G. Interdisciplinarity i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J].EuropeanJournalofEducation, 1992(3).

Swales, J.M.GenreAnalysis:EnglishinAcademicandResearchSetting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Tanskanen, S.CollaboratingtowardsCoherence:LexicalCohesioninEnglishDiscourse[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6.

Thompson, G., Ye, Y. Evaluation in the Reporting Verbs Used in Academic Papers[J].AppliedLinguistics, 1991(4).

Whittaker, R. Theme, Processe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Meaning in Academic Articles[A]. In: Ghadessy, M.(Ed.),ThematicDevelopmentinEnglishTexts[C]. London: Pinter Publishers, 1995.

Yang, Ruiying. Research Article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Moving from Results to Conclusions[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 2003(4).

【責任編輯孫 穎】

AComparativeLexcialStudyofResearchArticlesintheDimensionofDisiplinarity

Liu Hui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

Research article is one of the foci in academic discourse analysis. There are many studies about abstract section, introduction section and conclusion section, but the method section is a neglected aspect. In this study, thirty method sections, which were selected from three authentic academic journals, were collected from three disciplines (chemistry, biology and linguistics) which were randomly sampled for an in-depth analysis. After analyzing the lexical information of those samples with Coh-Metrix, we utilized SPSS and AntConc to testify those results.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among the whole lexical dimension of three disciplines. And the incidence of verb, noun and adjective showed a tendency of convergence. However, adverb and pronoun showed an overt differentiation. Finally, we constructed a framework, which was based-on family resemblances, to interpret those differentiations in disciplinal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 article; disciplinarity; academic word; differentiation

H319.34

A

1000-0100(2015)02-0116-6

10.16263/j.cnki.23-1071/h.2015.02.022

2014-06-17

*本文系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2011年度外語教育研究專項課題“基于體裁的高校學術英語寫作能力評價體系研究”(GPA115062)和2014年度黑龍江大學研究生學術交流項目的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學術論文代詞語言學
學術論文征集啟示
學術論文征集啟事
體認社會語言學芻議
代詞(一)
代詞(二)
《發(fā)表學術論文“五不準”》通知
《復制性研究在應用語言學中的實踐》評介
這樣將代詞考分收入囊中
認知語言學與對外漢語教學
社會語言學名詞
盖州市| 灌南县| 郴州市| 思茅市| 赫章县| 资溪县| 樟树市| 沁源县| 崇州市| 白朗县| 盱眙县| 乐业县| 延长县| 永和县| 丹阳市| 鹤岗市| 桂东县| 淮北市| 鄱阳县| 清流县| 建湖县| 军事| 从江县| 洛宁县| 崇明县| 怀宁县| 宜兰市| 安化县| 巴彦县| 禄丰县| 当涂县| 申扎县| 乌兰浩特市| 定兴县| 凌源市| 宁津县| 荣昌县| 惠来县| 娄底市| 莲花县| 宁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