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軍
內(nèi)容摘要:在中學閱讀教學中,教師是否應該進行必要的講解?如果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話,那么,面對一篇課文,哪些問題該講,哪些問題不該講;該講的講到什么程度,不該講的問題如何處理,這是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必須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較好地回答并解決這個問題,對于中學閱讀教學回歸本真有重要意義。
關(guān)鍵詞:閱讀教學 教學目標 課文地位 學生能力
在實施新課標的背景下,中學閱讀教學程度不同地存在著講課隨意性問題,有的說教師應該少講,于是該講的不講,學生對課文囫圇吞棗,似懂非懂;有的說教師還是應該講,于是事無巨微,一概講之,學生朦朦朧朧,不得要領(lǐng)。這種現(xiàn)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教師不能正確把握講解課文的限度,教一篇課文,哪些問題該講,哪些問題不該講,該講的講到什么程度,不該講的如何處理等這些技術(shù)性問題搞不清楚。
那么,教學實踐中這種限度如何把握呢?
首先,要準確把握教學目標。離開了教學目標,限度就沒有參照,就成了空中樓閣。從結(jié)構(gòu)上來說,語文教學目標有學期教學目標,有單元教學目標,有課文教學目標,我們這里所討論的是課文教學目標;從內(nèi)涵上來說,語文教學目標分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能力目標、知識目標。其中,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是教學的價值取向,是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引導和健康的精神熏陶,他暗含于整個教學過程,并且與教學活動無法進行結(jié)構(gòu)性剝離;能力目標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形成于教學活動的終結(jié),而且呈潛移默化性、自習性,沒有限度界定的可能。因此,唯有知識目標才可做談?wù)撝v解課文限度的話題。面對一篇課文,在確定了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教師在備課階段,就應該對課文中的基本問題進行歸類,看哪些是完成教學目標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哪些是應該涉及的問題,哪些是與教學目標關(guān)系不大、甚至沒有關(guān)系的問題。完成了這個環(huán)節(jié),在講課階段就要做到有的放矢,對于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就要多講、精講;對于應該涉及的問題,簡略提示即可;對于與教學目標關(guān)系不大或沒有關(guān)系的問題,應該舍棄不講。
其次,要弄清楚課文在教材中的地位。現(xiàn)在的中學語文教材都是按單元編排,一個單元確定一個訓練重點,為了實完成該訓練重點任務(wù),每單元都確立了一、二篇重點課文,以前我們稱之為課內(nèi)自讀課文,現(xiàn)在叫做精讀課文。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自然要對這樣的課文格外用心,并進行必要講解。當然,講解不僅僅是分析課文內(nèi)容、理清課文知識要點、歸納課文寫作特征,更重要的是指導學生讀書方法,使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領(lǐng)悟到類似文章的學習方法。因此,這類課文必須多講、精講。與此同時,非精讀課文,在教材中處于例子地位,意在讓學生以此為例子,去練習、鞏固在精讀課文中所學的知識、方法,對這樣的課文,教師就不一定非要再講,只要指導學生進行鞏固式閱讀就可以了。
其三,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知識積累情況。在確立了哪些課文該講,哪些課文少講或不講之后,不是說該講的就大講特講、一覽無余,不該講的就秀口緊閉、寂然無聲。在把握講與不講界限時,還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知識積累情況。就精讀課文來說,有些問題學生缺乏對其必要的認知基礎(chǔ)和知識積累,如果確是完成教學目標必要的,教師就要細講、多講,如果不是教學目標所必須掌握的,教師大可不必多費口舌,以免喧賓奪主;而對于學生通過知識積累和生活經(jīng)驗可以認知的東西,教師只要稍作提示即可,不必重復啰嗦。
這是第一層意思。另外一層意思就是,在充分考慮學生認知能力和知識積累情況時,還要著眼于學生的差異性。每個班都有基礎(chǔ)較好、基礎(chǔ)較差的學生,這就要求教師要有耐心,在不影響正常教學進度的情況下,盡可能采取必要的方法給以分別對待。自然,對于基礎(chǔ)較好的學生,以點撥、提示為主;對于基礎(chǔ)較差的學生,教師必須要多講、細講,不如此,這類學生便朦朦朧朧,似懂非懂、似知非知,久而久之,他們的語文能力勢必愈來愈差。
當然,所謂分析課文的限度,并沒有特定界限和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準,完全靠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要求、課文性質(zhì)、學生知識能力差異而靈活把握??偲饋碇v,對于必講的問題,務(wù)求用最經(jīng)濟、最有效的方法提示給學生,使他們掌握、會用;對于可講、可不講的東西,根據(jù)學生具體情況,若有必要,可適當涉及,若無必要,便簡略不提;對完全不必要的問題,則應果斷舍棄,以免增加教學的枝蔓。
(作者單位:湖北襄陽市襄州區(qū)張家集鎮(zhèn)中心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