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文霄 金瑛 田晶 鄒孟紅 張金哲
[摘要] 目的 探討米非司酮用于緊急避孕的臨床效果。 方法 選取要求緊急避孕的育齡婦女379例口服米非司酮,觀察緊急避孕有效率、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和單因素分析、陰道出血情況。 結果 米非司酮用于緊急避孕的有效率為79.02%,出現不良反應102例(26.9%),≤30歲和藥物分服是不良反應的影響因素,出現陰道出血22例(5.8%)。 結論 米非司酮用于緊急避孕后仍有發(fā)生妊娠的可能并出現不良反應等情況,應做好服藥后的隨訪和治療工作。
[關鍵詞] 米非司酮;緊急避孕;有效率;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 R169.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03-0050-03
緊急避孕(emergency contraception,EC)是因未采取常規(guī)避孕措施或其他原因發(fā)生避孕措施失敗后要在幾天內阻止意外妊娠發(fā)生采取的補救措施。有相關文獻報道該方法在防止意外妊娠、降低人工流產率等方面有積極意義[1,2]。本研究通過收集遼寧省農村地區(qū)育齡婦女緊急避孕的資料,分析米非司酮用于緊急避孕的臨床效果。
1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09年1~12月收集遼寧省參加“十一五農村衛(wèi)生適宜技術”項目縣使用米非司酮進行緊急避孕的育齡婦女資料,共計379例。育齡婦女平均年齡(35.22±6.49)歲;常住人口375例(98.9%),暫住人口4例(1.1%);未婚3例(0.8%),已婚376例(99.2%);有生育史370例(97.6%),未生育9例(2.4%);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31例(8.2%),初中271例(71.5%),高中及以上77例(20.3%)。
1.2 服藥方法
無保護性生活后72 h內,服用米非司酮片,可以分服也可以頓服。分服:口服米非司酮50 mg,12 h后再服25 mg,連服2 d;頓服組第1天頓服米非司酮150 mg;米非司酮生產廠家:北京紫竹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50003,商品名:即婷。
1.3 療效判定標準[3]
成功:用藥后月經按時來潮,月經延期經尿HCG試驗(-)或B超排除妊娠;失敗:尿HCG(+),B超檢查證實妊娠且胚囊與停經時間吻合。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所用統(tǒng)計方法為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和χ2檢驗。
2結果
2.1 緊急避孕的有效率
在379例服用米非司酮進行緊急避孕的育齡婦女中,6例服藥后妊娠;其中4例是由于服藥后在本月經周期內仍然有無保護的性生活后妊娠,另外2例是禁欲或采取有保護性生活后仍發(fā)生妊娠。按Dixon[4]提供的自然受孕概率計算緊急避孕的有效率。以預期排卵,排卵日為0 d,排卵前1天為-1,排卵后1 d為+1,以此類推。根據性交在排卵日前后各不同天數的妊娠概率計算預期妊娠數,避孕有效率=(預期妊娠數-實際發(fā)生的妊娠數)/預期妊娠數×100%計算,見表1。米非司酮用于緊急避孕的有效率為79.02%。
表1 按Dixon法計算預期妊娠例數
2.2 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和單因素分析
379例中,發(fā)生不良反應102例(26.9%),未出現任何不良反應277例(73.1%);出現的不良反應按發(fā)生率的高低排序為惡心、頭暈、嘔吐、乏力、下腹痛,發(fā)生情況依次為85例(22.4%)、16例(4.2%)、15例(4.0%)、14例(3.7%)、12例(3.2%);不同年齡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不同,≤30歲組發(fā)生率最高為37.8%,31~40歲組發(fā)生率最低為22.9%,差異有顯著性(χ2=7.914,P<0.05);不同用藥方法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不同,分服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4.7%,頓服發(fā)生率為22.4%,差異有顯著性(χ2=15.354,P<0.05);是否生育、服藥距排卵日時間、服藥距性生活時間均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2.3 陰道出血和恢復月經時間
以延長或縮短5 d作為判斷月經周期與以往月經周期不同的變化標準。有22例出現陰道出血情況,占5.8%;平均出血天數(3.09±2.69)d;準時恢復月經210例(55.4%),提前70例(18.5%),推遲99例(26.1%);恢復月經血量正常284例(74.9%),減少42例(11.1%),增加53例(14.0%)。
3討論
米非司酮是一種有效的緊急避孕藥[5-8]。通過比較多項調查研究表明,低劑量米非司酮用于緊急避孕的有效率有很大差別[9-11]。本研究中的有效率為79.02%,與其他研究結果也不一致。服用米非司酮進行緊急避孕的效果可能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性生活后服藥時間、服藥后有無再次無保護性生活、個體差異等。在本研究中有4例失敗者屬于使用失敗,即服藥前已經妊娠或服藥后仍有無保護的性生活導致妊娠。正是由于這4例的不規(guī)范用藥,不注意使用方法,而導致了本研究中緊急避孕有效率低。針對用藥不規(guī)范這一現象,需要技術服務人員在發(fā)放藥物時積極向服藥者說明服藥方法和注意事項,以避免意外妊娠,提高我省緊急避孕的有效率,減少人工流產的發(fā)生。
服用米非司酮后會出現輕微藥物反應[12]。本研究中有102例發(fā)生惡心、頭暈、嘔吐、乏力、下腹痛不良反應癥狀。對不良反應發(fā)生的單因素分析發(fā)現,≤30歲服用米非司酮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高。這可能與不同年齡組人群內分泌水平不同有關,也可能與各項生理機能不同有關。在服藥前應針對不同年齡組人群告知不良反應并給出相關預防建議,使服藥人群有發(fā)生不良反應的心理準備,同時盡量多休息,以減輕不良反應發(fā)生的嚴重程度。不同的服藥方法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也不同,分服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高于頓服。這可能與米非司酮的藥理作用有關。但是本研究屬于小樣本研究,還需要進行大樣本的隨機抽樣調查來確定這一結論。
除了出現不良反應外,有相當一部分用藥婦女下次行經時間延后5d以上[13]。本次調查中發(fā)現,服用米非司酮進行緊急避孕對使用者月經也有一定影響,主要表現為月經周期的縮短或延遲、月經血量的增加或減少。很可能是因為米非司酮清除半衰期長,也可能由個體差異導致。技術人員應針對這一現象提前告知服藥人群,如果縮短或延遲時間特別長,月經血量增加或減少明顯應當隨時就醫(yī),以免發(fā)生其他不良后果。
綜上所述,采用米非司酮進行緊急避孕簡便、安全、有效。但是經多項調查研究表明,我國育齡婦女緊急避孕方法知曉率較低[14-16]。因此,為了減少非意愿妊娠進行人工流產對婦女生殖健康的損害,相關部門應加大宣傳力度普及緊急避孕知識。但是,適宜的緊急避孕方法雖然可安全有效地防止意外妊娠,但緊急避孕藥只是臨時補救措施,對婦女的保護僅為一次性的,不能經常反復使用。因此,相關部門還要積極督促育齡人群采取常規(guī)避孕方法[17]。
[參考文獻]
[1] 張雯. 低劑量米非司酮應用于緊急避孕的臨床效果分析[J]. 現代診斷與治療,2012,23(5):612.
[2] 李麗,楚光華,經小平,等. 1.5 mg左炔諾孕酮腸溶膠囊用于緊急避孕的臨床多中心研究[J].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4,22(5):319-324.
[3] 樂杰. 婦產科學[M]. 第5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421-423.
[4] Dixon GW,Schlessdman JJ,Org HW,et al. English lesfradiol and conjugafed esforgens cus poscoifal confnacepfi ves[J]. JAMA,1980,24(4):136.
[5] 劉華玲. 小劑量米非司酮左炔諾孕酮在緊急避孕中的臨床觀察[J]. 中國藥物與臨床,2012,12(6):792-793.
[6] 李玲. 小劑量米非司酮用于緊急避孕的療效觀察[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30):376-377.
[7] 高麗雯. 米非司酮與左炔諾孕酮用于緊急避孕的效果比較[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15):92-93.
[8] 馮冬惠. 米非司酮用于緊急避孕48 例臨床觀察[J]. 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2,28(20):3142-3143.
[9] 袁偉玲. 米非司酮用于緊急避孕100 例臨床觀察[J]. 醫(yī)學信息,2011,24(5):2750-2751.
[10] 魯美菊,張瑞琴. 低劑量米非司酮緊急避孕220例臨床觀察[J]. 吉林醫(yī)學,2013,34(17):3372-3373.
[11] 張紅. 米非司酮與左炔諾孕酮用于緊急避孕的臨床對比研究[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6):576-577.
[12] 劉漢蓮. 不同劑量米非司酮用于緊急避孕效果觀察[J]. 醫(yī)學信息,2011,24(9):6103-6104.
[13] 馬培奇. 緊急避孕藥的發(fā)展及選用[J]. 上海醫(yī)藥,2013, 34(3):52-54.
[14] 陸佩霞. 佛山西樵鎮(zhèn)已婚育齡婦女緊急避孕方法的調查分析[J]. 基層醫(yī)學論壇,2013,17(19):2449-2451.
[15] 潘亞娜,武雄飛. 育齡婦女緊急避孕知識掌握及應用情況調查分析[J]. 中國臨床新醫(yī)學,2013,6(2):158-160.
[16] 劉筠. 青海省育齡婦女緊急避孕情況調查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2010,25(2):215-217.
[17] 郝敏. 緊急避孕方法的研究進展[J].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3,21(10):707-709.
(收稿日期:201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