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瑩瑩,婁季宇,白宏英,楊霄鵬,焦義明,樂 婷,劉海燕
腦紅蛋白(neuroglobin,NGB)是Burmester 等[1]發(fā)現(xiàn)的主要表達于神經系統(tǒng)的第三類攜氧珠蛋白,與氧有很高的親和力,促進氧傳遞到線粒體,提高腦組織氧利用率。NGB 減少氧化應激誘導的ROS/RNS 過表達和脂質過氧化作用,抑制線粒體功能障礙、凋亡及細胞死亡[2]。降低NGB 表達會增加組織和細胞缺氧損傷程度,缺血/缺氧可啟動NGB 對神經細胞的保護,從而為治療腦卒中的候選藥物。丁苯酞(NBP)具有明確抗腦缺血作用,但其具體的機制未完全明了。本文旨在研究NBP 是否調節(jié)腦缺血大鼠NGB 表達,減少氧化應激損傷,從而為NBP治療腦梗死患者提供理論基礎。
1.1 實驗動物與分組 健康雄性SD 大鼠90只,體重280g~350 g,購自河南省實驗動物中心(合格證號SCXK(豫)2010-0002)。隨機分為假手術組、模型組、治療組。每組按術后處死時間分為3 個亞組:1 d、3 d 和7 d,每亞組10 只。
1.2 藥物和主要試劑 NBP 原料藥由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yè)有限公司提供,批號518120502。以植物油制成濃度為32 mg/ml 溶劑用于動物灌胃。RT-PCR 試劑盒和Trizol 購自Transgen 公司,引物購自北京博大泰克公司;NGB 單克隆兔抗鼠抗體購自美國Sigma 公司;SOD、MDA 試劑盒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圖像采集使用德國Lecia 顯微照像系統(tǒng),圖像分析系統(tǒng)為上海山富科學儀器有限公司(Biosens Digital Imaging System v1.6)。
1.3 方法
1.3.1 給藥方法 治療組于術后2 h 按80 mg/kg 丁苯酞植物油灌胃,假手術組和模型組予等量植物油灌胃,每天2 次。
1.3.2 實驗動物模型建立 10%水合氯醛3 ml/kg 腹腔注射(ip)麻醉,仰臥位固定,頸部備皮,消毒,頸部正中切口,鈍性分離各層組織,分離左側頸總動脈(CCA)、頸內動脈(ICA)、頸外動脈(ECA),結扎ECA 遠心端,動脈夾夾閉CCA 及ICA,剪斷ECA,沿ECA 殘端向ICA 插入魚線,進入長度約18 mm±0.5 mm 時,可感阻力,停止插線,ECA 殘端結扎并固定魚線。清理切口,逐層縫合。術后60W 白熾燈直接照射保持肛溫37 ℃。假手術組只分離,不結扎,不插線。
采用Longa 等[3]制定的5 級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法對腦梗死大鼠術后3 h 和各時間點處死前行行為學評分。1 分以上為模型制作成功,選擇評分在1~3 分大鼠為實驗對象,剔除神經損傷太重或無損傷大鼠并予以補充。
1.3.3 標本采集及保存 每組大鼠于相應時間點處死,隨機取5 只心臟灌注4%多聚甲醛后取腦,4%多聚甲醛固定24 h 后石蠟包埋保存。其余5只斷頭新鮮取腦,液氮迅速冷凍后移于-80℃冰箱保存。
1.3.4 RT-PCR 檢測 NGB mRNA Trizol 一步法提取腦組織總RNA,用紫外分光光度計定量,取少量用于RNA 含量及純度測定。總RNA 先用RNase H 處理后,用RT-PCR 試劑盒進行cDNA 的合成及PCR 反應。通過大鼠NGB cDNA 序列設計引物,如下:上游:5’-CCGCAGCCCTCTGGAACAT-3’;下游:5’-TGTAGAGCAGGGACTCACCTA-3’;擴增產物長度296 bp。以GAPDH 為內參照,引物序列為上游:5’-TATCGGACGCCTGGTTAC-3’;下游:5’-TGATGGCATGGACTGTGG-3’;擴增產物長度506 bp。PCR 反應條件:94 ℃預變性2 min,一個循環(huán);94 ℃變性30 s,58 ℃退火30 s,72 ℃延伸2 min,共35 個循環(huán),72 ℃總延伸6 min。PCR 擴增目的產物進行電泳并對目的條帶用凝膠分析系統(tǒng)進行分析,對目的條帶與內參GAPDH 的DNA 條帶灰度值的比值進行相對含量計算。
1.3.5 免疫組化法檢測NGB 表達 大鼠腦組織石蠟切片5 μm,二甲苯脫蠟,梯度酒精水化,PBS洗3 次,高壓抗原修復5 min,自然冷卻,PBS 沖洗3次,用二抗同源血清進行封閉,甩掉血清,滴加一抗50 μl,室溫下孵育1 h;滴加二抗50 μl 室溫孵育15 min,DBA 顯色,蘇木素復染,脫水,透明及封片。100 倍鏡下觀察,400 倍鏡下計數(shù)陽性細胞數(shù),同時采用圖像分析系統(tǒng)進行分析。
1.3.6 化學比色法檢測SOD 活性和MDA 含量 將新鮮腦組織用磷酸鹽漂洗3 次,除去血液、濾紙拭干,精確稱重后制備10%勻漿,3000 r/min 離心15 min,取上清液按測試盒說明書進行SOD 活性和MDA 含量檢測。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 進行數(shù)據錄入和處理,計量資料用 表示,多組間多時間點比較采用析因方差分析,進一步分析分組單獨效應,方差齊時兩兩比較采用LSD 法,方差不齊時采用Dunnett’s T3 法,兩獨立樣本比較采用t 檢驗,檢驗水準=0.05,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神經功能缺損評分 除術后3 h 外,治療組神經功能評分均低于模型組;不同時間點之間兩組神經功能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3 h 評分開始增加,1 d 達峰,隨后逐漸下降;分組和時間之間存在交互效應(P<0.05)(見表1)。
2.2 NGB mRNA 表達 不同組間NGB mRNA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模型組較假手術組高,治療組較模型組高;不同時間點間NGB mRNA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假手術組各時間點NGB mRNA 差異不明顯,模型組和治療組NGB mRNA 表達隨時間延長逐漸降低;分組和時間之間存在交互效應(P<0.05)(見表2、圖1)。
2.3 NGB 蛋白表達 不同組間NGB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模型組較假手術組高,治療組較模型組高;不同時間點間NGB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假手術組各時間點NGB 差異不明顯,模型組和治療組NGB 表達隨時間延長逐漸下降;分組和時間之間存在交互效應(P<0.05)(見表3)。
2.4 SOD 活性、MDA 含量檢測 不同組間SOD 活性和MDA 含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SOD 活性模型組較假手術組低,治療組較模型組高、較假手術組低;MDA 含量模型組較假手術組高,治療組較模型組低、較假手術組高;不同時間點間SOD 活性和MDA 含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假手術組各時間點SOD 活性和MDA 含量差異不明顯,模型組和治療組SOD 活性和MDA 含量表達均隨時間延長逐漸下降;分組和時間之間存在交互效應(P<0.05)(見表4、表5)。
表1 各時間點模型組和治療組神經功能評分比較(±s)
表1 各時間點模型組和治療組神經功能評分比較(±s)
分組主效應:F 組間=26.947,P=0.000;時間主效應:F 時間=19.579,P=0.000;交互效應:F 交互=4.842,P=0.006。#表示與模型組比較,P<0.05
表2 各時間點3 組間NGB mRNA 表達比較(±s)
表2 各時間點3 組間NGB mRNA 表達比較(±s)
分組主效應:F 組間=1224.040,P=0.000;時間主效應:F 時間=252.000,P=0.000;交互效應:F 交互=64.980,P=0.000。* 表示與假手術組比較,P<0.05;#表示與模型組比較,P<0.05
表3 各時間點3 組間NGB 平均光密度值比較(±s)
表3 各時間點3 組間NGB 平均光密度值比較(±s)
分組主效應:F 組間=173.903,P=0.000;時間主效應:F 時間=25.374,P=0.000;交互效應:F 交互=12.352,P=0.000。* 表示與假手術組比較,P<0.05;#表示與模型組比較,P<0.05
表4 大鼠腦組織3 個時間點SOD 活性(U/mgpro)(±s)
表4 大鼠腦組織3 個時間點SOD 活性(U/mgpro)(±s)
分組主效應:F 組間=245.01,P=0.000;時間主效應:F 時間=20.059,P=0.000;交互效應:F 交互=9.405,P=0.000。* 表示與假手術組比較,P<0.05;#表示與模型組比較,P<0.05
表5 大鼠腦組織3 個時間點MDA 含量(mmol/mgpro)(±s)
表5 大鼠腦組織3 個時間點MDA 含量(mmol/mgpro)(±s)
分組主效應:F 組間=448.833,P=0.000;時間主效應:F 時間=121.918,P=0.000;交互效應:F 交互=26.699,P=0.000。* 表示與假手術組比較,P<0.05;#表示與模型組比較,P<0.05
腦是機體代謝率最高的器官,缺血時造成細胞能量代謝紊亂,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產生過多,氧化應激損傷,在腦缺血后神經元損傷中起關鍵作用。如何改善腦梗死患者能量代謝和降低氧化應激損傷,成為科研和臨床工作重點。NBP 是從芹菜種子中分離出的有效成分,又叫作芹菜甲素,可阻斷缺血性腦卒中所致?lián)p傷的多個病理環(huán)節(jié),具有較強抗腦缺血作用。明顯縮小大鼠局部腦缺血梗死面積,減輕水腫,改善能量代謝和缺血區(qū)微循環(huán)和血流量,抑制神經細胞凋亡,以及抗腦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聚集等藥理作用[4]。
NGB 是繼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之后發(fā)現(xiàn)的攜氧珠蛋白,主要表達在脊椎動物神經系統(tǒng)和視網膜細胞中[5]。目前研究揭示了NGB 作為內生性神經保護因子,在腦梗死和其他神經系統(tǒng)疾病中起作用,關于其機制進行了很多研究。Li 等[6]離體研究證實NGB 通過PTEN-AKT 通路促進軸突再生。Khan等[7]研究認為NGB 通過抑制膜死亡傳導信號復合體形成來保護神經元免受NMDA 和β 淀粉樣蛋白毒性作用。Li 等[8]認為NGB 具有抗氧化特性,減少氧化應激損傷。本實驗結果顯示NGB 主要在神經元表達,神經膠質細胞也有少量表達,與既往研究結果相符。模型組較假手術組、治療組較模型組NGB 表達增高,提示腦缺血時機體啟動了內生性保護因子,減少急性應激損傷。而且丁苯酞可上調NGB 表達減少腦缺血損傷。試驗中NGB 表達隨時間呈下降趨勢,提示其表達已于24h 內達到高峰,即缺血引起NGB 上調已達最大程度。如果刺激持續(xù)存在,神經細胞缺血缺氧亦進一步加重并超出自身代償能力,NGB 表達降低,使細胞供氧進一步下降,缺氧情況急劇惡化,細胞功能喪失并走向死亡。
在腦梗死病理生理中,氧化應激占有重要地位。ROS 過量產生不僅引起脂質、蛋白和DNA 等重要細胞成分氧化,也改變腦梗死中重要信號通路,最終引起細胞損傷和死亡[2]。腦缺血時細胞受自由基攻擊引發(fā)鏈式脂質過氧化反應,形成大量脂質過氧化物,其中以MDA 毒性最大,間接反映機體細胞受自由基攻擊嚴重程度。SOD 是機體清除氧自由基,阻斷自由基病理性連鎖反應最重要的防御酶,其活性測定作為清除氧自由基能力主要指標。實驗結果顯示,模型組較假手術組腦組織中MDA 含量顯著升高,SOD 活性顯著降低,表明腦缺血誘發(fā)了腦組織氧化應激損傷。隨著時間變化,MDA 含量逐漸減少,SOD 活性逐漸升高,可能與ROS 作為機體內抗氧化應激系統(tǒng)信號分子,上調SOD 表達,調控其自身水平有關[9],啟動腦內代償機制。治療組較模型組MDA 含量下降,SOD 活性升高。提示NBP 可提高腦梗死大鼠SOD 活性,降低MDA 含量。其可以對抗自由基,拮抗過氧化損傷,可能與抑制黃嘌呤-黃嘌呤氧化酶反應系統(tǒng)中超氧陰離子自由基形成有關。Burmester 等[10]認為NGB 有提供氧氣和減少ROS 損傷作用,Watanabe 等[11]研究認為NGB 通過抑制氧化應激引起的cAMP 濃度下降,保護損傷細胞。NBP 可能也通過上調NGB 表達,間接減少氧化應激損傷,發(fā)揮對缺血性神經元保護作用。
綜上所述,NBP 對缺血大鼠腦損傷有保護作用,機制可能為上調缺血腦組織NGB 表達,提高SOD 活性,增加氧供,改善能量代謝,促進自由基清除,對抗脂質過氧化損傷,進而降低MDA 含量,穩(wěn)定細胞膜,改善腦組織病理變化,提高神經元對缺血缺氧耐受性。這可能為NBP 治療腦梗死提供一些理論依據。但NBP 如何上調MCAO 大鼠腦組織中NGB 表達,減少氧化應激損傷需要體外細胞培養(yǎng)進一步研究。
圖1 不同時間點不同組NGB mRNA 表達比較
[1]Burmestern T,Weich B,Reinhardt S,et al.A vertebrate globin express in the brain[J].Nature,2000,407:520-523.
[2]Richard CL,Shang ZL,Seung KL,et al.Neuroglobin protects neurons against oxidative stress in globin ischemia[J].J Cerebral Blood Flow& Metabolism,2010,30:1874-1882.
[3]Zea Longa EL,Weisnstein PR,Carlson S,et al.Reversibl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without craniectomy in rats[J].Stroke,1989,20:84-91.
[4]端木寅,王 源,梁 爽,等.丁苯酞腦缺血治療作用的相關藥理學研究進展[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2,28(3):126-129.
[5]De Marinis E,Marino M,Ascenzi P.Neuroglobin,estrogens,and neuroprotection[J].IUBMB Life,2011,63(3):140-145.
[6]Li L,Liu QR,Xiong XX,et al.Neuroglobin proments outgrowth via differential binding to PTEN and AKT[J].Mol Neurobiol,2014,49:149-162.
[7]Khan AA,Mao XO,Banwait S,et al.Neuroglobin attenuates betaamyloid neuro toxicity in vitro and transgenic Alzheimer phenotype in vivo[J].Proc Natl Acad Sci,2007,104(48):19114-19119.
[8]Li RC,Morris MW,Lee SK,et al.Neuroglobin protects PC12 cells against oxidative stress[J].Brain Res,2008,1190(23):159-166.
[9]Yu ZY,Poppe JL,Wang XY.Mitochondrial mechanisms of neuroglobin’s neuroprotection[J].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2013,Article ID 756989,11pages,http://dx.doi.org/10.1155/2013/756989.
[10]Burmester T,Hankeln T.What is the function of neuroglobin[J].Exp Biol,2009,212:1423-1428.
[11]Watanabe S,Takahashi N,Uchida H,et al.Human neuroglobin functions as an oxidative stress-responsive sensor for neuroprotection[J].J Biol Chem,2012,287(36):30128-3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