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州市梅嶺小學西區(qū)校(225000) 金晨鳳
復習課,別讓文體意識缺位
——以蘇教版五年級下冊說明文的復習為例
江蘇揚州市梅嶺小學西區(qū)校(225000) 金晨鳳
復習課旨在通過對同類文本的綜合考量、概括提煉,以提升學生綜合感知與深入分析的能力。復習時,教師要抓住文體特征,鞏固復習效益。在說明文教學中,教師要整合總結(jié),提煉相通之處;聯(lián)系印證,豐富感知渠道;對比辨析,更新語言體系;實踐運用,提升語用能力,從而提升說明文的復習效益。
文體意識 復習課 說明文
復習課旨在通過對同類文本的綜合考量、概括提煉,提升學生綜合感知與深入分析的能力。復習時,教師就要抓住文體特征,鞏固復習效益。在說明文的復習課中,如何利用一冊教材中所有相同的文體,提升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呢?下面以蘇教版五年級下冊說明文的教學為例談一談。
在教學相同文體的不同文章時,教師常常會依據(jù)教材中課文內(nèi)容的不同而選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如果學生的視角緊緊局限在某一篇單獨的文本,就會失去高屋建瓴把握文體基本特征的機會。因此,在復習教學中,教師應該將相同文體的文本置放在一起,引導學生對其呈現(xiàn)出來的語言風格、布局特點、材料選擇等方面進行整合對比,讓學生對這一文體形成系統(tǒng)的認知。
例如,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的說明文包括《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神奇的克隆》《秦兵馬俑》《埃及的金字塔》《音樂之都維也納》等。在復習這些說明文之前,教師先引領(lǐng)學生以《埃及的金字塔》為例,對說明對象特點的把握、說明方法的運用、遣詞造句的嚴謹?shù)确矫娓兄f明文的特點,隨后要求學生以這樣的方式對其他文本進行深入對比探析,并在全班進行總結(jié)交流。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眼中的說明文就不再是孤立存在的文本。眾多類型相同的文本不僅成為互相映襯的資源,更為學生總結(jié)提煉提供了有效的范例保障。
在說明文的復習課堂中,對說明方法的體悟自然是重要的內(nèi)容。這就要求教師要在復習教學中,根據(jù)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相對了解的基礎(chǔ)上,引領(lǐng)學生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提升學生的進一步感知說明方法的表達妙用。
例如,在復習舉例子這一說明方法時,教師以《埃及的金字塔》為例,讓學生思考在介紹埃及眾多的金字塔時,為什么單獨選中了“胡夫金字塔”作為描述說明的重點,從而讓學生意識到說明文中所舉的例子應該具有典型價值。為了強化學生這一認知,教師再次以《秦兵馬俑》為例,讓學生自主思考為什么要選用二號坑作為重點進行介紹。學生以剛才的復習方法,結(jié)合課文的具體內(nèi)容闡述了自己的學習體悟。在說明文的復習中,教師應該充分整合文本范例的資源價值,通過分布在不同文本中的例證讓學生在感知說明方法時左右逢源,深入體會。
說明文以客觀準確地介紹某種客觀事物為對象,其語言大多會呈現(xiàn)嚴謹準確的風格,但也有些說明文會呈現(xiàn)出藝術(shù)化的表達特質(zhì)。這就需要教師在復習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加以整合和對比,讓學生從不同言語的表達風格中全方位地感知說明語言,夯實學生對說明文的認知。
例如,《埃及的金字塔》《秦兵馬俑》無論是說明方法的使用,還是語言的推敲,都堪稱是說明文的典范之作。每一個數(shù)字的運用,每一個句子的打磨無不體現(xiàn)出說明文嚴謹精確的特點。在復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入文本語言世界中,探尋最為典型的語句進行整理復習。而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可以順勢引入《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以及《音樂之都維也納》進行復習,并提問:與前兩篇說明文相比,這兩篇說明文在語言風格上有著怎樣的不同?這樣,讓學生體會說明文的不同語言風格。不同的言語對比,讓學生對說明文的固有印象和認知體系進行了有效更新,豐富了學生的語言認知,促進學生言語智慧的提升。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核心任務是“理解并正確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其中“理解”是基礎(chǔ),而“運用”則是語文教學的最終歸屬。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在習得方法、體悟語言的基礎(chǔ)上為學生的語言表達創(chuàng)設(shè)有效的舞臺,讓學生綜合運用多種寫作方法進行言語實踐,并嘗試運用不同的言語特質(zhì)進行表達。
如,教師在復習完本冊教材所有的說明文后,教師出示一幅棕櫚樹的圖片,要求學生在細致觀察的基礎(chǔ)上,以《音樂之都維也納》和《埃及的金字塔》兩篇文章為藍本,嘗試以不同的語言風格進行描述。這樣的練筆要求正是基于兩種不同言語風格基礎(chǔ)上提出來的,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
總而言之,閱讀教學的復習課應該與新授課一樣,都應該強化文體意識,并充分運用文本的豐富資源,為學生全面地感知同類型文本奠定基礎(chǔ)。
(責編 韋 雄)
G623.2
A
1007-9068(2015)22-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