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意識·實踐意識·當下意識:全球化趨勢下民族精神研究與培育的三個關鍵點

2015-02-28 12:15趙興勝
關鍵詞:民族精神全球化

中國意識·實踐意識·當下意識 ———全球化趨勢下民族精神研究與培育的三個關鍵點

趙興勝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山東濟南 250100)

摘 要:中國意識就是用中國思維來研究中國的民族精神問題,凸顯真正的中國精神;實踐意識就是學術研究既要為實踐服務,也要以實踐經(jīng)驗為基礎,更要在具體的社會實踐活動中踐行、示范、培育民族精神;當下意識就是民族精神如何關照當下問題,以及如何獲得當下樣態(tài)。在全球化趨勢下弘揚與培育中華民族精神,關鍵在以三種意識為基本價值標準、基本實現(xiàn)路徑和基本目標定位,構(gòu)建文化知識、思想理論的教育與政治經(jīng)濟生活水平提高相結(jié)合,中國經(jīng)驗傳承與普世價值發(fā)掘相結(jié)合,民族學術話語形式與西方現(xiàn)代學術工具相結(jié)合,學術研究與社會普及相結(jié)合,公共文化體系保障與市場經(jīng)營機制相結(jié)合,傳統(tǒng)工藝與現(xiàn)代技術相結(jié)合,個人自由表達與大眾互動參與相結(jié)合的,覆蓋全社會的新型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

關鍵詞:全球化;民族精神;中國意識;實踐意識;當下意識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志碼:A

收稿日期:2014-10-15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課題“經(jīng)濟全球化趨勢下中華民族精神的認知與教育對策研究:以史學與公共歷史教育為中心”(06&ZD033)結(jié)題成果之部分內(nèi)容

作者簡介:趙興勝(1968-),男,山東泰安人,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歷史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現(xiàn)代經(jīng)濟史和思想文化史的教學與研究。

中國思想界有關“弘揚與培育民族精神”問題的討論,始于清末民初[1]1,自那以來尤其是新世紀以來,它已成為中國朝野各界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①原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2003年7月的一次講話中就特別強調(diào),要把“如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當代中國重點解決的十大問題之一。參閱王利華:《全球化進程中大學生民族精神培育研究》,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8年,“緒論”,第2頁。,并為此而有極為豐富的討論、分析與設計。以此為基礎,人們對“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指導思想和原則,形成了較為清晰的認識甚至是共識,對其基本路徑與方法有了更豐富的認識,特別是強調(diào)了教育學校尤其是歷史教育在其戰(zhàn)略進程中的基礎性地位。有關這方面內(nèi)容,可參閱趙存生[2]93-99,302-362、歐陽康[3]213-252、詹小美[4]145-149,234-261、繆家福[5]214-254、宇文利[6]202-223、繆克成[7]157-169、王利華[8]136-196、陳金龍[9]40-41,253-254等先生的著作,此不贅述。但整體上看,這些研究仍有進一步深化與完善之處,其中,在筆者看來最重要者就是沒有恰當?shù)赝癸@三種意識,即中國意識、實踐意識和當下意識在這個體系和戰(zhàn)略中的核心位置。

三、日益聚合的社會共識打造強大合力

就中國意識而言,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用中國思維來研究中國的民族精神問題,另一方面是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過程中,凸顯真正的中國精神。

對于什么是中國式的思維方式,事實上學術界已經(jīng)有過比較廣泛的討論,其中一個相對比較一致的看法就是思維的直觀性和整體性。例如,哲學史家張岱年先生曾指出,中國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確有自己的特點,這主要表現(xiàn)為兩種基本觀點,“一為總體觀點,二為對立統(tǒng)一觀點”[10]7;趙存生先生認為,在中華民族精神體系中,有一些重要的或者說是基本的思想貫穿始終,整體思想就是其中之一,這種整體思想包括“認識論方面的整體思維”、“道德觀方面的整體主義”和“歷史觀方面的整體發(fā)展”[[11]7。有關這方面的論述尚有很多,茲不贅述。這種思維方式有它的優(yōu)點,對此,歐陽康先生曾有精辟之論述,他說:

中國的學術是由經(jīng)學孕育而衍生的,經(jīng)學的整體思維模式孕育出中國學術思維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學科與學科之間的融合與貫通……在傳統(tǒng)的經(jīng)學研究中,文、史、哲、經(jīng)濟、政治這些在西方學術中有著嚴格分野的學科是整合在一起的,它給人的感覺是一種混沌的模糊,但是,恰恰是這種混沌給了人們對事物的整體把握和感悟,恰恰是這種模糊使我們有可能進入事物的本源,掌握事物與事物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3]160

但是,在近代中國西學東漸的大背景下,以分析科學、工具理性為核心的西方近代學術體系借助于其強大的政治經(jīng)濟和軍事力量,瓦解了傳統(tǒng)中國,也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及其所蘊含的本土思維方式與學術理路推上了批判臺,受到了近代以來許多中外思想家的批評指摘,梁啟超所謂“籠統(tǒng)、因襲”[12]38,梁漱溟所謂“學術不分”、“不落實、消極、曖昧”[12]42-49,魯迅所謂“調(diào)和”、“無是非”[12]80-83,史密斯所謂“不求準確”[12]90-91,胡適所謂“差不多主義”[12]105-110,張岱年所謂“缺乏實證科學”[12]194,以及勞德、貝施福所謂“不精確”等等[12]116,所表達者均是對中國式思維的批評與顛覆。他者的介入及其文化的傳播,對于民族文化的反省與提升,其意義毋庸置疑。近代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之歷史性發(fā)展,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此種新文化的產(chǎn)生。但是,在自主意識、自主能力不足甚至是缺乏的大環(huán)境下,西方文化肆意傳播的結(jié)果,必然是民族自我意識的沉淪和民族文化的被肢解。也正是由于這樣的一個原因,我們看到近代以來的中國始終跳躍在“極左”和“極右”思想上,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上的極端主義政策,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沉重災難,迄今影響仍在。事實上,這種思維模式也不能算是對西方哲學和思維傳統(tǒng)的一種正確理解。在黑格爾那里,他所強調(diào)的認識模式也絕不是單一的分析,而是“分析與綜合的同一”,并將此視為思維把握存在本質(zhì)的“絕對的基本方法”[11]101;在馬克思那里,他所強調(diào)的則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統(tǒng)一。在新的形勢下,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既要正確理解、把握和運用西方文化,更要恢復中國式思維,這就是強調(diào)整體、系統(tǒng)、多元和包容。

如何凸顯中華民族的真精神?其關鍵在于“尋找到中華民族精神的特質(zhì)所在”,學者鄭曉江曾指出:

一般都認為,民族精神的內(nèi)核是愛國主義,中華民族精神的主要內(nèi)容當然也是愛國主義……這種看法從抽象層面來說,當然也不錯;但問題是,愛國主義是世界各民族普遍具有的一種精神。法蘭西民族有愛國主義、德意志民族有愛國主義,大和民族與猶太民族的愛國主義所表現(xiàn)出的愛國熱情的強烈程度甚至使世人為之驚嘆不已。所以,僅僅從愛國主義的層面去認識民族精神,去歸納中華民族的精神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當我們要在今天弘揚民族精神以振興祖國大業(yè)的過程中,更加顯得不夠。[2]249

確如此位先生所言,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關于民族精神的內(nèi)涵與特質(zhì)的研究、關于民族精神弘揚和培育內(nèi)容的闡述,學術界已經(jīng)做的很充分了,其中之成績固然可圈可點,但問題也十分明顯。這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表面化、常識化的分析、說教仍占據(jù)主流,沒有凸顯出中華民族精神的特質(zhì);二是即使部分學者能夠抓出其中的特質(zhì),也對其中的輕重主次語焉不詳,相應地,宣教工作者也就無所適從、無的放矢,相關工作也就缺乏有效性和針對性。

解決上述問題關鍵是要從基礎做起,正確把握中國文化的基本特點。當然,做到這一點,關鍵是要從中找出能夠代表中國文化并可以與西方文化進行比較的基質(zhì)點。這正如有些學者所言,民族精神是“在發(fā)現(xiàn)‘他者’的時候和地方出現(xiàn)的,即以‘他者’的形象作為參照,以差異特征作為敘述動力,形成自己族群的歷史故事和民族性格的敘述系統(tǒng)”[2]39。在筆者看來,這些基質(zhì)點有三個。

其一,中國人的生命觀。作為生物學意義的人,個體與群體生命與物種的延續(xù),是每個民族、國家成員都必須面臨的根本性問題。沒有這一點,就沒有其他。這就迫使其必須深入探索生命存在與延續(xù)的路徑與方式,科學與技術因此而產(chǎn)生。同時,人又是有自覺意識的動物,這種自覺意識又不斷地促使其思考人的生前與身后、人與自然之關系、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等具有終極關懷意義的課題,宗教與類宗教因此而發(fā)生。從第一個層面說,中華民族先輩探索的結(jié)果就是以道家為中心的中國早期的科學技術思想。世界著名的科技史家李約瑟曾說,道家哲學“發(fā)

展了科學態(tài)度的許多最重要的特點,因而對中國科學史是有著頭等重要性的”,還說:“道家思想乃是中國的科學和技術的根本?!保?3]175從第二個層面說就是以儒家為代表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這正如著名文化史家柳詒徵先生曾說:“孔子者,中國文化之中心也。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自孔子以前數(shù)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自孔子以后數(shù)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保?4]231進而言之,作為中國文化的基質(zhì)點,儒道思想所體現(xiàn)的思維與精神,正可以體現(xiàn)中國特質(zhì),應該是研究者、教育者所重點關注之所在。

其二,中國人的社會觀。作為社會學意義的人,他在思考和探索個體與群體生命的延續(xù)過程中,必須面對和處理一系列復雜的社會關系,比如家庭、族群、階級、聚落、國家等等,必須探索妥善處理這些關系的規(guī)則與制度。這也是每個民族、國家成員都必須思考和應對的根本性問題。從這個層面上說,“禮”可以代表中華民族先輩在該領域里的探索結(jié)果。所謂“禮”,是指一種合理的社會秩序規(guī)范,它的出現(xiàn)就是為了建立一種合理的社會秩序,如制度、體制等,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從而實現(xiàn)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有序發(fā)展[2]130。荀子的話講得很明白,他說:“禮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yǎng)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乎物,物必不屈于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保?5]228古代中國有一套豐富、發(fā)達而完整禮制體系,被廣泛應用于“各種人所在的各種場合”[16]49。從這個意義上說,“禮”也就成為中國文化的基本符號之一。例如,南宋哲學家陸九淵曾說:“圣人貴中國,賤夷狄,非私中國也。中國得天地中和之氣,固禮義之所在。貴中國者,非貴中國也,貴禮義也。雖更衰亂,先王之典刑猶存,流風遺俗,未盡泯然也”[17]277;現(xiàn)代哲學史家熊十力曾說:“自孔子作《春秋》,昌言民族主義。即內(nèi)諸夏而外夷狄是也。但其諸夏夷狄之分,確非種界之狹陋觀念,而實以文野與禮義之有無為判斷標準”[18]197;當代學者部分學者也有類似之認同,劉獻君曾說,古今中外的思想家無一例外都重視對秩序的構(gòu)建:這種秩序在中國文化中體現(xiàn)為“道”,其外在表現(xiàn)就是“禮”[19]32,王建潤曾指出,“中華文化深諳秩序之道,有序而崇倫,使全民族擁有了休修養(yǎng)生息的思想‘原動力’”[20]12-13。甚至部分國外學者也有相似之看法,馬克斯·韋伯就認為,中國文化“是一種秩序的理性主義”[2]203。

從以上意義說,“禮”所蘊含的精神與思維,是開展研究、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主要對象之一。

其三,中國人的審美觀。如前所述,人的自覺意識使其在不斷探索生物性生存之道的同時,還在不斷思考生命的本質(zhì)意義。這種思考的結(jié)果就是不斷產(chǎn)生各種欲求、需要、意志、情感等精神性沖動。人們將這種內(nèi)在的、潛在的精神沖動稱之為“生命向力”。當這種生命向力從觀念向?qū)嵺`行為轉(zhuǎn)化時,審美行為發(fā)生了,“藝術和藝術科學因此而發(fā)生了”。并且,隨著這種生命向力的不斷升華、人的身心器官的不斷健全、人的意識活動的不斷豐富,以及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人的審美需求也不斷擴大和提高,藝術因此而不斷發(fā)展、豐富。這樣的歷程是每個族群、民族和國家的成長史中都必須具備的基本內(nèi)容,也在審美層次上最直接而形象地反映了其精神氣質(zhì)。以語言這一文學藝術的基本工具為例,德國語言學家、哲學家、政治家威廉·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就曾說過:“民族的語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語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過了人們的任何想象?!保?1]52

就中國文化來說,最能直接反映其民族審美氣質(zhì)的自然是中國的書法、建筑、音樂、繪畫等藝術。有關這些內(nèi)容,學術界也曾有眾多之論述,例如,著名學者許思園曾在1950年代說,“從古迄今,書法為最普遍最實用之藝術,中國人審美修養(yǎng),實基于此,因而陶冶成世界上最能鑒賞形式美之民族”[22]428;著名畫家傅抱石也常說,“中國繪畫是中國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也是中國哲學思想最親切的某種樣式”[23]228;學者鄧其生指出,“中國古建筑銘刻著中華民族歷史的進程,它的形象代表了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它的美學氣質(zhì)“仍然是走我們民族建筑自己道路的根基”[24];學者楊洲指出,以善、美為主要審美目標的古典音樂,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偉大的創(chuàng)造精神,積極向上的主體精神與政治情感,以及情感與節(jié)制完美結(jié)合的理性精神[25]。諸如此類,恕不詳述。

因此,如何挖掘中國傳統(tǒng)文學藝術中的民族精神并以恰當有效的形式展示給國民,很大程度上也是我們對民族精神的研究、弘揚和培育能否凸顯中華特色、能否取得實效的關鍵因素之一。

二、實踐意識

就實踐意識來說,主要包括三個層面的問題:一是學術研究要為實踐服務;二是學術研究要以實踐經(jīng)驗為基礎;三是在具體的社會實踐活動中踐行、示范、培育民族精神。

強烈的實踐意識也是中國式思維的一大傳統(tǒng)與特色。歷史以來中國的思想家都特別強調(diào)實踐在個人、社會和國家發(fā)展中的重要性。其早者如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孔子對此曾多有論說,例如,“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論語·里仁》),“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先行其言而后從之”(《論語·為政》),等等;其后者如理學大師朱熹曾說:“欲知知之真不真,意之誠不誠,只看做不做如何。真?zhèn)€如此做底,便是知至、意誠”,又說:“學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實”[26]222,302;明朝哲學家王陽明更是把中國古代的實踐理論推向一個高峰,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在其著名的《傳習錄》中,他反反復復強調(diào)了實踐(“行”)的重要性:“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所以必說一個行,方才知得真”,“天下之大亂,由虛文勝而實行衰也”,“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者,皆所以為惟精而求唯一也”,“圣學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夫?qū)W問思辨行,皆所以為學,未有學而不行者也”,“夫?qū)W問思辨篤行之功”,“必實行其溫清奉養(yǎng)之意,務求自慊而無自欺,然后謂之誠意”,“以是而言,可以知致知之必在于行,而不行之不可以為致知也明矣”,等等[27]9-18,34-35,128-142。因此,許多學者把“實踐品格”作為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如梁啟超[28]1、趙存生[2]4、劉獻君[19]210、唐明燕[29]115、陳金龍[9]182、卞敏[30]189、李道湘[31]104等等。近代以后特別是五四運動以后,這一文化傳統(tǒng)又與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相結(jié)合,形成了中共的實踐理論,并推動了中國社會思想文化與社會政治經(jīng)濟的巨大轉(zhuǎn)型。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精神的轉(zhuǎn)型與發(fā)展,歸根到底也“是實踐的產(chǎn)物”[4]151,即近現(xiàn)代以來中國社會的歷史實踐。

由此也說明,我們正在開展的關于中華民族精神的研究,也必須與當下的社會實踐結(jié)合起來,與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實際工作結(jié)合起來。但是,從目前狀況來看,情況并不理想。從研究層面來看:1.既往的研究大多還是停留在學術圈中,屬于“陽春白雪”者居多,能夠在大眾中普及的少,已有的學術成果多出自哲學領域就可以說明這一現(xiàn)象;2.以上的研究幾乎完全建立在文本分析上,多數(shù)研究者沒有任何一線實踐的經(jīng)驗,能夠從事實際社會調(diào)查分析者也不夠多,“紙上談兵”的現(xiàn)象比較濃厚,缺乏實用價值。從教育層面來看,雖然人們已經(jīng)注意到實踐教育的重要性,并有諸多之呼吁;但從總體上看,關于民族精神的認知仍然以課堂灌輸為主,對于實踐教育的機制、內(nèi)容、方式方法等,既缺乏理論上的探索,更缺乏制度和經(jīng)費的保障。改變這一狀況的關鍵,就是努力強化實踐意識和自覺意識,立足經(jīng)濟全球化的大背景,加強社會調(diào)查工作,加強實踐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從理論上總結(jié)出不同階層對民族精神認知的結(jié)構(gòu)特點、路徑特點、區(qū)域特點,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和策略。

當然,更需要特別強調(diào)指出的是,單單理論的說教是不夠的,最重要也最具決定意義的還是如何在具體的社會實踐活動中讓人們體驗到民族精神的價值和意義,認同并樂于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否則,理論教育做得越好,與現(xiàn)實生活的反差就越大,其南轅北轍的后果也會更加明顯。因此,從宏觀層面說,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把加強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建設放在首位,以健全法治,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切實提高人們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生活水平,來凝聚大眾的國家認同感,使其自愿、自覺地踐履和發(fā)揚“團結(jié)統(tǒng)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有關該問題,學術界已有不少角度不同、但均具有深刻的思想啟發(fā)性的研究。例如,就政治建設而言,吳潛濤等強調(diào),要“進一步完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制度相協(xié)調(diào)的社會基本制度體系,優(yōu)化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社會環(huán)境”,其中包括“準確認識完善制度體系的歷史方位”、“堅持目標合理性與過程合理性的有機統(tǒng)一”、“整合經(jīng)濟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之間的關系”[2]93-94;張曙光強調(diào),“只有現(xiàn)代性的社會制度才能夠保證民族精神現(xiàn)代化的長效性和穩(wěn)定性”,只有深入推進經(jīng)濟與政治體制改革,才能實現(xiàn)“經(jīng)濟體制的民主化”、“責任政府的明確化”和“法治建設的規(guī)范化”[32]336-337;王利華強調(diào),建立現(xiàn)代社會制度是實現(xiàn)“民族精神現(xiàn)代化的工具性基礎”[]144,等等。就經(jīng)濟建設而言,劉獻君的觀點最具代表性,他強調(diào)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其根本著眼點應在利用經(jīng)濟利益的協(xié)調(diào)整合集體歸屬感”,而僅僅依靠單純的文化灌輸是極其脆弱的。所以,要保證民族成員對集體的歸屬感,首要條件是要形成足夠的經(jīng)濟吸引力,簡而言之,就是要不斷做大民族經(jīng)濟這塊蛋糕;在努力實現(xiàn)總量增長的同時,我們還必須重視民族成員內(nèi)部經(jīng)濟利益的調(diào)整,努力實現(xiàn)民族成員之間經(jīng)濟利益的關聯(lián)性和互補性,只有如此,中華民族才能為民族精神弘揚和培育提供堅實的物質(zhì)基礎[19]40。就文化建設而言,王建潤強調(diào),要認真挖掘和提煉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有

益思想價值、加強對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和利用、運用多種方式宣傳和弘揚傳統(tǒng)文化,以“延續(xù)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和獨立品格”[20]54-104;歐陽康強調(diào),要加強優(yōu)秀民族文化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為民族精神的弘揚和培育注入新的動力和智力支持[3]213。

從微觀層面說,關鍵在于各級黨員干部在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能否身體力行、發(fā)揮示范帶頭作用。之所以強調(diào)這一點,原因有三個。1.在目前體制下,黨員干部居于社會的中堅位置,只有他們身體力行地實踐和發(fā)揚民族精神,才能真正達到風氣云涌、事半功倍的效果。2.當下的調(diào)查表明,黨員干部的整體思想素質(zhì)雖然不錯,但也有相當一部分程度不同地存在問題,對民族文化知識、公共品德修養(yǎng)、政治思想內(nèi)容的了解和認知程度,還達不到普通群眾的標準,個別則遠遠低于普通群眾,缺乏最樸素的社會良知[33]。3.目前社會上廣泛存在的、有損于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主旨的種種悖論乃至錯謬現(xiàn)象,大多與黨員干部有著直接關系。例如,一方面不斷高調(diào)進行著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宣講,另一方面卻不斷違法亂紀,貪污腐?。灰环矫娌粩嗪爸裰鞣ㄖ?、廉潔自律、為人民服務的口號,另一方面獨斷專制、結(jié)黨營私,甚至恃強凌弱,辱掠百姓;一方面不斷念著尊重傳統(tǒng)、保護遺產(chǎn)的文化經(jīng),另一方面卻在發(fā)展經(jīng)濟的旗號下,大拆大建,給傳統(tǒng)文化造成致命破壞。不斷暴露出的此類言行不一、欺世盜名的勾當,不斷沖擊著人們的心理底線,每每使社會嘩然,使公眾大跌眼鏡。而扭轉(zhuǎn)這一不良趨勢、解決問題的關鍵就在于黨員干部改進思想、改進工作作風。

三、當下意識

就當下意識來說,同樣也包括兩個方面:其一就是民族精神如何關照當下問題;其二是民族精神如何獲得當下文化樣態(tài)。

強烈的當下意識也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點,這體現(xiàn)在它思想和實踐上的鮮明的現(xiàn)實主義和實用主義傾向。這一點可以說是學術界的共識,既往的研究曾從許多層面進行過闡述,例如,梁啟超說:“中國學術,以研究人類現(xiàn)世生活之理法為中心”[28]1-2;章太炎說:“國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務在工商耕稼。志盡于有生,語絕于無驗”[34]195;李澤厚曾說,所謂“實用理性”就是它關注于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不作純粹抽象的思辨,事事強調(diào)“實用”、“實際”和“實行”,對人生世事采取一種既樂觀進取又清醒冷靜的生活態(tài)度[35]320;鄭師渠先生認為,中國人“強調(diào)依靠自己的力量而非神的力量來安頓現(xiàn)世的人生,重視現(xiàn)世生活的和諧,而不是追求來世的幸福”[1]48;歐陽康指出,中國儒學傳統(tǒng)中的“實用理性”,“本質(zhì)上是一種看重此岸世界而忽視彼岸世界的人生態(tài)度”,在這種人生態(tài)度的影響之下,人們會較多地關注人間倫常,較少地耽于冥思玄想[3]194-198;劉獻君指出,中華民族精神中的實踐理性,使中國人不追求來世拯救或靈魂不朽,而是將“不朽”、“拯救”都放在今生今世的世間功業(yè)上[9]210;黃楠森曾說,中國古代的諸子百家極少做“純學術性的系統(tǒng)研究”,他們的著作都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而寫作的,涉及的領域雖然很廣,但多是修身齊家經(jīng)邦濟世之作[2]5;何曉明認為,中國人的“終極關懷”從未導向去彼岸世界尋求解脫,而是在此岸世界學做圣賢,力求人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36]43;唐明燕認為,儒學務實理性的特點表現(xiàn)在它以人為本,特別看重人在生命歷程內(nèi)的奮斗拼搏,有著強烈的入世精神,對政治、對人生,積極參與、勇于面對,每一個目標都是直接關系現(xiàn)世,實實在在的,對待每個問題都腳踏實地、求實務實、認真負責[29]76;袁陽“儒家從群體共存的立場出發(fā),放棄了對個體不死和死后世界的探求,以建構(gòu)現(xiàn)實的群體生活秩序為目標,將個人生命的超越落實到對群體生活理想的追求,從而建立起一種極度世俗化卻又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主流文化”[37]6;等等。這個傳統(tǒng)的形成,與中國早期知識分子對現(xiàn)實問題的強烈關注有著直接關系。正是由于對這些現(xiàn)實問題的合理詮釋與解決路徑的正確設計,使他們的思想獲得了當下存在的意義,并深刻地影響著整個社會發(fā)展趨勢。

當下的中國正在日新月異地發(fā)展著,與古代中國已經(jīng)相去遙遠。但社會的發(fā)展在解決舊問題的同時,也不斷制造著新問題,尤其是全球化趨勢的加強,使得這些問題更加復雜。哲學家張立文曾將這些問題概括為“五大沖突”和“五大危機”,即人與自然的沖突、人與社會的沖突、人與人的沖突、人的心靈沖突、文明和文明之間的沖突,以及生態(tài)危機、人文危機、道德危機、信仰和精神危機[38]。這些沖突與危機涵蓋了個人、家庭、階級、社會、國家、國際,其中既有物質(zhì)上的問題,也有制度的問題,更有精神的問題。其復雜性、多樣性乃至嚴重性遠非古代中國所可比擬。在這樣一種背景下,社會各界特別是知識界在開展民族精神研究的過程中,必須對這些問題做出具有中國意義的分析,描繪出中國特色的未來圖景。

同時,開展民族精神的研究與培育,還必須考慮當下中國社會特點。正如人們所熟知,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自己的文化、精神與氣質(zhì)。這個文化、精神與氣質(zhì)的形成,正是每個時代社會經(jīng)濟的產(chǎn)物。在筆者看來,與以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為主,以鄉(xiāng)村社會為基礎,以消費上的自給與半自給、生產(chǎn)上的機械與半機械為主要特點的傳統(tǒng)時代相比,當下中國社會有三個鮮明之特點:其一,都市化,其二,信息化,其三,全球化。由此也決定了當下中國文化的諸多特點,這包括:1.在文化生產(chǎn)上,一方面生產(chǎn)主體越來越多元、廣眾,另一方面,主體生產(chǎn)能力越來越強大,文化呈加速膨脹趨勢;2.在文化傳播上,一方面文化載體日益從單一狀態(tài)向多元狀態(tài)轉(zhuǎn)變,載體的類型異乎尋常的豐富,另一方面,文化的樣態(tài)在繼續(xù)拓展具象意義的同時,在虛擬領域也大大拓展;3.在文化消費上,一方面消費的頻率呈加速度趨勢,產(chǎn)品的更新?lián)Q代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消費方式從傳統(tǒng)的單一指向向更加復雜的雙向乃至多向互動轉(zhuǎn)變,另一方面,消費資源大大突破了傳統(tǒng)的地域、種族、階級、國家和社會的疆界,消費形式更加大眾化,消費內(nèi)容在日漸龐雜的同時,消費內(nèi)容選擇上卻日漸小眾化。由此,當下的中國文化表現(xiàn)在時間上日漸多元,表現(xiàn)在空間上日漸擁擠,因而在表象上不斷繁榮的同時,在價值和邏輯上的沖突也不斷加劇。這也決定了民族精神的研究、弘揚和培育,必須考慮這些社會文化的新形態(tài)、新問題,并給予合理的界定、解剖、分析與應對,面對都市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新特點,在形式和內(nèi)容上實現(xiàn)林毓生先生所講的“轉(zhuǎn)化性的創(chuàng)造”[39]。

結(jié) 語

正如許多學者所指出,民族精神的培育與弘揚是個大的系統(tǒng)工程,必須構(gòu)建政治、經(jīng)濟、文化、教育的全覆蓋體系,任何局部或單一維度的努力都不足以支撐和保障其方向的正確性、穩(wěn)定性以及措施的有效性和持久性。但這個體系的重心和關鍵點在哪里?人們并沒有給予應有的關注和深入的思考。在筆者看來,前文所論述的中國意識、實踐意識和當下意識,就應該是這個全覆蓋體系的基本價值標準、基本實現(xiàn)路徑和基本目標定位。以此為基礎,在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上實現(xiàn)文化知識、思想理論的教育與政治經(jīng)濟生活水平的提高相結(jié)合,中國經(jīng)驗的傳承與普世價值的發(fā)掘相結(jié)合,民族學術話語形式的堅守與西方現(xiàn)代學術工具的結(jié)合,學術研究與社會普及的結(jié)合,公共文化體系的保障與市場經(jīng)營機制的促進相結(jié)合,傳統(tǒng)工藝與現(xiàn)代技術的結(jié)合,個人自由表達與大眾互動參與的結(jié)合,民族精神的弘揚和培育問題,必定會取得根本性突破和實質(zhì)性進展。

參考文獻:

[1]鄭師渠.中華民族精神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趙存生.社會發(fā)展與民族精神[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3]歐陽康.民族精神:精神家園的內(nèi)核[M].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0.

[4]詹小美.民族精神論[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

[5]繆家福.全球化與民族文化多樣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宇文利.中華民族精神現(xiàn)當代發(fā)展新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7]繆克成,俞世恩.民族精神[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10.

[8]王利華.全球化進程中大學生民族精神培育研究[M].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8.

[9]陳金龍.改革開放與民族精神[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8.

[10]張岱年.文化與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8.

[11]曹興,姜麗萍.兩極理性:德國人的哲學智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2]丁偉.中國民族性[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13]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第2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4]柳詒徵.中國文化史:上冊[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8.

[15]荀況.荀子校注[M].張覺,校注.長沙:岳麓書社,2006.

[16]唐凱麟.中華民族道德生活史研究[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8.

[17]陸九淵.陸九淵集[M].鐘哲,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0.

[18]熊十力.讀經(jīng)應取之態(tài)度[M]//讀經(jīng)示要:第二講.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19]劉獻君.現(xiàn)實挑戰(zhàn)與路徑選擇———民族精神的對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0]王建潤.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新形勢下如何大力弘揚中華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1]洪堡特.論人類語言結(jié)構(gòu)的差異及其對人類精神發(fā)展的影響[M].姚小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22]孫秋英,孫昕光.話說民族精神:上[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0.

[23]葉宗鎬.傅抱石美術文集[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86.

[24]鄧其生.中國古建筑中的民族精神[J].古建園林技術,1995(3).

[25]楊洲.中國古典音樂與中華民族精神[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2).

[26]黎靖德.朱子語類[M].王興賢,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6.

[27]王陽明.傳習錄[M].閻韜,注評.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

[28]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序論[M].上海:商務印書館,1923.

[29]唐明燕.先秦儒學視域下的中華民族精神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0]卞敏.中華民族精神研究[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8.

[31]李道湘,于銘松.中華文化與民族凝聚力[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

[32]張曙光.民族信念與文化特征:民族精神的理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3]趙興勝.黨員群體與當下民族精神培育的緊迫性[J].東岳論叢,2013(6).

[34]章太炎.章太炎全集: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35]李澤厚.中國現(xiàn)代思想史論[M].北京:東方出版社,1987.

[36]何曉明.返本與開新———近代中國文化保守主義新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37]袁陽.生死事大———生死智慧與中國文化[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38]李靜.和合學是化解人類困惑的一種選擇———張立文教授訪談錄[J].理論參考,2007(2).

[39]林毓生.中國傳統(tǒng)的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1.

Chinese Awareness,Practical Awareness and Actual Awareness:

The Three Key Points of Research and Cultivation of the National Spiri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Globalization

ZHAO Xing-sheng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Shandong,China)

Abstract:What the so-called Chinese Awareness is to study Chinese national spirit problems with Chinese thinking style to highlight the true Chinese spirit;the Practical Awareness means that the academic research should not only serve the practice but stem from it to demonstrate and cultivate the national spirit with the specific social practice activities;the Actual Awareness refers to how the national spirit takes attention to the actual problems and keeps itself with the relevant state.These three kinds of awareness are the basic value standards,targets and methodology to cultivate and promote the Chinese national spiri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globalization in order to build the new management system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with the following combinations:the cultural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with the improved political and economic living standards;the inherited Chinese experience with the explored universal values;the national academic discourse with Western modern academic tools;academic research with social popularity;th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with the operational market mechanism;traditional crafts with modern technology;individual expression freedom with public interactive participation.

Key words:Globalization;national spirit;Chinese Awareness;Practice Awareness;Actual Awareness

(責任編輯孔凡濤)

猜你喜歡
民族精神全球化
新舊全球化
全球化減速:全球化已失去動力 精讀
好奇心與全球化是如何推動旅游新主張的
凈能源危機:特朗普的貿(mào)易戰(zhàn)與全球化的終結(jié)
全球化陷阱
主旋律電影在國民教育中對民族精神的傳揚
提倡民族主義振奮民族精神
《狼圖騰》與中國的圖騰文化
淺析古詩文中蘊涵的儒家文化精髓
時代呼喚寫意中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