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晉
?
論程翔語文課堂的“學生體驗”
◎于 晉
語文課堂教學,對學生語言的學習、文化水平的提高、靈魂的凈化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語文課堂教學現(xiàn)狀卻面臨著一些困境。首先是社會大環(huán)境的漠視。現(xiàn)在是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時代,但同時也是一個崇拜物質、追求時尚的時代,社會進入了“讀圖時代”,讀書氛圍過于浮躁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語文課堂的教學。其次是語文的人文性被功利性扼殺。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到:“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钡趯嶋H的教學過程中,語文的工具性被大大強化,而人文性被扼殺。在考試分數(shù)至上的語文教育模式下,字、詞、句的認知和掌握顯得更加重要,解題方法和答題思路取代課文品讀。語文課堂教學成為答題的訓練場,變得功利、短視。再次是多媒體教學的沖擊。多媒體教學將設計好的課件按部就班地展示給學生,學生本可以邊讀邊在課文上圈點勾畫,寫下自己的閱讀心得,而多媒體教學剝奪了學生的這一機會,將學生對文字的鑒賞變成了對圖像的欣賞,極大破壞了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使得語文的詩意性被削弱。
課堂教學作為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載體,在語文教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于課程教學,不同的語文教師都有著不同的教學策略,新生代語文特級教師程翔,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課堂教學觀:語文課堂“學生體驗”教學觀。
中學語文特級教師程翔對語文課堂教學有著自己的獨到見解,認為語文課堂教學必須讓學生親身體驗。
(一)學生體驗的內涵
體驗,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為:親身經歷,實地領會;通過親身實踐所獲得的經驗;查核,考察。程翔提倡語文課堂教學應注重學生親身體驗,這里的“體驗”,指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身體活動與直接經驗而產生的感情與意識,要求把讀、寫、聽、說、思真正變成學生的行為,教師不能越俎代庖。而語文課堂“學生體驗”主要指的是學生對語文要有原始閱讀和原始理解,即強調學生在沒有干擾下獲得的感受和理解。
(二)學生體驗的特征
第一,學生主體性。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是對學生主體性的喚醒,也是對其主體獨特性的培育。第二,情感豐富性。體驗注重學生在閱讀時的情感體驗,包括對文本自身所表達的情感體驗,也包括學生在感受文本時自身情感變化的體驗。第三,不可替代性。體驗是學生對文本的自主感受、自主判斷并最終自主內化的活動,這是包括老師在內的其他人不能替代的。
之所以強調學生親身體驗,程翔認為:第一,學生的天職決定了他們要親自讀書,親自討論,自悟自明,教師不能代替;第二,學生的親身體驗是將外在的知識轉化為自身素養(yǎng)的過程,是一個內化的過程;第三,學生有了自己的感受,才能綜合他人的觀點,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才能辨別他人觀點的對錯。
語文課堂“學生體驗”的建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著深厚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根據的。
(三)學習體驗的理論基礎
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世界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對于世界的理解是由每個人自己決定的。所以,學習不是簡單被動地接收信息而是由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這種建構是他人無法代替的。據此來審視語文課堂,在語文課堂中,必須充分發(fā)揮學生作為文本接受者的主體性,讓學生觸摸文本,保證學生對文本擁有第一印象,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對文本產生個性化的理解。
2.主體性教育理論
主體性教育理論認為,教育的實質是充分尊重、發(fā)展受教育者的主體性。要求不僅把人視為社會歷史事件的主體,也把教育中的學生視為活動的主體,尊重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程翔認為“學生體驗”就是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主體的標志就是學生親自讀書、學生親自談感受、學生向老師質疑問難。學生體驗給教師提供了一個了解每一個學生主體的機會,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3.課程標準的要求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在“課程目標與內容”中提出總體目標和內容包括“注重情感體驗,發(fā)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在“課程目標”中提到學生應該在“感受與鑒賞”方面獲得發(fā)展,指出“閱讀優(yōu)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fā)展想像力和審美力。在閱讀中,體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發(fā)珍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感受藝術和科學中的美,提升審美境界”。由此可見,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語文課堂教學在開展與實施的過程中應關注學生自身發(fā)展,重視學生感受,而程翔的語文課堂“學生體驗”符合了課程標準的這一要求。
(四)實踐根據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所有的學生體驗的機會,讓他們互相交流,互相啟發(fā)。但是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程翔認為,學生體驗對學生及教師都是有所要求的。
一方面,學生體驗應包括情感和審美的體驗等。課文中的思想感情要讓學生通過閱讀體驗出來,而審美體驗是一種綜合的心理活動,可以給學生帶來精神上的愉悅。
另一方面,正確處理學生體驗與教師指導的關系。學生的體驗感受是教師進行指導的基礎,但僅有學生的體驗感受是不夠的,學生的體驗再深入也會有局限。
程翔強調語文課堂的“學生體驗”,表現(xiàn)在語文課堂形成自己獨特的教育教學風格。
(一)理性閱讀、注重思考體驗的實用文體教學
程翔教學《中國石拱橋》,首先“請同學們讀課文”,讓學生對課文有自己的初步體驗。接著引導學生讀課文,回答問題后繼續(xù)引導“再次閱讀課文,看一看作者是怎樣寫的”。并且在學生對課文進行理性客觀的閱讀之中,一步一步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準確地說明事物”,思考分析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并通過文章使用“數(shù)字”來說明事物的方法,理解作者治學態(tài)度的嚴謹。由此可以看出,程翔在進行說明文的課堂教學時,注重學生的理性閱讀與思考體驗,以分析文章的語言特點、作者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等作為教學重點,從而達到預期教學目標。
(二)感性朗讀、強調審美體驗的散文文體教學
程翔上《荷塘月色》,直入主題,然后讓學生自讀課文,緊接著選個別學生朗讀課文,并讓學生點評該同學朗讀的優(yōu)點及不足,并要求學生再次朗讀課文。課堂之中,程翔反復讓學生朗讀課文,對學生朗讀是否“投入、有感情、語速掌控得好”提出要求,并且讓學生在朗讀課文的同時感受文章,要求“說出對這篇散文的印象如何”。程翔每分析到一段課文,總會提出要求“請一位同學先讀一遍”,使學生對內容獲得自己的審美體驗后,然后再指導學生分析與感悟文本。對這篇散文《荷塘月色》的授課,程翔是一步一步引導學生通過感性朗讀,感受文章中字、詞、句的優(yōu)美與恰當,感受文章的美,讓學生通過自身的不斷朗讀獲得審美體驗。
(三)“一讀到底”、給予生命體驗的文言文體教學
程翔在講授《將進酒》時,打破常規(guī),采用了“一讀到底”的授課方法,分別以齊讀、自讀、誦讀等方式引導學生讀詩十二次,以“讀”貫穿課堂始終,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引發(fā)學生的深入思考,進而給予學生豐富的生命體驗。
(四)原始閱讀、把握情感體驗的詩歌文體教學
程翔在《再別康橋》教學思路中指出教學的第一步是“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并談一談初步印象”。他解釋說,“學生對詩歌的原始閱讀非常重要,在此基礎上產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學的起點與依據”。以“《再別康橋》屬于抒情詩”為切入點,引入課文情境,講解“通過意象來抒發(fā)感情”,并且提出更深入的問題“作者的感情有沒有變化?如果有變化,是加強了呢還是減弱了呢?”引導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深入理解詩詞,進入到作者的精神世界,進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可以看出,對于詩歌文體的教學,程翔首先是把握學生的原始閱讀,讓學生產生自己的原始理解,即初步印象,并以此為教學的起點與依據。接著通過內容的解讀帶領學生進入到作者的精神世界,進行情感體驗。
(五)展開聯(lián)想,調動生活體驗的作文文體教學
程翔出示寫作題目——說“)”,然后“請同學們考慮,應該怎樣構思呢?”或者說“你能想到哪些與‘曲’字相關的內容呢?”這一環(huán)節(jié)就是讓學生充分展開聯(lián)想,讓學生調動生活積累、生活體驗,把與“曲”有關的事物都盡可能地都想到。有的學生想到了曲水流觴,有的想到了心電圖的曲線,有的想到了彎曲的水管……可見,同一個題目,不同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體驗后產生的聯(lián)想也就不同。在程翔老師的引導下,學生把聯(lián)想到的這些內容按照階梯式的方式加以排列,形成“曲之樂,曲之用,曲之美,曲之智,曲在壯”的階梯狀思維之后,對下一步的寫作就有了明確的思路。
(六)分析人物、開展角色體驗的小說文體教學
程翔在導入《孔乙己》課文之后,當即要求學生“把課文讀一遍”,然后問學生“初步感覺如何?”然后開始分析課文。在課文形象“孔乙己”的具體分析過程中,程翔讓學生讀課文,然后請一個同學讀一遍并讀出“孔乙己是在人們的什么聲中出場的”,然后讓學生評點,自己給出指導意見“注意這句話‘什么清白?’是問號。問號應該怎么讀?‘什么’之后頓一下,然后讀出問的語氣??梢约右粋€逗號:‘什么,清白?’”,最后自己把這部分內容讀一遍。由此可以看出,程翔老師對于小說文體的教學十分重視學生對于小說人物的角色體驗,讓學生置身其中,從而體會角色的特征及思想。
(七)分段朗讀、強調論點體驗的議論文體教學
程翔教授《呆氣》,讓學生分別讀第一、二段,班級齊讀第三、四段,每段讀完之后,程翔提出問題并讓學生在課文中標注出來,并且詢問學生“作者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對于屬于比較典型的思想評論《呆氣》,程翔老師將其作為議論文進行了學習,讓學生分段朗讀課文,進行論點體驗,找出作者的立論點以及論證依據,課堂教學效果很好,學生的表現(xiàn)欲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生接二連三地回答問題,課堂氣氛異常活躍。
語文課堂是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課堂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寫者、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tài)過程。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但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來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
程翔的“學生體驗”語文課堂閱讀教學觀,主張學生鉆研文本,獲得閱讀體驗,不僅體現(xiàn)了新課程標準對閱讀教學的相關要求,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欣賞和評價的綜合能力,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這樣的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給語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榜樣,讓語文教育能夠真正教育到學生心中。
參考文獻:
[1]程翔.一個語文教師的心路歷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程翔.程翔與語文教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4]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于晉 浙江溫州大學人文學院 32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