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以人本思想為核心:經濟學體系創(chuàng)新之我見*

2015-02-25 10:41:30常修澤
學術研究 2015年10期
關鍵詞:政治經濟學經濟學筆者

常修澤

經濟學管理學

以人本思想為核心:經濟學體系創(chuàng)新之我見*

常修澤

中國當代經濟學理論有三個來源,包括中國本土的經濟學理論、西方經濟學的傳入和斯大林版的政治經濟學。從人本思想的角度研究,傳統(tǒng)的經濟理論主要存在“權力本位”和“物本位”兩大突出問題。在傳統(tǒng)的計劃經濟模式下,人的主體性被集權所壓制,在原教旨的市場經濟模式下,人的主體性被金錢所侵蝕。在當今中國,“金錢拜物教(物本位)”與“權力拜物教(官本位)”都已“接近盡頭”。中國急需探索新的包含“人的發(fā)展經濟學”在內的經濟學完整體系,從“中”、“馬”(馬克思理論)、“西”三個維度來挖掘人本思想及其在經濟學中的價值。以人本為核心來探討創(chuàng)建經濟學,建議采取“一個頂層,三道橫梁,四個支柱”的理論框架,由此形成一個新的理論體系。

人本思想經濟學體系人的發(fā)展經濟學

討論中國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創(chuàng)新問題,著眼于未來,筆者建議以人本思想作為核心,推進經濟學體系創(chuàng)新。本文探討三個問題。

一、中國當代經濟學理論的三個來源及其存在的問題

中國現在經濟學的來源是哪里?有哪些致命的問題?筆者于1979年至1998年曾參與過《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北方本)的研究和編寫。①谷書堂、宋則行:《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北方本),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版。此后20年共出8版,本文作者為編修組成員。參見常修澤:《谷書堂主持〈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編修紀略》,《改革與戰(zhàn)略》2015年第1期。根據筆者對中國經濟學的了解和把握,中國現在的經濟學大體有三大來源:“中”(中國本土的經濟學理論)、“西”(西方經濟學的傳入)、“斯”(斯大林版的政治經濟學)。

第一個來源是中國本土的經濟學理論。經濟學界過去對此研究得不夠。當年梁漱溟老先生在山東省鄒平縣等地搞了一個“鄉(xiāng)村建設運動”。他的理論就是中國本土經濟學“鄉(xiāng)村建設派理論”。據筆者所知,1917年梁漱溟擔任北京大學講師時,完成了他的著作《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他把解決中國問題的重點落在經濟社會改造上,他想出的辦法是“鄉(xiāng)治”,在河南、山東開始試驗“鄉(xiāng)村建設”。梁漱溟發(fā)起的這一運動因為抗戰(zhàn)被迫中斷。

這一運動不僅在北方,而且在南方也盛行一時。除梁漱溟先生外,陳翰笙、錢俊瑞、薛暮橋、孫冶方、吳覺農、孫曉村、馮和法、王寅生、張錫昌、姜君宸等也在上海發(fā)起“中國農村經濟研究會”,特別是薛暮橋主持創(chuàng)辦《中國農村》月刊,發(fā)表了許多關于中國經濟特別是農村問題的論文、調查報告,探討中國本土的經濟學理論,構成我們今天經濟學的第一個來源——本土經濟學派。值得重視的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站在改革開放前列的經濟學家中,有本土經濟學淵源的薛暮橋先生是一位突出的代表。

第二個來源是西方經濟學的傳入。傳入的西方經濟學,首先是亞當·斯密的《國富論》。[1]《國富論》這部被稱為“經濟學第一次革命”的著作,建立了以自由放任為中心的經濟學體系,對于經濟學理論的創(chuàng)立有極大貢獻。它使經濟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后來,英國經濟學家杰文斯、馬歇爾和法國經濟學家瓦爾拉斯等提出的邊際效用價值論,被說成是“經濟學上的第二次革命”,標志著新古典經濟學的開始(馬歇爾在1890年發(fā)表的《經濟學原理》是代表性的教科書)。再后來,以凱恩斯、瓊·羅賓遜、薩繆爾森、弗里德曼和盧卡斯為代表的一批著名經濟學家,從各自不同的角度進一步發(fā)展當代西方經濟學理論,其中,凱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業(yè)、利息和貨幣通論》標志著當代經濟學的產生。

在介紹和傳播西方經濟學方面,南北方著名學府曾作出歷史貢獻。例如,筆者比較熟悉的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曾作過探索。1927年畢業(yè)于美國耶魯大學的博士何廉先生在張伯苓校長的支持之下,創(chuàng)辦南開大學社會經濟研究委員會(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前身),后又邀請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博士方顯庭主持研究工作,結合中國經濟實際,大量介紹西方經濟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等都作過廣泛傳播。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西方經濟學的某些范疇已開始被政治經濟學所吸納。這構成中國今天經濟學的第二個來源。

第三個來源是斯大林版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影響。在三大來源里面,斯大林版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個主流的來源,影響最廣泛。就當年斯大林的經濟理論是怎樣傳入中國內地的問題,筆者這幾年做了些調研,走訪中國人民大學和南開大學的前輩,搜集了一些資料。根據筆者現在掌握的資料,1950年也即新中國成立第二年,高等教育部曾邀請?zhí)K聯當時經濟學的權威到中國來“布道”,以中國人民大學為基地,辦政治經濟學研究班(這是有學位的)。同時,高等教育部還“搭便車”,在燕京大學辦了一個“政治經濟學師資培訓班”,把全國20多所著名高校政治經濟學的骨干老師請到燕京。人大班是給研究生上課,燕京班是給進修生上課。主要的授課者有四位:第一位是阿爾馬卓夫,第二位是然明,第三位是焦姆斯基,第四位是諾羅肖洛夫。上述蘇聯專家在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班以及燕京大學“政治經濟學師資培訓班”可稱為奠基性的傳播。[2]尤其是燕京班參加的是各髙校政治經濟學主要的學術帶頭人,在官方強大的推動下,傳播得很快。

接著,20世紀50年代的斯大林《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及以其為基調的《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傳入,對中國形成了一種主流的影響。中國在相當長時期內占主導地位的政治經濟學,盡管有中國本土的元素,有西方的元素,但是以蘇聯教科書影響最深,這可以說是政治經濟學的“基因”。

從今天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的眼光來分析,斯大林版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主要存在什么問題?根據筆者從人本思想的角度觀察,主要有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斯大林《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的思想體現了一種“權力本位”或者“官本位”的思想,對人的發(fā)展是很淡漠的。原蘇聯高級黨校教授尼·馬斯洛夫說,斯大林搞的“社會主義”,用馬克思的話來說,就是“粗陋的”兵營式的社會主義。其特點是:(1)人類要求方面的禁欲主義和平均主義;(2)少數領袖的專制;(3)整個社會聯系體制的官僚化;(4)把人看作是執(zhí)行上級機關意志的盲目工具。在這種“禁欲””、“專制”、“官僚化”和“盲目工具”的情況下,沒有什么“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可言。這勢必造成對人的發(fā)展和尊嚴的淡漠。

舉個例子。遠的不說,以2008年8月3日去世的俄羅斯人文主義者索爾仁尼琴為例,衛(wèi)國戰(zhàn)爭爆發(fā)后,1942年他以炮兵中尉的身份奔赴前線,因戰(zhàn)斗出色曾獲二級衛(wèi)國戰(zhàn)爭勛章和紅星勛章,但因在1945年的一封私信中批評斯大林和極權體制而被人告密,被判8年勞改。一封不具宣傳意味的私人信件竟招致8年牢獄。更令人震驚的是,索爾仁尼琴根據勞改營的生活感受寫的《古拉格群島》發(fā)表后,手稿被當局追查,凡是藏匿這部手稿的人,也被當局判8年勞改,[3]這樣踐踏人權的事情在斯大林體制下絕非個別案例。

正因為這樣,所以在《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中,核心是鼓吹“指令性”計劃體制。請思考一下,這種指令性計劃由何而來?根子在“把人看作執(zhí)行上級機關意志的盲目工具”,與此相聯系,渲染權力在經濟當中的主導作用,這個色彩非常之濃。這是最嚴重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物本主義和物本位理論違背社會主義生產目的,存在“為生產而生產”的傾向(而不是為人的需要而生產),明顯地存在“見物不見人”的弊端。這一點大家比較熟悉,不再展開。這里需要指出的是,西方經濟學的某些流派,特別是原教旨市場經濟理論,同樣存在“見物不見人”的問題。在公平和效率的問題上,強調效率而忽視公平,缺乏人文關懷。

總之,一個是“官本位”、一個是“物本位”,這兩個問題是今天政治經濟學創(chuàng)新所面臨的要害問題。正因為存在著“官本位”和“物本位”,因此后來它這個思想的演變,就形成了“雙重奴役”的問題。一重就是“權力奴役”,在此體制下,每個人都成了一個附屬物。二重是“金錢奴役”,或者說物質的奴役:喪失信仰,追逐金錢。

對于“雙重奴役”的情況,筆者在《人本體制論》開篇“題記”寫道:“在傳統(tǒng)的計劃經濟模式下,人的主體性被集權所壓制;在原教旨的市場經濟模式下,人的主體性被金錢所侵蝕?!保?]這兩段話,大體反映了筆者對于“雙重奴役”的看法:傳統(tǒng)的計劃經濟和原教旨的市場經濟都是通向人的奴役之路。

21世紀的今天,更要面對“雙重奴役”的問題。特別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fā),使筆者更加深刻地意識到,“金錢拜物教(物本位)”與“權力拜物教(官本位)”這兩條通往奴役之路都已“接近盡頭”。中國急需探索新的包含“人的發(fā)展經濟學”在內的經濟學完整體系。

二、從“中”、“馬”、“西”三個維度挖掘人本思想及其在經濟學中的地位

以人本為核心來探討創(chuàng)建經濟學,需要從哪方面來探討呢?沿著上面闡述的思路,筆者建議可從“中”、“馬”、“西”三個維度來挖掘人本思想及其在經濟學中的地位。

第一個維度,是“中”——從中國本土的角度挖掘人本思想。在兩千多年前,中國的先哲著作中就閃耀過“人本”的思想。根據筆者掌握的史料,第一個提出“以人為本”思想的是兩千多年前的管仲(齊國宰相)?!豆茏印ぶ衅ぐ匝浴分杏幸痪湓捴v得很清楚:“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本亂則國危?!惫P者以為,管子能認識到“本理”與“國固”,“本亂”與“國?!敝g的內在聯系很不簡單。盡管他的理論還存在明顯的“人本工具論”色彩,但是他所提出的“本固則國安,本亂則國?!彼枷牒苌羁?。[5]這是中國先哲的人本主義萌芽之作。我們需要挖掘這些帶有中華文明本土色彩的思想。

第二個維度,是“馬”——從馬克思的著作中挖掘人本思想。筆者在寫《人本體制論》這本書的過程中,查閱了馬克思關于人本的論述,發(fā)現有一段十分意味深長的題詞。題詞人為弗里德里?!ざ鞲袼梗瑫r間為1894年,即恩格斯去世的前一年,緣由為當時歐洲的共產主義者擬在日內瓦籌辦一個雜志《新紀元》。為了創(chuàng)辦雜志,他們給恩格斯寫信,請求為該雜志“創(chuàng)刊號”題詞。恩格斯題的是什么詞呢?他給《新紀元》雜志的主編卡內帕回信說:“我打算從馬克思的著作中給您尋找一行您所要求的題詞。……‘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倍鞲袼共⑻匾馍昝?,除了摘出這句話以外,“我再也找不出合適的了”。[6]

馬克思主義的道理千條萬緒,恩格斯為什么給《新紀元》創(chuàng)刊號唯獨摘錄馬克思這句話?而且,1894年是恩格斯去世(1895年8月5日)的前一年,這是作為親密戰(zhàn)友的恩格斯對馬克思思想“再也找不出合適的了”的概括和表達,也是恩格斯積其一生之體驗得出的重要結論。的確,馬克思十分重視人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主體地位。在他成為成熟的共產主義者之后,在闡述新社會的本質要求時,更明確指出,新社會是實現人的自由的全面發(fā)展的社會,在這一社會中人們可以“在最無愧于和最適合于他們的人類本性的條件下來進行這種物質變換”,[7]“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保?]這是馬克思主義關于未來新社會本質的精辟思想,即每個人自由的全面發(fā)展是未來新社會本質。

第三個維度,是“西”——即西方學者關于人的發(fā)展的一些有益理論。這方面應該提醒經濟學界重視。為了寫《人本體制論》這本書,筆者搜集有關資料并得知,在當代經濟理論中,一些具有人文主義思想的學者日益關注人自身的命運問題。例如,當代發(fā)展經濟學家丹尼斯·古雷特(Goulet)提出,發(fā)展的核心價值和基本要素應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生存”;二是“自尊”;三是“自由”。[9]再比如,法國經濟學家佩魯指出,真正的發(fā)展必須是經濟、社會、人、自然之間的全面協(xié)調共進;并堅持認為,應把“人的全面發(fā)展”作為發(fā)展的根本目標與核心價值取向。[10]阿馬蒂亞·森(Sen,Amartya)更提出“以自由看待發(fā)展”的理論。按照阿馬蒂亞·森的理論,發(fā)展的本質在于擴展人的可行能力(ca-pability),即人們過自己認為有價值的生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以及實現自己想要達到的狀態(tài)的能力。[11]這里的“過”、“做”、“實現”是人自身自由發(fā)展的三大重要支點。

中國經濟學的理論體系創(chuàng)新,應在對上述三方面思想挖掘的基礎上,融匯“中”、“馬”、“西”,形成新綜合,以充分吸收人類豐富的文明成果。在這方面不應采取排斥主義,而應采取包容性的理論思維。[12]

三、以人本思想為核心的經濟學大體框架

以人的發(fā)展作為核心思想來貫穿經濟學理論體系,其理論框架大體應該是什么樣的?根據筆者這些年的研究,可采取“一個頂層,三道橫梁,四個支柱”,由此形成一個理論體系。

(一)一個頂層

筆者的基本想法,是以人的自由的全面發(fā)展作為頂層設計的基本導向,或者叫核心。

馬克思在《哲學的貧困》中曾對經濟學對象作了高屋建瓴的闡發(fā)——人們按照物質生產發(fā)展的社會關系創(chuàng)造了相應的原理、觀念和范疇,而經濟范疇只不過是“生產方面社會關系”的理論表現的抽象。

后來,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更清晰提出,“生產方面社會關系不外就是生產過程中所結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一定的生產決定一定的消費、分配、交換和這些不同要素相互間的一定關系”?!安煌叵嗷ラg的一定關系”實質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里的主體是“人”,不是物。

在頂層設計這方面,建議把握以下四點:(1)要以“人本實質論”(實質在于人的自身解放和每個人自由的全面發(fā)展)為核心范疇;(2)以“人的三層含義論”(橫向上“全體人”,縱向上“多代人”,內核上“多需人”)為分析出發(fā)點;(3)揭示“三個解放”(解放生產力、解放生產關系、解放人)之間的內在聯系和互動過程;(4)特別要剖析清楚“雙重奴役論”。

(二)三道橫梁

第一道橫梁,在所有制關系上實行“混合所有制經濟”。2003年,筆者曾發(fā)表了《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新課題》的論文,對這一新課題進行了早期探討。[13]在2013年出版的《包容性改革論》中,從全面改革新階段的戰(zhàn)略目標出發(fā),探索性地把混合所有制經濟定位為“包容性體制的經濟基礎”。在《給三中全會全面改革方案的四點框架性意見》中,建議將混合所有制經濟寫入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14]為什么如此強調混合所有制經濟,有什么考慮?針對此,筆者于2014年3月提交了《混合所有制的價值再發(fā)現與實現路徑》,從四個方面闡述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理論價值。其一,從經濟體制改革方面分析,混合所有制是市場經濟體制的產權基礎。其二,從社會體制改革分析,混合所有制經濟是“社會共生”體制的經濟支撐。其三,從政治體制改革分析,混合所有制經濟是現代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四,從新階段全面改革的部署分析,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尋求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的突破點。

第二個橫梁,在資源配置方式上實行市場經濟。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發(fā)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這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多年來,在黨的文件里第一次出現資源配置由市場決定的論斷,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來政府文件里第一次出現,具有石破天驚的意義。市場經濟包含的內容很豐富,比如市場與政府的關系如何協(xié)調、市場化與公正化的關系如何處理等,都需闡述清楚。這又涉及下面一道橫梁。

第三個橫梁,經濟發(fā)展的落腳點在于共同富裕。中國下一步要發(fā)展的不是那種原教旨主義的市場經濟,而是一個與公平、公正融為一體的市場。當今世界,有三道“天光”,其中,公平正義即是一道“天光”——全球民眾呼喚“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共同富裕的訴求是共同的。

(三)四個支柱(四個過程)

這涉及經濟學建立體系的方法問題(注意:這里不是指研究方法,而是指敘述的方法)。而“敘述的方法”,正如馬克思所言,必須在形式上同研究的方法相區(qū)別。“研究必須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種發(fā)展形式,探尋這些形式的內在聯系。只有這項工作完成以后,現實的運動才能適當地敘述出來?!保?5]以人本思想為核心構造經濟學體系的理論框架,必須適應人本分析的需要,可采用“四過程法”(即生產過程、流通過程、分配過程、消費過程)。如果把理論體系比喻為大廈的話,筆者把“四過程法”當成“四個支柱”。

“四過程法”要有新思路:第一個是生產過程。生產過程寫什么?寫人的自主決策與創(chuàng)新。第二個是流通過程。講什么?講人與其他要素的自由流動及其模式創(chuàng)新。第三個是分配過程。這里強調“要素按貢獻分配”與“人的心靈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最后一個過程,是消費過程。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講到消費過程用了弗里德曼一本書的書名——“自由選擇”。也就是消費過程怎么樣自由選擇,怎么樣滿足消費者的多方面需求。

總之,用人的發(fā)展作為一條主線,把這“四個過程”——生產過程、流通過程、分配過程、消費過程串下來,從而大體形成一個新的體系結構。

[1][英]亞當·斯密:《國富論》(新中譯本),楊敬年譯,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

[2]谷書堂:《谷書堂自述》,載柳欣、常修澤主編:《不平坦的治學路一谷書堂學術經歷與學術思想述評》,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2014年。

[3]常修澤:《產權人本共進論》,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0年。

[4][5]常修澤:《人本體制論》,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年。

[6][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89、189頁。

[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927頁。

[9]Goulet,D.,The Cruel Choice:A New Concept in Theoty of Deuelopment,New York:Atheneum,1971.

[10]Perroux,F.,A New Conceptof Deuelopment,Basic Tenets,london:Croom Helm,1983.

[11][?。莅ⅠR蒂亞·森:《以自由看待發(fā)展》,任賾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12]常修澤:《包容性改革論》,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3年。

[13]常修澤:《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新課題》,《21世紀經濟報道》2003年10月16日。

[14]常修澤:《給三中全會全面改革方案的四點框架性意見》,《經濟決策參考》2013年6月。

[1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3頁。

責任編輯:張超

F011

A

1000-7326(2015)10-0064-05

*本文系作者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國經濟學理論體系創(chuàng)新”研討會上的發(fā)言錄音整理稿,征得作者同意,本刊予以發(fā)表。

常修澤,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100037)。

猜你喜歡
政治經濟學經濟學筆者
論政治經濟學方法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建構
簡明經濟學
送餐的巫術經濟學 精讀
英語文摘(2019年11期)2019-05-21 03:03:30
構建更確當政治經濟學芻議
湖湘論壇(2016年6期)2016-02-27 15:24:01
經濟學
新校長(2016年5期)2016-02-26 09:28:48
黑格爾、馬克思與古典政治經濟學
現代哲學(2015年5期)2015-12-04 05:50:53
經濟學的優(yōu)雅
海峽姐妹(2014年2期)2014-02-27 15:09:03
蘇聯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與政權
兩個插件,讓Chrome變身iPhone
Google Reader訂閱按需讀
德昌县| 满洲里市| 景洪市| 搜索| 修文县| 西充县| 贺州市| 成武县| 凌源市| 临夏县| 涟水县| 开江县| 乌拉特前旗| 楚雄市| 唐山市| 六安市| 高青县| 大冶市| 柏乡县| 康平县| 平乡县| 安康市| 双柏县| 崇左市| 嘉祥县| 三亚市| 郯城县| 桐庐县| 江达县| 晴隆县| 宁都县| 东乌| 永顺县| 香河县| 巫山县| 安仁县| 忻城县| 赤城县| 康平县| 高雄县| 涿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