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 (宿遷學院建筑工程學院,江蘇 宿遷223800)
項目驅動法是通過具體的景觀設計項目,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直接深入現(xiàn)場,參與項目的方案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實現(xiàn)理論知識與現(xiàn)場要求的結合,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教學方法[1,2]。項目驅動法可以幫助學生明確課本知識中的關鍵點,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近些年來,國內許多高校都對項目驅動法在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索,現(xiàn)已成為高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轉型非常重要的實踐方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3,4]。
《園林工程》是一門與現(xiàn)場和實踐結合緊密的課程,其主要包含種植、給排水、地形、園路、水電、機械等基本內容,是園林專業(yè)課程體系中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5]。在前些年的專業(yè)教學中,該門課程共有128個學時,其中理論學時和實驗學時各64個。近幾年來,高校對各門課程的課時都進行精簡,《園林工程》課程也相應調整到64個學時,理論課與實踐課各自平分,這對《園林工程》課程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一方面該門課程內容量大,涉及面廣,要求學生在32個學時的時間內掌握多個相對獨立的知識點,由于學生對工程實體形象的感覺抽象,因而學習難度較大,教學效果不理想。針對上述狀況,筆者結合教學實踐過程,從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進、課程考核和成績評價辦法完善等方面進行了探討,以期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
《園林工程》課程教學任務是讓學生理解園林工程現(xiàn)場的主要矛盾所在,認識具體的園林構成要素,為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將班級劃分為5個項目組,通過項目組與當?shù)氐脑O計院和園林企業(yè)對接 (例如宿遷為花木之鄉(xiāng),有近百家園林企業(yè),為項目對接提供了便利),選擇實際工程項目2~3個,項目的操作和設計基本涵蓋《園林工程》中的種植、給排水、地形、園路、水電、機械等內容。讓學生了解項目初期的概念形成過程,參與項目的初步方案設計和植物配置施工圖設計。與此同時,通過項目進程的不斷推進,學生可以了解實際施工現(xiàn)場項目管理并直觀感受項目的最終效果,從而深刻理解書本理論知識中的駁岸、護坡、景觀園路尺度等難以認識的問題。
目前,高校園林專業(yè)一般使用的教材是張文英教授主編的《風景園林工程》 (中國農業(yè)出版社出版),總體來說,該書內容豐富且輕重有別,章節(jié)設置合理。但從項目驅動的教學方法角度來看,需要一門實踐性和針對性較強的理論指導書籍,能夠從園林項目的發(fā)展過程來安排章節(jié),讓學生隨著項目的推進,同步接觸新的知識[5]。根據(jù)上述原則,最終選擇南京林業(yè)大學趙兵教授編寫的《園林工程》。另外,隨著近些年來考研學生數(shù)量的增加,在教學內容中需要增加景觀施工圖和植配施工圖的內容,該書也滿足了上述要求。
地形、山水、園路是園林工程中的3個主要部分,因而確定上述內容作為教學重點章節(jié)。由于園林機械和園林電器章節(jié)在后續(xù)學習中有專門的課程單獨講解,而工程概預算和施工管理方面的內容可以在實踐參觀中現(xiàn)場指導學生,因而上述章節(jié)可以刪減,同時增加景觀工程施工圖出圖規(guī)范和假山工程中塑石等方面的內容。另外,通過提供實際項目的土方調配平衡量、綠化的工程量清單以及園林附屬設計的清單,使學生快速掌握土方工程知識,深入了解種植工程的植物規(guī)格以及園燈、垃圾箱、標示牌、警示牌等在課本中較難講解的內容,并使學生認識到這些附屬工程與整個項目在景觀效果上的統(tǒng)一性和多樣性。
在《園林工程》課程教學過程中,鑒于學時被壓縮一半,學生的課堂學習時間十分有限,在整體上,教師教學的主要方向應該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為此,教師可以將一個完整的園林工程項目作為實體,驅動學生把各個不同的章節(jié)的知識點串連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根據(jù)項目不同階段的需要主動學習、積極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案,不再把學習當作一種負擔,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變?yōu)橹鲃拥貙で笾R[6]。
采用現(xiàn)場教學法時,師生共同來到項目現(xiàn)場,教師講授項目現(xiàn)場的地形條件、土壤類型、植被情況、水資源利用、周邊的建筑設施以及道路交通等要素,教師根據(jù)現(xiàn)場的具體情況對方案進行推理,學生身在其中,面對實體,因而易于理解[7]。特別是到現(xiàn)場對場地的尺度感的鍛煉是學生在課堂上無法獲得的,學生通過對項目現(xiàn)場情況的掌握,加深了對設計過程的理解,激發(fā)了設計思維,對知識的運用更有方向感,同時對《園林工程》課程的整體理解也很有幫助。
在實踐教學中或者項目開始設計施工前,教師要帶領學生到周邊優(yōu)秀的園林場地中觀摩學習,通過分析園林綠化的風格與甲方要求,既能使學生從專業(yè)出發(fā)拓寬設計思路,同時又使他們能從委托方的角度考慮區(qū)位限制、功能要求、風格喜好以及基本的工程成本,從而提高學生對實際項目的理解能力和操作水平。
園林工程的設計過程是一個經驗不斷積累的過程,無論何種類型的工程項目都離不開前人的實踐總結[8]。對于園林專業(yè)的學生來說,通過借鑒正規(guī)案例的輔助分析,能快速構建相關園林景觀項目的整體結構。此外對項目的定性定位、項目中具體的功能查找以及不同功能間的關聯(lián),都需要類似案例的學習和分析來掌握。
對于實踐性強的課程,僅憑一次考試不能全面反映學生對課程整體知識的掌握,同時通過實驗報告來計算學生的實踐得分也過于簡單。鑒于園林工程涉及面寬廣,包括設計方案、施工圖等諸多內容,因而實踐成績中應有學生合作能力和設計貢獻值等得分權重,為此采用開放性的方式考核,對各個小組的每個項目進行綜合評分,再根據(jù)學生對項目設計的貢獻值進行分配,努力做到公平公正。此外,應將考核貫穿于實際項目的全過程,使學生創(chuàng)造力和積極性盡可能地發(fā)揮出來。
通過應用實際項目驅動學生學習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以提高。例如,在操作項目的過程中,學生練習了AutoCAD、Phtoshop、InDesign等設計軟件,這為學生今后走上工作崗位奠定了良好的專業(yè)基礎。此外,按小組打分的成績評定方式,加強了小組間的競爭,促進了小組內的合作,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
教師在操作項目和指導學生進行園林景觀項目設計過程中,一方面加大了與當?shù)卦O計院和園林工程公司的溝通,增加了設計經驗,拓寬了設計思維,鍛煉了自己的業(yè)務能力;另一方面,隨著與設計方和施工方更深入地介入工程,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園林工程項目的操作過程、招投標過程以及材料的采購等關鍵內容,還能夠了解最新的園林項目的工程技術,使科研水平得以提升,從而形成了教學與科研的良性互動,這對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大有幫助。
[1] 焦瑞.項目驅動法初探 [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19):14~15.
[2] 卞琛.項目驅動法在計算機專業(yè)教學中的應用 [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8,(1):23~25.
[3] 閻振華,馬文起.現(xiàn)代園林的發(fā)展趨勢與高等園林教育改革 [J].河北林學院學報,2005,(2):34~36.
[4] 韓鵬,董君.風景園林專業(yè)教育改革與課程建設探究 [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2,(3):18~20.
[5] 孟兆禎,毛培琳,黃慶喜,等.園林工程 [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96.
[6] 徐錦海.園林樹木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J].肇慶學院學報,2008,(2):34~36.
[7] 廖偉平.淺議高職《園林工程》課程的教學改革 [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 (職業(yè)教育),2011,(2):23~24.
[8] 楊德威.園林工程課程的理論與實踐教學改革 [J].中國林業(yè)教育,2007,(5):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