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秀麗
孔子對事實判斷之方式及后世民間故事之體現(xiàn)
魯秀麗
(上海開放大學閔行一分校,上海201199)
孔子做事實判斷,不信奉眼見為實,而是以智慧的方式進行核實,還事實以真相。在孔子認為不宜對事實做出自己的明確的判斷時,他在模棱兩可的回答中,又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判斷。他的這種對事實的判斷方式在后世的民間故事中得到了體現(xiàn)。
孔子;事實判斷;方式
所謂事實判斷,就是判斷某事實是否符合客觀,是對事實真?zhèn)蔚呐袛?。事實判斷是對事物自身性質(zhì)的認識,一般不涉及人的需要、喜好等主觀因素,而且要往往排除人的主觀因素干擾才能得出比較客觀的結(jié)論,結(jié)論一般來說是唯一的。衡量事實判斷正誤的標準,就是看人的認識與事物自身是否相符。事實判斷往往與價值判斷聯(lián)系在一起。所謂價值判斷,就是判斷某物是否符合主觀,就是對事物善惡、好壞、美丑、禍福等的判斷。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兩者關系密切,有學者認為:“事實判斷是大多數(shù)價值判斷和政策性判斷的基礎。它們?yōu)檎撜咛峁┐撕笈袛嗟幕A?!笔聦嵟袛嗖徽妫绊憙r值判斷,進而影響到行為。因此我們首先要對事實進行正確判斷。
而國人的毛病之一是愛聽小道消息,不管其真假,即對其進行價值評判。作家王蒙說:“中國人最大的悲哀就是把價值判斷放在前頭,而不考慮認知判斷。魯迅曾說,人們看一個匾,都還沒看清楚什么字,兩邊已經(jīng)打起來了,一部書法的匾,他認為說這個字寫得好,那邊認為這個字寫得不好,雙方的意見非常不一致。但是那匾上到底寫的什么還都不知道?!庇械娜耸遣豢紤]自己說話的價值后果,即使他的判斷是正確的。
在新聞學中,關于怎樣認識新聞的真實性原則,學者們提出了“表象真實”和“本質(zhì)真實”的一對概念,認為表象真實不完全等于本質(zhì)真實。新聞工作者不能盲目地把所見所聞之事列入報道中,忽略了事件發(fā)生的原因和背景,從而形成了“事實正確但本質(zhì)虛假”的新聞。這里所說的“本質(zhì)”,不是先驗的認識,而是指透過表面現(xiàn)象經(jīng)過綜合分析得出的事實的真相。真實,應該是一個去偽存真的過程。我們看看兩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對于他所聞之事是如何進行事實判斷的?!犊鬃蛹艺Z·在厄第二十》記載:
“孔子厄于陳蔡,從者七日不食。子貢以所赍貨,竊犯圍而出,告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顏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墮飯中,顏回取而食之,子貢自井望見之,不悅,以為竊食也。入問孔子曰:“仁人廉士,窮改節(jié)乎?”孔子曰:“改節(jié)即何稱于仁義哉?”子貢曰:“若回也,其不改節(jié)乎?”子曰:“然?!弊迂曇运埜婵鬃?。子曰:“吾信回之為仁久矣,雖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將問之?!闭兕伝卦唬骸爱犖粲鑹粢娤热耍M或啟佑我哉?子炊而進飯,吾將進焉。”對曰:“向有埃墨墮飯中,欲置之則不潔,欲棄之則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笨鬃釉唬骸叭缓酰嵋嗍持?。”顏回出,孔子顧謂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倍佑纱四朔?/p>
此事件中有兩個“真”:一為子貢親眼所見之“真”,一為孔子親自調(diào)查所得之“真”。然子貢所見之“真”為“現(xiàn)象真實”,孔子調(diào)查核實所得為“本質(zhì)真實”。子貢疑顏回竊食亦事出有因:一乃親眼所見,二為此事正當師徒“藜羹不斟,七日不嘗?!保ㄕZ出《呂氏春秋·審分覽·任數(shù)》)之特定時期,其推理顏回因“窮改節(jié)”是有可能的。子貢之懷疑乃常人所共有,然此正乃孔子偉大之處,孔子雖然相信顏回的品格,但也不完全否定子貢的懷疑,他要去進行核實,而不僅僅是止于自己的相信和子貢的懷疑,認為“其或者必有故乎?”。孔子假裝欲以顏回所煮飯食祭祖的方式向顏回了解事情的原委,結(jié)果證實了顏回無“竊食”之名而有節(jié)儉之實的真相。孔子的做法既維護了顏回的名聲,又教育了其眾多弟子:“二三子由此乃服之”。相比于子貢,孔子明白:即使是眼中所見的事實,也可能有多種解釋。因此,他要用核實的方式對自己和他人可能產(chǎn)生的偏見、臆測和錯誤的推論進行約束。而且在核實時采用了委婉和智慧的方式,避免了對他人自尊的傷害。由于人們對事物的認知,往往受主觀意識和客觀環(huán)境的影響,難免對事物產(chǎn)生主觀的、片面的、淺薄的認識,耳聽固然為虛,眼見也不一定為實。凡事如果總是只相信自己的眼見,迷戀自己的耳聞,而缺少靜心的分析與思考,往往會被假象所迷惑,有時則如盲人摸象、管中窺豹,即使是親眼所見也很難認識到事物的本質(zhì)。同時心念也未必是真,人世間的許多真相要用至真至誠的心靈才能體察得到,當放下自我觀念的時候,識別真假的智慧就會自然而出。只有追根求源,尋找人們行為背后的原因,才會獲得事實的真相。為此,孔子也反對人云亦云:“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論語·陽貨》)。
人們對事實進行有與無的判斷時,往往是對可視可見的事實進行判斷,或是根據(jù)經(jīng)驗和觀察對未來可能性的判斷。而對于那些人們用肉眼無法完全感知的事物,應如何做判斷呢?我們已知,人類肉眼看不到的物質(zhì)不一定是不存在的。人死后有無靈魂的問題,目前仍存很大爭議,科學仍在對之進行探索。在孔子生活的當時,人們已對這個問題產(chǎn)生了疑問?!犊鬃蛹艺Z·致思第八》記載:
“子貢問于孔子曰:“死者有知乎?將無知乎?”子曰:“吾欲言死之有知,將恐孝子順孫妨生以送死;吾欲言死之無知,將恐不孝之子棄其親而不葬。賜不欲知死者有知與無知,非今之急,后自知之?!?/p>
漢代的《說苑》中也有與此相同的記載??鬃訉ψ迂曁岢龅娜怂篮笥兄€是無知的問題沒有作出明確的事實判斷,但他說明了其不愿對此事作出判斷的原因:如果我說人死后有知的話,子女就想著要好好安葬他,結(jié)果就有可能把家里的很多財產(chǎn)都拿來辦喪事,拿來陪葬,就會影響到活人的生活質(zhì)量;如果我說人死后無知的話,那子女就會隨便拋棄父母的遺體,導致對父母的遺體不尊重,這會導致人們的道德水準下降。對于人死后是否有知,我無論說有說無,都會導致不幸發(fā)生,所以語之無益,也就只能采用模棱兩可、含糊其辭的態(tài)度了。就孔子內(nèi)心來說,孔子內(nèi)心對人死為鬼是確信的。但孔子要考慮話一旦說出要產(chǎn)生的價值后果,孔子在回答問題之前要作出的價值判斷是:是自己回答問題本身即做出事實判斷重要,還是維護現(xiàn)世的人倫秩序重要?孔子的回答表明他認為后者重要,在不作出明確的事實判斷中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判斷。
也許孔子對其所遇事實所做的判斷中體現(xiàn)的高遠的境界和高超的智慧太令人敬佩了,因此后世民間又生發(fā)和流傳了孔子和顏回之間的另一個“顏回輸冠”的故事:
顏回在街上看到一人和布店老板吵架。因為這人認為三八等于二十三,所以布店老板收他二十四錢是錯的。顏回上前調(diào)停說那人計算錯了,那人不服氣,要求找孔子評理。顏回說:如果你錯了怎么辦?對方說:如果我錯了,就輸上我的頭。顏回就說:如果我錯了,就輸上我的冠??鬃訂柮髁饲闆r,就對顏回笑笑說:“三八就是二十三”,并要顏回把冠取下送給對方。顏回順從了,但內(nèi)心并不服氣,他認為孔子已老糊涂,便不想再跟孔子學習了。第二天,顏回就借故說家中有事,要請假回去。孔子要他辦完事即返回,并囑咐他兩句話:“千年古樹莫存身,殺人不明勿動手?!甭飞?,突然風起云涌,雷鳴電閃,眼看要下大雨。顏回鉆進路邊一棵大樹的空樹干里想要避避,卻猛然記起孔子“千年古樹莫存身”的話,隨即從空樹干離開。他剛離開不遠,一個炸雷把那棵古樹劈個粉碎。顏回趕到家已是深夜,他不想驚動家人,就用隨身佩帶的寶劍撥開了妻子住室的門栓。顏回到床前一摸,不料南頭睡個人,北頭也睡個人!他怒從心頭起,舉劍正要砍,又想起孔子的第二句話“殺人不明勿動手”。他點燈一看,床上一頭睡的是妻子,一頭睡的是妹妹。天明,顏回又返回去,見了孔子便跪下說:“老師,您那兩句話救了我、我妻子和我妹妹三個人哪!您事前怎么會知道要發(fā)生的事呢?”孔子把顏回扶起來說:“昨天天氣燥熱,估計會有雷雨,因而就提醒你‘千年古樹莫存身’;你又是帶著氣走的,身上還佩帶著寶劍,故我告誡你‘殺人不明勿動手’。”顏回打躬說:“老師料事如神,學生十分敬佩!”孔子又開導顏回說:“我知道你請假回家是假的,實則以為我老糊涂了,不愿再跟我學習了。
這個故事中,有對事實的四個判斷。一是孔子對“三八二十三”是對是錯的事實判斷,二是孔子對當天是否會有雷雨的事實判斷,三是孔子對人在雷雨天時是否可在空樹干中避雨的事實判斷,四是顏回對妻子是否偷人的事實判斷。在整個“顏回輸冠”的故事中,孔子挽回了四條人命,功莫大焉。
在這個故事中,最重要的是第一個和第四個對事實所做的判斷。顏回的“殺人不明勿動手”與孔子對顏回的“竊食不明勿急判”何其相似!孔子在對“三八二十三”的評判中,與《論語》和《孔子家語》中記載的孔子對人死后有鬼還是無鬼、有知還是無知的回答也有著微妙的聯(lián)系。因為一個涉及到要不要真實地回答自己的觀點,一個涉及到要不要科學地回答他人的問題。在一般人看來,當然要真實地和科學地回答問題,但孔子異于常人的回答,體現(xiàn)了孔子對人類的大愛,體現(xiàn)了孔子較高的價值判斷力。后世的人們對孔子這種高遠的境界、非一般人所及的價值判斷力欽佩不已,因而編出了“三八二十三”正確還是“三八二十四”正確這樣奇異的問題,讓學生顏回、也讓后世的人們明白: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涉及到了一個人的價值判斷:是冠(面子)重要,還是生命重要?是是非重要,還是價值重要?是認死理,還是講圜轉(zhuǎn)?是“理以為質(zhì)”還是“義以為質(zhì)”(《論語·衛(wèi)靈公》)?“義者,心之制,事之宜也”。
[1]楊朝明,宋立林.孔子家語通解[M].齊魯書社,2009,4.
[2]楊伯峻.論語譯注[M].中華書局,2006,2.
[3]王民.新聞評論寫作[M].臺灣聯(lián)合報社,1981:75.
[4]張弘.與王蒙對談“中國天機”[N].新京報,2012,6,23.
[5]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中華書局,2012:187.
I206[
]A[文獻標識碼]1674-6198(2015)01-0090-02
2014-12-02
魯秀麗(1964-),女,河南省唐河縣人,上海開放大學閔行一分校講師,文學碩士,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