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海娟
(宿州學院 美術與設計學院,安徽 宿州 234000)
論服裝流行的影響因素
鄧海娟
(宿州學院 美術與設計學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服裝流行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整個時代的精神風貌,包含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及地域等多方面的因素。它是與社會的變革、經濟的興衰,人們的文化水平、消費心理狀況以及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緊密相連的。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等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對服裝流行產生影響。
服裝;流行;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心理因素;影響
服裝流行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整個時代的精神風貌,包含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及地域等多方面的因素。它與社會的變革、經濟的興衰,人們的文化水平、消費心理狀況以及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緊密相連[1]。服裝流行的影響因素,包括三個方面: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
地域的不同和自然環(huán)境的優(yōu)劣,使服裝形成和保持了各自的特色。從世界各地的發(fā)展過程來看,服裝都是順應著本地域的自然環(huán)境和條件而發(fā)展的。自然因素包括地域因素和氣候因素。
1.地域因素
不同地域的人們,其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風俗習慣、思想觀念等都會影響自身對服裝的態(tài)度。對于服裝流行信息的獲得與影響程度,都因地理位置和人文環(huán)境的不同而各有差異。
處于大城市的人們更容易接受新的觀念并對流行產生推動作用,他們能夠及時地獲得和把握服裝的流行信息,并積極地參與到服裝潮流中。而一些小城鎮(zhèn)的人們則會較少或較慢地接受服裝流行信息,對新的流行缺乏親和力。而處于偏遠山區(qū)的人們還會固守自己的風俗習慣和服飾裝扮,也正因為如此,在世界范圍內形成了一些極具特色的穿著方式,這些穿著方式,也可以成為流行元素的擴散與傳播,對國際服裝流行的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科學技術、文化藝術水平的不斷進步,城鄉(xiāng)的差距越來越小,對服裝流行和服裝文化的共鳴程度的差距也越來越小。
2.氣候因素
保溫、御寒是服裝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服裝的流行自然也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處在不同氣候的人們都有著各自的服裝穿著形式。對于服裝的流行,人們需要根據(jù)各地的氣候條件進行適度的調整和選擇,使之適應氣候特征。從這個意義上講,一般情況下,氣候條件越惡劣的地區(qū),人們對服裝流行的親和力就越小,而氣候條件越優(yōu)越的地區(qū),人們對于服裝流行的親和力就越大。
服裝流行與社會發(fā)展的諸多因素,又相互關聯(lián)、相互影響。法國作家法朗士曾說過:“假如我到了一個陌生的時代,我會首先選一本婦女的時裝雜志來看,因為一本時裝雜志對時代變遷的把握,要比任何一個哲學家、小說家或學者來得更真切?!边@段話精煉地說明了服裝所具有的時代性特征。縱觀人類服裝的發(fā)展史,每一次服裝的流行變遷都映射出當時的時代特征與社會變化的軌跡,各個歷史時期的政治運動、經濟發(fā)展、科技進步及文化思潮的變化都可以在服裝的流行中以不同的面貌特征反映。也就是說,每個時期的政治狀況、經濟狀況、文化藝術、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影響著人們的思想意識和審美情趣,從而在人們的著裝上體現(xiàn)出來。
1.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是造成服裝流行的外部因素,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活觀念、行為規(guī)范,它促使人們的著裝心理和著裝方式與之協(xié)調,所以往往能夠影響這個時代的著裝特征。
早在等級制度森嚴的封建社會,流行服裝是權威、身份、地位的象征,流行與時尚似乎只與上層社會有關,并包含著政治制度,如我國歷朝歷代都有繁瑣的著裝制度,歐洲洛可可時期女子流行長長的裙裾,并以長短表示其地位高低。18世紀法國大革命時期,“長褲漢”成為革命者的象征,之后帶動男子長褲的流行并逐漸成為男士的固定著裝。我國辛亥革命同樣引發(fā)了對幾千年封建服裝制度的革命,男子盛行便于活動的短裝,如中山裝、西裝,女子流行輕便適體的改良旗袍。這些流行的具體內容充分顯示出政治對人們審美標準的重要影響。
戰(zhàn)爭是政治的特殊表現(xiàn)形式,每一次大戰(zhàn)爭都會對服裝的傳播和交流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婦女加入戰(zhàn)爭帶來的觀念上的變化。婦女的裙子由腳踝以上縮短到小腿肚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肩章、銅扣、明線跡的軍服樣式成為當時流行的款式。
2.經濟因素
社會的經濟狀況是影響服裝流行的重要因素。成衣業(yè)的發(fā)展顯示了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水平,經濟為服裝流行提供了物質基礎。一種新的服裝樣式的流行首先表明社會和企業(yè)具備生產此類服裝的能力,其次說明人們具備相應的經濟能力去購買。我國服裝經歷了從20世紀70年代末的藍、黑、灰色調服裝到現(xiàn)在與國際流行接軌的服裝,充分顯示了經濟發(fā)展對服裝流行的推動作用。
對個體消費者而言,經濟因素同樣也左右著人們對流行的選擇。當物質條件匱乏時,人們對于服裝的要求只是能夠保溫、遮體,符合社會規(guī)范和生活習慣;當物質條件充足時,人們對于服裝的要求才是能夠提供快樂、心理滿足與符合社會潮流。
經濟的發(fā)展一方面促進了國民的消費熱潮和購買能力,擴大了服裝的市場需求,從而也促進了服裝款式設計的創(chuàng)新。另一方面,服裝市場需求的擴大也促進了服裝生產和技術水平的提高,由此催生的新型服裝材料和制作工藝也反過來增強了服裝設計的表現(xiàn)活力,推動了服裝流行的發(fā)展。
3.科技因素
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對服裝的發(fā)展具有深遠的影響。一方面,科學技術使服裝發(fā)展中的某一要素成為新的流行元素;另一方面,它促使流行信息相互傳播,傳播媒介使流行信息一日千里,讓人們了解到最新的流行趨勢[2]。
從人類社會發(fā)展來看,紡紗與織布技術的發(fā)明給人類服裝的發(fā)展帶來了巨大的變化。近代的工業(yè)革命促進了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服裝從手工勞作轉向機器化大生產,工業(yè)化的批量生產模式大大縮短了服裝流行的周期。在科學技術的帶動下,服裝材料從早期的天然纖維到天然纖維和人造纖維混紡,從尼龍、氨綸到如今的各種輕盈、柔和、防曬、防雨的高科技面料,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衣著服飾。在未來的服裝設計中,科學技術對流行的影響會更加深遠。
4.文化因素
任何一種流行現(xiàn)象都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產生和發(fā)展的,因此,它必然受到社會文化觀念的影響與制約[2]。從大的方面來看,東方文化注重內在情感和主觀意念的表達,強調對稱與和諧,更加強調精神層面的呈現(xiàn)。因此東方的傳統(tǒng)服裝常采用對稱的結構設計,整體呈現(xiàn)的是寬松的、平面的二維結構。而西方文化則強調非對稱性的結構,表現(xiàn)出極強的外向性,更加重視人體曲線的表現(xiàn),由此西方的服裝非常強調服裝的造型意識與三維效果。
國際化服裝是當今的主流服裝,各種文化之間的界限在逐漸淡化,各國服裝流行趨于一致,但同樣的流行元素在不同國家仍然持有特有文化的痕跡,其表現(xiàn)形式也帶有許多細節(jié)上的差異。例如西服套裝,日韓的服裝帶有明線的清新雅致之感,而歐式服裝則更強調立體感和成熟感。
地域文化同樣對服裝流行有著一定的影響,它通過對人們生活方式與流行觀念的影響,使國際性的流行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狀態(tài),豐富流行的表達模式,也為流行不斷注入新的活力[3]。
5.藝術思潮
每個時代都有反映該時代精神特征的藝術風格和藝術思潮,它們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該時代的服裝風格和人們的服飾裝扮。歷史上有哥特式、巴洛克、洛可可等藝術風格,其精神內涵都反映在人們的服飾穿著上。尤其到了近代,服裝設計師有意識地將藝術流派及其風格運用到服裝中,拓展了服裝的表達方式。
20世紀60年代出現(xiàn)了以波普運動為代表的反主流的設計思潮以及以先鋒藝術為代表的前衛(wèi)思想,波普的原意是大眾、流行的意思,其設計思想是使設計符合消費者的愛好和趣味。波普的設計理念為服裝的成衣化指明了方向,使服裝設計沿著大眾化和個性化方向發(fā)展。隨著后現(xiàn)代主義的發(fā)展,20世紀末衍生出的DIY主義開始流行,DIY提倡自己進行服飾搭配,由此引發(fā)了混搭的設計風格,并持續(xù)至今。
6.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直接影響人們對服裝流行的接納態(tài)度。生活隨意、悠閑的人群會偏愛寬松、休閑的服裝樣式,而講究工作效率的職場人則需要選擇給人信任度高的正裝,而需要參加晚宴和出入豪華場合的人群則需要準備禮儀性的高級時裝。
生活方式的改變往往會引起服裝流行的變化。20世紀初,女性被迫走出家庭,進入社會工作,出現(xiàn)了大批經濟獨立的女性,職業(yè)裝也就應運而生。體育運動的興起,網球、游泳、自行車等體育運動的盛行讓人們開始注意服裝的功能性。20世紀60年代,年輕群體對生活提出了自己的主張,反對傳統(tǒng)文化和傳統(tǒng)習俗,向傳統(tǒng)審美發(fā)起挑戰(zhàn),自此,服裝設計開始與街頭文化接軌,大眾化成衣從此成為流行的主流方向。
7.社會事件
在現(xiàn)代媒體的傳播和引導中,社會上的一些事件常常可以成為流行的誘發(fā)因素。一些重大事件或突發(fā)事件,一般都有較強的吸引力,能夠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設計師如果能夠敏銳而準確的把握和利用這些事件,其設計作品就容易引起大眾的共鳴,從而產生流行效應。例如從奧巴馬就職典禮到后來的每一次公開場合的露面,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的著裝都備受關注和廣受好評,她已成為美國女性穿衣的風向標。她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二位登上VOGUE雜志封面的第一夫人,她穿著的服裝在一夜之間成為眾相追逐的目標。她讓白宮衣櫥更加時尚和青春。米歇爾的衣服艷麗而簡樸,常搭以現(xiàn)代風格的飾品。時尚感和隨意同時也成為設計師們的靈感源泉。2013年3月,彭麗媛陪同習近平主席首次出訪國外,她的服裝、皮包立刻成為矚目的焦點,其典雅裝扮驚艷全世界,被國人稱為“彭麗媛style”。一時間網絡上紛紛盛傳并猜測它們的品牌,由此引發(fā)了本土品牌的時尚熱潮。
8.影視
優(yōu)秀影視劇的社會影響是多層次、全方位的,是具有深遠意義的。它不僅帶動了一些后續(xù)現(xiàn)象,如演員服飾的流行,主題歌曲的傳唱等,而且也影響著現(xiàn)代人的生活理念和行為方式,尤其是對大眾著裝的影響。服飾加強了影視的藝術效果,影視在行使其傳播文化作用的同時又造就了服飾的流行,推動了服飾的流行與發(fā)展。
可以說影視劇是人們生活的一面鏡子,人們欣賞鏡中人,進而對鏡中人的造型從偏愛到模仿。影視劇中的時尚會隨時打動人們的心,劇中人物的裝扮、個性生活也都成為人們追逐時尚的風向標。例如1961年,在電影《蒂凡尼的早餐》中,著名影星奧黛麗·赫本身著出自紀梵希之手的小黑裙,其俏麗風姿令人傾倒,影片上映后歐洲街頭到處可見穿著小黑裙的女子。又如20世紀90年代《花樣年華》中,張曼玉身穿旗袍玲瓏有致的身姿頓時掀起一陣旗袍熱。韓劇中男女主角或活潑可愛或高貴典雅的著裝打扮,引起了韓流服飾風格在中國的流行。
今天,人們穿衣早已超越了保暖的功能,更多地體現(xiàn)在審美方面,因此,流行在服飾領域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人們在選擇服裝時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流行的影響,并產生一些微妙的心理反應,正是由于這些心理反應使服裝流行不斷地向前發(fā)展。主導人們流行心理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愛美心理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人類試圖滿足修飾的本能具有一定程度的自然屬性,像鳥兒懂得梳理自己的羽毛一樣。而炫耀、自卑補償、求同從眾等心理則更多地帶有社會化成分。有時人們可以不顧一切地去尋求美,比如,在現(xiàn)代社會中人們?yōu)榱嗣蓝M行的瘦身、整形等現(xiàn)象。
服裝著裝的形象美,分為外在形式的美和通過外在形式顯示出的內在意蘊的美。人們常說“這身衣服真美”,這種是指衣服本身的外在美?!八┠羌路嬗袣赓|”這種美則是綜合體現(xiàn)出個性和風度的著裝效果,是對著裝形象綜合美的一種肯定。
2.喜新厭舊心理
喜新厭舊是人們正常的心理共性,其產生的原因,可以解釋為同一享樂不斷重復后,其帶來的滿足感會不斷遞減,于是興趣減少。喜新厭舊也是世界文明不斷前進的動力之一,即新事物必然代替舊事物,事物發(fā)展過程就是新事物戰(zhàn)勝舊事物的過程,這才是真正的發(fā)展。喜新厭舊也是消費者選購服裝的特征,它表現(xiàn)在服裝的款式、風格、色彩、材料等多個方面。人們逃避呆板、平淡的生活,在新的時裝上尋求一下改變和刺激。喜新厭舊心理包括集體求新、個人一貫求新、個人偶爾求新等,這些也是產生服裝流行的心理因素。
3.突出自我心理
突出自我的心理在服裝上可以從財富、地位、超前意識、品牌品味等方面得以表現(xiàn),是通過外表的顯示達到心理上的一種滿足感,或引人注目,或張揚個性。無論哪種,都是通過自我的著裝形象,在人群中制造個人的超越感與鮮明的印象。
4.趨同從眾心理
趨同從眾心理是指客觀上存在著眾多著裝形象而造成的一種規(guī)模宏大的社會現(xiàn)象。它是服飾在眾多人身上顯示出的一種總趨勢,主要概括為盲目從眾和有意從眾。沒有個人主見,不懂藝術鑒賞,認為著裝隨大流是天經地義的行為,這就是盲目從眾的著裝者的心理。越是文化發(fā)展遲緩的地區(qū),著裝者從眾的心理越普遍。服裝流行到高級時裝的層面,可以說是人們從眾行為的結果。因而,從眾心理是促使服裝流行的基本原因,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能夠使人們迅速地加入到服裝流行的大潮中以獲得時代的安全感。
5.模仿心理
在服裝的流行與服飾的審美過程中,模仿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因為人們對自身的審美常常處于模糊狀態(tài),而對于旁人常常會有比較清楚的評判,所以常常會從著裝入時者進行模仿。人們對于服裝的模仿往往表現(xiàn)為有選擇和有創(chuàng)意的模仿。前者是在看到自己滿意的服裝時,十分理智地進行模仿,選擇與自身條件相適合的款式、色彩與面料;后者則表現(xiàn)為對服裝的流行信息進行篩選,并根據(jù)自己的審美情趣和內在氣質進行再創(chuàng)造,但總體上不脫離流行方向。模仿是在一定時間內流動、擴大,形成一定規(guī)模的廣泛流行。
愛美、突出自我的心理可以歸納為求新求異的心理,而趨同從眾與模仿的心理可以歸納為慣性心理[4]。人們求新求異的心理是導致流行產生的基礎和重要動力,這種力量推動了新事物的產生和發(fā)展。當新事物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并形成一定的規(guī)模后,慣性心理開始發(fā)揮作用,它推動了更多的人來跟隨這種新事物,從而形成大眾層面的流行行為。
[1] 吳曉菁.服裝流行趨勢調查與預測[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9.
[2] 郭尚萍.淺析服裝流行影響因素[J].音樂大觀,2013(9):24-26.
[3] 于述平,馮素杰.影響服裝流行的因素[J].流行色,2007(2):104-107.
[4] 朱廣舟.服裝流行發(fā)生的心理分析[J].紡織科技進展,2005(1):69-70.
〔責任編輯:王建霞〕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in the Trend of Fashion Design
DENG Hai-juan
(Academy of Arts and Design,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Anhui 234000, China)
The trend of fashion design is a complicated social phenomenon, embodying the spirit of times, involving the factors of politics, economics, culture and geography.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economy, the standard of people’s education, status of consumer psychology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economy, politics, culture and style of life will exert influence on the fashion design.
fashion; trend; natural factors; social factors;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fluence
J523.5
A
1003-6873(2015)04-0069-04
2015-05-10
鄧海娟(1985-- ),女,安徽宿州人,宿州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助教,碩士,主要從事服裝設計與工程研究。
10.16401/j.cnki.ysxb.1003-6873.2015.0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