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明璋,杜 欣
論荀子“禮”“義”的用法及內涵
鄭明璋1,杜欣2
(1.臨沂大學文學院,山東臨沂276000;2.臨沂大學圖書館,山東臨沂276000)
摘要:《荀子》中禮義的用法非常靈活,而且內涵豐富。從用法上看,有禮義獨體單用、分體連用與合體而用。從內涵上看,禮中有義,義中有禮,有時偏重禮,有時偏重義,有時又與法相結合,或者具有法義。
關鍵詞:荀子;禮;義;獨體單用;分體連用;合體;禮法
《荀子》中“禮”字出現約309次,“義”字305次,“禮義”出現106次。荀子之于禮義二字,用法更為靈活,內涵也更為豐富。
禮中包含義,或者禮就是義。
《荀子·勸學》:“問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問也;說楛者,勿聽也。有爭氣者,勿與辯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則避之。故禮恭,而后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后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后可與言道之致?!睏?,“楊倞多以‘濫惡不固’或‘粗惡不精’釋之”。問楛,也就是“所問非禮義”。[1]11也就是說,所問與所告,都必須符合禮義這個標準。故此處的“禮恭”,即是外表的行為合適,也包括所問的問題正確。故禮有義義。如果禮僅僅是指外表的恭敬,而所問的問題不合乎道義,也是不可與言道之方的。
《荀子·修身》:“凡用血氣、志意、知慮,由禮則治通,不由禮則勃亂提僈;食飲、衣服、居處、動靜,由禮則和節(jié),不由禮則觸陷生疾;容貌、態(tài)度、進退、趨行,由禮則雅,不由禮則夷固、僻違、庸眾而野。故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詩曰:“禮儀卒度,笑語卒獲?!贝酥^也。”[1]15此處的禮,含義豐富。既包含個人行為的修養(yǎng),也包含為人處事的態(tài)度,因此,禮中有義。同時,此處的禮也涉及國家的安寧與否,因此禮中有法。而且所引用的《詩經》,說明禮儀合乎法度,故禮中有法義。侯宗才的《荀子譯注》就將禮譯為禮法[2]16。我個人認為,此處的禮,更多地包含義。而且,下文還有:“凡治氣養(yǎng)心之術,莫徑由禮?!保?]15顯然,禮中有義,而且由于全篇的內容是講如何修身,因此,將禮釋為禮義更恰當一些。
《荀子·君道》:“請問為人君?曰:以禮分施,均遍而不偏。請問為人臣?曰:以禮侍君,忠順而不懈。請問為人父?曰:寬惠而有禮。請問為人子?曰:敬愛而致文。請問為人兄?曰:慈愛而見友。請問為人弟?曰:敬詘而不茍。請問為人夫?曰:致功而不流,致臨而有辨。請問為人妻?曰:夫有禮則柔從聽侍,夫無禮則恐懼而自竦也?!保?]160這里涉及的為人的準則,同時也包括做人的道理和人際關系調整的法則,顯然具有內在的倫理道德特征,而義恰恰是儒家調整人際關系的重要標準,屬于內在的道德范疇,所以,此處的禮顯然具有義的性質。
從單篇文章來看,《荀子·禮論》中的禮大多具有義字之義。義中有禮,或者義就是禮。
《荀子·不茍》:“君子崇人之德,揚人之美,非諂諛也;正義直指,舉人之過,非毀疵也;言己之光美,擬于舜禹,參于天地,非夸誕也;與時屈伸,柔從若蒲葦,非懾怯也;剛強猛毅,靡所不信,非驕暴也;以義變應,知當曲直故也?!保?]27此處的義包含禮。侯宗才《荀子注譯》將“以義變應,知當曲直故也”釋為“這是他根據禮義原則靈活應變,所以知道當曲而曲、當直而直的緣故”[2]31。而朱嵐著《荀子:禮法之間》亦將該句釋為“這都是因為君子深諳應當循禮依義、適時屈伸的道理”[3]50。北京大學《荀子》注釋組的《荀子新注》亦將該句釋為“這是因為君子能按照禮義的原則適應變化,懂得如何才是符合曲直的緣故”[4]29。
《荀子·非十二子》:“兼服天下之心:高上尊貴,不以驕人;聰明圣知,不以窮人;齊給速通,不爭先人;剛毅勇敢,不以傷人;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必讓,然后為德。遇君則修臣下之義,遇鄉(xiāng)則修長幼之義,遇長則修子弟之義,遇友則修禮節(jié)辭讓之義,遇賤而少者,則修告導寬容之義?!保?]66,義中有禮,甚至義可以被禮代替而用,從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明確地看到這一點。君臣之義、長幼子弟之義等等,屬于內在的倫理道德精神,但是荀子在此用動詞修來統(tǒng)領它們,修其義,自然會形于外,而形于外者,非禮莫屬也。故此處的義字,明確具有禮之內涵。朱嵐《荀子:禮法之間》就將此義字解釋為禮義[3]89。
《荀子·強國》:“力術止,義術行?!贝颂幜x,指禮義。因為前文所談論的是禮義:“故人莫貴乎生,莫樂乎安;所以養(yǎng)生安樂者,莫大乎禮義。人知貴生樂安而棄禮義,辟之,是猶欲壽而歾頸也,愚莫大焉。故君人者,愛民而安,好士而榮,兩者亡一焉而亡?!保?]214上文談論的是禮義,而“力術止,義術行”則是對上文的總結性的話語,故義字必然包含禮之義。
《荀子·致士》:“川淵深而魚鱉歸之,山林茂而禽獸歸之,刑政平而百姓歸之,禮義備而君子歸之。故禮及身而行修,義及國而政明,能以禮挾而貴名白,天下愿,令行禁止,王者之事畢矣。”[1]185此處,禮、義分體連用,用在互文式的兩個句子中。行修就是行為正,正不僅指外在的表現正,而且指內在的倫理選擇是正確的,故包括義。政明則有禮明的意味。再加上前有禮義二字在使用,故可以認為禮中有義,義中有禮。而且,“禮下疑當有義字”[1]185,更說明禮字有義字之義。
《荀子·議兵》:“臣請遂道王者諸侯強弱存亡之效,安危之勢:君賢者其國治,君不能者其國亂;隆禮貴義者其國治,簡禮賤義者其國亂;治者強,亂者弱,是強弱之本也?!保?]185此處隆禮貴義、簡禮賤義是互文,用今天的語法來組合就是隆禮義貴禮義、簡禮義賤禮義。故此處的禮義分體連用,是禮中有義、義中有禮。
《荀子·大略》:“親親、故故、庸庸、勞勞,仁之殺也;貴貴、尊尊、賢賢、老老、長長、義之倫也。行之得其節(jié),禮之序也。仁、愛也,故親;義、理也,故行;禮、節(jié)也,故成。仁有里,義有門;仁、非其里而處之,非仁也;義,非其門而由之,非義也。推恩而不理,不成仁;遂理而不敢,不成義;審節(jié)而不和,不成禮;和而不發(fā),不成樂。故曰:仁義禮樂,其致一也。君子處仁以義,然后仁也;行義以禮,然后義也;制禮反本成末,然后禮也。三者皆通,然后道也?!薄洞舐浴芬黄瑤缀跬ㄆ摱Y,同時禮幾乎都有義義,有的地方是互文而言,而此處則是分體連用,貴貴、尊尊、賢賢、老老、長長,這些都是屬于倫理道德原則的范疇,是等級社會中必須遵守的倫理大義,故荀子謂之義之倫。同時,這些倫理道德原則必然表現在外在的行為上,也就是說,必然體現為禮。就像八佾舞于庭一樣,雖然是外在的行為表現,但是它卻體現了對君臣大義的僭越。而反過來也是一樣,這里雖然談論的是內在的義,但是這種義,必然會體現在行動上,這又與禮有著必然的聯系。同時,義理也,故行,而禮者節(jié)也,故成。成中必包含行的過程,而行又必然含有成的可預測性。因此,行中有成,成必然有行,也就是說,義中有禮,禮中有義。這里的禮中有義、義中有禮是再明顯不過的了。
合體而用,有時二者義兼有。
《荀子·修身》:“體恭敬而心忠信,術禮義而情愛人。橫行天下,雖困四夷,人莫不貴。勞苦之事則爭先,饒樂之事則能讓,端愨誠信,拘守而詳;橫行天下,雖困四夷,人莫不任。體倨固而心埶詐,術順墨而精雜污;橫行天下,雖達四方,人莫不賤。勞苦之 事則偷儒轉脫,饒樂之事則佞兌而不曲,辟違而不愨,程役而不錄:橫行天下,雖達四方,人莫不棄?!保?]18此段的中心是講人的行為。因此,既涉及禮,也涉及義。明確地說,就是既涉及人的外在的行為表現,也涉及了人在表現自己的行為時所遵守的規(guī)則,這種規(guī)則,明顯屬于人的情感認知方面,也就是對正確與錯誤理念的選擇標準。因此,此處的禮義包含這兩個方面,同時由這個方面也引申出了仁的內涵,這從“勞苦之事則爭先”的行為中就可以看出,這是對他人的關心與愛護,是仁的體現。
《荀子·非相》:“凡言不合先王,不順禮義,謂之奸言;雖辯,君子不聽。法先王,順禮義,黨學者,然而不好言,不樂言,則必非誠士也。故君子之于言也,志好之,行安之,樂言之,故君子必辯。故君子之于言也,志好之,行安之,樂言之,故君子必辯。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為甚。故贈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觀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聽人以言,樂于鐘鼓琴瑟。故君子之于言無厭?!保?]55此處的言,包含說話時的態(tài)度,態(tài)度自然體現著禮義的內涵,當然更多的是涉及禮,同時還包含所言語的內容,內容具有正確與錯誤兩個區(qū)分,因此涉及了理念判斷的標準問題,這又顯然包含了義的內容。顯然具有兩個方面,即內在的方面和外在的方面,因此,禮義也就包括說話時是否合乎正確的禮節(jié)儀式,以及是否符合正確的是非判斷標準這兩個方面。因此,禮義是二者兼有。
合體而用,有時偏重禮。
《荀子·臣道》:“忠信以為質,端愨以為統(tǒng),禮義以為文,倫類以為理,喘而言,臑而動,而一可以為法則?!保?]181此處將忠信作為人類所應該具有的本質特征,而將端愨作為具有法律效力的綱領性的東西,并單獨將禮義立句,作為文來看待,這樣,禮義就是忠信和端愨等內在道德品質的外在表現形式,因此,可以認為禮義偏重于外在的行為禮儀等形式特征,而這外在的因素恰恰就是禮的表現。因此,禮義偏重禮。
合體而用,有時偏重義。
《荀子·不茍》:“君子行不貴茍難,說不貴茍察,名不貴茍傳,唯其當之為貴。故懷負石而投河,是行之難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然而君子不貴者,非禮義之中也?!保?]24申徒狄,殷時人,因為不滿社會的污濁混亂,憤而抱石頭投河而死。在儒家正統(tǒng)看來,窮則獨善其身,而自殺則不符合大義。與該段文字相關的其他段落中的幾個禮義,也是偏重于義的意思。
《荀子·榮辱》:“人之生固小人,無師無法則唯利之見耳。人之生固小人,又以遇亂世,得亂俗,是以小重小也,以亂得亂也。君子非得勢以臨之,則無由得開內焉。今是人之口腹,安知禮義?安知辭讓?安知廉恥隅積?亦呥呥而嚼,鄉(xiāng)鄉(xiāng)而飽已矣。人無師無法,則其心正其口腹也。”[1]41此段文字講的是什么是榮,什么是辱,是涉及是非的標準問題,因此所講內容更多地與義相關。而且,單就此段文字而言,首先講利,利與義常常相對而言,而下面的文字也是講義,心正其口腹,正是就內在的義字而言的。因此,該禮義偏重于義。
關于禮義合流的內外理據,我們將另文論述,限于篇幅,不再贅述。
英國漢學家葛瑞漢指出:“孟子和荀子在人性學說上的沖突導致他們對孔子的兩個主要關切點‘禮’與‘仁’抱有不同的態(tài)度……孟子強調從人性的善自然流出的仁。而荀子則把禮看成在給混亂的人欲設置秩序方面系對刑罰的替代?!保?]295
葛瑞漢的提法涉及了荀子之禮的法學意識。事實也正是這樣。荀子講到的禮在很多時候都包含著法的意義。荀子認為,禮是由先王制訂的,這無疑說明了禮在本質上是統(tǒng)治者統(tǒng)治被統(tǒng)治者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工具,具有國家大法的性質。因此,蕭公權先生曾深刻地指出:“荀子之理論,頗有接近法家之處……禮法間之界限本微細而難于驟定。法有廣狹二義,與禮相似。狹義為聽訟斷獄之律文,廣義為治政整民之制度。就其狹義言之,禮法之區(qū)別顯然。若就其廣義言之,則二者易于相混?!保?]104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在《荀子》一書中,禮有時帶有強制性,含有法的意味。如“禮者,……威行之道也”[1]202。在《君道》篇中,荀子認為,如果“上好禮義”,那么“百姓莫敢不順上之法,象上之志,而勸上之事,而安樂之矣”[1]159,從本段文字來看,禮與法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
《荀子·儒效》更是直接將禮看成是君主的法度:“禮者、人主之所以為群臣寸尺尋丈檢式也。”梁啟雄注:“王曰:‘檢、式,皆法也?!段倪x·演連珠》注引《蒼頡篇》:‘檢,法度也?!菣z與式同義。言治人以禮,如尺寸尋丈之有法度也?!保?]97荀子強調禮對治國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礎上他又把法引進來,提出要隆禮重法。《荀子·君道》:“隆禮重法,則國有常?!保?]166在這里,禮治與法治已然被等量齊觀了。所以,荀子之禮,“具有儒家之禮和法家之法的雙重屬性。”[7]127
正是因為禮與法具有如此密切的關系,所以,荀子有時將禮和法密切地用在同一段文字中?!盾髯印じ粐罚骸捌涓邩诽?,其戰(zhàn)士安難,其百吏好法,其朝廷隆禮,其卿相調議——是治國已?!保?]132這里,百吏隸屬于朝廷,朝廷隆禮,百吏自然不例外,而且從語法上看,此處可以看做是互文,也就是百吏好法隆禮,朝廷好法隆禮。由此可見,禮、法集合于百吏之身,集合于朝廷一身,禮與法關系密切。從下面這段話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這一點:“故隆禮,雖未明,法士也。”王先謙曰:“法士,即好禮之士。”[1]11禮與法融為一體,密不可分。
荀子有時干脆將二者合體連用?!盾髯印駥W》:“不道禮憲?!绷簡⑿壑^:“《爾雅·釋詁》:‘憲,法也?!^不實踐禮法?!保?]10此處是禮法合用?!盾髯印ね醢浴罚骸俺鋈羧肴簦煜履黄骄?,莫不治辨,是百王之所同也,而禮法之大分也?!保?]147此處的禮法合體,更為明顯。
禮、法連用,或者禮法合體,意味著禮不再屬于自覺的道德范疇,而是有著法律的特征——強制性。從《王霸》可以看出荀子禮法連用的政治本質:“生莫不致愛其下,而制之以禮。上之于下,如保赤子。政令制度,所以接下之人百姓,……君臣上下,貴賤長幼,至于庶人,莫不以是為隆正。然后皆內自省以謹于分,是百工之所同也,而禮法之樞要也?!保?]151這里,荀子論述了君臣上下都應該共同遵守的政令制度,是社會成員職業(yè)分工的原則規(guī)范。這種禮,具有法律的強制性特征。顯然,這是對上古三代之禮本質的回歸。正如楊國榮所指出的:“荀況所謂的‘禮’,從內容實質上來說也就是法?!保?]94
荀子深刻地論述了禮與法的關系。由于法是由圣人、君子制定、闡釋和推行的,是由禮發(fā)展而來的,所以法不可能孤立存在,而必須以禮為基礎,以禮為核心。荀子認為,守法固然重要,但是如果還能夠“志其義”“深其類”,能夠理解法背后的禮之精神,那就更為可貴。由此可見,禮是法的總綱和靈魂,法是禮的體現和保障。
荀子提出禮法互補、禮主刑輔的政治模式理論,是對傳統(tǒng)儒家學說的一次重大改造,大大增強了儒家學說適應社會的能力,因而成為中國古代社會長期采用的指導思想。這樣一種政治模式理論的提出,表明儒家學說具有與時俱進、自我調整的內在品質,具有不斷適應時代發(fā)展需要的能力。
荀子禮法結合的主張建立在對儒家提倡的禮義與法家之法的理性分析基礎上。對于國家的治理,禮義的實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法家之法的運用也有其制度優(yōu)勢。同時,它們又都有各自的局限性。針對禮義與法家之法各自的優(yōu)勢和局限,荀子提倡禮法結合,使禮與法共同作用,實現互補,既為禮義的實現尋得了有效途徑,也為法的良性發(fā)展提供了保證。
在荀子那里,禮與法之所以合流,是因為:第一,禮,在三代,有道德風俗之禮和宗教之禮,還有政治之禮,而政治之禮則本來就有法律效用的功能,有刑罰的功能。其實,禮本身就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禮制,這是制度層面上,具有強制性,是一種規(guī)范,是不能違反的,例如孔子對八佾舞于庭的批評就是這樣。而另外一種則是一種道德的自覺,是一種禮儀規(guī)范,它通過學習教化而獲得,當然孟子認為禮和義是根植于人的內心的,但是到了荀子這里,它是通過后天的學習和教化而獲取的,但是不管是固有于心的,還是后天獲取的,都屬于道德之禮的范疇。荀子的禮,包括這兩個方面。第二,孔子也不否定法:“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保?]12本來就不否定法,僅僅是強調禮與法之間的主從關系。而荀子之于孔孟,更多的是吸收了孔子的一些思想。第三,戰(zhàn)國時期的法家重法,如《商君書·定分》:“法令者,民之命也?!保?0]144《管子·任法》:“所謂仁義禮樂者,皆出于法?!保?1]901故荀子所生活的時代,是一個法家思想盛行的時代,面對新的社會形勢,荀子必須思考法的功能及價值,思考禮與法的關系,在接受儒家禮制的前提下,給法以一定的地位,從而形成禮與法的合一。所以,陳登元先生說:“重禮者,儒家固有之見解,而重法者,荀子隨環(huán)境而變化之一種結果?!保?2]127任繼愈先生也說:“(荀子)用法治來充實改造禮治,體現了新的時代精神?!保?3]672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荀子對孟子的禮學,有繼承,也有發(fā)展,而這種發(fā)展,恰恰是適應了新的歷史形勢而產生的,是荀子對中國傳統(tǒng)禮學的卓越貢獻。
參考文獻:
[1]梁啟雄.荀子簡釋[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2]侯宗才.荀子注譯[M].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99.
[3]朱嵐.荀子:禮法之間[M].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0.
[4]北京大學《荀子》注釋組.荀子新注[M].北京:中華書局,1979.
[5][英]葛瑞漢.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6]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7]方爾加.荀子新論[M].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93.
[8]楊國榮.簡明中國哲學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9]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0.
[10]蔣禮鴻.商君書錐指[M].北京:中華書局,1986.
[11]黎翔鳳.管子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4.
[12]陳登元.荀子哲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28.
[13]任繼愈.中國哲學發(fā)展史·先秦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責任編輯:徐星華)
中圖分類號:B22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7974(2015)04—0058—04
DOI:10.13877/j.cnki.cn22-1284.2015.07.013
收稿日期:2014-11-05
作者簡介:鄭明璋,山東郯城人,博士,教授;杜欣明,女,山東郯城人,副研究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