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菁
論露西組詩的露西指象
李菁菁
(通化師范學(xué)院 大學(xué)外語教學(xué)部,吉林 通化 134002)
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威廉·華茲華斯創(chuàng)作的露西組詩由五首無題詩組成。五首詩的露西指象既相互獨立又彼此聯(lián)系,形成一條由特指到泛指的脈絡(luò)。組詩前四首中的露西指象呈現(xiàn)遞進的層次關(guān)系,依次為玫瑰戀人、紫羅蘭少女、英格蘭的女兒和大自然的女兒;第五首詩的露西指象有了進一步的超越,詩人用“她”去替換“露西”,而她的指象蘊含前四首詩中所有露西的指象。
露西組詩;華茲華斯;露西;指象
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威廉·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創(chuàng)作的露西組詩是英國抒情詩的經(jīng)典,“填補了英國文學(xué)史上最令人喜悅的篇章中的一頁“[1]。(G.M.Harper)200多年來,許多學(xué)者從研究露西組詩入手探討華茲華斯的自然觀[2]及其派生的詩學(xué)理念[3]。這些研究的展開需要建立在對露西身份[4][5]即露西指象了解的基礎(chǔ)上,而露西指象正是本文要探究的核心問題。
早在1799年4月6日,柯勒律治就談及露西組詩中露西指象的問題,他認為露西就是詩人的妹妹多蘿西——“幾個月以前,華茲華斯轉(zhuǎn)給我一首最崇高神圣的挽詩。有沒有真實性我不敢說。很可能在某個更憂郁的時刻,他幻想到妹妹會死的情景?!埃?]加洛德(H.W.Garrod)認為,多蘿西的確激發(fā)了華茲華斯構(gòu)思露西組詩的靈感,但露西不能等同于多蘿西[6]。中國學(xué)者許書利在此基礎(chǔ)上指出,露西不是特指某位具體的女性,而是“作為一個理想人物活在詩人記憶中在露西組詩中“[7]??肆_伯(Karl Kroeber)進一步指出,露西其實是以“現(xiàn)實的“和“理想的“兩種方式存在于詩人的頭腦中的[8]。這一論斷是對露西指象“特指觀“的突破,而且對于露西指象由特指向泛指的研究轉(zhuǎn)向有一定的啟示。基于克羅伯的觀點,探究露西組詩中的露西指象,發(fā)現(xiàn):五首詩歌中露西的指象雖然各有所指、相對獨立,同時又是密切關(guān)聯(lián)、相互依存的;探究完整的露西指象須將構(gòu)成組詩的五首詩視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進行;露西指象具有多象性,是依托組詩的總體構(gòu)架遵循由特指到泛指的脈絡(luò)依次展開的。
組詩是指由某個主題統(tǒng)轄的若干首詩構(gòu)成的一組詩。組詩中的每一首詩既各自獨立又相互聯(lián)系。它們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決定了組詩的排序,即組詩的構(gòu)架。組詩可以依據(jù)自然時序、主題推進等模式進行構(gòu)架。第一種構(gòu)架比較常見,屬于顯性的構(gòu)架模式,后者相對隱蔽,屬于隱性的構(gòu)架模式。
露西組詩共五首,均無題,是詩人于1798~1801年旅居德國時寫下的。下文中呈現(xiàn)的每首詩完成的自然時序即為組詩顯性的構(gòu)架模式。1798年10月~1799年2月間,華茲華斯埋首于露西組詩和其它幾首詩歌(如《露西·葛雷》和《序曲》)的創(chuàng)作。他首先完成了露西組詩中的《無題·我有過奇異的心血來潮》、《無題·她住在達夫河源頭近旁》和《無題·昔日,我沒有人間的憂懼》[9],并于1798年12月將這三首詩寄給了柯勒律治[10]。這三首無題詩與之后完成的《無題·三年里晴晴雨雨,她長大》一并收錄在《抒情歌謠集》的第二版(1780年)中?!稛o題·我曾在陌生人中間作客》是露西組詩的最后一首,完成于1801年。
組詩隱性的構(gòu)架模式取決與組詩的主題“露西“,而這一主題實際上是由“我“對露西姑娘的愛以及“我“對露西之死的態(tài)度兩條線索交織而成的。華茲華斯曾將組詩中的前兩首和第五首——《無題·我有過奇異的心血來潮》、《無題·她住在達夫河源頭近旁》和《無題·我曾在陌生人中間作客》——依次編入《感傷詩集》;將另外兩首《無題·昔日,我沒有人間的憂懼》(組詩第三首)和《無題·三年里晴晴雨雨,她長大》(組詩第四首)編入《想象詩集》。露西組詩除了被分別編入《感傷詩集》和《想象詩集》,還曾被全部收錄于《華茲華斯詩選》(以下簡稱《詩選》)中。值得注意的是,《詩選》中的露西組詩并沒有按照詩歌完成的自然時間排序,而是被詩人按主組詩主題的推進重新構(gòu)架(第三首與第五首的次序?qū)φ{(diào))。按主題推進構(gòu)架組詩與自然時序構(gòu)架相比,哪一種更契合組詩的主題脈絡(luò)和詩人的創(chuàng)作思路呢?國內(nèi)學(xué)者張國清(2012)[11]分析了露西組詩的兩種構(gòu)架,認為按詩歌完成的時間排序構(gòu)架的組詩是最佳形態(tài)。本文認為,華茲華斯沖破時序的限制,按“露西“主題的推進重新設(shè)計組詩的呈現(xiàn)次序是一種組篇策略。我們應(yīng)遵循隱性構(gòu)架,沿著組詩的語篇進程分析組詩中每首詩的露西指象以及它們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探明露西指象由特指到泛指的整體脈絡(luò)。
華茲華斯在露西組詩中引入了日月星辰、河流山川、花草樹木等諸多物象,并寄意于這些物象,使其變?yōu)樵⒁庵蟆庀?;進而借物指意,使之成為指意之象——指象。詩人在組詩中,借玫瑰、紫羅蘭、明月、星辰等物象詠嘆露西。那么,露西作為指意之象,指的又是誰呢?我們按《詩選》中露西組詩的構(gòu)架依次解析露西指象。
(一)玫瑰戀人?!对娺x》中收錄的組詩的第一首為《無題·我有過奇異的心血來潮》[12]。在這首七節(jié)二十八行的詩中,詩人用對情人耳語般的陳述,向讀者呈現(xiàn)了“我“的一場奇幻的心理經(jīng)歷。詩人于首節(jié)點明創(chuàng)作緣由——“我“要向情人坦述一段“奇異的心血來潮“。第二節(jié)鋪陳了整首詩的情景語境——那是一個晚上,“我“騎著馬兒,“在淡淡月光之下“前往露西姑娘的茅舍,心中不時浮現(xiàn)她昔日如“六月玫瑰“般嬌美的容顏。接下來的四節(jié)詩,依空間和時間兩條并進的線索,平行展開??臻g上,馬兒載著“我“踏上“心愛的小路“、“來到了果園“、“又登上一片山嶺“,離情人的居所越來越近;時間上,月亮從光耀四野到徐徐墜落,繼而悄然下落,直至驀然沉落——“我目不轉(zhuǎn)睛,向明月注視,越過遼闊的平蕪“(第三節(jié));“這時,月亮正徐徐墜落,臨近露西的屋頂“(第四節(jié));“我兩眼總是牢牢望定悄然下落的月輪“(第五節(jié));“只見那一輪明月,驀地沉落到茅屋后邊“(第六節(jié))。馬兒雖然“不肯停蹄“,奈何月亮驀然沉落。時空矛盾的瞬間感悟令“我“從造化所賜的“溫柔的美夢“中猝然驚醒——“天哪!“,“萬一露西會死掉!“——既然月亮的沉落沒有預(yù)兆,我的露西是不是也會突然死掉(第七節(jié))?
在整首詩中,詩人寄意于明月和玫瑰,借由兩種物象本身的不同特點指象露西的不同側(cè)面。月亮從光耀四野到悄然下落,既象征露西姑娘生命易逝的自然規(guī)律,亦反照出現(xiàn)實生活中,詩人與昔日戀人因為戰(zhàn)事無法終成眷屬的愛情結(jié)局。六月的玫瑰既象征女性最芳華動人的時日,又暗示女人如花,花開有期、容顏易老。現(xiàn)實生活中,華茲華斯確實有一位玫瑰戀人。在法國大革命時期,詩人曾于1790年和1791年兩度赴法。他積極投身于宣揚“自由、平等、博愛“的革命洪流中。也正是在那時,他與法國姑娘安奈特相識、相戀。1792年秋,詩人回到祖國,11月,安奈特生下了他們的女兒凱羅琳。詩人打算與安奈特完婚。怎奈回國后不久,英國就向法蘭西共和國宣戰(zhàn)。兩國交戰(zhàn)、政局動蕩,加之經(jīng)濟拮據(jù)、親友反對,所以盡管他對她一往情深,兩人也只能象詩中的“我“與那天邊明月一般,注定身分兩地、天各一方。
(二)紫羅蘭姑娘。組詩第二首《無題·她住在達夫河源頭近旁》[12]20-21只有三節(jié),共十二行。詩人以相對省簡的筆墨繼續(xù)用“花“來描畫露西的形象。此時的露西不再是“六月玫瑰“,指象唯一的昔日戀人,而是幻化成生長在“達夫河近旁“,“長滿青苔的巖石邊上“的一朵“紫羅蘭“。玫瑰是獨一無二的愛情的化身,而隱現(xiàn)于鄉(xiāng)間道旁青苔之中的紫羅蘭指象何人呢?應(yīng)該意指像紫羅蘭花一樣美麗的鄉(xiāng)村姑娘吧。詩人在描寫紫羅蘭姑娘的同時,引入青苔、巖石、河流等物象,以襯托她的淳樸和純潔。這位露西姑娘雖然“住在人煙稀少的鄉(xiāng)間“,“沒有誰把她贊賞,也沒有幾個人愛她“,但在“我“的眼中,卻“象夜間獨一無二的星光“一樣美麗。詩人似乎在借紫羅蘭姑娘傳達這樣的情感:不論是多么微不足道的花朵,成長在怎樣平凡的環(huán)境中,作為女性本身就是美麗的,就是可愛的。不要等到紫羅蘭姑娘“已經(jīng)躺在墓里“才慨嘆“恍如隔世“!此外,首行詩句中提到的達夫河不止一條——英格蘭中部德比郡、北部約克郡、西北部韋斯特摩蘭郡各有一條達夫河,這三條河詩人都去過。綜上可推知,住在“達夫河源頭近旁“的“她“不是特指某一位女性而是具有泛指的內(nèi)涵。
(三)英格蘭的女兒。在《詩選》收錄的第三首露西組詩《無題·我曾在陌生人之中間作客》[12]21-22中,詩人將對英格蘭的愛與對“露西姑娘“的愛融為一體,傾吐了身在異國他鄉(xiāng)的自己對國家以及對人民的深情?!拔以谀吧酥虚g作客,/在那遙遠的海外;/英格蘭!那時,我才懂得/我對你多么熱愛“,“你晨光展現(xiàn)的,你夜幕遮掩的/是露西游憩的園林;/露西,她最后一眼望見的/是你青碧的草原“[12]22-23。露西組詩的其它四首定稿于1799年,被收錄在《抒情歌謠集》的第2版(1800年)中。這首詩定稿于1801年,因此未被收入。詩人為什么要為露西組詩續(xù)寫一首詩歌呢?續(xù)寫后又為什么沖破原有的時序重新構(gòu)架組詩,將最后完成的這首詩排在《詩選》的第三首呢?這首詩的露西指象又是誰呢?
這首詩與前兩節(jié)中分析的兩首詩曾被共同收入《感傷詩集》。前兩首詩的感傷因由是明顯的——為只能默默思念但卻無法相見的玫瑰戀人而感傷;也為像紫羅蘭一樣平凡又美麗的姑娘過早凋零而感傷。而在這首詩中,“我心愛的人兒搖著紡車,坐在英國的爐邊“。在如此溫暖和諧的氛圍中,詩人又為何感傷呢?因為“在那遙遠的海外“仍有他割舍不下的牽掛——昔日戀人安奈特和他們的女兒凱羅琳。這應(yīng)該是詩人感傷的源頭。1802年3月25日英法簽訂停戰(zhàn)協(xié)定后的次日,詩人給安奈特寫了信,并于當年夏天赴法,終能與昔日戀人安奈特和已滿十歲的女兒凱羅琳相聚。然而此次短暫的相聚卻預(yù)示著此后永遠的別離。華茲華斯決心放下過去,回到祖國,開始新的生活——“終于過去了,那憂傷的夢境!/我將不再離開你遠游。“在多蘿西1800年5月24日的日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我發(fā)現(xiàn)一封威廉的來信。還有瑪麗·赫金遜和道格拉斯的信各一封?!埃?3]8據(jù)此可推知,至遲在1800年5月,英國姑娘瑪麗就與華茲華斯有了書信往來。在同年10月17日的日記中有記載:“給瑪·赫寫信“,“瑪·赫、比格斯和約翰來信?!埃?3]45-46一天之內(nèi),既有寫給瑪·赫(瑪麗·赫金遜)寫的信,也有收到瑪·赫的來信。表明瑪·赫與華氏兄妹的書信往來比較頻繁。1802年10月4日,詩人最終與這位英國姑娘(瑪麗)在自己的祖國(英國)完婚。此時,詩人心中的“露西“已不是昔日的玫瑰戀人安奈特,而是英國姑娘瑪麗·赫金遜。
(四)大自然的女兒?!稛o題·三年里晴晴雨雨,她長大》[12]82-83是《詩選》中收錄的第四首露西組詩,也是其中篇幅最長的一首(共七節(jié),四十二行)。有別于組詩中的前幾首在最后一節(jié)才談到“露西之死“,本詩在開篇第一節(jié)就點出了露西的命運——被大自然造就,被大自然毀滅。并且在詩的前六節(jié),詩人以“造化“的口吻講述了露西被創(chuàng)造以及露西在“晴晴雨雨“里成長的過程。詩人將露西多象化,認為大自然中一切美好的人和事物都是露西的化身。她不是玫瑰戀人,不是紫羅蘭少女,亦不是英格蘭姑娘,而是大自然的女兒——她是世間最美的“嬌花“,是天真乖巧的“孩子“,是“小鹿“歡騰嬉戲,是“少女“亭亭玉立。詩人將大自然擬人化,認為大自然才是露西真正的母親,她把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給露西:“她都在我的照管之下,受我鼓勵或節(jié)制“;她匯集萬物之美予露西:“鄉(xiāng)野間飄逸的芳香氣息,無言木石的安恬靜謐“;她塑造露西的少女風姿:流云般“輕柔的姿態(tài)“和垂柳般搖擺的形影。然而,露西不是某個人專屬的露西,她是屬于大自然的。自然造就了她,也終將把她收回。在詩的最后一節(jié),詩人不免嗟嘆,“好快呵,露西走完了旅程!“詩人意識到,自然界中最卑微之物皆有靈魂,而且它們是同整個宇宙的大靈魂合為一體的。也許只有在自然的懷抱中,露西才能夠永生不滅。
(五)“她”與“露西”。收錄于《詩選》的露西組詩的第五首《無題·昔日,我沒有人間的憂懼》[12]84,是組詩中最短的一首(全詩共兩節(jié),八行),也是組詩中唯一沒有提及露西名字的詩篇。詩人用“她“不露痕跡地替換了“露西“。那么,“她“是另有所指還是作為多象合一的整體指象蘊含前四首詩中所有的“露西“呢?
隱去“露西“的名字,這種“無名化“的手法表明,詩人心中的露西姑娘已不再是某個特指的、具體的女性形象,而是升華為集“玫瑰戀人“、“英格蘭的女兒“等生活原型于一體的理想之美的化身?!八安皇翘刂?,而是發(fā)展成泛指,作為多象合一的整體指象蘊含了前述所有的露西。從內(nèi)容上看,構(gòu)成組詩的五首詩都圍繞著一個共同的主題——詩人對露西的愛,以及對露西之死的態(tài)度。前面分析的四首詩,不論篇幅長短,都是先用較多筆墨勾畫露西的在“我“心中的美麗形象,在詩的最后一節(jié)抒發(fā)對露西之死的惋惜之情。詩人通過對比的手法,巧妙地將自己對露西的愛和對露西之死的態(tài)度糅合在一起,再由排序?qū)⒔M詩主題的發(fā)展脈絡(luò)清晰地表達出來。詩人回憶年少時,愛情于“我“是“造化所賜的““溫柔的美夢“,“六月的玫瑰“是我唯一的戀人。我懵懂不解“人間的憂懼“(即死亡),月輪墜落竟讓我產(chǎn)生“又癡又糊涂“的“怪念頭“:“萬一露西會死掉!“(組詩第一首)。詩人回憶居住在達夫河畔的露西,她如“紫羅蘭隱約半現(xiàn)“,美麗依然,宛若“夜間獨一無二的星光“。雖然年少時對死亡的驚懼已經(jīng)消除,但仍無法化解對露西之死的惋嘆“露西,她活著無人留意,/死去有幾人聞之?“(組詩第二首)。詩人回憶“曾在陌生人中間做客“的時光,“在那遙遠的海外“,仍有他放不下的牽掛??墒?,兒女情長怎能與對祖國的深深眷戀相比?“我“終于明白,只有在英格蘭的山岳中,“才能獲得內(nèi)心的安恬“。自己與昔日的玫瑰戀人也許只有在各自的祖國好好生活才是彼此最好的結(jié)局(組詩第三首)。詩人終能釋懷,露西的生、死,早有“造化“安排?!安徽撛谔焯?、人世,/在林中、屋里、平地、山崖,/她都在我(大自然)的管照之下“。(組詩第四首)。最后,詩人對生命、成長、死亡整個過程進行了重新思考。對華茲華斯來說,露西“不再喚醒他的私情,不再具有個人的魅力,不再留下心酸的記憶;她‘融進了隨著地球的運動,與山巒、巖石和樹木一起出現(xiàn)’的天地萬物。“[14](組詩第五首)。
從組詩的整體構(gòu)架上看,《詩選》中組詩的第一首與最后一首是首尾呼應(yīng)的關(guān)系。第五首開篇的前兩行是“昔日,我沒有人間的憂懼,/恬睡鎖住了心魂“。其中“昔日,我沒有人間的憂懼“與組詩第一首中的“我有過奇異的心血來潮“呼應(yīng),似乎在解說年少時“我“無法理解死亡真義的原因;“恬睡鎖住了心魂“與組詩第一首中的“我沉入一個溫柔的美夢“呼應(yīng),似乎在感嘆我與露西之間如夢似幻的愛情。本詩第二節(jié)的后兩行寫露西死后“天天和巖石樹木一起,/隨地球旋轉(zhuǎn)運行“。較之組詩的前四首,露西無法抗拒歲月變遷和生命衰亡的法則,本詩中詩人更愿意相信,露西死后的靈魂會融入大自然的萬千造物之中,隨地球日日夜夜周期運行、永不停息?!对娺x》中組詩的這種首尾呼應(yīng)的構(gòu)架確保了位于中間的三首詩能夠緊緊圍繞組詩的主題,將露西指象由特指到泛指的脈絡(luò)循序推進、逐步展開。
露西組詩收錄于《華茲華斯》詩選的構(gòu)架并不是按每首詩完成的時間依次排序的,而是按組詩主題推進的進程呈現(xiàn)兩端呼應(yīng)、中間遞進的構(gòu)架模式。較之按時序?qū)M詩進行構(gòu)架,按主題的推進對組詩進行構(gòu)架的模式更為合理,更有利于解讀組詩中的露西指象。循此構(gòu)架對露西指象進行探析,得出以下結(jié)論。組詩中的露西指象具有多象性,既有一象多指,也有多象合一;既相互獨立、又彼此聯(lián)系。整體看來,形成一條從特指到泛指的脈絡(luò)。前四首詩的露西指象呈現(xiàn)遞進的層次關(guān)系,依次為:玫瑰戀人,紫羅蘭少女,英格蘭的女兒,大自然的女兒。第五首詩的露西指象有了進一步的超越,詩人用“她“去替換“露西“,而“她“的指象蘊含前四首詩中所有露西的指象。
第一首詩中,露西特指玫瑰戀人,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個體;第二首詩中,露西指象為住在達夫河源頭的紫羅蘭少女,是一個群體;在第三首詩中,露西指象為英格蘭的女兒,是一個更大的群體;在第四首詩中,露西指象為大自然的女兒,是最大的群體。而在第五首詩中,無名的“她“涵蓋了詩人情感生活中所有“露西“原型,是前四個指象的概括和升華——雕刻在昔日時光里那一個個真實的“露西“已幻化為永生于大自然中的理想的“她“。
[1]Harper,G.M.L.William Wordsworth:His Life,Works,and Influ?ence(Vol.2)[M].London:Murray,1916:291.
[2]Wolfson,Susan J.Wordsworth’s craft,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Wordsworth[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110.
[3]Spencer,H.Wordsworth’s“Lucy”Poems:Context and Mean?ing[M].Studies in Romanticism,1971:160-161.
[4]Mahoney,J.L.William Wordsworth:APoetic Life[M].New York:Fordham University Press,1997:105-106.
[5]Davies,H.Lucy’s Trodden Ways[M].Essays in Criticism,1997:62-67.
[6]Garrod,H.W..The Profession of Poetry[M].University of Ox?ford,1924:88.
[7]許書利.試論華茲華斯露西組詩中的意象[J].外國文學(xué)研究,1992(2):38.
[8]Kroeber,K.The Artifice of Reality:Poetic Style in Word?sworth,F(xiàn)oscolo,Keats,and Leopardi[M].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1964:106-107.
[9]Matlak,R.Wordsworth’s Lucy Poems in Psychobiographical Context[M].1978:48.
[10]Davies,Hunter.Lucy’s Trodden Ways.[M].Essays in Criti?cism.1997:62-67.
[11]張國清.《露西》組詩構(gòu)架探析[J].荊楚理工學(xué)院學(xué)報,2012
(10):31.
[12]華茲華斯.華茲華斯詩選[M].楊德豫,楚至大,譯.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12.
[13]多蘿西·華茲華斯.格拉斯米爾日記[M].倪慶凱,譯.廣東:花城出版社,2011.
[14]許書利.純樸中寓奇美平淡中見深情[J].河北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1989(1):27.
On Deciphering the Signified Meaning of Lucy in Lucy Poems
Li Jingjing
(Department of College English,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Tonghua 134002)
The Lucy poems are series of five untitled poems composed by the English Romantic poet Wordsworth.Each poem in the series possesses its own signified meaning to their unified theme Lucy.These signified meanings of Lucy are independent from each other,as well as being integrated with each other,thus unfold their unified theme route from specified to general arrangement.The signi?fied meanings of the first four poems develop progressively,they are“Lover of Rose“,“Maid of Vio?let“,“Daughter of England“and“Daughter of Nature“.While,the signified meaning surpasses all above four ones and sublimes into a higher level.Its heroine’s name Lucy is replaced by a nameless pronoun she.
the Lucy poems;Wordsworth;Lucy;the signified meaning
10.13853/j.cnki.issn.1672-3708.2015.01.008
2014-02-12
本文為吉林省社會科學(xué)基金項目(2011B404)成果之一。
李菁菁(1982-),女,吉林通化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功能語言學(xué),語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