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一個無法回避的公共話題——關于“全民閱讀”價值引領操作層面的幾點思考

2015-02-13 07:41:17譚楚子徐州圖書館江蘇徐州221009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2015年2期
關鍵詞:公民社會價值引領全民閱讀

●譚楚子(徐州圖書館,江蘇 徐州221009)

一個無法回避的公共話題
——關于“全民閱讀”價值引領操作層面的幾點思考

●譚楚子(徐州圖書館,江蘇徐州221009)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全民閱讀;價值引領;公民社會;建構

[摘要]人文及文學類作品的閱讀,尤其當注重引領廣大讀者超越時尚浮泛的消費主義跟風心態(tài),恪守價值與真理,抗拒平庸,在文學經典及人文原典的潛心閱讀和深刻體悟中,徜徉人類精神豐富世界,感受生命氣象的偉岸與崇高。通過以上操作層面的長期努力,可望從根本上徹底改造國人低劣之國民素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偉業(yè)。

當今中國,十幾億人究竟還在信什么,敬什么?

零點公司最近做的一項“中國人的精神與信仰”問卷調查結果稱:中國大陸總人口中的18%自稱信佛,共約1.85億人;17%自稱信奉道教,共約1.73億人;約2億人信拜祖先神靈;約1.45億人信風水;約1.41億人信財神;約3.62億人相信算命相面或手相;全國城市人口中3.2%自稱是基督教徒,約3300萬人,而農村人口中基督教信眾極其龐大且又時時游走分散,以致其目前統(tǒng)計數字暫付闕如。該調查尚未涵蓋大量的民間宗教,遠未涉及民族宗教。即便如此,總括以上數據,我們已經看到,時下中國純粹的無神論者尚不足全國人口總數的15%。換言之,目前中國至少85%的人都有著這樣或那樣的信教傾向。令人不得不對此保持高度關注的是,這一趨勢方興未艾,還有進一步擴大和加速的征兆。[1]

心靈的貧窮必然向往昭示,精神的饑渴必然需要閱讀,這即是當下中國大陸公共圖書館“全民閱讀”以及其它一系列相關閱讀推廣服務活動開展時的總體社會背景。

如果將公共圖書館定義為哈貝馬斯(Juergen Habermas)所謂的公共空間(Public Sphere)之一種,那么它應當是這樣一種存在:在這個空間中,通過閱讀,公眾可以就大家所關心的公共話題積極地展開討論,并在一定程度上可望實現與當局權力者的平等商榷。[2]

從某種意義上講,“全民閱讀”正是在這樣的公共空間所進行的一場由全民參與的閱讀與討論活動。這一活動是否需要一個理論指導層面的價值引領,關于這一點,我在《何處尋覓精神家園:紙本印刷文獻庋藏、傳播與知識分子失語時代公共圖書館道義擔當的可能向度》[3]《中國現代性轉型中的啟蒙擔當:尋回公共圖書館“全民閱讀”失落的價值之魂》[4]和《抗拒平庸,感受生命氣象的偉岸與崇高——關于當下公共圖書館引領大眾經典閱讀的思考》[5]等一系列文章中,已作過肯定的詳盡闡述。本文現就“全民閱讀”價值引領這一舉措的具體操作層面,結合當前大家熱議的幾大社會焦點話題,圍繞若干設想,談幾點意見。

1 “全民閱讀”的價值基點應立足于構建健全的公民社會而非儒教虛妄的精神烏托邦世界

當下公共圖書館開展“全民閱讀”或曰閱讀推廣活動,如若想要引領廣大讀者積極閱讀,其價值取向究竟應該建立在何者之上?或者說,它的價值基點究竟應該是什么呢?

有學者曾提出:當下道德頹敗、人心不古,那么尊孔讀經,恢復被五四新文化運動掃除滌蕩的儒家道統(tǒng),實乃拯救世道人心獨一不二的法門。因此,現今圖書館無論是引領讀者閱讀,還是提倡經典閱讀,樹立儒家道統(tǒng),弘揚儒家價值原則,這一價值取向當是我們行動指導之圭臬。

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有些片面。

儒家孔子學說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第一,現世主

義的人生信仰。所謂“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子不語怪力亂神”等等,展現的正是這樣的俗世理念與信仰。第二,以“仁”為核心有限“泛愛”的人道主義道德觀。第三,以等級制度為核心、以“禮”制秩序為集中體現的國家政治倫理。在漫長的封建帝制時代,儒家的等級觀念與權力結合,成為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利器。

孔門學說的核心是“禮”和“仁”。孔子重視“仁”,希望通過“禮”來實現“仁”,所謂“道德仁義,非禮不成”??鬃雨P于“禮”的主張,目標是“正名分”,確立君臣、父子、夫婦、兄弟、長幼之序(是之謂“五倫”)。所謂“貴賤不愆,所謂度也……貴賤無序,何以為國”,正是其價值核心。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孔子及儒家主張的這套以“尊卑貴賤、男女有別、長幼有序”為特征的等級制度觀念,并非現代民主社會真正人人平等的合理理念,乃是前現代社會即封建農耕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是以人格不平等為其特征的。即便我們單看孔子“仁”的主張,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道主義閃光固然可貴,然而若與基督教一貫主張“愛人如愛己”之博愛胸懷相比,還是有著本質高下的區(qū)別的。儒家“仁愛”強調“愛有等差”,所謂“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在本質上早已遜色于基督教“博愛”精神所強調的人人沐浴在上帝之愛陽光下的人類“平等之愛”。

對于孔子代表的儒家學說,德國哲學家黑格爾(1770~1831)的看法頗具代表性,他說:“孔子的教訓在萊布尼茲的時代曾轟動一時……我們看到孔子和他弟子們的談話,里面所講的是一種常識道德,這種常識道德我們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個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還要好些,這是些毫無出色之處的東西??鬃又皇且粋€實際的世間智者,在他那里……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練的、道德的教訓,從里面我們不會獲得任何特殊的東西?!保?]中國思想家對此也有相似的認識,陳獨秀說:“儒教經漢、宋兩代之進化,明定綱常之條目,始成一有完全統(tǒng)系之倫理學說。斯乃孔教之特色,中國獨有之文明也。若夫溫良恭儉讓信義廉恥諸德,乃為世界實踐道德家所同遵,未可自矜特異,獨標一宗者也。使今猶在閉關時代,而無西洋獨立平等之人權說以相較,必無人能議孔教之非也?!保?]可謂英雄所見略同,說的都是孔教并非代表著人類的杰出思想或先進理念。近代西方文明優(yōu)越于傳統(tǒng)中華文明者,實在民主與科學兩端。近代世界之社會改造大潮流表現出三個顯著特征:在經濟層面上,實現以商品經濟為核心的開放性的市場經濟;在政治制度上,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民主制度;在思想文化上,實現價值取向多元,建立科學思維。很明顯,對照中國當下現實,在民主政治制度建設和科學思維啟蒙層面,我們可謂任重道遠,還有著很長的路要走。

在當下一班所謂的“國學家”看來,當今神州大地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道德淪喪、貪官污吏橫行的病局,都是禮崩樂壞造成的結果,只有孔子及其所代表的儒家攜其治國方案重回華夏大地,才能力挽狂瀾,拯救被資本主義拜金狂潮摧毀的傳統(tǒng)道德,重現我族高尚的道德靈魂。近年來日漸高漲的讀經祭孔熱以及“儒家學說是中國人安身立命的基礎”、“儒家學說代表了中國未來文化的發(fā)展方向”、“只有儒家思想才有希望拯救當前中國道德之滑坡”等一系列觀點,都是基于這一思維。似乎只要復興儒家道統(tǒng)道德觀念,即可救治當下中國的道德崩潰及精神坍塌。

以道德挽救道德,這是華夏民族傳統(tǒng)的思維定勢。孟子云:“仲尼作《春秋》,亂臣賊子懼?!比欢裰T史實,這恐怕只能是孟軻及孔門中人的一廂情愿而已??酌系恼卧O計原以為可用道德力量、“浩然正氣”匡拯社會,懲惡揚善,殊料一部二十四史讓人們看到的卻是,數不清的“亂臣賊子”直面“春秋大義”,非但不懼,非但沒有膽戰(zhàn)心驚瑟瑟發(fā)抖,反倒愈加亢奮昂揚,為一己私欲之驅動而前仆后繼一往無前——但見血海飄櫓,一路鬼哭魂嚎!弒君殺父,乾坤顛倒……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歷史早已宣告了儒家道德拯世說的破產。

一個社會的良性發(fā)展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不僅需要勸善的道德倫理加之實實在在的道德榜樣,更需要健全嚴密且操作起來又十分靈敏高效的懲惡法制機制。

這兩者相比毫無疑問后者尤其重要。試想,當一個社會過度重視道德教化,而缺少切實可行的懲惡法制機制時,惡行得不到遏制,其結果必然是道德教化淪為虛偽的說教,整個社會陷于普遍的虛偽。因此,欲治當今社會道德墮落和官員腐敗,出臺強力法治措施遏制惡行較之鋪設獎掖機制褒揚善行更為重要。從本質上講,人人皆有罪性,人易于為惡而難于向善。從這個意義上對權力惡行的及時懲治尤為重要,乃是道德改良、吏治澄清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

因此我們認為,當下公共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引領廣大讀者“全民閱讀”活動中,其價值基點應該是高揚科學與民主精神而開啟民智,從而為構建健全的公民社會-法治社會而引領讀者進行閱讀,而絕非心儀儒家虛妄的精神烏托邦世界。鑒于此,我們將向讀者推薦一批“五四”前后中國現代第一次啟蒙時期經典作家的經典書目,如梁啟超、魯迅、巴金等人的經典著作以及上世紀80年代“新啟蒙”時期一大批至今讀來仍振聾發(fā)聵的人文社會科學經典名著。同時為了更好地幫助讀者理解原典中的真義及精髓,我們將邀請卓有建樹并富有獨立思考的學者——真正勇于擔當的公共知識分子到館講座,開啟民智。

2 “全民閱讀”活動的倡行應正視中國日益嚴峻的社會現實,表達中國底層民眾的正義訴求

由上述,儒家學說的核心理念即:人世間有等級之區(qū)分;人的等級區(qū)分與生俱來,不可改變;位居不同等級者皆應各守其序,不可逾越。如此老老實實恪守其位是為正義,否則則大逆不道,乃僭越。

這正是近代西方法學哲學界曾嚴厲批判過的臭名昭著的“差等正義論”。

幾乎同時濫觴于東西方奴隸制各自時代的差等正義論,在漫長的中國專制社會的長河中,乃是維系等級制度和專制政體的主要理論基礎。今日之中國,與封建時代作別僅過百年,差等正義論的影響遠未徹底根除,在人們的公共生活中,差等正義的幽靈有著豐厚的繁衍土壤,并時時游蕩在周遭社會的各個角落,諸如官民權利反差所體現的政策差等正義,所有制歧視所體現的政策差等正義,城鄉(xiāng)二元戶籍制所體現的政策差等正義……尤其以官民權利反差所體現的政策差等正義影響最為惡劣。鑒于對官員與平民各自權利的合法存在規(guī)定采用雙重標準,致使官員們無論在政治權利方面,還是在經濟權利乃至社會權利方面,整體皆處于突出的強勢地位。此亦即學者們所謂“體制內腐敗”,或稱“合法腐敗”。具體而論,在政治權利方面,因掌控著對包括公權力在內的各種資源的動員力、整合力和配置力,各級官員借助或利用各種公共資源,串通官場人脈,提升和強化個人的能量,而權力體系中的中高層官員的資源整合力更是難以估量,公權力私用已成為通行于整個社會體系的潛規(guī)則,一種社會常態(tài)。民眾對此憤怒、無奈而又艷羨——這對于整個社會核心價值觀的顛覆與摧毀力將是致命的!在經濟權利方面,官員群體較之普通民眾的優(yōu)勢不言而喻。官員不僅收入豐厚,而且官員的職務消費資源寬松,靡費公帑難以監(jiān)督節(jié)制。2012年全國官員們的“三公消費”(公車消費、公款吃喝、公費出國)總額高達11007億元,相當于當年全國財政總收入的30%。其中僅全年公款吃喝開銷就達3000億元?。?]相較之下,歐美等國行政管理費用占財政支出的比重普遍低于5%,一般在3.5%左右。[9]社會權利方面,由于政治和經濟上的壟斷優(yōu)勢,政府官員社會地位評價穩(wěn)居第一。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人民內部矛盾研究”課題組曾對中國大陸31個省、市、自治區(qū)的城市居民進行問卷調查,當被問及誰是改革開放以來最大的受益者時,59.2%被調查者認為,黨政干部是改革開放以來最大的受益者,排名第一。[10]似乎整個社會早已認可了一種共識,那就是:權力是一種可以帶來幾乎無窮無盡利益的權利,不僅具有很強的滲透性和擴張性,而且總是傾向于為掌握權力的人及其所屬集團謀取利益最大化。官民社會權利的巨大反差使公眾對官員的社會地位空前艷羨而又嫉恨,更使得充斥于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道德說教頓顯格外蒼白虛偽,變得無人理會;相反,暴戾狂躁之氣無處不在,彌漫著整個社會空間。

官民權利的上述差異即所謂的“合法”差異已明顯帶有社會分配不公的弊端,然而政府官員還要借助公權力偷偷進行私下里的腐敗交易,滿足一己欲壑難填之私欲。這必然更加激發(fā)民眾對官員的極度憎恨,這種情緒甚至發(fā)展到令人震驚的烈度。[11]我們倡行“全民閱讀”活動,必須正視中國當前日益嚴峻的社會現實,引導人民通過閱讀看到光明,看到希望,并適時表達中國底層民眾的正義訴求。通過“全民閱讀”運作,引領廣大國民轉變觀念,從指導思想上摒棄差等正義論余毒的影響,進而使得今日正通行于官場上下的“潛規(guī)則”真正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羅爾斯指出:“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正像真理是思想體系的首要價值。一種理論,無論它是多么精致和簡潔,只要它不真實,就必須加以拒絕或修正;同樣,某些法律或制度,不管它們如何富有效率和條理,只要它們不正義,就必須加以改造或廢除?!保?2]約翰·羅爾斯《正義論》等經典政治學論著將是我們重點推介的必讀書目,因為在推進中國的政治民主建設和優(yōu)化公共管理方面,對于清除全體國民頭腦中唯官為大的官本位陳腐觀念,提高公民意識自覺,抵御和遏止決策中的公權力私己化和公權力異化,尤其對于包括公共政策制定者與執(zhí)行者的執(zhí)政者切

實轉變觀念,羅爾斯“平等和公平是正義的起點和旨歸。起點的平等,機會的平等,過程的平等與結果的平等皆為實現正義所必需”[12]等原則,至今仍是執(zhí)政者真正走出制定與執(zhí)行公共政策設置雙重多重標準泥沼之圭臬。

當代美國政治哲學家邁克爾·桑德爾所著之《金錢不能買什么——市場的道德局限》(鄧正來譯)也是我們在“全民閱讀”活動中,準備向嚴肅思考中國現實和未來的讀者推介的一本好書。該書觀點對于認識當下中國人迫切關心的問題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桑德爾在《金錢不能買什么——市場的道德局限》一書中指出,今天的市場早已不再是人們迄今為止發(fā)現的那個有效的配置資源的機制,而是形成了一個“市場社會”(Market Society)。市場社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用市場的邏輯來替代公共生活、日常生活的邏輯。因此市場及市場規(guī)范并非如主流經濟學家們所宣稱的“價值無涉”或“價值中立”那樣,而是具有極強的腐蝕性的。它不僅會腐蝕商品交易的市場本身,而且會腐蝕、排擠、侵蝕非市場的其它各種領域,比如社會領域、政治領域……乃至道德與法律領域。[13]而對于當下中國,運用桑氏這一理論進行剖析讓我們看到,今天我們身處其間的國度恐怕正面臨著雙重腐蝕:一種腐蝕正如桑德爾所言是市場和市場規(guī)范對政治和政治規(guī)范、對公眾日常生活的腐蝕,如官場上盛行不衰、老百姓亦早已見慣不怪的買官賣官,政府官員公共領域中的以權獵色、權色交易……同時,我們還看到存在另一種腐蝕,那就是政治和政治邏輯對市場規(guī)范的腐蝕,如遍及神州大地的處級商行、司級企業(yè)、部級公司……不難設想,這些商業(yè)機構之間難道能夠進行公平意義上的市場競爭?所以我們通過閱讀桑德爾的這一著作體會到,盡管作者不可能在書中指出當下中國存在問題的全部,然而他卻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到中國的真正問題所在。

但是這遠遠還不是問題的全部。真正問題的全部就在于當市場侵犯我們自由的時候,我們該如何應對。桑德爾教授給出的解決路徑是什么呢?他說當這個市場交易的游戲規(guī)則侵入公共領域時,我們可以重開公共討論,我們有公民社會自生自發(fā)的力量對它進行抵制……總之,如果市場導致了不公,導致了貧富差距,公民社會也一定會產生一種非常強大的力量,它會通過業(yè)已建構成熟的公共空間的討論和傳播,自生自發(fā)地訴求社會正義,從而足以抵御市場的侵蝕或腐蝕而有效地保護自己。[13]這在公共政治生活健全成熟的西方國家自然不成問題,然而桑氏的這套解決方案適合于當下的中國嗎?中國的問題并不只是“雙重腐蝕性”,更重要的是我們要認真想想:我們存不存在公民社會的力量去節(jié)制資本?我們有無可能有真正的公共討論去節(jié)制權力?當這兩者都不存在時,我們又如何應對關于市場的“雙重腐蝕性”?

如果“全民閱讀”能夠以這種啟迪式的方式引領大眾閱讀,我想,公民社會在當下中國的建構,庶幾有望矣!

3 人文文學類閱讀當引領廣大讀者超越時尚浮泛之消費主義跟風心態(tài),潛心體味經典原典,抗拒平庸,感悟生命氣象的偉岸與崇高

2012年10月,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讓各路媒體好不喧鬧了一陣子,“上至精英,下至草根,都在為莫言獲獎奔走相告,擁擠的贊美一度掉得滿地都是。”[14]望著電視上斯德哥爾摩皇家科學院莫言接受頒獎身著燕尾服讀獲獎演說稿《一個會說故事的人》時,劉震云說了一句聽似不無醋意的“大話”:“莫言兄能獲諾貝爾獎,表明中國至少還有十個人也能拿到這個獎。”[15]如此說來,這是否表明,中國當代文學水平,確乎已“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16]

如果我們仔細分析,就會發(fā)現情況并非如此簡單樂觀。

筆者將新世紀以來中國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作了一個大致的梳理,基本上可以分為三條脈絡。

第一,上世紀80年代即活躍于文壇上所謂“純文學”作家,自90年代中后期中國社會轉型期始直至進入新世紀,其創(chuàng)作風格從原來富有藝術探索意味的先鋒文學,從直面人生嚴肅的現實主義,從張揚個性、致力啟蒙、富有濃郁浪漫氣息的理想主義……突然翻臉,一變而成張揚俗世欲望,渲染一己惡趣,以市場碼洋和銷售利潤為標桿的俗世主義商業(yè)寫作。

第二,進入新世紀以來,特定題材類型化小說“批量生產”大規(guī)模出現,此乃消費文化生產機制與大眾審美庸俗趣味聯(lián)袂合成的產物:《狼圖騰》帶動了一批小說寫狼畫狗,《盜墓筆記》引發(fā)出盜墓題材或神秘驚悚類題材小說的瘋狂仿寫及暢銷,《暗算》獲“茅盾文學獎”誘發(fā)了其后《潛伏》等諜戰(zhàn)題材的火爆,“杜拉拉”則宣告職場小說熱銷的到來……于

是,以文學商業(yè)利潤最大化為核心利益驅動,以某類特定題材為小說表現對象的“類型化小說”紛紛炮制出籠,如過江之鯽,絡繹不絕而來——除上述例舉,諸如“懸疑”、“穿越”、“玄幻”、“靈異”、“言情”、“游俠”、“公案”……諸類皆屬此列。這類小說完全瞄準大眾文化消費市場,概與經典無緣,只可作一次性文化快餐進行消費。

第三,鋪天蓋地奔涌而來的海量“網絡文學”。嚴格意義上講,網絡文學只能算作“前文學”。文學有自己特殊的語言組織形式,不是口語。網絡寫作并沒有經過文學準入程序,多為甚至比口語更隨意零亂的雜混語。由于網絡閱讀是“瀏覽”式閱讀,因此,那些所謂在閱讀網絡文學者,僅僅是在瀏覽,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閱讀?!熬W絡文學”是當下消費社會所特有的文化消費形式,而非精神食糧。另外,文學是應該有靈魂的,但是,大多數網絡文學靈魂缺失,只是口語文字的故弄玄虛率意堆砌。

內容多為利用網絡這個便捷的平臺進行即興式本能宣泄,同時也迎合同樣有失落感的大眾發(fā)泄欲望。在他們的作品中,或以職場、官場、商場為背景,或以玄想的歷史空間為背景,主人公身處其中往往憑借運氣或巧合東成西就、左擁右抱、處處逢源、名利雙收——完全一幕將生命內容粗鄙化和本能化的白日夢圖景,其精神維度的淺薄與平庸近乎無以復加!對此,我們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不要在這種無聊的閱讀上空耗我們寶貴的精力和時間,否則,損失的還將包括我們的生命和尊嚴剝奪。

伴隨著全球性人們精神世界的崩坍,作為“人類精神美的追求的特殊形式”的文學也正在走向萎縮與低迷,諾貝爾文學獎每年的頒發(fā),事實上已很難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找得到真正賦有價值的、顯示人類崇高尊嚴、充滿理想和美的意境的作品。遴選既然無法真正做到“寧缺毋濫”,那么也就只好降低標準。“莫言兄能獲諾獎,表明中國至少還有十人也能拿到這獎?!眲⒄鹪扑崃锪锏倪@句感言,從某種意義上講,倒也不失一句實話。

通過上述考察和分析,我們認為,“全民閱讀”在文學和人文類作品的閱讀引領及推介方面,當力避流俗,超越時尚浮泛的消費主義跟風心態(tài),堅決不做“暢銷書排行榜”此類沸沸揚揚變相商業(yè)性廣告的義務宣傳員,恪守價值和真理,引領廣大讀者抗拒平庸,潛心閱讀文學經典,閱讀人文學科原典,徜徉于人類精神的豐富世界,感悟生命氣象的偉岸與崇高!誠如魯迅所期待,這種閱讀將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對“國民性”,即低劣國民素質的根本改造。

4 結語

直面當下中國內憂外患的嚴峻現實,目前,公共圖書館方興未艾之“全民閱讀”活動,該如何實現對到館廣大讀者閱讀中的價值引領,這的確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公共話題。在《新大陸游記》里,梁啟超曾這樣評說中國人的國民素質缺陷:“有民族資格而無市民資格,有村落思想而無國家思想,只能受專制不能享自由,有瑣屑之欲望而無高尚之目的?!保?7]可謂入木三分!這位一生致力于振興中華以求“新民”的政治家、思想家,數次躬歷親為,殫精竭慮,呼吁興建公共圖書館以開啟民智,進而達致完成中國國家現代化轉型時必備之國民素質之率先轉型。梁任公激切之辭,今天讀來,仍覺振聾發(fā)聵,猶黃鐘大呂悠悠然回蕩于耳際!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完成中國百余年來一直未曾真正完成過的現代化轉型,這一偉大的事業(yè),當需要建構起健全的公民社會為其前提。毫無疑問,當下公共圖書館“全民閱讀”活動,即應當以建構健全的公民社會作為其價值引領的總體價值指向,通過包括上述諸種努力在內的各項具體操作,以期從本質上徹底改造低劣之國民素質,真正完成中國現代化之根本轉型,實現“中國夢”——中華民族全面復興之偉業(yè)!當然,這是一個長期的工作,不可能指望一蹴而就。

[參考文獻]

[1]張清津.靈性資本與中國宗教市場中的改教[J].文史哲,2012(3):137.

[2](德)尤爾根·哈貝馬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M].曹衛(wèi)東等譯.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15.

[3]譚楚子.何處尋覓精神家園:紙本印刷文獻庋藏、傳播與知識分子失語時代公共圖書館道義擔當的可能向度[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0 (11):45-53.

[4]譚楚子.中國現代性轉型中的啟蒙擔當:尋回公共圖書館“全民閱讀”失落的價值之魂[J].圖書館,2011(2):12-19.

[5]譚楚子.抗拒平庸,感受生命氣象的偉岸與崇高——關于當下公共圖書館引領大眾經典閱讀的思考[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4(12):47-51.

[6]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M].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119.

[7]陳獨秀.憲法與孔教[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4:34.

[8]王秀強.李金華談三公消費:緊一緊,一年節(jié)省幾千億元[N].21世紀經濟報道,2013-03-07 (21).

[9]李培林.社會沖突與階層意識:當代中國社會矛盾問題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202.

[10]劉如坤.仇官現象的當代解讀[J].決策咨詢通訊,2012(11):45-53.

[11]方付建.涉官事件中的網民態(tài)度傾向研究[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12(2):52-57.

[12](美)約翰·羅爾斯.正義論[M].何懷宏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3,60-67.

[13](美)邁克爾·桑德爾.金錢不能買什么——市場的道德局限[M].鄧正來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231,275-286.

[14]張濤甫.莫言熱背后的冷思考[N].文匯讀書周報,2012-10-19(03).

[15]李建軍.直議莫言與諾獎[N].文學報,2013-01-10(18).

[16]陳曉明.中國當代文學已達前所未有的高度[N].羊城晚報,2011-11-07(B05).

[17]梁啟超.飲冰室文集[M].上海:上海廣智書局,1903:512.

[收稿日期]2014-05-19 [責任編輯]王崗

[作者簡介]譚楚子(1968-),男,漢族,文學博士,徐州圖書館研究館員,江蘇師范大學教授、元明清文學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古典文獻學與中國古代文學。

[文章編號]1005-8214(2015)02-0039-05

[文獻標志碼]A

[中圖分類號]G252.0;G258.2

猜你喜歡
公民社會價值引領全民閱讀
公民社會治理主體作用及其角色的歷史性分析
實事求是看待公民社會
中文信息(2016年10期)2016-12-12 14:48:43
全民閱讀背景下高職學生黨員黨性修養(yǎng)培養(yǎng)研究
新媒體時代高職大學生踐行“全民閱讀”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復合型文化場所:實體書店的立體化轉變
人間(2016年27期)2016-11-11 15:37:38
做一個全民閱讀時代的“悅”讀人
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 23:11:36
洛克公民社會財產權視角下的中國房產稅改革
多元價值觀背景下的價值引導與美德塑造
今日教育(2016年1期)2016-03-01 17:37:45
淺談思想政治課中負面案例的運用
價值引領讓師德教育煥發(fā)生命的活力
甘肅教育(2015年20期)2015-11-10 19:19:54
七台河市| 武强县| 元江| 池州市| 赣榆县| 东乌| 东明县| 娄烦县| 师宗县| 莆田市| 西贡区| 冀州市| 鹤峰县| 富宁县| 阳曲县| 东辽县| 平潭县| 武平县| 卫辉市| 宣城市| 龙泉市| 池州市| 玉屏| 合作市| 措美县| 新丰县| 泰安市| 建德市| 忻州市| 千阳县| 成武县| 高雄县| 永嘉县| 乌兰县| 静安区| 百色市| 安塞县| 景洪市| 乌海市| 手游| 洛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