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實驗幼兒園 佘 雯 周麗麗
公民辦教師語言教學能力協(xié)同發(fā)展途徑初探*
泉州市實驗幼兒園 佘 雯 周麗麗
*本文為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2年度立項課題“公民辦教師語言教學能力協(xié)同發(fā)展途徑的研究”(立項批準號:FJCGJJ12-026)階段性研究成果。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明確指出:“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幼兒語言的發(fā)展貫穿于各個領域,也對其他領域的學習與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幼兒在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同時,也在發(fā)展著人際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斷交往情境的能力、組織自己思想的能力。通過語言獲取信息,幼兒的學習逐步超越個體的直接感知?!笨梢?在幼兒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教師在語言活動中的指導起著關鍵的作用。教師作為實施教育的主體,其語言教學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的高低,決定著語言教育的質量,直接影響幼兒的語言發(fā)展。公辦園在園所管理、設施設備、師資水平、教科研等方面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經驗,而不少民辦園則因缺乏科學的管理、教師從教效用低、師資起點低且流動性大、生源爭奪激烈、特色課程泛濫等問題制約著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實施優(yōu)質資源的合作共享,不僅是園內教師攜手并進、共同提高的重要途徑,更是推進區(qū)域教育質量整體提高、促進區(qū)域教育均衡發(fā)展的有效舉措。發(fā)揮公辦園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建立公民辦教師的學習研究共同體,有助于實現(xiàn)資源互補、實現(xiàn)集智共享和實現(xiàn)雙贏,達到提高公民辦幼兒園教師整體素質和保教質量的目的。以下以一所公辦省級示范性幼兒園與五所民辦幼兒園為例,以課題研究為載體,談談提高公民辦教師語言教學能力協(xié)同發(fā)展的有效途徑。
1.完善課題研究機制
首先,成立由公辦園園長、業(yè)務副園長、語言領域組骨干教師及五所具有代表性的民辦園園長、教師組成的課題領導組,并根據實際情況明確分工,參研教師能根據自身的專業(yè)發(fā)展特長自主選擇參加課題研究。同時,公辦園與民辦園簽訂“幫扶協(xié)議”,通過公辦園骨干教師與青年教師、公辦園骨干教師與民辦園教師、民辦園骨干教師與民辦園新手型教師“師徒結對”活動,采取點面結合、以點帶面的方式結成學習研究共同體,構建了一個縱向和橫向相互交織的立體教研網絡。其次,制定切實可行的課題研究規(guī)章制度,以實現(xiàn)公民辦園共循研究過程、共享研究成果的目的。課題研究做到機構健全、制度完善、分工明確,為課題研究提供有力的機制保障。
2.明確課題研究方向
為了提高課題研究的針對性,課題組在課題研究前分別選取了30名公辦園的教師和60名民辦園的教師進行前測,對公民辦教師的從業(yè)資歷,組織語言教育活動中內容的選擇、教育內容分析、組織形式以及對重難點和目標的把握等方面進行調查。從前測問卷調查統(tǒng)計表看出:公民辦教師普遍感到較難的依次是教學方法與策略、目標的制定、問題的設置、教育內容的選擇,有51.67%的民辦教師對教案的擬定感到困難。課題研究的前測,讓我們清晰地了解到公民辦教師在語言教學能力方面的現(xiàn)狀,特別是存在的問題,為課題研究指明了方向。因此,我們根據公民辦教師在語言教學能力方面的優(yōu)勢和不足,根據語言領域的教學特點,確定以語言領域教學中教育內容的選擇、目標的制定、教學方法和策略、問題的設置為研討重點,擬訂課題實施方案,明確了課題研究的方向。
3.規(guī)范課題研究過程管理
在整個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遵循“研究前期重預計,研究中期重過程,研究后期重成效”的原則,實施全過程的目標管理,包括:課題研究總體目標、各子課題的研究目標、階段安排的目標、語言活動的目標、幼兒發(fā)展目標等。目標管理從總目標開始分解,逐層分化,形成一致的研究導向,各分目標最終都指向總目標,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研究目標體系。建立課題研究檔案,按照課題研究的進程規(guī)范整理課題研究過程性資料,先后設置“課題研討記錄表”“課題資料的收集與分析記錄表”“中心問題交流會記錄”“課例研討活動記錄表”“課題研究個人反思記錄表”等,真實記錄研討過程,做到課題研究管理的規(guī)范化、真實性,為課題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1.專題講座針對性
一是公辦園能充分發(fā)揮能師、名師、骨干教師團隊的教育資源,針對語言領域各個活動類型的特征及組織策略,分別為公民辦園教師舉辦了“講述活動的特征、類型與組織指導”“文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幼兒園詩歌教學”等專題講座。這些講座一方面推動公辦園骨干教師不斷鉆研,總結經驗,促進自身在語言領域的梳理和再提升;另一方面幫助民辦園教師明晰語言領域各種活動類型的特點和活動設計的基本結構,提高語言教育的理論水平。二是公民辦園分別根據本園教師成長的需要,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組織教師參與有針對性的專題講座、專題研討會的培訓和學習;公辦園聘請專家入園為教師做專題講座,并邀請民辦園教師參與,共享專家引領的教育資源,促進公民辦教師的語言教學理論基礎和教師教育科研能力的共同提升。
2.同伴互助多樣化
教師的專業(yè)成長離不開同伴的互助。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能充分發(fā)揮參研教師的集體智慧,推動學習研究共同體的建立。一是開展“中心問題交流會”,圍繞“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如何選擇教育內容、分析教育內容;如何制訂科學合理、可操作性的活動目標;教師應采取哪些有效策略為幼兒的學習提供支持和幫助”等語言教育活動中的核心問題,引導教師在廣泛查閱資料的基礎上,圍繞教育實踐中的有益做法、成功經驗或困惑等進行交流,共同尋找最佳的解決策略,然后在實踐中嘗試新的策略,集同伴的智慧,解實踐的困惑,以達到提高公民辦教師語言教學能力的目的。二是充分利用學園網站、課題QQ群等網絡平臺,進行學習分享、互動交流,公民辦教師可靈活安排上網學習交流的時間,自主選擇學習的內容。開放的、動態(tài)的網絡學習方式,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為課題研究理論學習開辟了動態(tài)的分享交流空間。
3.以賽代訓促提高
教師自身的語言素養(yǎng)是決定語言教學能力高低的一個重要因素。為了進一步提高公民辦教師的語言素養(yǎng),課題組舉行了“公民辦教師講、編故事比賽”,參與課題研究的公民辦幼兒園在人人參與、園園開賽的基礎上推選優(yōu)秀選手參加比賽。比賽分為“講故事”和“現(xiàn)場看圖編故事”兩項內容。賽后,評委們還圍繞講故事和看圖編故事的基本要素,針對選手們的表現(xiàn)進行現(xiàn)場點評。公民辦教師準備參賽的過程是學習的過程,參加比賽的過程是交流的過程,這種以賽代訓的方式不僅為公民辦教師提供了學習與交流的平臺,有效促進公民辦教師語言素養(yǎng)的提高,也有效推動課題研究向縱深發(fā)展。
1.研討內容分層次,采取單元滾動式研討
語言領域的五種基本活動類型在教育目標上各有所側重,在教育內容和形式上也各具特點,需要教師較好地把握相關的知識要領并在實踐中靈活運用,發(fā)揮各種活動類型的教育功能,才能更好地促進幼兒發(fā)展。但是由于公民辦教師不同個體在《指南》背景下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的轉變存在差異性,甚至相當一部分民辦園教師不清楚各種活動類型的特點和基本指導策略,為此,我們把語言領域的五種活動類型作為研討的內容,采取單元滾動的研討模式,開展語言領域各種活動類型的組織與指導研討,以學期為單元,一個學期集中探討一種活動類型的組織與指導策略,積累有益的經驗,并在新的單元里遷移應用已有的經驗,不斷推進研討和獲得有益經驗。根據需要,我們把研討主體分為公辦園、民辦園、公民辦結合三種形式。為使研討更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根據公民辦教師的實際情況,先組織學習相關活動類型的基本觀念、核心目標、特點與組織指導步驟等,然后以教學現(xiàn)場為載體,圍繞有針對性的研討中心問題進行研討,引發(fā)參研教師觀點的碰撞,達成共識,以便應用于日常的語言教育活動。例如:在開展早期閱讀研討中,我們抓住早期閱讀的核心價值,引導參研教師圍繞“如何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適宜的讀本;如何分析讀本蘊含的教育價值;合理預設活動目標;教師是否全面關注幼兒閱讀興趣與習慣、能力的培養(yǎng);所采取的指導策略是否有效”等問題,引導教師對照理論,立足教學現(xiàn)場展開研討。這種以理論學習為引領,以核心問題為中心,結合教學現(xiàn)場的研討形式,有效地提高公民辦教師的語言教學能力。
2.研討形式分層次,開展跟進式課例研討
針對公民辦教師的不同發(fā)展水平,我們采取跟進式課例研討,以促進公民辦教師語言教學能力的提高。我們主要采取“一課多研”和“同課異構”兩種形式,使公民辦教師在“實踐—反思—調整—再實踐—再反思—再調整”循環(huán)往復、螺旋上升的過程中,不斷調整指導策略,提高語言教學能力。例如公辦園派出骨干教師指導民辦園開展早期閱讀的“一課三研”:“一研”圍繞“教師能否全面分析讀本蘊含的教育價值制定適宜的目標”的中心問題展開研討,提出了“目標制定沒有抓住早期閱讀的核心價值”“目標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等問題,經過教師們熱烈的討論,提出把目標修改為“1.仔細觀察畫面,用較完整的語言清楚地說出三個好朋友之間發(fā)生的故事。2.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好朋友之間合作、分享、相親相愛的美好情誼。3.懂得按順序逐頁翻閱圖書,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對活動計劃進行修改。“二研”則圍繞“教師能否根據早期閱讀的教學特征合理設置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中心問題展開研討,參研教師紛紛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提出“引入環(huán)節(jié)應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談談自己的好朋友”“整個過程應該靈活采取集中閱讀與自主閱讀相結合”“重點畫面的閱讀和一般畫面的閱讀相結合”“教師在組織過程中講的多,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的少”等問題,經過參研教師的討論,把“二研”的活動環(huán)節(jié)的設置調整為“談話引題—集中閱讀(學習閱讀的方法)—幼兒自主閱讀—重點畫面的閱讀—歸納閱讀內容,遷移生活經驗”幾大環(huán)節(jié)。在“三研”的過程中,引導教師圍繞“早期閱讀中教師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支持幼兒閱讀”的中心問題,重點觀察教師在執(zhí)教的過程中采取了哪些策略、是否有效、教師是如何回應幼兒的。現(xiàn)場觀摩后,大家認為這個流程較為順暢,但發(fā)現(xiàn)教師設置的指導語和問題啟發(fā)性、開放性不夠,不能及時有效地回應幼兒、幫助幼兒梳理和提升經驗。因此,在活動之后專門對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指導語和設置的問題進行斟酌,并提出如何有效回應幼兒的幾種策略。這種借助公辦園骨干教師資源指導開展的“一課三研”活動,使公民辦教師在研討的過程中,通過對比分析,將抽象的理論具體化、形象化,公民辦教師在共同分析、互相探討、爭辯反思的過程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同課異構”則采用公辦園與民辦園、民辦園與民辦園教師選取同樣的教學內容,圍繞研討中心,結合教學現(xiàn)場進行研討,直觀地展示出不同發(fā)展水平的教師處理問題及其執(zhí)教風格的個性化差異,有助于公民辦教師在比較中互相學習、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同時,在課例研討的過程中,針對公民辦不同的教師,研討的問題也有所側重,如針對同一問題,我們會采用分層設問的方式進行引領,如追問民辦園教師“你認為此活動目標的制定適宜嗎”,引導她們發(fā)現(xiàn)問題;追問公辦園的教師“你認為怎樣表述目標更為準確,為什么?”
3.幫扶形式分層次,開展多元結對幫教
第一個層面是公辦園與民辦園園際之間的幫扶。主持課題研究的公辦園分別與參與課題研究的五所民辦園簽訂幫扶協(xié)議,從行政領導層面明確了幫扶的目的、意義、時間、措施以及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確定以語言領域活動為切入點,通過集體備課、專題講座、送教下鄉(xiāng)、示范觀摩、一課多研、同課異構等方式,逐步提高民辦園教師語言活動設計及組織實施能力,且在傳幫帶的過程中實現(xiàn)公辦園教師自身專業(yè)水平的再提升。
第二個層面是公民辦園教師之間的幫扶活動。按照公民辦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水平分層次開展師徒結對活動,分別選取有代表性的三組教師結成對子,即公辦園的骨干教師與熟手型教師、公辦園的骨干教師與民辦園的熟手型教師、民辦園的骨干教師與民辦園新手型教師,建立師徒結對檔案,共同討論制定師徒結對計劃和具體實施的措施,一對一地開展有針對性的結對幫扶活動,通過理論學習、案例研討、信息分享、聽課評課、書面資料修改等形式,采取以點帶面的方式,提高公民辦教師的整體水平。
第三個層面是充分發(fā)揮公辦園骨干教師的示范輻射作用,開展送教下鄉(xiāng)、送培下鄉(xiāng)活動,以提高民辦教師的語言教學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真正實現(xiàn)“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共同提高”的理念。
1.基于教學實踐的反思,在不斷調整中提高語言教學實踐能力
我們采取“活動前反思(分析教材、解讀幼兒)—設計教學方案—組織教學實踐—活動后反思—進行調整、實踐、再反思—把有效的教學策略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的程序進行活動前反思和活動后反思。如:組織教師圍繞“文學活動的教學策略”展開專題研討,共同探討如何根據《指南》精神及幼兒的年齡特點、知識經驗和需要,選擇適合幼兒的文學作品,分析作品?;顒忧?教師們圍繞“所選擇的教學內容是否符合幼兒能力發(fā)展水平;活動目標是否適宜、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活動準備是否充分、恰當”等方面進行反思調整?;顒咏Y束后,主要圍繞“活動內容選擇是否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需要;活動內容是否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發(fā)展;活動目標的達成情況怎樣;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是否有效、可操作;教師的指導策略是否有效;能否為幼兒的學習提供支持”等問題進行反思,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原因、找出策略、再次嘗試。在反思的過程中,公辦園教師更加關注理論層面的提升,民辦園教師更加關注教育內容和教師教育行為層面,民辦園從理論層面上吸取公辦園的優(yōu)勢,公辦園從民辦園的反思中發(fā)現(xiàn)問題。雙方在推進式研討活動中提高了反思能力,積累了教育經驗,達到提高公民辦教師語言教學能力的目的。
2.基于經驗的總結提升,在分享交流中梳理語言教學策略
加強分享式的反思,以典型帶動全面,以成果輻射全局,促進教師在不斷的反思、總結、分享、交流中獲得有益的經驗。在課題研究進程中,我們注重不斷反思總結、提升經驗,并將總結出的有效策略再次付諸實踐驗證,通過個人反思、集體反思、交流分享相結合的形式,開展各種形式的經驗分享交流會,交流有效的語言領域教學策略,要求每位參研教師認真梳理課題研究取得的成效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并填寫“課題個人實踐反思記錄表”,舉行課題成果交流會,在總結、交流和分享的過程中,也引發(fā)了公辦園教師對語言領域教育更深層次的思考,民辦園教師收獲了更多語言領域教育的成功經驗,達到和諧并進、協(xié)同發(fā)展的目的。
(責任編輯:趙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