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楠
(天津市武清區(qū)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天津 301700)
任務型教學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李 楠
(天津市武清區(qū)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天津 301700)
教師主要是語言知識的傳授者,傾向于督促學生記住更多的單詞和語法知識,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學生主要是語言知識的記憶者,傾向于準確記憶相關單詞和語法知識并正確運用于考試當中。雖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均有提高,但整體上偏重記憶而非運用,導致目前被普遍詬病的“啞巴英語”問題,最后雖然學了多年英語,卻只是會答英語試卷而已,無法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與他人進行交流。任務型教學法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這種局面。目前,美國韓國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qū)均采用了這一教學法,并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叭蝿招汀苯虒W的核心在于在互動中運用所學知識而非記憶所學知識,重視語言的輸出而非簡單的應試,通過在特定任務中運用所學英語知識完成交流,最終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中職;任務型教學法;英語
2009年新修訂頒布的《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教學大綱》指出,“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課程要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幫助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基礎知識 ,培養(yǎng)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初步形成職場英語的應用能力”。從整體上看,新大綱注重基于情境的英語學習,強調基于大綱的日常生活與職業(yè)場景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在真實場景中進行語言的學習與技能的操練,并在學習中形成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學習共同體,教師的作用也由知識的傳播者轉變?yōu)榇賹W者與資源提供者,通過多種真實或模擬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任務的設計,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促進語言技能的遷移。要實現(xiàn)新大綱設計的教學目標, 作為中等職業(yè)學校的英語教師,只有轉變觀念,不斷嘗試,摸索經(jīng)驗,才能開拓學生思維,發(fā)展學生能力,讓學生在學好英語的同時,學會學習、學會合作,成為高素質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任務型教學的核心理念和主要模式基本符合新大綱對中職英語教學的要求。為此,筆者嘗試在中職學校英語教學過程中以任務型教學為主要方法來實現(xiàn)新大綱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
所謂任務型教學,就是要以具體的任務為學習動力和動機,以完成任務的過程為學習的過程,以展示任務成果的方式來體現(xiàn)教學成就。任務型語言教學興起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這種語言教學模式是在交際教學思想的基礎上發(fā)展形成的。任務型教學法主要基于認知理論與社會互動理論?!罢J知理論認為語言學習是通過人們接收信息,經(jīng)過信息處理并賦予實踐的一個過程。社會互動理論認為語言學習的最佳途徑是通過互動?!比蝿招徒虒W法強調在語言教學過程中通過設置貼近現(xiàn)實生活的交際任務進行語言運用,并通過為完成任務而開展的前期準備、任務的具體執(zhí)行、任務結束后的分析來提高學習者的語言能力。主要代表人物有David Nunan,以及Jane Willis。David Nunan認為,“任務”是學習者使用某種外語進行理解、輸出的一種互動活動,強調在互動中運用、學習并掌握目標語言。Jane Willis認為,能提高學習者語言學習效果的各種類型的活動都屬于“任務”范疇。雖然二者對“任務”一詞的解釋有所不同,但都強調在特定交際背景下,師生、生生之間通過互動交流來運用、學習并掌握目標語言。David Nunan指出,在開展任務型教學過程中,設計的任務要盡量貼近現(xiàn)實生活,符合學習者實際水平。符合學習者實際水平指在科學把握學習者外語綜合能力基礎上,設置難度程度略超出學習者現(xiàn)有外語能力范圍的任務。也就是平常所說的“跳一跳,夠得著”。Jane Willis主要將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分成了三個階段,分別是準備階段、執(zhí)行階段和分析階段。準備階段主要指教師在任務開始前自身要準確把握教學要點,并根據(jù)要點搜集相關材料,全面把握相關信息,科學合理設計任務。同時要指導學習者掌握一定量的與任務有關的單詞、語法、文化等知識,為任務的有效開展奠定基礎。在任務執(zhí)行過程中,要注意控制進度及把握時間。在任務結束后,要對任務參與者的表現(xiàn)進行科學評價分析,對任務中的關鍵點進行分析,進一步提升學習效果。教學實踐中,主要依據(jù)的是Jane Willis的模式。
另外,縱觀近年來國內外二語習得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在二語習得方面已經(jīng)形成了一些共識:語言學習是一個先輸入再輸出的過程。在輸入過程中,輸入的內容略高于接受者當前水平,能夠大體被接受者理解。在理解之后,接受者再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運用學到的語言知識,進一步鞏固并提高自身語言運用能力。任務型教學強調在任務中學習,在運用中學習,強調合理輸入和輸出,這和二語習得研究得出的結論實際是殊途同歸。從這個意義上講,任務型教學更像是對二語習得理論的一種實證研究。
任何一種教學理念運用于教學實踐,都必須對教學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分析,并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才可能取得成功。否則一味照搬,僵化教條,脫離實際,就可能導致失敗。
目前,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教學大多還是以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灌輸式教學方法為主,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一般處于主導地位,學生則處于從屬地位。學生對英語語言知識記憶多,對英語的實際交流運用少,英語應試能力強,聽說能力弱,沒有形成英語思維,難以實際溝通交流。英語作為一種溝通工具的性質某種程度上已經(jīng)被異化了,英語在學生眼里變成了一個個單詞和一個個語法,這無疑是走上了歧途。以分析課文為例,往往是教師講得多,學生練得少。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著眼點一般放在了翻譯課文、歸納語法和課文背誦上。大多是先逐詞逐句地講解、翻譯,再花費大部分時間去分析、歸納文中出現(xiàn)的各種語法規(guī)則,剩下的小部分時間則要求學生對重點詞匯和段落進行背誦。在整個授課過程中,很容易出現(xiàn)老師在臺上滔滔不絕,學生在臺下昏昏欲睡的情形。即使學生認真跟隨教師學習,但由于參與的機會少,課堂的氛圍并不活躍,教學效果并不好。學生長期在這種模式下學習,積極性將慢慢降低。這一點在工作中也得到了證實。在我8年的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在一年級開始學習中職英語時,求知欲一般很強,興趣非常濃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積極性則有所降低,英語運用能力提升緩慢。在當前職校以就業(yè)為導向的社會背景下,這種情況給英語教學和學生就業(yè)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亟需借鑒其他教學模式以彌補這種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
(一)明確定位師生角色
在任務型教學模式下,教師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學生則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完成準備任務、開展任務及任務后分析,在思考、交流、互動中進行學習。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在扮演好組織者、指導者的同時,可根據(jù)教學任務難易度的不同來決定學生以何種程度及形式參與到任務活動中去。任務設計應從易到難,從簡到繁,分出層次,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的任務要求,并盡量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到任務中。
(二)創(chuàng)設輕松、真實的學習情境
任務型教學往往是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進行的。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對于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在特定的同時又是輕松愉悅的情境下,學生能夠最大限度地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思考、溝通,進而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因此,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興趣出發(fā),盡量貼近學生日常真實生活,才能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興趣去完成任務。例如,我在教授語法“數(shù)詞”之前,設計了三個難度不同的任務。英語基礎一般的學生選擇收集身邊的數(shù)字,如電話號碼、車牌號、生日等,要求能熟練的讀下來即可;英語基礎中等的學生選擇學習分數(shù)、小數(shù)、百分數(shù)等的表達方法,能說會寫;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則要求他們對身邊的數(shù)字不僅能說會寫,而且能熟練地運用一些數(shù)學表達式。在正式授課過程中,隨機選擇20人分成兩個小組,每組每個人分別從1到10編上序號,兩組序號相同的學生根據(jù)課前準備的相關數(shù)詞知識,一問一答。個別問不出或答不上的,找20人以外的同學求助。兩組基本完成了該任務。任務結束后,我對任務涉及的數(shù)詞知識進行了重點講解,對相關知識進行了拓展,并要求未參與任務的部分學生大聲說出自己記住的數(shù)字、數(shù)學表達式,比一比誰記得多而準,通過這種方式為更多的學生提供語言輸出交流的機會。在課堂的最后階段,我播放了一段近2分鐘的視頻,視頻主要內容是5個人分別說出自己的生日,然后改變順序出現(xiàn),視頻中的每個人再問學生自己的生日是那一天,由指定學生來回答,通過人和多媒體的交互來進行語言訓練。
(三)采用多樣評價方式
在任務型英語教學中,倡導教師進行多樣的課堂評價,以激勵學生不斷進步。除了教師自身的積極評價、鼓勵外,教師也可以鼓勵和組織學生成為自身活動的評價者。例如,小組內可以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組與組之間可以相互評價,相互進行成果展示與交流,總結與匯報,使學生間互相借鑒,共同進步。需要強調的是,在當前社會環(huán)境下,中等職業(yè)學校生源質量較普通高中要差一些,在英語學習上要吃力一些,因此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學生更需要教師的鼓勵和表揚。教師要學會欣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點滴進步,善于尋找他們的閃光點,使他們更自信、更積極。在實施任務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動態(tài)、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相信每一位學生都能有所進步,在這種積極期待心理中,學生會取得更大的進步。
(一)場面熱鬧,實效甚微
班級規(guī)模大,學生人數(shù)多是當前中職學校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英語學科實施任務型教學的不利因素之一。班大人多使教師在運用任務型教學法時有許多顧忌。人多聲雜,影響他人;小組多,學生活動難以監(jiān)控等。因此,有些任務式教學課看似熱熱鬧鬧,學生參與積極性很高,但任務缺少有效性,未能全面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從總體上看任務完成情況并不好,沒有取得相應的實際效果。針對這種情況,我在教學中一般根據(jù)所有學生參與任務準備的原則,依照教學內容難易度來調整任務參與人數(shù)和小組數(shù)。內容難些的,選擇英語水平中等及以上的學生10人左右,分成兩組,其他同學觀摩、傾聽。內容易些的,20人左右參與任務,分成兩組或四組,其他同學觀摩、傾聽。當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根據(jù)情況隨時為未參加任務的學生創(chuàng)造參與、溝通、交流的機會,盡量提升所有人的英語運用能力。
(二)難度不當,學生無措
中職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大部分學生英語基礎較差,有些教師設計任務時,超出學生原有的知識積累和能力水平,設計的任務過于困難,學生很難開口,讓課堂時間白白浪費掉,布置的任務無法完成。有些設計的任務則過于簡單,讓學生毫無興趣。為解決這一問題,我一般在授課前和班內不同層次的學生交流,并盡量設計出難易程度不同的任務,給學生選擇的機會。
實踐證明,任務型教學是實現(xiàn)中職學校英語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的有效模式,對于學生掌握中職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形成在日常生活和職業(yè)場景中的英語運用能力,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科學運用任務型教學模式,并借鑒其他教學模式和多媒體技術等先進手段,則能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程小堂.任務型語言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杜愛玲.英語教學實施任務型教學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J].教育探索,2010,(03).
[3]顧群.任務型語言教學在英語課堂中的應用 [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1,1(27).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LI Nan
(TianjinWuqing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Tianjin301700)
Teachers are the disseminators of knowledge, they will urge the students to remember more words and grammar thereby enhancing the Test ability of students. Students are recipients of knowledge, they will try to remember more words and grammar and correctly apply them to the exam. Although during the whole process the ability of reading , hearing , speaking and writing all get improved, on the whole students memory rather than apply the knowledge, which led the widespread problems of “dumb English”. Although the students have learned English for many years, all they have acquired could deal with exams. They can not use English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could in some degree solve those problems. USA, Japan, South Korea and Hong Kong have adopted this method, meanwhile good effects have been achieved in practice. The core of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is applying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n the interaction rather than the memory of the knowledge, it focuses more on the output rather than test of language. by applying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n a specific task to complete the exchange of knowledge in English, and ultimately improve the language proficiency .
Secondary Vocational English;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English
2014-11-11
李楠(1982-),女,天津,天津市武清區(qū)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中學一級教師,主要從事英語專業(yè)學科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G718.3
A
1673-582X(2015)03-00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