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愛 蘭
(山西大同大學 文學院,山西 大同 037009)
?
艾略特《荒原》中的丑惡女性形象創(chuàng)作成因探析
董 愛 蘭
(山西大同大學 文學院,山西 大同 037009)
艾略特是歐美現(xiàn)代派詩歌的創(chuàng)建者,他的代表作《荒原》構建出諸多女性意象,這些女性形象的共同特點為“丑”。究其原因有以下三點:一是20世紀世界大戰(zhàn)后審丑時代來臨的新趨勢使然;二是艾略特自身的一些因素,如虔誠的基督教思想,對第一任妻子的失望,男權主義思想等;三是“生殖崇拜”的深層象征框架的需要。
《荒原》;女性;基督教;男權;原型
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的《荒原》是20世紀現(xiàn)代詩壇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座里程碑,它的誕生重新刷寫了人們對于文學創(chuàng)作與審美追求的認識,并為已經(jīng)走向極端和僵化的文壇開辟出了新的道路,使文壇上的詩歌創(chuàng)作再次煥發(fā)活力。
目前,國內(nèi)關于艾略特《荒原》的主要研究成果中,將女性形象作為研究的切入點來探討艾略特的創(chuàng)作思想的研究論著較少。我國學者對《荒原》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最早可以見于1983年10月1號《外國文學研究》中毛敏諸的《〈荒原〉淺析》這篇文章,但這篇文章也只是簡單介紹了《荒原》中女性形象,并沒有做深入探討,目前人們對于《荒原》中的女性形象探究大多以女性文學批評、婚姻關系、女性話語為切入角度,而對其丑惡女性形象的塑造成因探究較少。故此以《荒原》中的女性形象為例來探討艾略特的“惡女情節(jié)”形成的原因,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
《荒原》以意象繁多著稱,在人物意象中女性意象占絕大部分,“形象明確的女性就有21位”[1](P69),綜合起來可分為三大體系,不論是化用于典故還是取材于現(xiàn)實,這些女性都丑陋而墮落,特別是在兩性關系上。
(一)神話中的女性之丑
詩中出現(xiàn)了第一位女性形象是西比爾。她為阿波羅所愛,她要阿波羅答應她長生不死的請求卻忘記要求青春不老,因而雖得長生,卻不免衰老,乃至變得丑陋無比卻求死不能,她的身體因為活的太久而縮得越來越小,四肢縮得如羽毛一樣輕,丑陋不堪:孩子們看到吊在瓶子里的西比爾,便用希臘話問她“你想要什么?”她也用希臘話回答說,“我要死亡”。詩中隱晦地暗示出另一位神話傳說中的女性是翡綠眉拉,她的故事出自奧維德的《變形記》,故事中國王鐵盧歐斯奸污了妻子的妹妹翡綠眉拉,為了確保她不把此事說出去,國王殘忍地將她的舌頭割掉并關進山洞里。王后知情后為了報復丈夫,殺死自己的兒子給國王吃下,并救走妹妹。在逃亡途中受到眾神的憐憫,姐姐化身為燕子,妹妹化身為夜鶯。艾略特化用這一典故,用“‘唧唧’唱給骯臟的耳朵聽”的夜鶯悲啼來暗示強暴與殘忍。
(二)貴族婦女之丑
詩中無名的上流社會貴婦人思想空虛、精神錯亂,由她隱射了三個女性形象:一是莎士比亞劇本《安東尼與克里歐佩特拉》中的埃及女王克里歐佩特拉,愛情與婚姻變?yōu)榱苏谓灰椎幕I碼;“金色的鑲格天花板”對應的是維吉爾筆下的女王狄多,她被伊尼亞斯利拋棄后點火自焚;第三個是奧菲莉亞,詩人用《哈姆雷特》中奧菲利婭因其父普隆涅斯之死而傷感發(fā)瘋,在她投水之前所說的話作為這一章的結束語,“明天見,太太們/明天見,可愛的太太們/明天見,明天見”。它道出了詩中人物瘋癲迷惘的狀態(tài)??傊痘脑分械倪@些貴族女性形象,她們沒有目標,無所依靠,精神空虛,在奢華的物質中逐漸放逐和迷失了自己。
(三)中下層婦女形象之丑。
下層婦女的典型女性意象,第一個是麗兒:一個三十一歲的女性,在丈夫服役期間過度放縱情欲,不斷打胎,導致了自己的過早衰老;第二個是一位女抄寫員形象。歡愛結束后,這位女打字員“以機械的手撫平她的頭發(fā),又在留聲機上放上一張唱片”,“轉身對鏡張望/幾未察覺離去的情郎/?!盵2](P78)這一女性形象暗示出現(xiàn)代女性行尸走肉般的生存狀態(tài);第三個是泰晤士河畔尋歡作樂的女郎意象?!芭瘛北臼敲篮眉儩嵵腔鄣南笳鳎髡邊s在詩中用來形容泰晤士河尋歡作樂的女郎,具有強烈的諷刺意味:“女神俱已離去/她們的朋友,市紳的閑散子弟們/離去了,并未留下地址?!盵2](P68)T.S.艾略特用泰晤士河曾經(jīng)的干凈甜美與如今惡臭熏天的對比,來暗示女性圣潔不在的悲哀。
詩人古今結合,將提煉于神話、歷史、文學作品和現(xiàn)實中的零散的女性形象通過跳躍的蒙太奇手法將其拼貼在一起,并使這些丑惡女性形象及相關意象與現(xiàn)實社會和作者內(nèi)心建立起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成為艾略特思想和情感表達的“客觀對應物”,但無論她們的身份地位如何,都由傳統(tǒng)的“美”走向了“丑”。艾略特為何把女性塑造得如此丑陋,并使這些女性形象成為《荒原》中最重要的“客觀對應”物呢?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不僅摧毀了歐洲,也摧毀了整個西方文明的傳統(tǒng)道德基礎,大戰(zhàn)后的人們已經(jīng)對西方引以為豪的文化傳統(tǒng)深感失望,就連戰(zhàn)火未曾波及的倫敦這座當時西方文明的首都,也已不復舊觀了。”[3](P142)正如常耀信在《美國文學簡史》中所言,一戰(zhàn)后“所有的神都死了,所有的仗都打完了,所有的信仰都動搖了”。工業(yè)文明的飛躍發(fā)展,帶來了巨大的物質財富的同時,在這巨大的財富和先進的器物面前人類也逐漸喪失了主控權,人變成了奴隸,甚至在錯綜復雜的社會利益中人異化為野獸或者失去了靈魂,成為空殼,行尸走肉般地活著。人們被戰(zhàn)爭傷害,被物質誘惑,被機器禁錮,找不到可以值得再次信仰的東西,所以他們以放縱自身最本能的欲望去反抗這個世界,追求感官的刺激,不惜戕害他人與自身,只求一時的歡樂。一個審丑的時代來臨了。這一時代精神被詩人艾略特的敏感內(nèi)心所察覺,將它們反映在詩作中,力透紙背,如同一把鋒利的手術刀刺入潰爛的傷口,將其中的污穢暴露。詩中記載的瑪麗的回憶錄;貴婦人不知所謂的話語與精神的癲狂;不知國籍的流浪者“當然不是俄國人,是來自立陶宛的真正德國人”;永無生機的大地等都表現(xiàn)出了在這一切外部環(huán)境的擠壓下,人們的精神與肉體都在流離失所,無所依托?!痘脑分兴茉斓囊幌盗信孕蜗蟮赖聣櫬洌窨仗?,有欲無愛,紙醉金迷,正是時代精神的折射。
孟子在《孟子·萬章下》所說:“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薄胺治觥⒗斫夂驮u價作品,必須將作品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歷史條件以及作家的生活經(jīng)歷等與作品聯(lián)系起來考察?!盵4](P357)《荒原》雖然在藝術上被贊譽為“現(xiàn)代主義的宣言書”,但艾略特在宗教信仰上卻是一個傳統(tǒng)而虔誠的基督徒,對性愛很保守,繼承了西方男權中心主義思想中對女性的規(guī)范形象?!痘脑分邪蕴貙Υ缘膽B(tài)度“無謂乎斥責、鄙夷、嘲諷……反映出他的傳統(tǒng)的男權主義視角?!盵5](P56)
艾略特與妻子維維安的婚姻生活矛盾沖突不斷,維維安與他人的曖昧關系的傳聞更令艾略特無比羞恥。隨后,維維安·海伍德更因患上慢性的神經(jīng)疾病,常常歇斯底里,心神不寧,焦躁不安?!?921年,因妻子精神病加劇而幾乎導致精神崩潰的艾略特住進瑞士一家療養(yǎng)院,在此時期的療養(yǎng)中,T.S.艾略特寫出了《荒原》的大部分章節(jié)”[6](P524),原著《對弈》一章里貴婦人與丈夫的對話,“今天晚上我的精神很壞,是的,很壞,陪著我/跟我說話。為什么總不說話。說啊/你在想什么?想什么?什么?/我從來不知道你在想什么?!?龐德認為這是艾略特夫婦生活的真實寫照。有學者認為,妻子的不忠與歇斯底里的精神疾病帶給艾略特的精神創(chuàng)傷促使艾略特對女性產(chǎn)生了厭惡感。
艾略特在《荒原》的注釋中稱,《荒原》從題目、結構到象征手法很大程度上受到魏士登女士的《從祭儀到神話》和弗雷澤《金枝》的啟發(fā):旺盛的生殖力是人類遠古時代最基本的生命原則。“艾略特認為人類社會如果僅有性而無愛,僅有情欲而無宗教信仰,當所有男人和女人只剩下性差別時,他們都只為性、性欲而存在時,這個世界必然會成為比地獄更可怕的荒原”[7](P59)?!皾O王生殖力受損”的神話原型,是《荒原》最核心的深層結構,肩負重大生殖使命卻喪失或放棄生殖的女性意象便成為全詩最重要的“客觀對應物”之一。這些女性不再承載“生殖”使命時,剩下的只有丑惡的欲望與肉體。
神話中的西比爾,身體萎縮,不再具有任何活力與生殖力,在絕望中等待,渴望死亡的降臨,深陷一把沙粒的恐懼和悔恨中;上流社會的貴族婦女麻木機械地活著;下層平民麗兒不斷打胎,朋友也在反問“不要孩子你干嘛結婚?”波特夫人與女兒從事妓女的職業(yè),更是以性欲與金錢為最終目標,絕不會孕育新生命,因此她們也不會有生殖力;再加上女打字員,泰晤士河河畔三少女等等,她們冷漠的生活,即使被奸污也沒有抵抗,仍是機械地生存。沒有“生殖力”,萬物處于枯竭,詩人用女性的遭遇、生存狀態(tài)以及她們的精神情況來暗示世界已如同漁王失去生殖力,圣杯迷失的“荒原”。女性的兩性之愛不再是生命的延續(xù),她們甚至將孕育新生命視作痛苦的負擔。生殖使命的淡化、丟棄也就意味著生命的終結,人類將走向荒原。作為理想,代表生命活力與生殖希望的風信子女郎,真實的情形是“你的懷中盈滿/你的發(fā)際潤濕/而我卻不能言語/眼睛也難以表達心意/我不生不死,茫然無知,徒自搜索一泓心光/無聲的沉寂”?!拔摇辈荒茏龀鋈魏蔚姆磻?,因此最終只能是這一美好的、理想的化身在我面前消失,生殖力一去不返,荒原繼續(xù)。
[1]于元元.T.S.艾略特的反女權主義傾向[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
[2]李俊清.艾略特與《荒原》[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3]黃宗英.艾略特——不滅的詩魂[M].吉林:長春出版社,1999.
[4]慶炳.文學理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王軍.女性主義批評與《荒原》中女性形象的解讀[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9,(12).
[6]朱維之,崔寶衡.外國文學史(歐美卷)[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
[7]王桂琴.女性主義文學批評視野中的《荒原》解讀[J].襄樊學院學報,2009,(12).
〔責任編輯 王 宇〕
A Study on the Creation of the Ugly Female Images in “The Waste Land”
DONG Ai-la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Datong University; Datong 037009)
As a founder of the modern poetry in Europe and America, Thomas Steams Eliot built out many female images in his representative work “The Waste Land”, whose common characteristic is the “ugly”. There are three reasons for the ugly female images, which mainly include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trend of the times, the authors’ own causes and the needs of the subjects.
“The Waste Land”; female; Christian; male chauvinist; archetypical criticism
2015-08-22
董愛蘭(1980-),女,山西天鎮(zhèn)人,碩士,山西大同大學文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
I106.2
A
1004-1869(2015)05-00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