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寶國
內容摘要:朗讀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通過朗讀作為教學手段來刺激學生的外部感官和內部的大腦皮層,使之達到調動學習興趣,增強記憶能力,喚起情感,擴展思維,促進其綜合表達能力進一步提高之目的的一種教學方法。
關鍵詞:朗讀教學 記憶品質 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 語感能力 表達能力
多年的語文教學,讓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逐漸認識到朗讀教學與學生的語文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一.朗讀教學與記憶品質的培養(yǎng)
朗聲讀書并非現代產物,它也是我國古代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之一。朱熹說:“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這正好說明了朗讀與記憶的關系。從感性上來說,朗聲讀書時,大腦必須指揮眼、口、耳等器官的協(xié)調感知工作,而眼、口、耳迅速將外界的信號輸送給大腦,
這樣通過多種感官的刺激,就會在大腦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從而達到識記不忘的目的。從理性上來說,運用朗讀教學,本身就能加深對所誦材料內容的理解。現代學者朱自清先生在《國文教學》中也轉引說:“非高聲朗讀不能得其雄偉之概,非蜜詠恬吟不能探其深遠之趣。”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促進學生良好的記憶品質的形成。
二.朗讀教學與情感的培養(yǎng)
情感總是由一定的客觀事物引起的,語文教材中,情景交融的詩歌,富有詩意的散文,引人入勝的小說,催人淚下的劇本,占相當比例,都蘊含著濃郁的情感因素,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有助于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形成崇高的人格。呂淑湘先生說朗讀“是講文學作品的好辦法?!崩首x教學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其核心是在“情”字上做文章,老師指導朗讀時,不但自己把情融注到作品之中,而且還感染了學生,使之走進作品所創(chuàng)設的情感氛圍中,做到與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脈相承,產生共鳴,從而達到以讀牽情,以情人文,進而達到對藝術的欣賞與享受的目的。如朗讀朱自清的《春》,能讓人感受到春草的嫩綠軟綿,春花的熱鬧艷麗,春風的柔和暖煦,春雨的細密纏綿,朗讀魯彥的《聽潮》又能讓人體味到大海的博大與深廣,體味到大海的恬靜美和壯闊美。有人曾把散文、詩歌的朗讀教學分為五種類型。即如《荷塘月色》般的清麗婉約型,如《天山景物記》般的活潑明麗型;如《紀念劉和珍君》般的慷慨悲壯型;如《長江三峽》般的豪邁激越型;如《再別康橋》般的深沉凝重型等。
三.朗讀教學與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意自見?!边@是說多讀能幫助理解文章,語言的藝術美是渾然一體的,每一篇文情并茂的詩文都是字、詞、句通過作者心靈的洗禮組合成的,單個的字、孤立的詞,無所謂美不美,而字、詞、句的不同排列組合構成的篇章卻有妙不可言的藝術魅力。但是總會有許多自然活潑的語氣和深刻含義表達不出來。通過教師的導讀,學生反復朗讀,領悟、揣摩,能對作品中語言的形象美、人物的造型美、自然的風景美和作者的主觀情感美有一個整體的理解和內化。我在教《天上的街市》一文時,一方面讓學生讀詩句,一方面又要學生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在頭腦中描繪出牛郎織女在天街閑游的優(yōu)美畫面。因此,朗讀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一個思維的過程。
四.朗讀教學與語感能力的培養(yǎng)
培養(yǎng)語感的問題已成為語文素質教學中的一個熱點。葉老說:“文字語言的訓練,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訓練語感?!眳问缦嫦壬舱f:“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能力?!敝挥薪洺@首x,才可能對詞語、句子、段落和篇章有一定的感知能力。這種語言的感知能力是無形的常被忽視,但它在語文閱讀能力中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朗讀能把書面上無法表達的內容、情感通過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等朗讀技巧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五.朗讀教學與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這里所說的表達能力是指能說會寫,能言善辯的一種綜合能力。這種能力是語文能力的綜合反映。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這都說明了朗讀教學對寫作的作用。
綜上所說,朗讀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語文素質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課堂上,我們一定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景,做好示范,提高興趣,有目的地搞好朗讀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