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典籍英譯既要注重英譯的質量,更要關注譯本在英語世界的接受效果。典籍英譯的目標讀者與本土讀者在文化背景、價值觀、審美觀等諸多方面存在明顯差異;典籍英譯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包括譯本的形式、內容編排、裝幀設計、宣傳推廣及售后跟蹤反饋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因此,典籍英譯應在對譯本進行明確的讀者定位之后,從以上各個方面進行研究、考查,對譯本進行有針對性的編排和推介,才能讓英語讀者聽得懂,并產生共鳴。
典籍英譯對外出版的主要目的是向英語世界宣傳我國的古典文化,是“講好中國故事”和走出去戰(zhàn)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們認為,走出去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走進去的效果,講得英語讀者能懂,會產生積極的共鳴,即:典籍英譯對外出版的目標讀者是誰,他們對此是否會關注、理解和接受;然后,根據讀者的接受狀況再調整、修正翻譯策略以及相關一系列出版行為,如此循環(huán),才能真正達到文化傳播的目的。
一、典籍英譯的現(xiàn)狀
當前我國典籍英譯研究主要關注的是譯本研究、翻譯對策、質量標準等方面,而對典籍英譯的對外傳播、影響和讀者接受的關注與研究則相對較少。早在2003年10月召開的“第二屆全國典籍英譯研討會”上,就有代表關注“典籍英譯的意義和在世界的傳播及影響”這個議題,而在2011年10月召開的“第七屆全國典籍英譯學術研討會”上,才真正將“典籍英譯的出版”“中國典籍海外傳播:歷史與現(xiàn)狀”正式列入會議議題。此外,有關典籍英譯接受方面研究的論文也較少。
以《三國演義》的英譯為例,作為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其文學地位自不必說。大英百科全書曾稱《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是“第一位知名的藝術大師”,而《三國演義》是14世紀出現(xiàn)的一部“廣泛批評社會的小說”?!度龂萘x》的英文譯介史長達170余年,目前最為流行的譯本有兩部:一部是鄧羅(C.H.Brewitt-Taylor)1925年的全譯本;另一部是羅慕士(Moss Roberts)的全譯本,于1991年由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和外文出版社共同在美國出版,1994年由外文出版社在中國大陸出版。這兩個全譯本都得到了當時評論界的盛贊。鄧譯本后經多次重印,在英美的絕大多數(shù)大學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都有館藏,在英語國家有廣泛的影響;羅譯本出版后,美國的《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和《遠東經濟評論》(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對該譯本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中國《三國演義》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沈伯俊教授卻認為:在美國,無論是對《三國演義》的研究還是普通讀者的關注,都發(fā)展的比較慢。 [1]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李前程(Qiancheng Li)認為,雖然西方世界在過去30年里對中國傳統(tǒng)小說的興趣持續(xù)高漲,但《三國演義》及羅慕士翻譯的《三國演義》全譯本卻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 [2]另有學者發(fā)現(xiàn):西方普通民眾對“四大名著”的了解,大多停留在表面或者只對其某一側面有所了解。 [3]
二、典籍英譯的現(xiàn)狀分析
《三國演義》的社會評價如此之高,但其譯本卻沒能吸引到更多的關注和研究,以下僅就與翻譯、出版關系最緊要的兩方面因素加以分析。
1.客觀方面——東西方文化差異
地緣文化差異。不同的歷史、地理、政治和經濟因素導致東西方文化迥然各異,使得典籍英譯也變得異常復雜和艱難。有些經過翻譯,英語讀者能全部或部分地理解,而有些則要通過年深日久不斷地輸入、影響才有可能使英語讀者有所領悟。不同的文化也導致了哲學思維、價值觀、審美觀、閱讀視角以及對閱讀價值的評判各不相同,這些都使西方讀者在閱讀英譯中國典籍時難以產生認同感。
強勢語言和弱勢語言差異。近年來,隨著中國國力的持續(xù)提升,尤其隨著中國作家莫言于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西方對于中國語言和文化的關注度空前高漲,相關的研究也越來越多。但語言的影響力以及文化的融合和認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英語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已經長達數(shù)世紀,與正在成長中的漢語相比,英語無疑是強勢語言。當弱勢語言向強勢語言進行文化輸出時,往往難以引起強勢語言中讀者的足夠關注,或是以強勢語言中固有的審美理念和價值觀來評判弱勢語言所傳達的內容,難以引起他們的共鳴。
2.主觀方面——譯本的讀者定位
精準的讀者定位影響譯本的接受程度。回顧《三國演義》170多年的英文譯介史,我們發(fā)現(xiàn):除了兩部全譯本外,節(jié)譯、摘譯、編譯、轉譯23部(篇), [4] [5]其中摘譯、編譯著名人物或故事的有18篇。節(jié)譯本也以第1回至第9回(桃園三結義到董卓之死)和第43至第50回以赤壁之戰(zhàn)為主題的故事性強的內容居多。在這些作品中,《三國演義》原文經過了大量的壓縮和刪減,選譯的故事和人物也很有戲劇性、代表性,頗能引起普通讀者的閱讀興趣。如:鄧羅1892年節(jié)譯第8回,把回目“王司徒巧使連環(huán)計,董太師大鬧鳳儀亭”譯為“A Deep-laid Plot and a Love Scene from the San Kuo”(回譯為“深謀的計策與愛情的一幕”),之所以這樣英譯,不排除譯者想要吸引普通讀者注意力的可能;而馬頓斯(Frederick Herman Martens)于1921年轉譯德文譯本中的兩個故事為英語,把糜竺遇見火德星君的故事譯為《火神》(The Fire God),把第77回“玉泉山關公顯圣”譯為《戰(zhàn)神》(The God of War),收錄在名為《中國神話故事》(Chinese Fairy Book)一書中,這種譯法和歸類的目的顯然是針對普通讀者的。正是由于這種準確的讀者定位,使得《三國演義》的很多著名人物和片段很早就在英語世界中得到了傳播和關注。
自從鄧羅于1925年出版了《三國演義》的全譯本后,節(jié)譯、摘譯、編譯作品的數(shù)量明顯減少,全譯本《三國演義》的出版似乎使相關的翻譯行為上升到了學術層次,譯本也從原來的大眾讀物變成了學術研討的對象。
相比兩個全譯本,羅譯本由于問世時間更接近現(xiàn)代,翻譯風格嚴謹,飽受評論界贊譽,目前最為流行。在后記中,羅慕士寫道:希望此書能讓西方人從中國人的角度理解中國,希望提供的注釋使西方讀者閱讀起來更容易。然而,羅慕士對于“西方人”或“西方讀者”顯然沒有清晰的定位。羅譯本對《三國演義》原文幾乎是無一遺漏的全部翻譯:官制、年號、封號、漢語的謙稱、敬辭、習語加上長達79頁的后記,141頁注釋,再加上地圖和各種各樣的附表,使絕大多數(shù)普通讀者望而生畏。而相比之下,鄧譯本則簡單得多:沒有附錄,注釋也很少。這也許能解釋為什么出版于90年前的鄧譯本,在普通讀者中的影響依然不遜于羅譯本的原因。
三、對策與借鑒
中國古代典籍底蘊深厚,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和現(xiàn)代中國文化的厚重支撐。如何講好這些中國故事,是一個需深刻討論和研究的課題,回顧《三國演義》英譯和譯介史,有幾點值得借鑒。
1.讀者群分類:學術界和普通讀者
典籍英譯可采取學術性的全文翻譯及節(jié)譯、摘譯和編譯等兩種形式,前者的對象是少數(shù)漢學研究者,而后者則針對普通讀者。 [6]《三國演義》的英文譯介史及其接受和影響也清楚地表明:典籍英譯之初必須有準確的讀者定位。讀者群可粗略地分為學術界讀者和普通讀者,讀者群不同,譯本形式亦應不同。
《三國演義》是百科全書式的作品,包含各種古典文化知識,“書中的有些內容如沒有注解,中國讀者也會同樣感到費解”。 [7]羅慕士將《三國演義》幾乎無一遺漏的譯成了英語,而且增加了眾多注解。這種譯本為研究《三國演義》的英語專業(yè)人士提供了準確而翔實的研究資料,是難得的好譯本。因此,它在現(xiàn)今的學術界仍享有很高的聲譽。
然而,對于普通讀者來說,這樣一部大部頭的中國古典小說,無異于天書。雖然學術界會對普通讀者的閱讀取向起到引導和推動作用,但是當讀者對一部作品失去興趣時,這種情緒會反過來影響到該書的學術研究,這也說明了為什么西方評論界對《三國演義》原書及羅譯本評價甚高,但關注和研究卻甚少。因此,要想中國文化在英語世界落地生根,吸引普通讀者顯得更為重要。
所以,在譯本形式上,應該鼓勵多出一些針對普通讀者的縮寫本、節(jié)譯本或摘譯本,使《三國演義》英譯本能夠出現(xiàn)在大眾讀物市場;在內容上,應對原文的細枝末節(jié)和非主要情節(jié)進行大幅的刪除,以突出故事發(fā)展的主要脈絡、鮮明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特征,使讀者有興趣一口氣讀下去。莫言曾說:“一部文學作品只有表現(xiàn)了人類的最普遍的,最基本的感情,然后翻譯成外文之后才可能打動外國的讀者?!?[8]而《三國演義》的早期英譯史也已經向我們證明了這種做法的有效性。另一個比較成功的例子是:黃新渠先生于1994年在美國出版的《紅樓夢》縮寫本銷量不錯。有研究中國文學的英語教授認為,這本書對于西方想要了解與欣賞中國古典小說的讀者,起到了省時省力的“短平快”作用。 [9]在霍譯本和楊戴版《紅樓夢》聲望正隆的當下,黃先生的縮寫本能得到如此評價,說明它滿足了一部分普通讀者的需求,譯本定位是比較成功的。
2.譯本的封面、封底設計
西方讀者對于中國典籍感興趣,原因有二:一是其神秘感和東方韻味,二是受到圖書宣傳及權威性評介的影響。因此,譯本的封面、封底設計很重要。
在這方面,霍克斯版的《紅樓夢》顯然做得比較成功。由英國企鵝出版社陸續(xù)出版的霍克斯版《紅樓夢》譯本,封面是北京故宮博物館所藏的清代雍正的“十二美人圖”屏風中的“消夏賞蝶”等五幅仕女圖,帶有濃郁的東方韻味。封底除了有小說的簡介以外,還附有在讀者中享有很高聲望的主流媒體如《泰晤士報》(The Times)等的評介。這些主流媒體以西方人的審美和閱讀價值取向對目標讀者進行宣傳,其效果和可信度非同一般。如其中一些評論寫道:《紅樓夢》是“中國文學里最偉大的愛情故事?!保═he greatest love story in Chinese literature.)“一本能加深你對人性的理解的好書,能夠改變你的世界觀?!保∣ne of those rare books that deepen one's understanding of what it means to be human, that changes one's view of life.)
反觀《三國演義》羅譯本(外文出版社,1995版,2001年第二次印刷)卻沒有西方主流媒體的評價和介紹。四冊的封底是相同的,只有對《三國演義》原書的簡要介紹,沒有任何評論;美國前外交官、“中國通”謝偉思(John S. Service)的序言與譯者的后記一同放在第四冊的末尾,這顯然不是想要引起讀者的注意。可見,羅譯本在封面和封底的設計上沒有充分地考慮讀者因素。
3.宣傳推廣的方式和手段
蔡名照在談到“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問題時說道:“實踐證明,推進媒體在海外本土化發(fā)展,是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有效途徑?!?[10]實現(xiàn)機構、人員和內容的本土化,最終實現(xiàn)“中國聲音的本土化”是對外傳播能力建設的遠大目標,但同時也是一個需要了解目標市場、人群、運作規(guī)律并不斷積累經驗的漫長過程。在自身不斷成長壯大的過程中,借助英語世界業(yè)已存在且成熟的主流媒體優(yōu)勢為我所用,不失為一個好辦法。英語世界的一些主流媒體擁有成熟的運作機制,受眾面廣,更重要的是他們更熟悉英語背景的人群的思維方式,了解他們的喜好,知道他們喜歡什么樣的故事以及講故事的方式。忽略英語世界主流媒體的力量,而進行自顧自的宣傳的做法既不現(xiàn)實,效果也不會好。因此,與英語世界主流媒體合作,利用其強大的宣傳力度,是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手段。
同時,在擁有足夠的宣傳力度的基礎之上,無論是中國本土媒體,還是與西方媒體的合作,都應建立嚴密的售后跟蹤機制,對譯本的主要流向、主要客戶群進行確定和分析;同時應建立有效的意見調查和反饋機制,對譯本在傳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缺陷進行翔實的記錄和反饋,對后續(xù)譯文的版本可以進行有的放矢的調整和改善。
四、結論
中國典籍代表著悠久、莊重而優(yōu)美的中國文明,其英譯也必須是嚴肅而謹慎的。但我們也須承認,譯本的讀者天然存在差別,這種差別在根本上決定著中國故事能否講好。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到:講好中國故事,不應只注意故事本身,讀者的定位、編排、宣傳推介等環(huán)節(jié)都對“講好中國故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把典籍英譯看作一個系統(tǒng)工程,建立各個環(huán)節(jié)適宜、高效的運作機制,才能從根本上保證中國故事講得好,才能使中國在國際上擁有與政治、經濟實力相當?shù)奈幕泴嵙Α?/p>
(作者單位: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翻譯與跨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