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的權益保護
——對《關于依法懲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見》的反思

2015-01-30 06:11:54蔡文霞
中國青年社會科學 2015年6期
關鍵詞:對性救助司法

■ 蔡文霞

(天津商業(yè)大學 法學院,天津 300134)

論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的權益保護
——對《關于依法懲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見》的反思

■ 蔡文霞

(天津商業(yè)大學 法學院,天津 300134)

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被害人大多缺乏對性知識的了解或正確的理解;外部身體傷痕多表現(xiàn)不明顯,但性器官受傷且精神傷害嚴重;有些被害人的被害后遺癥表現(xiàn)明顯。盡管我國較重視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中被害人隱私權的保護、再度被害的防護等問題,但保護力度有限。因此,我國應建立泄露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隱私的追責機制,最大限度地避免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再度被害,完善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的救助體系。

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被害人 權益保護

隨著媒體對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曝光的增加,近年來人們對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日益關注。諸多學者和公民一方面十分關注對實施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犯罪人的處罰力度,希望加大刑事打擊力度來避免類似案件的發(fā)生;另一方面非常關心對未成年人的相關防護知識的教育,力圖通過增強未成年人的自身防護意識實現(xiàn)對性侵害犯罪的預防。但是,人們往往忽視了對已受性侵害的未成年被害人的權益保護。這類被害人在身體和精神上都因性侵害行為而受到了嚴重的摧殘,如果不能在隨后的司法過程和之后的日常生活中對其權益進行重點保護,受害的陰影可能會籠罩其一生,導致其學習和生活困難,甚至影響未來的發(fā)展。因此,加強對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權益保護工作已迫在眉睫,且意義深遠。

一、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的界定及特點

(一)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的界定

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在實踐中頻頻發(fā)生,為了更好地打擊此類犯罪行為,2013 年10 月23 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發(fā)布了《關于依法懲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返?條規(guī)定:本意見所稱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包括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條、第二百三十七條、第三百五十八條、第三百五十九條、第三百六十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針對未成年人實施的強奸罪,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改猥褻兒童罪,組織賣淫罪,強迫賣淫罪,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引誘幼女賣淫罪,嫖宿幼女罪等。2015年8月29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增加了猥褻未成年男性的犯罪,但取消了嫖宿幼女罪,改以強奸罪論處。

被害人或者受害人是指犯罪行為所造成的損失或損害即危害結果的擔受者[1]。廣義上講,被害人包括危害結果的直接或間接的擔受者。狹義上講,被害人僅包括危害結果的直接擔受者。本文所指的被害人是從狹義上理解的。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是指未滿18周歲因自身受到以上所提犯罪侵害而擔受危害結果的人。此類未成年被害人既具有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特點,又因遭受性侵害犯罪而呈現(xiàn)其不同于其他未成年人的特點,以致在對其進行保護的過程中,必須關注其特殊之處并有針對性的采取相應措施,才能實現(xiàn)對此類被害人權益的全面保護。

(二)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的特點

從被害前、被害中和被害后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的行為反應來看,這類被害人多具有以下特點。

1.大多缺乏對性知識的了解或正確理解

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中有不少人在學校學習期間并沒有接觸過生理知識的課程,加之家庭教育中父母羞于啟齒或忽視了對他們的性教育,以致這些未成年人對性知識一無所知。當遭遇性侵害時,他們對侵害行為不甚了解,不知反抗,很容易讓犯罪人得逞。還有些受性侵害的未成年被害人年齡太小,甚至才三四歲,對性侵害行為根本無從理解。例如,平頂山某幼兒園園長的丈夫對幼兒園所照顧的周托女童實施性侵,被一審法院以猥褻兒童罪判處有期徒刑4年6個月[2]。另有些受性侵害的未成年被害人缺乏對性行為性質的正確理解,極易受到不良誘惑而和成年人發(fā)生性行為。例如,犯罪嫌疑人張某利用孩子對他的信任,將鄰居家中11歲的小紅帶到單位附近臨時租住的地下室強奸。接下來兩年多時間,張某為滿足自己的淫欲,多次誘騙不諳世事的小紅與他發(fā)生性關系。在張某的花言巧語下,兩人背著各自的家人以“老公”“老婆”相稱[3]。

只有少數(shù)受性侵害的未成年被害人對性知識有一定了解,能正確認識性行為的性質,在面對性侵犯罪時能積極進行反抗,但面對成年犯罪人,反抗難以獲得成功,還可能因此而遭受更嚴重的身體傷害。

2.外部身體傷痕多表現(xiàn)不明顯,但性器官受傷和精神傷害嚴重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作為專業(yè)的未成年人保護機構曾對2006-2008年媒體報道的340個性侵未成年人案件進行了專項調查分析。在340個案件中,熟人作案的比例占到68%[4]。因為大多數(shù)案件發(fā)生在熟人之間,犯罪人常是未成年人熟識、信賴的人,可能是熟悉的親友,也可能是有計劃去接近未成年人并建立信任關系的人。在實施性侵犯罪時,犯罪人常以命令或勸誘等方式達到目的,較少使用肢體暴力,未成年人也少有反抗行為,所以很少造成身體傷痕。只有少數(shù)由陌生人采取暴力方式對未成年人實施性侵害的犯罪,才對被害人造成嚴重身體傷痕。

大多數(shù)受性侵害的未成年被害人的性器官都因犯罪行為而受傷,輕則性器官紅腫,重則性器官被撕裂,甚至染上了性病或因此懷孕。如江西瑞昌62歲的教師陶表功在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間,對7名女學生進行猥褻,其中有6名女童被診斷患有尖銳濕疣[5]。實踐中,對男童實施猥褻行為造成男童感染性病的案件也時有發(fā)生。由于受損害的是性器官等私密部位,不少未成年被害人對醫(yī)療過程中的醫(yī)治行為十分反感,極不配合,甚至感到“恥辱”,增加了其精神壓力。不少未成年被害人在性器官遭受傷害后,除了“擔心他人異樣的眼光”外,還對自己在受害過程中的錯誤表現(xiàn)進行苛責,同時抱怨家人保護不力等諸多想法混雜在一起,加重了他們的思想負擔。噩夢、焦慮、憤怒、害怕男人等未成年人遭遇性侵害后的心理創(chuàng)傷反應陸續(xù)出現(xiàn)。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wèi)生研究所的陳晶琦研究發(fā)現(xiàn),與沒有兒童期性虐待經歷的學生相比,有過不幸經歷的學生,抑郁情緒、敵意、強迫癥狀和焦慮的量表得分高,健康狀況自我感覺評價得分低,甚至有人在調查的近一年里考慮過自殺[6]。

3.有些被害人的被害后遺癥表現(xiàn)明顯

被害后遺癥是指被害事件發(fā)生以后,被害人因此在生理、心理和社會方面所產生的持續(xù)性不良狀態(tài)[7]。受性侵害的未成年被害人因為是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發(fā)育均不成熟,受到傷害后的自我療傷能力相對較弱,難以從不良的情緒中擺脫出來,因此而在心理或生理上長期呈現(xiàn)不良的狀態(tài),對其今后重新生活產生巨大的障礙。例如,年僅5歲的小雨在母親再婚后,受到母親再婚丈夫的性侵。那次事件在小雨的心理和生理上都留下了后遺癥?,F(xiàn)在盡管孩子已經11歲了,但只要一大笑就會小便失禁,褲子常常濕漉漉的。此外,最嚴重的后遺癥就是癲癇抽搐,犯病時孩子牙關緊閉四肢抖動。這種情況持續(xù)了多年[8]。

二、我國對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權益保護存在的問題

(一)對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隱私權的保護有限

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在受害后感到精神壓力巨大,多源于其隱私權未得到有效的保護。在立法上,我國對未成年被害人隱私權的保護是有所規(guī)定的。《刑事訴訟法》第150條第2款規(guī)定:“偵查人員對采取技術偵察措施過程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和個人隱私,應當保密”;第183條第1款規(guī)定:“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是有關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p>

基于法律的規(guī)定,無論是在公開的司法判決書上,還是在媒體報道的新聞中,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的真實信息都沒有被公布出來。在大眾面前受性侵害的未成年被害人的隱私還是得到了較好的保護。但不可否認,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在偵辦案件的過程中,多身著警服、駕駛警車前往未成年被害人的住所或學校進行調查取證,此行為無形中使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的隱私公布于眾,以致在未成年被害人所生活的環(huán)境中,社區(qū)、鄰里、朋友和學校的同學老師大多都對這類案件有所耳聞,不少好事者在獲知相關案情后私下議論案件并肆意傳播。新聞記者得知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發(fā)生后,千方百計地獲知未成年被害人的住所地址。蜂擁而至的媒體采訪也使得未成年被害人的隱私暴露無遺。隱私的暴露增加了對未成年被害人的精神傷害,迫使未成年被害人無法面對外人,只好選擇輟學,整日閉門不出或不得不舉家搬遷。

我國的司法機關顯然也注意到了這一問題,《意見》第13條做出明確規(guī)定:“辦案人員到未成年被害人及其親屬、未成年證人所在學校、單位、居住地調查取證的,應當避免駕駛警車、穿著制服或者采取其他可能暴露被害人身份、影響被害人名譽、隱私的方式?!边@一規(guī)定值得稱道,從公安機關辦案伊始就強調對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的隱私權保護,避免被更多的外人知悉案情。但是真正保護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的隱私權,僅對司法工作人員調查取證的出行方式做出要求還遠遠不夠,必須對所有了解案情的人員施以必要的法律約束,否則一人泄露案情,人盡皆知,對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隱私權施以全面保護的良好愿望將會落空。

(二)對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再度被害的防護不夠

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還可能遭遇再度被害。再度被害是指被害人在遭受犯罪行為侵害后,在隨之而來的調查與訴訟過程中,因不得不接受警方詢問、出庭作證或者進行控訴、辯論等活動,而再次遭受的物質損失、人格侮辱與名譽損害以及精神刺激[9]。對于受性侵害的未成年被害人而言,每一次對犯罪過程的回憶都是再次的心理沖擊和精神刺激。

在實踐中,司法機關由于種種原因一次詢問受性侵害的未成年被害人未能達到目的后,還要對其進行反復的詢問。未成年被害人反復地講述案情,一次又一次地勾起其可怕的回憶,導致心理上板結的傷疤又多次被揭起后難以平復。比如在海南萬寧“校長開房”事件發(fā)生后,這些孩子一共做了3次筆錄,反復向有關部門描述事發(fā)的細節(jié)等。一位家長向律師透露:“孩子在家里哭,說不要再打官司了?!盵10]在有些案件中,需要受性侵害的未成年被害人出庭作證,當其再次回憶受害經歷或者面對辯護人的不恰當提問、指責時,又會再次受到精神刺激。除此之外,有些司法鑒定做出后難以服眾,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又迫使司法機關要求未成年被害人再次做處女膜鑒定;還有些媒體工作者根本不顧及未成年被害人的個人感受,扛著攝像機直接闖進受害者家中,不厭其煩地采訪受到性侵害的未成年被害人,詳細詢問性侵害案件的細節(jié),迫使其一遍又一遍地回憶受害經歷?;谏鲜鲞@種現(xiàn)實情況,《意見》第14條第2款規(guī)定:“詢問未成年被害人,應當考慮其身心特點,采取和緩的方式進行。對與性侵害犯罪有關的事實應當進行全面詢問,以一次詢問為原則,盡可能避免反復詢問。”這說明國家司法機關正在為避免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再度被害而做出努力,但這種規(guī)定僅為指導性意見,缺乏詳細的實踐操作規(guī)范,對司法機關工作人員的約束力不大。與此同時,對參與司法過程中的其他人員的行為沒有任何約束性要求,受性侵害的未成年被害人遭受再度傷害的可能性很大。

(三)對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的幫助力度不足

1.缺乏持久有效的心理疏導

受性侵害未成年被害人因犯罪行為而心理受傷,整天噩夢纏身、自我封閉,出現(xiàn)諸多心理創(chuàng)傷反應,如果沒有專業(yè)的心理工作人員及時予以疏導,這種心理創(chuàng)傷將可能伴隨未成年人的一生并引發(fā)一系列后遺癥。從諸多報道中可知,我國目前仍存在一些受性侵害的未成年被害人承受著犯罪帶來的心理傷害而得不到心理疏導。針對這種情況,《意見》第7條規(guī)定:“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和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加強與民政、教育、婦聯(lián)、共青團等部門及未成年人保護組織的聯(lián)系和協(xié)作,共同做好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未成年被害人的心理安撫、疏導工作,從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角度,對其給予必要的幫助?!?/p>

在我國,只有部分地區(qū)的司法機關和婦聯(lián)、共青團等部門較為關注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的心理疏導問題,并開展了一些對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心理疏導的工作。在這些開展了心理疏導工作的地區(qū),往往由于多部門聯(lián)動卻缺乏具體責任人,并沒有建立起規(guī)范有效的制度予以實施,以致心理疏導工作有效開展的并不多。有些心理疏導工作只流于形式,真正切實受益于心理疏導的受性侵害的未成年被害人十分有限。同時,心理疏導人員的專業(yè)水平、心理疏導的介入時間和介入方式等一系列問題缺乏規(guī)范,必將直接影響心理疏導的實際效果。

2.經濟救助資金有限

對那些本已家境貧困的未成年被害人家庭而言,一旦面臨刑事犯罪人無力賠償而不得不自己支付醫(yī)藥費用和訴訟費用的情況,其經濟上必然陷入更大的困境??紤]到可能出現(xiàn)的這種情況,《意見》第31條規(guī)定:“對未成年被害人因性侵害犯罪而造成人身損害,不能及時獲得有效賠償,生活困難的,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可會同有關部門,優(yōu)先考慮予以司法救助?!睂嶋H上,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對司法救助的力度,很多省都對被害人設立了司法救助基金,對生活極度貧困的或者是因為犯罪造成需要就醫(yī)的被害人都在實行司法救助。政府每年都以財政劃撥的方式將救助基金撥入到政法或者司法機關的戶頭里。司法機關等部門再根據每個案件被害人需要救助的情況給予一定金額的救助。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某些未成年被害人家庭的經濟困難。但不可否認,救助資金分配給每個受害人的數(shù)額是有限的,在有些性侵害案件中,未成年被害人因受害嚴重需要支付較為高昂的醫(yī)療費用或需要長期治療時,有限的救助金可能只是杯水車薪。而經濟救助的不足將嚴重影響未成年被害人身心健康的恢復。

三、完善我國對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權益保護的舉措

(一)建立泄露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隱私的追責機制

全面保護受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的隱私權,不僅要關注司法工作人員在辦案過程中的方式,更要從制度上保證司法工作人員恪守保密制度,建立對司法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違反辦案方式或故意泄露受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隱私的追責機制。司法工作人員在參與處理性侵害未成年犯罪案件的過程中必須做到:第一,嚴格按照法律的規(guī)定,在調查取證過程中,不得以外人可辨識的司法工作人員的身份到未成年被害人所在學校、單位、居住地進行調查。第二,不得向任何新聞媒體透露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的姓名、所在學校和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以避免被害人遭到媒體的打擾和隱私被更多人獲知。第三,在參與辦案的過程中,不得向其他非處理本案的司法工作人員透露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的個人信息。一旦由此造成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的隱私被泄露,干擾其正常的生活和學習,對泄露隱私的司法工作人員應予以追究其行政責任并要求對受害人進行經濟賠償。

同時,在我國民事法律上對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的隱私予以泄露的行為規(guī)定其相應的民事責任,具體責任形式可以為賠禮道歉、消除影響、獲得精神損害賠償?shù)取蠋?、鄰里或其他知情人故意泄露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隱私的行為,未成年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追究其民事責任。

(二)最大限度地避免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再度被害

在我國大陸,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再度被害的問題突出表現(xiàn)為,司法過程中未成年被害人對被害情節(jié)的重復回憶。盡管在《意見》中已經規(guī)定,對與性侵害犯罪有關的事實應當進行全面詢問,以一次詢問為原則,盡可能避免反復詢問。但這與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保護力度相比還遠遠不夠。比如澳大利亞根據《保護未成年人法》,對未成年人的證言,警方用電子記錄,或者采用遠程播放方式在法庭上展示未成年人陳述,未成年證人不需要出庭[11]。在香港,對未成年人進行訪談過程會被全程錄像,這個錄像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據。未成年被害人不會多次遭到訊問,也不用出庭作證[12]。

我國大陸完全可以參照上述做法,在對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進行調查取證之時進行錄像。在庭審階段,這個錄像將被提供給法庭,作為有效的法律證據,不需要未成年被害人出庭作證,避免多次詢問帶給未成年被害人的精神刺激。此外,還應限制新聞媒體對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進行采訪,更要禁止新聞媒體對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采訪具體的被性侵害細節(jié)。

同時,對辦理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司法工作人員進行專門培訓,規(guī)范其詢問未成年被害人的方式。例如,臺灣制定《警察機關及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性侵害事件處理準則》《檢察機關偵辦性侵害犯罪案件處理準則》等,規(guī)定辦案人員應接受有關性侵害防治專業(yè)訓練或講習;通常由已婚警察、檢察官來處理案件,而當被害兒童為女性時,由女性警察來處理。韓國立法要求成立專門的調查小組,新設專用調查室,要在監(jiān)護人陪同的情況下由女檢察官對受害兒童進行調查,以使受害人在調查過程中可能受到的沖擊降至最低限度[13]。我國大陸也完全可以建立一套專門處理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行為準則,針對辦案人員的挑選、詢問未成年被害人的地點、詢問具體方式等問題做出明確的規(guī)定,盡可能避免司法過程中對未成年被害人造成的再度傷害。

(三)完善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的幫助體系

1.心理疏導的有效開展

我國尚未完全建立起對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的心理疏導工作機制。不少地區(qū)忽視對未成年被害人的心理疏導工作,還有一些地區(qū)在案發(fā)后很長時間才開展對未成年被害人的心理疏導工作,以致不少未成年被害人的心理創(chuàng)傷無法有效疏導,長期處于精神壓抑狀態(tài)。從心理治療的效果上看,毫無疑問,對于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的心理疏導應盡早介入。因此,必須讓心理疏導成為每個性侵害未成年犯罪案件處理過程中一個必要的工作環(huán)節(jié)。我國應建立起相應的司法機關和心理機構的聯(lián)動機制。一旦性侵害未成年被害人的案件立案后,司法機關應及時通知心理機構,由專業(yè)人員在第一時間對受性侵害的未成年被害人實施心理疏導。心理機構應針對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的身心特點,建立科學合理的心理疏導工作規(guī)范,由專人負責對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進行長期的心理疏導,直至未成年被害人走出心理陰影。

2.經濟救助的徹底貫徹

對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的經濟救助不能受限于救助金的數(shù)額,需要根據每個未成年被害人的實際情況予以救助。在犯罪人無賠償能力的情況下,我國設立的司法救助基金應對性侵害未成年被害人所需的全部醫(yī)療費用予以救助,特別是對因遭受性犯罪侵害而懷孕或患上性病及其他嚴重疾病的未成年被害人應予以全部醫(yī)療費用的救助。這對于未成年被害人走出受害陰影、重新生活至關重要。畢竟對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被害人進行有效心理疏導的重要基礎是其身體的康復。針對個別案件中醫(yī)療費用極其昂貴的問題,國家可以考慮設立專項資金,面向民眾為被害未成年人募集治療費用,以彌補司法救助金的不足。除了醫(yī)療費用的救助外,國家對于家境貧寒的未成年被害人在其學習期間也應予以一定的經濟救助,幫助其順利完成學業(yè),走上自食其力的工作崗位。

[1][7][9]許章潤:《犯罪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23、145、143頁。

[2]齊 永:《兩歲女童幼兒園遭性侵調查:疑點不少,雙方均不滿》,http://www.chinanews.com/fz/2014/05-10/6156360.shtml

[3]嚴 琪:《13歲少女被鄰居誘奸兩年》,載《北京晚報》,2014年5月8日。

[4]崔 麗:《花季淚——來自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的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案件分析報告》,載《中國青年報》,2009年4月13日。

[5]周清樹 許夢娜:《贛7女童疑遭6旬老師猥褻染病》,載《新京報》,2013年8月8日。

[6][10][12]陳 璇:《如何安撫遭性侵未成年人的心理創(chuàng)傷》,載《中國青年報》,2013年6月5日。

[8]任 桐 郭 宇等:《11歲女孩幼時遭繼父性侵犯,飽受癲癇后遺癥折磨》,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11/05/11/006524364.shtml

[11]潘 君:《澳大利亞對刑事訴訟參與人的權利保護》,載《檢察日報》,2004年4月11日。

[13]劉 娥:《論性侵害犯罪中受害兒童的權益保護》,載《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0年第3期。

收稿日期:2015-09-10

作者簡介:袁翠清,大同大學政法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民商法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山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4年度課題“社會性別平等與婦女權益保障制度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2015-09-10

蔡文霞,天津商業(yè)大學法學院講師,法學碩士,主要研究犯罪學、刑法學。

本文系天津市高?!皟?yōu)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項目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對性救助司法
由“中華富強”輪失火救助引發(fā)的思考
水上消防(2021年4期)2021-11-05 08:51:44
制定法解釋中的司法自由裁量權
法律方法(2021年4期)2021-03-16 05:34:28
水下救助搶險
你的性愛觀從何而來
司法所悉心調解 墊付款有了著落
非正式司法的悖謬
水下救助搶險
怎樣克服性厭惡
大眾健康(2016年7期)2016-08-04 23:55:20
論司法公開的困惑與消解
臨時救助 “善政”還需“善為”
汉沽区| 南丰县| 营山县| 佛山市| 福鼎市| 彩票| 牟定县| 监利县| 焉耆| 徐闻县| 长岭县| 开阳县| 玉田县| 旌德县| 临高县| 安多县| 金沙县| 洛隆县| 怀安县| 赤城县| 焉耆| 长沙县| 长乐市| 乌兰察布市| 德惠市| 鄂尔多斯市| 繁峙县| 吴旗县| 雷山县| 江永县| 仙居县| 凤庆县| 松江区| 岚皋县| 南安市| 乐业县| 阿瓦提县| 灵璧县| 威海市| 武城县| 崇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