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龍”字成語看中國龍文化(下)

2015-01-22 04:49范亞杰
關鍵詞:中國文化

范亞杰

摘 要:早在8000多年前,華夏大地上就出現(xiàn)了“龍”的造型,至3000多年前,甲骨文中就有了“龍”字。千百年來,龍不僅僅作為一種靈異的動物形象出現(xiàn)在人們的面前,而且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凝聚和積淀,深深地扎根于人們的精神世界里。漢語成語中包含著大量的龍字成語,分析這些龍字成語,探討其蘊含的中國龍文化,進而弘揚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無疑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

關鍵詞:龍字成語;龍文化;中國文化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4)12-0109-03

中國是龍的故鄉(xiāng),華夏民族是龍的傳人。在漫長的社會發(fā)展進程中,龍已經(jīng)成為人們的精神信仰和文化積淀,具有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認同感。反映到漢語的詞匯中,不僅形成了大量的含有“龍”字的雙音節(jié)詞,而且出現(xiàn)了數(shù)量眾多的龍字成語。這些龍字成語不僅反映出了中國古代的帝王文化、士人文化,①而且與軍事文化、民俗文化等都有著密切的關系。

一、龍字成語與軍事文化

這里所說的軍事文化,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不僅僅是指軍事戰(zhàn)爭本身,還包括與軍事密切相關的軍事形勢、軍事地理、軍事謀略、將士品格等等。許多龍字成語雖然不是軍事上的專用成語,但與軍事文化關系密切。如:

龍蟠虎踞:形容地勢雄偉險要。據(jù)晉代張勃《吳錄》記載,東漢末年諸葛亮受劉備派遣到金陵,對孫權說:“秣陵地形,鐘山龍蟠,石城虎踞,此帝王之宅?!崩畎住队劳鯑|巡歌》之四:“龍盤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訪古丘。”也稱“龍盤虎踞”。漢代劉勝《文木賦》:“枝條摧折,既剝且刊,見其文章,或如龍盤虎踞,復似鸞集鳳翔?!币卜Q“虎踞龍盤”。北周庾信《哀江南賦》:“昔之虎踞龍盤,加以黃旗紫氣,莫不隨狐兔而窟穴,與風塵而殄瘁?!币卜Q“虎踞龍蟠”。辛棄疾《念奴嬌·登建康賞心亭呈史致道留守》:“虎踞龍盤何處是,只是興亡滿目?!?/p>

龍?zhí)痘⒀ǎ盒稳菔謨措U的地方,多指敵巢、匪窩。《封神演義》第七十一回:“二馬撥開,槍斧并舉,大戰(zhàn)龍?zhí)痘⒀??!币嘧鳌盎⒀執(zhí)丁?。《水滸傳》第六十一回:“休聽那算命的胡說,撇下海闊一個家業(yè),擔驚受怕,去虎穴龍?zhí)独镒鲑I賣?!币嘧鳌盎⒖啐?zhí)丁?。元代汪元亨《沉醉東風·歸田》:“怕筑成傅說墻,愁扳折朱云檻,急跳出虎窟龍?zhí)丁!币嘧鳌褒執(zhí)痘⒖摺薄M鯇嵏Α尔惔禾谩返谌郏骸伴e對著綠樹青山,消遣我煩心倦目,潛入那水國魚鄉(xiāng),早跳出龍?zhí)痘⒖??!?/p>

龍爭虎斗:比喻勢均力敵的雙方爭斗得非常激烈。元代馬致遠《漢宮秋》:“枉以后,龍爭虎斗,都是俺鸞交鳳友?!币卜Q“虎斗龍爭”?!度辶滞馐贰返谒氖兀骸肮鹆中釉罚粘苫陦糁?;虎斗龍爭,又見戰(zhàn)征之事?!币卜Q“龍爭虎戰(zhàn)”。《秦并六國平話》上卷:“春秋五伯之后,又有戰(zhàn)國七雄,天下龍爭虎戰(zhàn),干戈涂炭,未肯休歇?!币卜Q“龍戰(zhàn)虎爭”。班固《答賓戲》:“于是七雄虓闞,分裂諸夏,龍戰(zhàn)虎爭。”也稱“龍拏虎擲”。宋代喻汝礪《八陣圖》詩:“笑云此公大肚皮,龍拏虎擲填胸胄?!币卜Q“龍拏虎跳”。俞鍔《醉歌行》:“說霸爭王各不讓,龍拏虎跳旦復昏?!?/p>

降龍伏虎:原為佛教故事,指高僧法力無比,能夠制服龍和虎。后來比喻力量強大,能夠戰(zhàn)勝敵人或克服重大困難?!段饔斡洝返诎耸兀骸拔沂谴筇苼淼?,我手下有降龍伏虎的徒弟,你若撞著他,性命難存也。”也稱“伏虎降龍”。《封神演義》第八十二回:“伏虎降龍為第一,擒妖縛怪任縱橫?!币卜Q“降龍縛虎”?!端疂G傳》第九回:“來往的,盡是咬釘嚼鐵漢;出入的,無非降龍伏虎人。”

虎略龍韜:“略”,即《三略》,原名《黃石公三略》,是一部從政治策略上闡述治國用兵的兵書?!绊w”,即《六韜》,也稱《太公六韜》,是中國古代一部著名的道家兵書?!盎⒙札堩w”則泛指古代兵書、兵法或兵家謀略。也稱“龍韜豹略”。明代劉基《悲杭城》詩:“一朝奔迸各西東,玉斝金杯散蓬蓽。清都太微天聽高,虎略龍韜緘石室?!?/p>

此外,用“龍血玄黃”或“龍戰(zhàn)玄黃”比喻戰(zhàn)爭十分慘烈,血流成河。用“痛飲黃龍”或“黃龍痛飲”,比喻徹底打敗了敵人,開懷暢飲,歡慶勝利。用“龍幡虎纛”比喻將帥之旗。用“直搗黃龍”,比喻徑直搗毀敵人的巢穴。用“放龍入?!保扔鞣抛邤橙?,留下后患。

二、龍字成語與民俗文化

中國的龍文化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它不僅存在于高高的廟堂之上,也廣泛地存在于市井民間。盡管歷代帝王極力壟斷龍文化,將“龍”占為己有,但是并沒有因此而影響龍文化在民間的傳播和發(fā)展。民間的龍文化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經(jīng)久不衰,延續(xù)至今。例如“龍?zhí)住?,指傳統(tǒng)戲劇服裝的一種;“龍船”,指民間賽神競渡所用的飾有龍彩之船;“龍燈”,指民間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所掛的龍形花燈;“龍華會”,指民間廟會的一種;“賽龍舟”,南方地區(qū)于端午節(jié)舉行的劃船比賽,以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反映民俗文化的龍字成語也有很多。

漫衍魚龍:也作魚龍漫衍、魚龍曼衍?!奥堋被颉奥堋?、“曼延”,是古代傳說中的巨獸名,古代模仿它排演百戲節(jié)目?!棒~”、“龍”,指古代百戲雜耍中能變魚變龍的猞猁模型。后來用“曼衍魚龍”比喻事物變幻離奇?!稘h書·西域傳贊》:“設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盧、海中碭極、漫衍魚龍、角抵之戲以觀視之。”顏師古注:“漫衍者,即張衡《西京賦》所云‘巨獸百尋,是為漫延者也。魚龍者,為舍利之獸,先戲于庭極,畢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魚,跳躍漱水,作霧障日,畢,化成黃龍八丈,出水敖戲于庭,炫耀日光?!薄端鍟ひ魳分局小罚骸棒~龍漫衍之技,常陳殿前,累日繼夜,不知休息。”

陸游《致語》:“某官爰申宴樂,式奉笑談。士民踴躍而仰瞻,將吏奔馳而即事。諧金石鏗鏘之奏,盛魚龍曼衍之觀?!?/p>

魚龍雜戲:唐代京城長安等地盛行魚龍漫衍和角抵之戲,叫魚龍雜戲,也叫魚龍百戲。陳子昂《陳伯玉集》一《洛城觀酺應制》詩:“云鳳休征滿,魚龍雜戲來?!睆堈f《張燕公集》一《侍宴隆慶池應制》詩:“魚龍百戲紛容與,鳧鷁雙舟較泝洄?!?

龍生九子:民間傳說一條龍生了九條小龍,形狀、性格都不相同,比喻同胞兄弟性格、志趣各不相同。也稱“龍生九種“。明代徐應秋《玉枝堂談薈·卷三十三·龍生九子》引李東陽《懷麓堂集》:“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眳浅卸鳌段饔斡洝返谒氖兀骸靶姓叩溃骸环蛞黄奕绾紊藥讉€雜種?敖順道:‘此所謂龍生九種,九種有別?!?/p>

歲在龍蛇:歲,即歲星;十二屬相以辰為龍,以巳為蛇。于是以“龍蛇”代表地支的辰巳,以“歲在龍蛇”指辰巳之年。蘇軾《再過超然臺贈太守霍翔》:“昔飲雩泉別常山,天寒歲在龍蛇間。”也比喻壽命將終?!逗鬂h書·鄭玄傳》:“五年春,夢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歲在辰,來年歲在巳。既寤,以讖合之,知命當終,有頃,寢疾。”李賢注引北齊劉晝《高才不遇傳》:“辰為龍,巳為蛇,歲至龍蛇賢人嗟?!?/p>

龍鳳呈祥:民間用來比喻吉祥喜慶之事。漢代孔鮒《孔叢子·記問》:“天子布德,將致太平,則麟鳳龜龍先為之呈祥。”明代汪道昆《遠山戲》:“這是龍鳳呈祥,請相公夫人同飲太平酒?!?/p>

乘龍快婿:俗稱才貌雙全,令岳父、岳母滿意的好女婿。晉朝張方《楚國先賢傳》:“孫雋,字文英,與李元禮俱娶太尉桓焉女,時人謂桓叔元兩女俱乘龍,言得婿如龍也?!睖@祖《紫釵記·回求仆馬》:“待做這乘龍快婿,騏驥才郎,少的駟馬高車。”也稱“乘龍佳婿”。馮夢龍《醒世恒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高贊為選中了乘龍佳婿,到處夸揚,今日定要女婿上門親迎?!?/p>

三、龍字成語與書法文化

漢字是漢語的書寫符號系統(tǒng),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漢字記載著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同時漢字本身又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上的文字有許多種,但是只有漢字等形成了獨特的書法藝術,而其他絕大數(shù)文字則都與書法藝術無關。所謂書法;“文字的筆畫和結體,寫得有力有勢,就成了書法?!雹谡驗槿绱耍瑵h語中就出現(xiàn)了許多反映書法文化的龍字成語。如:

龍飛鳳舞:原來比喻山勢蜿蜒起伏,氣勢奔放雄壯。后多形容書法的筆勢剛勁有力,活潑舒展,揮灑自如。清代劉鶚《老殘游記》第九回:“抬頭看見北墻上掛著四副大屏,草書寫得龍飛鳳舞,出色驚人?!币嘧鳌傍P舞龍飛”。清代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回:“只這書法也寫得這等鳳舞龍飛,真令人佩服?!?/p>

龍蛇飛動:形容書法筆勢遒勁有力,生動活潑,氣勢奔放。蘇軾《西江月·平山堂》詞:“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鼻宕惓馈端疂G后傳》第三十七回:“道士卷起袍口,磨得墨濃,蘸得筆飽,在照壁上龍蛇飛動,揮下碗口大小的二十八字?!币嘧鳌褒埳唢w舞”。清代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七十一回:“你們都看這詩,不是明說著嗎!這字寫得龍蛇飛舞,不是仙人也寫不出來。”

矯若驚龍:比喻書法筆勢矯健靈活?!稌x書·王羲之傳》:“尤善隸書,為古今之冠。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云,矯若驚龍?!?/p>

筆走龍蛇:運筆猶如龍蛇舞動。比喻書法生動而有氣勢,揮灑自如。明代馮夢龍《喻世明言》卷三十:“本貫河南太原府人氏,俗姓王,自幼聰明,筆走龍蛇,參禪訪道,出家在本處沙陀寺,法名明悟?!?/p>

反映書法文化的龍字成語還有許多,如“龍?zhí)⑴P”,形容書法遒勁,筆勢奔放;“游云驚龍”,形容書法精妙絕倫;“龍翔鳳舞”,形容書法筆力勁健,靈活舒展;“龍驤豹變”,形容書法氣勢壯盛,善于變化。

四、龍字成語與飲食文化

古人云:“民以食為天。”中國是飲食大國,中華民族是講究飲食、注重弘揚飲食文化的民族。在漫長的社會歷史發(fā)展進程中,無論是漢語還是漢字,都與源遠流長的中國飲食文化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作為漢語詞匯的一個組成部分,龍字成語就形象地記錄了中國傳統(tǒng)的飲食文化。如:

烹龍炮鳳:比喻極其豪奢、珍奇、名貴、豐盛的菜肴。李賀《將進酒》:“琉璃鐘,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烹龍炮鳳玉脂泣,羅幃繡幕圍香風。”亦作“炮鳳烹龍”。王實甫《麗春堂》第一折:“今日個宴賞群公,光祿寺醞江釀海,尚食局炮鳳烹龍?!币嘧鳌芭邶埮滕P”?!端疂G傳》第八十二回:“大設筵宴……雖無炮龍烹鳳,端的是肉山酒海。”

龍肝豹胎:形容極為珍貴難得的肉類食品?!稌x書·潘尼傳》:“厥肴伊何?龍肝豹胎?!?/p>

龍肝鳳腦:比喻極為珍貴稀有的菜肴?!度龂萘x》第三十六回:“玄德曰:‘備聞公將去,如失左右手。雖龍肝鳳腦,亦不甘味?!币嘧鳌褒埜硒P髓”。蘇軾《江瑤柱傳》:“方其為席上之珍,風味藹然。雖龍肝鳳髓,有不及者?!币嘧鳌傍P髓龍肝”明代孫仁孺《東郭記·吾將瞷良人之所也》:“他故人情藹,消受他鳳髓龍肝;我寸舌應嚼壞,愧沒歸遺兩女子?!币嘧鳌褒埿镍P肝”。京劇《烏龍院》第三場:“想咱們這樣人家,吃的是雞鴨魚肉,也就是啦,難道說,還要吃什么龍心鳳肝不成嗎?”

五、龍字成語與心理文化

心理文化包括:理想愿望、精神風貌、倫理道德等諸多內(nèi)容。龍字成語在反映中華民族的心理文化方面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如:

望子成龍:在中國封建社會,“龍”是帝王的象征,而帝王是最高貴杰出的人物,所以就用“望子成龍”來表示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學業(yè)和事業(yè)上有所成就,成為出來拔萃的人才。周而復《上海的早晨》:“德公望子成龍,一會想送他上英國,一會又想叫他去美國,在香港讀了一點書,又叫回上海?!币嘧鳌巴映擅??!秲号⑿蹅鳌返谌兀骸盁o如望子成名,比自己功名念切,還加幾倍?!?/p>

攀龍附鳳:比喻巴結或投靠有權勢的人,以達到獲取財富和地位的目的。班固《漢書·敘傳下》:“攀龍附鳳,并乘天衢。”《梁書·沈約傳》:“士大夫攀龍附鳳者,皆望有尺寸之功,以保其福祿。”亦作“攀龍托鳳”。鐘嶸《詩品·總論》:“曹氏父子,篤好斯文;平原兄弟,郁為文棟;劉楨、王粲,為其羽翼。次有攀龍托鳳,自致于屬車者,蓋將百計。”亦作“附鳳攀龍”。清代洪棟國《警黃鐘·宮嘆》:“可憐你,附膻逐臭,也自比,附鳳攀龍?!?/p>

龍馬精神:比喻人精神旺盛,奮發(fā)昂揚。唐代李郢《上裴晉公》詩:“四朝憂國鬢如絲,龍馬精神海鶴姿?!鼻宕惿镀坊▽氳b》卷四十九:“尊翁是何福分,那年在京時是五十九了,須發(fā)光黑,哪里像花甲之人。正是龍馬精神,我們是比不上的。”

葉公好龍:比喻表面上愛好某種事物,而實際上對這種事物既不了解,也不喜歡,甚至懼怕它。劉向《新序·雜事五》:“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于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于牖,施尾于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薄逗鬂h書·崔駰傳》:“公愛班固而忽崔駰,此葉公之好龍也,試請見之?!眲⒅獛住妒吠āつM》:“蓋鑒識不明,嗜愛多僻,悅夫似史而憎夫真史,此子張所以致譏于魯侯,有葉公好龍之喻也?!?/p>

通過對龍字成語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龍字成語所反映的中國龍文化,內(nèi)容廣泛,蘊含深刻,它不僅包括高高在上的帝王文化,也包括市井百姓的民俗文化;不僅包括劍拔弩張的軍事文化,也包括積極進取的士人文化;不僅包括珍稀奢華的飲食文化,也包括寄托理想的心理文化。與此同時,我們還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即有相當一部分成語是“龍”與“鳳”、“虎”并用的,如“龍飛鳳舞”、“龍爭虎斗”等,這是因為中國人把“龍”作為信奉、崇拜的神物,以至于把它和君主、皇帝聯(lián)系起來,而“鳳”與“龍”同為古代“四靈”之一,自然有資格和“龍”相提并論了。至于“虎”,是客觀存在的動物,被尊稱為百獸之王,因其強健勇猛,也是人們尊崇的對象,所以也就可以在成語中和“龍”對舉使用了。

注 釋:

①吳文杰.從龍字成語看中國龍文化(上)[J].赤峰學院學報,2014,(7).

②何九盈,等.中國漢字文化大觀[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137.

參考文獻:

〔1〕陳貴有.中華成語大詞典[M].吉林大學出版社,2005.

〔2〕趙昆.淺析成語中的中國文化[J].大眾文藝,2010(12).

〔3〕李大農(nóng).成語與中國文化[J].南開學報,1994(6).

〔4〕李龍.中國龍文化研究提綱[J].理論觀察,2000(4).

(責任編輯 王文江)

猜你喜歡
中國文化
淺議在印度推廣漢語和中國文化的問題及對策
中國文化元素在電影中的跨文化傳播探析
中國傳統(tǒng)武術文化與西方騎士精神比較研究
好萊塢電影中的“中國風”
水天一色
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探究
以《最藍的眼睛》為例看異域文化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后現(xiàn)代主義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動漫電影中的中國元素研究
淺析漢風壺與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