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濤 向欣
【摘要】實施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關鍵是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影響下,語文教學總是教師滔滔不絕的講,學生認認真真的記,以講讀為中心,不給學生思考的機會。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探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課堂教學模式。
【關鍵詞】新課改;語文;教學模式;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從江蘇的揚思中學、山東的杜郎口中學到重慶的隆盛中學,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運用,讓他們編織出了一個又一個的教育神話。
我們一直在思考著這些問題:1.新課程改革有著很先進的教學理念,也有著政府的全力支持,為何步履維艱?2.繁花亂眼的各路名家的教學思想、教學套路曾經(jīng)威震天下,各領風騷,為何開始應者如云,末了了無聲息?3.江蘇的洋思、山東的杜郎口這些教學條件極差的學校,為何能夠運用自己獨創(chuàng)的教學模式,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改變落后面貌,在全國聲譽雀起?
通過認真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江蘇的洋思、山東的杜郎口這些學校,他們將新課改理論層面的學習和研究變成研究行為,進而將研究行為變成常規(guī)的教學行為。
新課程改革的先進理念為什么得不到落實,那是因為沒有將理念用特有的范式演繹為自己的教學行為。新課改的理念,在傳統(tǒng)的教學范式中,成了無根的游魂;而洋思、杜郎口等等,他們只認定了一條死理——把有用的思想變成有用行為!
“把有用的思想變成有用行為”,這就是怎樣去做好課題研究的標準答案,這就是怎樣去研究新課改、實踐新課改的標準答案!
我縣的實證性課題《豐都縣中小學語文發(fā)展性閱讀教學模式研究》于2008年10月正式啟動,其核心骨架是“一主兩翼”:“一主”就是課堂模式的創(chuàng)設與運用;“兩翼”就是自主推薦課和層級目標課的開設與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
“一主”,即“帶疑初讀、置疑探讀、釋疑導讀、發(fā)展擴讀、能力測讀”的“五環(huán)節(jié)閱讀法”課堂教學模式。這個模式精神,就是以課堂閱讀教學的“自主”“增量”“提質”為軸心,力爭實現(xiàn)“三個轉變”——從“有讀”到“無讀”的轉變、從“被問”到“發(fā)問”的轉變、從“限量”到“擴量”的轉變。這三個轉變,通過“五環(huán)節(jié)閱讀法”課堂教學模式來得以實現(xiàn)。
到目前為止,實驗的第一階段基本完成,實驗學校對“帶疑初讀、置疑探讀、釋疑導讀”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實驗班,學生成了真正的主人。教學在簡短的導讀后,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進入了“帶疑初讀”環(huán)節(jié),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學生的任務就是讀懂文本,提出自己認為不懂的、有價值的問題。為了讓學生真正地達到“有效性閱讀”(即實現(xiàn)“有讀”到“無讀”的轉變),縣上統(tǒng)一推出了“帶疑初讀十注閱讀法”。從實驗的情況看,學生非常滿意角色的變化,為自己能成為“文本閱讀的第一人”感到無比的喜悅。他們以為,在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中,自己其實沒有真正意義的閱讀,都是老師嚼爛了喂給他們?,F(xiàn)在,可以在“靜思默想、十法批注、提要勾玄、卒章反芻”(“帶疑初讀”閱讀標志性口號)的明確要求下去實現(xiàn)自我的閱讀,收獲非常的大。
最關鍵的是在模式的第二環(huán)節(jié)“置疑探讀”中,他們可以向老師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即實現(xiàn)“被問”到“發(fā)問”的轉變)。以前他們爛在肚子里的問題,可以先在小組內(nèi)提出開展討論,小組內(nèi)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提出來讓老師回答。這大大地加強了教學的針對性,也極大地提高了學生自我閱讀的積極性。
“釋疑導讀”是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老師不是做傳統(tǒng)的講解,而是“導讀”,就是點撥、疏導、啟發(fā)學生解決他們提出的問題,是在方法牽引的前提下,力爭讓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在確有困難的時候,教師再給以必要的講解。
在以上環(huán)節(jié)的實踐中,生發(fā)了一系列需要深入探究的問題:有的學生基礎較差,不能完成“帶疑初讀”怎么辦?學生“帶疑初讀”的質量不高怎么辦?“帶疑初讀”的質量如何評價?“帶疑初讀”在方案中要求15分鐘完成,學生卻用了30分鐘還沒有讀完,該怎么應對?學生提不出問題怎么辦(無問題狀態(tài))?學生提出了“無意問題”(沒有實際意義的問題)怎么辦?學生的問題太多,教師怎么去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與教師的教學設計完全不搭邊怎么辦?由此帶來的教學進度滯后問題怎樣解決?在這樣的模式中,怎樣去發(fā)揮教師個人獨特的教學風格?
這些問題,從一方面說影響了課題的研究,從另一方面說又推動了模式的研究。學校課題組的教師,對這些問題經(jīng)常開展熱烈深入的討論,有時兩個小時過去了,三個小時過去了,渾然不覺。以前說了幾句恭維話就緘口不語的現(xiàn)象蕩然無存,無休無止的探討論辯,不斷地將研究引向縱深。
我縣教學模式的研究正在經(jīng)歷著一個艱苦曲折的、從要求到自覺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部分教師出現(xiàn)了松懈、倦怠、疑慮的情緒,這在任何模式的研究實施中,都會產(chǎn)生這樣的現(xiàn)狀,這種課題實驗的“高原現(xiàn)象”,一旦不去有效的遏制和解決,研究就會中止死亡。克服“高原現(xiàn)象”最根本的辦法,一是要從教師的思想深處徹底轉變教學觀念,最為重要的是,必須像洋思、杜郎口那樣,推行一整套科學的、嚴密的管理評價制度,讓模式的實踐運用成為常規(guī)教學考評的硬性要求。
新概念、新模式、新創(chuàng)造、新方法。顛覆傳統(tǒng)教學,實踐課改行為。我們希望,我縣的教學模式研究能在陣痛與希望中,開辟出一方新的天地。
參考文獻
[1]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語文新課程標準解讀.
作者簡介:林濤,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中學語文。向欣,小學數(shù)學高級教師,??疲芯糠较颍盒W數(shù)學。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