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瑾 關懷 尚麗新 孫連碧
女性生殖過程相關的心理分析
貢瑾 關懷 尚麗新 孫連碧
女性生殖健康與社會發(fā)展和后代健康密切相關。心理因素因可作用于內分泌穩(wěn)態(tài)而對女性生殖健康產生重要影響。本文對女性生殖相關過程中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保健策略。
女性;生殖;心理分析
世界衛(wèi)生組織定義,健康是一種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健全狀態(tài),而不只是沒有疾病或虛弱現(xiàn)象[1]。女性健康與社會發(fā)展及后代健康密切相關。一方面,女性機體患其他系統(tǒng)疾病的風險與男性相同。另一方面,女性承擔了人類生存繁衍后代最重要的生殖功能,因此,女性也有特殊的健康風險。在發(fā)展中國家,成年女性(15~44歲)孕、產問題占總疾病負荷的18%,已列居健康問題的第一位[2]。眾所周知,內分泌的穩(wěn)態(tài)調節(jié)對于維持女性正常月經、排卵、受孕、維持妊娠、啟動分娩等非常重要,而心理因素對于內分泌穩(wěn)態(tài)的維持具有重要影響。心理問題造成的焦慮、恐懼、憤怒和激動等情緒都可導致女性內分泌紊亂,與月經不調、不孕、假孕、流產、妊娠期合并癥以及分娩恐懼等密切相關。并且,患者存在心理障礙也使醫(yī)患溝通難度增加,對治療的依從性差,最終導致治療效果不佳。本文對女性生殖相關過程中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保健策略。
1.1 不孕患者產生心理障礙的原因 ①傳統(tǒng)文化困擾:認為生孩子是女人的天職。②外界壓力:生孩子是關系到傳宗接代的重要事件,一方不孕剝奪了配偶甚至一個家族獲得孩子的權力。③不孕癥發(fā)病率升高:隨著自然環(huán)境惡劣,不孕癥發(fā)病率越來越高,中國育齡夫婦不孕癥發(fā)病率已高達10%~15%。WHO預測,不孕癥可能成為僅次于腫瘤和心血管疾病的世界第三大疾病[3]。④中國生育現(xiàn)狀:中國育齡夫婦面臨的社會和經濟生活壓力大,生育年齡普遍偏晚,時間緊迫。⑤就醫(yī)之苦:治療不孕癥就醫(yī)時間長,身心飽經痛苦;投入大量時間、精力、金錢,且常不成功。⑥預后不定:總有治不好的不孕癥,但很難在就診之初下此診斷。
1.2 不孕患者常見的心理障礙 大量臨床調查表明,不孕患者常存在嚴重的心理障礙,表現(xiàn)出抑郁、焦慮、內疚、自卑、恐懼、孤獨、絕望等癥狀[4-8]。據(jù)統(tǒng)計,不孕癥患者中90%以上承受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30%以上存在焦慮,20%以上存在抑郁[9-11]。
1.3 不孕患者的心理保健 不孕癥患者是一個超敏感,極易受到心理傷害的群體。不孕癥的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期間出現(xiàn)“不信任”或“有病亂投醫(yī)”等情況都可能延誤寶貴的治療時機,甚至造成不可逆損失。因此,對不孕癥患者的心理干預應從初次就診開始,并動態(tài)掌握患者心理變化。主要策略包括①尊重患者隱私:在尊重、信任、同情和情感支持的前提下交流。②積極心理疏導:醫(yī)護人員要掌握心理疏導辦法,及時有效溝通,緩解緊張情緒,減輕心理負擔,培養(yǎng)樂觀態(tài)度,提高醫(yī)治信心。③培養(yǎng)良好關系:良好的醫(yī)患關系和家庭關系對于不孕癥患者的心理和治療效果都很重要,因此,要全面、細致地了解患者在上述關系中的地位、想法和顧慮,注意引導其敞開心扉,及時解開心結。④提供優(yōu)質咨詢服務:醫(yī)護人員應不斷完善自身知識結構,了解生殖醫(yī)學前沿進展,熟悉治療的適應證、時機及費用等信息,為患者提供親切、科學的咨詢服務,合理安排就診時間,減少不必要的浪費。目前,不少生殖專家率先垂范,開通微博平臺,進行宣講、答疑、普及生殖知識、指導就診等。
2.1 不同類型流產患者產生心理障礙的原因①青少年妊娠人工流產。未婚青少年開始性行為的年齡逐漸變小,且缺乏基本的生殖健康知識,導致人工流產的年齡趨于低齡化;相對于生理發(fā)育的提前,心理發(fā)育卻相對滯后,自我保護意識不足,對突發(fā)事件的處理能力欠缺;人工流產又是一件應激性的生活事件,對女性身心健康均有較大影響。因此,一旦發(fā)生未婚先孕情況,青少年常常不能自行提出解決方案,甚至尋求不到正確的求助方向。②育齡婦女自然流產。自然流產是突發(fā)的應激事件,患者由于失去胎兒,面臨生理、心理及社會多方面的改變,容易出現(xiàn)負面情緒反應及心理問題[12]。
2.2 不同類型流產患者常見的心理障礙 ①青少年妊娠人工流產。在中國,絕大多數(shù)青少年不能正確面對和處理未婚先孕的局面,導致緊張、焦慮、孤獨、無助、害羞、自責、抑郁、茫然等心理比較普遍[13-15]。②育齡婦女自然流產。研究表明,約50%的自然流產患者會出現(xiàn)心理問題[16],主要表現(xiàn)包括悲傷、焦慮和抑郁三大類[17-19]。
2.3 流產相關的心理保健
2.3.1 青少年流產相關的心理保健 ①家庭、學校和社會均應對青少年及早進行性教育,普及生殖、生育相關常識,建立安全意識,掌握避孕等安全措施。②掌握青少年心理,注意溝通方式,培養(yǎng)健康、向上、堅強的心理,學會面對問題時采取積極、正確的應對策略。③一旦發(fā)生非意愿性妊娠,需要流產終止,醫(yī)護人員應盡可能給予幫助和心理疏導,解除緊張、焦慮和孤獨無助的情緒,力爭在安排好學業(yè)和工作的前提下施行流產。④保護隱私。⑤術后耐心講解以后應采取的避孕措施和身體護理方法。
2.3.2 育齡婦女自然流產的心理保健 ①醫(yī)護人員應對患者的遭遇表示同情,對其情緒波動表示理解,注意傾聽其情感表達。②醫(yī)護人員要給予患者流產相關的醫(yī)療解釋,特別是關于疾病本身的疑問,解答要及時、準確,尤其對于具有流產史或者不孕癥經治療懷孕的患者,應想辦法解除患者心中的疑慮,鼓勵患者樹立自信心。③醫(yī)護人員預先向患者講解流產后可能伴隨的心理問題。④保持必要的隨訪。⑤加強社會和家庭支持。
3.1 孕期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原因 ①“一對夫妻一個孩”:孩子少,金貴。②傳媒“風險”:從親戚、朋友以及各種媒體聽說過孕期的相關風險,比如:流血、肚子疼可能與流產和宮外孕有關,有些藥物具有胚胎毒性,吸煙、喝酒可能導致胎兒畸形等等;上述途徑和相關知識一方面增加了孕婦保護自己和胎兒的意識,另一方面也造成孕婦不必要的恐慌。③過分關注自己:目前孕婦年齡偏大,心理負擔過重,容易過分強調身心不適,夸大風險。④不良孕產史:既往有自然流產、習慣性流產、早產、死胎、死產等的孕婦也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3.2 孕期常見的心理問題[20]焦慮、抑郁、緊張。
3.3 孕期心理問題對母胎的影響 研究表明[20],孕期心理異常與母親發(fā)生流產、妊娠劇吐以及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等并發(fā)癥相關;增加胎兒早產、低體重兒、小于胎齡兒、胎兒畸形、胎死宮內等風險,并可能影響胎兒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增加生后遠期問題。
3.4 孕期心理保健[20]
3.4.1 自我調節(jié) ①通過聽音樂等方式舒緩情緒,避免對壓力產生消極反應。②學會拒絕不必要的社會事務,科學合理地安排日程,保證充足的休息和放松時間。③遇到不適或心理問題時向專家尋求幫助。④做瑜伽、按摩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動。⑤每日工作時間不應超過8 h,并應避免上夜班。
3.4.2 健康教育 孕婦學校、合適的書籍以及專業(yè)網絡媒體開辦的產科平臺都提供了良好的健康教育,并能及時、準確地解決一些問題,節(jié)省了就醫(yī)時間和精力。
3.4.3 社會支持 ①加強家庭成員對孕婦的關注和關愛。②提高醫(yī)護服務態(tài)度、質量,加強溝通,增加鼓勵和信任。③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
4.1 分娩期產生不良心理的原因 ①家庭及社會因素:孕婦與父母的關系、對分娩的心理準備以及處事表現(xiàn)這3項因素對分娩期心理影響作用較大。②對分娩過程缺乏足夠的了解:分娩對初產婦來說有冒險的感覺,既興奮,又恐慌。③與產婦的文化程度有關:文化程度越高,焦慮分值越高,可能是因為她們接受宣傳的途徑較多,因此,片面并過多地接受了負面影響;文化水平低的人焦慮分值也低,可能在于她們對妊娠的危險因素了解較少,“無知者無畏”;但文化水平低的群體孕產婦死亡率明顯高于文化程度高的人群,這也與她們接受的知識受限有關,因此,對于這部分人群過于疏心危險的心理也應進行教育[20]。
4.2 分娩期孕婦的心理狀態(tài) 總的來講,可用“矛盾”形容,期待伴緊張。主要的不良心理包括:①恐懼和焦慮。主要是初產婦,害怕產痛、側切,害怕生女孩,擔心分娩不順利、改行剖宮產、產后出血、胎兒缺氧等等。②陌生和孤獨。產房環(huán)境陌生;聽到產痛相關的呻吟陌生;對醫(yī)護人員的一些術語、指令陌生。
4.3 分娩期不良心理對母兒的影響[20]112-116①過度焦慮或抑郁可使體內去甲腎上腺素分泌減少,從而導致子宮收縮乏力,難產、助產、產后出血風險增加。②緊張焦慮使痛閾相對下降,劇烈疼痛和不良情緒又可促進體內兒茶酚胺的分泌,使子宮收縮不協(xié)調,阻礙產程進展,同時子宮血流量減少,胎兒缺氧風險增加。③精神緊張恐懼會消耗大量體力,也使產程延長,分娩并發(fā)癥增多。
4.4 分娩期的心理保健[20]112-116①社會及家庭的支持:外界對生男生女持正確態(tài)度,有助于減輕孕婦心理負擔。②熟悉及改善分娩環(huán)境:通過播放錄像、參觀、咨詢和交流等途徑,使孕婦熟悉醫(yī)院、分娩環(huán)境和醫(yī)護人員,減少陌生緊張情緒;通過設置家庭式病房、溫馨病房等改善環(huán)境,使產婦感受家一樣的溫馨、舒適、寧靜、安全。③加強產前健康教育,提供分娩相關知識,使孕婦了解分娩過程和放松技巧。④通過陪伴、傾聽、表揚、鼓勵等人際交流技巧,使產婦穩(wěn)定情緒,樹立信心。⑤應用各種藥物性和非藥物性鎮(zhèn)痛方法,最大限度地減輕產痛,從而加速產程,促進分娩順利完成。⑥有經驗和有愛心的助產士陪伴,使產婦從心理、生理和感情上得到支持。⑦發(fā)揮丈夫陪伴和支持的積極作用,使產婦感受親情,獲得鼓勵。
總之,在女性生殖相關過程中,心理保健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關乎女生生殖健康的質量,是如何重視也不為過的治療的一部分。
[1]陳曉凡,李幼平,喻佳潔.從全球疾病負擔看中國DRIs:挑戰(zhàn)、證據(jù)與思考[J].中國詢證醫(yī)學雜志,2013,13(10):1162-1171.
[2]翁梨駒.女性生殖健康[J].中國臨床醫(yī)生,2001,29(1):25-26.
[3]李志娟,李青,單偉穎.不孕癥女性患者生活體驗的研究進展[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34):5735-5737.
[4]劉建霞,趙藝敏,陳紅梅.護理干預對不孕不育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4,20(1):138-139.
[5]歐雙玲.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特點及心理護理[J].中外婦兒健康,2011,19(8):371-372.
[6]安麗紅,楊曉娜,鐵新琴,等.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分析及護理措施[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1):55-56.
[7]李雪梅,唐細容.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患者狀態(tài)-特質焦慮調查[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2,20(1):56-57,60.
[8]雷燕,尹三省.不孕病人初診的心理調查及護理[J].護理研究,2013,27(6):1861-1862.
[9]孫愛軍,孫巖,周遠征,等.住院治療的不孕患者心理健康調查[J].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06,29(10):12-14.
[10]祁秀娟,呂映頻,王春蓮,等.女性不孕癥患者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調查[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7,34(19):3713-3714,3719.
[11]陳玲玲,鄭彤彤.影響不孕婦女心理健康的多因素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1,49(4):142-143.
[12]孫宇,趙紅.自然流產患者心理問題及其干預的研究現(xiàn)狀[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7):648-651.
[13]孫麗丹,王瑩,王紅艷,等.未婚先孕人工流產患者常見心理問題分析與心理護理[J].黑龍江醫(yī)藥科學,2013,36(5):74-75.
[14]林淑紅.未婚青少年人工流產者生殖健康知識與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中國社會醫(yī)學雜志,2012,29(4):259-261.
[15]湯雪娟,趙蔚,趙哲人,等.青少年女性人工流產心理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國農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2,32(4):407-409.
[16]Lok IH,Yip AS,Lee DT,etal.A 1-year longitudinal study of psychologicalmorbidity aftermiscarriage[J].Fertil Steril,2010,93(6):1966-1975.
[17]Adolfsson A.Meta-analysis to obtain a scale of psychological reaction after perinatal loss:focus on miscarriage[J].Psychol Res Behav Manag,2011(4):29-39.
[18]戰(zhàn)燕,彭衛(wèi)煥,崔保忠,等.自然流產婦女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6,14(6):681-682.
[19]丁麗秀,李巍,趙淑玲.自然流產患者的護理與心理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4(30):191-192.
[20]張為遠.中華圍產醫(yī)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
Female reproductive health is closely related to social development and descendant health.Psychological factors may affect the endocrine homeostasis and thereby exert important effects on female reproductive health.In this paper,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related to female reproductive process a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health care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Female;Reproduction;Psychoanalysis
2015-02-04)
1005-619X(2015)06-0581-04
10.13517/j.cnki.ccm.2015.06.010
116013 沈陽軍區(qū)大連療養(yǎng)院桃源療養(yǎng)區(qū)(貢瑾);116021 解放軍第210醫(yī)院婦產科(關懷);100700 北京軍區(qū)總醫(yī)院婦產科(尚麗新);116017 沈陽軍區(qū)后勤綜合訓練基地門診部(孫連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