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銅川市人民醫(yī)院內二科(銅川727000) 王月莉 郭春麗
貧血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一種臨床表現[1],許多系統(tǒng)疾病均可并發(fā)貧血。其中缺鐵性貧血由于長期慢性失血及鐵的吸收利用障礙所致。引起慢性失血原因很多,因此查明慢性失血的原因對于貧血的預防和治療非常重要。在眾多引起貧血的原因中,消化系統(tǒng)腫瘤是重要原因之一。消化系統(tǒng)腫瘤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三大腫瘤之一,及時發(fā)現對于其治療和預后有重要意義。我院于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對56例為重度缺鐵性貧血和70例重度巨幼細胞貧血患者進行分析對比,發(fā)現56例重度缺鐵性貧血老年患者中并發(fā)消化系統(tǒng)腫瘤18例,而70例巨幼細胞貧血患者中并發(fā)消化系統(tǒng)腫瘤4例,現分析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之間在我院收治住院的貧血患者126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缺鐵性貧血組:56例(男25例,女31例),年齡23~76歲,平均63.6±8.7歲,發(fā)病無季節(jié)性,病程:1月至5年。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組:70例(男38例,女32例),年齡15~67歲,平均52.3±6.5歲。兩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貧血癥狀,包括:頭暈、乏力、納差;伴有活動后心悸、氣短25例,占19.8%;發(fā)熱2例,占1.59%,為中等發(fā)熱。查體可見所有患者均為貧血外貌,全身皮膚黏膜無黃染和出血點,淺表淋巴結未觸及腫大。心肺未見明顯異常。腹軟,腹部可觸及明顯包塊2例。
2 檢查方法 對入選的126例患者進行常規(guī)查體和實驗室檢查,檢查血紅蛋白含量和白細胞計數;并經骨髓穿刺術抽取骨髓,做骨髓涂片,HE染色,判定貧血類型;還經胃腸鏡檢查明確消化道疾病,經胃腸鏡行組織活檢,行病理切片診斷。
3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組對所有數據采用SPSS13.5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P<0.01為有極顯著性差異。
1 兩組患者平均血紅蛋白及骨髓穿刺檢查對比 見表1。缺鐵性貧血組患者平均血紅蛋白為60.2±11.3g/L,巨幼紅細胞貧血組平均為65.3±10.9g/L,兩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骨髓穿刺檢查:缺鐵性貧血組均為紅系增生伴小細胞低色素性改變,巨幼細胞貧血組為紅系增生伴粒紅兩系巨幼樣變。
2 兩組患者大便常規(guī)及胃腸鏡檢查對比 見表1~2。缺鐵性貧血組患者隱血陽性26例,占46.43%;巨幼細胞貧血組患者隱血陽性8例,占11.4%。兩組間隱血陽性率有顯著性差異(P<0.05)。缺鐵性貧血組患者經胃腸鏡檢查診斷為胃炎(糜爛性胃炎、萎縮性胃炎)8例,占14.29%;巨幼細胞貧血組患者患有胃炎4例,占5.71%。兩組間胃炎發(fā)病率無顯著性差異(P>0.05)。缺鐵性貧血組患者經胃鏡及腸鏡活檢,明確診斷為消化系統(tǒng)腫瘤(包括胃癌、胃黏膜相關性淋巴瘤、間質瘤、腸癌)18例,占32.14%。巨幼細胞貧血組患者患有胃癌及腸癌4例,占5.71%。兩組消化道腫瘤發(fā)生率有顯著性差異(P<0.05)。
表1 兩組患者平均血紅蛋白、大便隱血及病理檢查結果
表2 兩組患者經胃腸鏡病理診斷結果
貧血是一種臨床表現。各系統(tǒng)疾病均可伴有貧血如血液系統(tǒng)、腎性貧血、失血性貧血、各種腫瘤引起的繼發(fā)性貧血等。貧血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復雜多樣[2]。按紅細胞平均體積、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含量和平均血紅蛋白濃度將貧血分為:大細胞性貧血、正常細胞性貧血、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單純小細胞性貧血。其中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多為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的發(fā)生與許多疾病有關,所以其臨床表現和體征多種多樣[3],多見于長期慢性失血,如為女性患者多見于月經血過多,男性則多見于消化道長期慢性失血。貧血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皮膚黏膜、呼吸循環(huán)系統(tǒng)、神經肌肉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泌尿生殖系統(tǒng)均可出現。臨床上多數患者常常因頭暈、乏力、納差就診,行相關檢查明確為缺鐵性貧血,給予補充造血物質、輸注紅細胞懸液糾正貧血后,癥狀會逐漸好轉。后堅持補充造血物質治療半年,癥狀逐漸消失,復查血常規(guī)提示血紅蛋白及紅細胞計數等貧血指標正常。
消化系統(tǒng)腫瘤在我國仍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病死率下降并不明顯,而男性消化系統(tǒng)腫瘤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高于女性,發(fā)病年齡以中老年居多,早期多無癥狀,或者僅有一些非特異性消化道癥狀,而常表現為乏力、納差、消瘦,部分伴有消化道出血,繼之出現貧血,為長期慢性失血,而長期慢性失血可導致缺鐵性貧血[3],而部分患者并無消化道出血表現,但相關檢查結果提示存在缺鐵性貧血,考慮消化系統(tǒng)腫瘤患者存在慢性消化道出血現象或因為腫瘤引起造血物質攝入減少或吸收不良所致[4],從而導致缺鐵性貧血,而部分患者消化系統(tǒng)癥狀不明顯,以貧血為主要臨床表現就診。本研究22例消化系統(tǒng)腫瘤患者中15例因為貧血癥狀就診,查體及血常規(guī)提示中-重度貧血,14例均是在我院首次就診。對于以貧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患者,在臨床中若不仔細詢問病史及進行詳細的體格檢查,可導致病情延誤而漏診。因此在臨床中對于老年缺鐵性貧血患者,應進行仔細詢問病史及詳細的體格檢查,并進行相關輔助檢查以除外消化系統(tǒng)腫瘤,以免延誤診斷及治療。
[1] 沈志祥.簡明臨床血液病學[M].上海: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299-300.
[2] 陸再英.內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士出版社,2008:567-568.
[3] 范文闖.65例貧血為首發(fā)癥狀的消化道腫瘤病例分析[J].中國民康醫(yī)學,2003,12(15):744-745.
[4] 鄒愛民.西安地區(qū)老年人缺鐵性貧血70例分析[J].山西醫(yī)學雜志,1998,12(12):744-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