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摘要】人性問題作為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重大命題,一直是前秦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哲學界爭論不休的焦點?!度纸?jīng)》開篇便講:“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边@正與儒家人性論的主流思想——孟子的“性善論”相吻合,然而“人之初”,是否真的“性本善”呢?筆者認為不然。本文從荀子“性惡論”的觀點出發(fā)指出了孟子“人性本善”論存在的諸多疑點。
【關鍵詞】人性問題 ?孟子 ?人性本善 ?荀子 ?性惡論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0-0186-01
1.引言
“人之初,性本善”的言論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薄叭酥酢敝溉藙偵聛淼臅r候。“性”,即與生俱來的東西。前秦時期大致形成了四種人性理論:告子的“性無善無惡論”、孟子的“性善論”、荀子的“性惡論”、世碩的“性有善有惡論”。之后宋理學興起,“性善論”逐漸成為主流。
2.“性善論”的發(fā)展
2.1告子的“性無善無惡論”
孔子之后,思想家告子提出“性無善無惡說”,他認為“生之謂性”,而人生來并不具備善惡,所以善惡必然是后天教化的結(jié)果,因此他主張性無善或不善之分?!叭诵灾疅o分于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于東西也?!比诵跃拖袷峭募钡乃瑥臇|邊開了口子,就流向東邊,從西邊開了口子,就流向西邊。但是人雖然沒有善惡的定向,卻可以接受教化,所以善是教化的結(jié)果。
2.2孟子對告子的批判及其人性本善的理論
孟子不贊同告子的理論,他認為如果性無善惡之分,就取消了人們?yōu)樯频幕A,只有堅持人性為善,才有根據(jù)行善,進而成就道德。人性向善就像水向下流一樣確定無疑,他進而提出了自己的“性善論”:
首先,性善的根本在于心善。孟子認為人人皆有“四心”:“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币驗槿巳硕加小八男摹?,所以人人都固有仁義禮智的善。
其次,道德品質(zhì)之所以各有差異,惡之所以出現(xiàn),是由于后天壞的環(huán)境影響了人的善良本性的發(fā)展。
再者,道德觀念是人的本性固有的仁義禮智這種“善端”從內(nèi)心擴展開來的結(jié)果,所以孟子十分注重道德內(nèi)求的路線。
3.“性善論”的疑點
荀子駁斥了孟子的“性善論”,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性惡論”,他認為人生而固有各種欲望,任其自由發(fā)展則必然引發(fā)惡的結(jié)果,為了避免這種惡的發(fā)生,必須用禮和制度來約束規(guī)范人的行為。筆者認同荀子的性惡說,認為人之初,并非性本善,孟子的人性本善理論存在著以下諸多疑點。
3.1不辨性偽與善惡
荀子認為,孟子提出人性本善說是因為不知道“性偽之分”?!靶哉?,本始材樸也?!薄靶浴笔桥c生俱來的東西,是先天性的,先天的東西無所謂善惡,不能用后天形成的善惡來評價先天的人性。與性相對的是偽,“慮積焉,能習焉,而后成謂之偽?!眰危慈藶榈囊馑?,具有明顯的后天性。所謂善,是一種的道德評價,是后天教化的結(jié)果,而道德是人類社會交互作用中形成的關于人的行為規(guī)則和行為評價標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體系下道德標準。何謂善?何謂惡?其實,善惡評價標準取決于對于人的欲求的態(tài)度:適度抑制欲求,不使之泛濫就是善;放縱欲求,不擇手段地去加以滿足就是惡。“人之初”的欲求不過是求生本能,沒有也不可能自覺地超過“度”,所以無所謂善惡。
有人會說,既然人性不可以言善惡,那么荀子的“性惡”之說也是有誤的,其實不然。荀子認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合于犯分亂理而歸于暴?!彼^的“性惡”,并非人性本惡,而是說人性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轉(zhuǎn)化為“惡”。盡管他認為人性本身包含著“好利”、“疾惡”、“好聲色”的因素,但還不能說這些因素本身就是惡。惡只是這些因素被過分或不加節(jié)制的放縱,即“順是”到一定程度所轉(zhuǎn)化出來的結(jié)果。
3.2 人性本善,惡從何來
根據(jù)孟子的學說,假設人性本善成立,那么人性中的惡從何而來?孟子說是由于沾染了社會環(huán)境中的惡,那么社會環(huán)境中的惡又從何而來?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既然每個人的善都是與生俱來的,那么社會里又怎么會產(chǎn)生惡的呢?進一步講,如果人性本善,那么人就應該向善容易向惡難,而實際情況卻是向惡容易向善難,孟子并沒有解釋這些問題。那么“性惡論”又如何解釋這些問題呢?荀子解釋說,人之所以能夠合乎禮儀而歸于善,是圣王師法和禮儀教化的結(jié)果。那么圣王是如何出現(xiàn)的?為什么不能人人都成為圣人?——“可以而不可使也。故小人可以為君子而不肯為君子,君子可以為小人而不肯為小人?!币驗橛行┤艘晃兜仨槒姆趴v自己的本性,不肯沿著圣之道走,因此便成了小人。圣人之所以為圣人,是他們自己努力修習禮義來合理限制自己的本性,并對此加以引導才成為圣人,由此便解決了“人性本善”論的缺陷。
3.3 忽視了“他律”的重要性
“性善論”認為“人皆可以為堯舜”,人只要發(fā)覺本心,反求諸己,修身養(yǎng)志,不必外求都可以成為仁人君子,這樣就弱化了外在禮儀法制對人的規(guī)勸約束。古今中外的政治實踐也證明,單純的自我道德約束是不可能完全阻止“惡”的發(fā)生的,自律固然需要,但是他律更加重要。
也許有人會說,既然孟子的“性善論”容易使人導致盲目樂觀主義,那么荀子的“性惡論”則會使人陷入悲觀主義,筆者認為這種認識是錯誤的。荀子“性惡論”的重點不在性之惡上,而在于性是可以化“偽”的,在于性的可塑性。佛家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與其說是表達了人性中有善根的美好愿望,不如說正是印證了“拿起屠刀”的惡是可以化為善的。“性惡論”發(fā)現(xiàn)了人性固有的缺陷,但是可以通過“隆禮”、“重法”對人性的缺陷予以彌補,對人性的惡加以約束和懲戒,以防止政治權力被濫用而使人民權利遭受侵犯,這與當前法治社會的思想不謀而合。
4.結(jié)語
由以上論證筆者認為:人之初,本無善惡之分,而是生而有各種欲望,任其無限度發(fā)展必然導致惡,若以禮儀加以教化則可以成善。相比如“人性本善”說,“性惡”說似乎更接近真理,因為它發(fā)現(xiàn)了人類生存需求的重要性,發(fā)現(xiàn)了教育引導和外在約束力量的極端重要性,自律與他律雙管齊下,才能更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參考文獻:
[1]楊伯峻.孟子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60.
[2]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9.
[3]王先謙.荀子集解[M](上下).北京:中華書局,1988.
[4]中國古代哲學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