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冰
摘 要:
隨著新《刑事訴訟法》的出臺與修改,標志著我國技術偵查步入了法治軌道。分析了影響我國技術偵查措施法治化進程發(fā)展的因素,提出促進技術偵查措施偵查實踐運用的幾點思考和建議,力圖加快推進技術偵查措施的法制化進程,提高打擊刑事犯罪活動效率,更好的保護國家和公民的合法權益。
關鍵詞:
技術偵查;司法;法律
中圖分類號:
D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4)23015602
0 引言
改革開放后,我國國民經濟蓬勃發(fā)展、經濟總量連上新臺階,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由弱變強。為了保護發(fā)展成就,維護經濟快速發(fā)展趨勢,面對社會轉型加快、刑事犯罪總量攀升、人民內部矛盾凸顯特殊時期的工作要求,抑制多發(fā)性、復雜性和智能性的犯罪態(tài)勢,我國在1976年文化大革命后,就明文規(guī)定技術偵查可以用于刑事偵查。但由于技術偵查具體的使用情況長期處于高度保密的狀態(tài),其執(zhí)行部門、操作流程、手段種類、監(jiān)督約束等問題一直僅有內部人員知曉,連相關資料也很少外流,使得公眾和法律研究者對技術偵查措施的認識常常是一知半解、朦朦朧朧。這不僅引起了學界對其在實踐中廣泛使用的合法性的強烈討論,也阻礙了對技術偵查措施的相關研究,造成當前對技術偵查措施概念理解的各種分歧、對技術偵查措施制度規(guī)范的種種質疑等,不利于技術偵查措施的合法化進程。
1 對我國技術偵查內涵的界定
技術偵查,即技術偵查措施,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已經運用多年,但對其概念的界定在學術界一直有不同的意見,主要為以下三種觀點:(1)從技術性出發(fā),認為技術偵查指偵查活動中的一切具有技術內涵的調查事實、收集證據(jù)、查獲犯罪嫌疑人的知識、方法和技術的各種偵查手段的總稱,即廣義上的技術偵查;(2)從秘密性出發(fā),認為技術偵查是指為了偵查犯罪的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批手續(xù),采取隱蔽身份使用專門的手段和偵查方法,在偵查對象不知曉的情況下搜集證據(jù)、偵破案件、抓捕犯罪嫌疑的偵查行為。即狹義上的技術偵查;(3)結合技術性、秘密性的特點,將技術偵查與秘密偵查進行綜合,得出既運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又遵循秘密偵查規(guī)則的偵查活動的概念。
針對我國現(xiàn)階段學界對技術偵查概念研究的不同意見,對技術偵查涵義的界定,可以不只單純的從技術性、秘密性等角度出發(fā)。筆者認為,技術偵查的概念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技術偵查是指在黨的政策和國家法律賦予的權利下,由公安偵查機關、國家安全偵查機關、軍隊職能部門運用專門手段,在工作對象不知曉的情況下從事守衛(wèi)國家安全、保衛(wèi)國家利益、維持社會秩序、打擊犯罪活動的秘密偵查手段。狹義的技術偵查可定義為:公安機關、安全機關等具有偵查權的國家機關,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對于重大案件或者嚴重危害社會的犯罪案件,根據(jù)偵查犯罪的需要,經過嚴格的批準手續(xù),依靠專門手段依法實施的不為當事人知曉的偵查行為。
2 我國法律對技術偵查司法實踐影響的現(xiàn)狀
技術偵查其實在我國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偵查機關運用技術偵查所破獲的重特大案件也不勝枚舉。出于保密的需要,我國技術偵查長期游離于法律規(guī)定之外,僅有的幾部相關法律對技術偵查也僅是對其使用條件的寬泛概述,并未形成法律意義上的技術偵查規(guī)范體系。2012年修改的新《刑事訴訟法》不僅專門設立了一節(jié)關于技術偵查的法律條文明確了技術偵查在刑事訴訟活動中的合法地位,而且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對技術偵查的使用主體、程序和范圍進行了規(guī)定,在技術偵查的法治化進程中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提升了我國技術偵查在司法實踐中的使用和效能。
技術偵查作為我國刑事偵查中長期使用的一種偵查手段,在新《刑事訴訟法》施行前已大量運用于刑事案件的偵破活動中,但基于其歷史傳統(tǒng)而形成的高度保密的工作流程和運行機制卻將技術偵查掩蓋在公眾的視野之下而不為眾人所了解,法律工作者及學者不斷爭論這種處于法律監(jiān)管之外的特殊模式能否有效的進行自我約束和糾正,而不會成為公民權利被輕易侵犯的跳板。由于技術偵查缺乏法律的授權、合法性備受質疑,技術偵查工作中所獲取的材料無法直接當做證據(jù)使用,需要經過重新轉換、提前公開化或庭外核實等方式才能使用,降低了技術偵查的工作效能,同時也影響了訴訟程序的整體效率,對打擊犯罪增添了一道無形枷鎖。
因此,新《刑事訴訟法》的修改和通過,體現(xiàn)了權利法定的原則,賦予相應偵查機關正當使用技術偵查的權利,同時提升了技術偵查相關法律的法律效力,解決了技術偵查合法性的問題。突破了技術偵查只能為刑事偵查工作提供線索和參考依據(jù)的限制,增強了偵查機關打擊刑事犯罪的能力,推動技術偵查從刑事偵查的幕后走到臺前,在法定程序的框架內發(fā)揮其偵查利器的特點,使得偵查機關得以適應犯罪智能化和犯罪率上升的現(xiàn)狀,提升社會安定程度和人民群眾安全感。
3 我國技術偵查在司法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技術偵查雖然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也積累了不少的經驗,但對技術偵查的法律研究起步較晚,當前技術偵查相關的法律在司法實踐中仍然暴露出不少的問題,影響了技術偵查在刑事偵查中效能的發(fā)揮,下面進行具體分析。
3.1 增加普通刑事案件破案難度
技術偵查通過秘密地對公民通訊等權力的合法干預和限制,在當事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可以獲取到傳統(tǒng)偵查手段無法取得信息,從而更加準確、高效的打擊犯罪分子,是現(xiàn)代刑事偵查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對犯罪分子通訊的控制也是偵查機關破獲案件的重要途徑和保證。我國新《刑事訴訟法》將技術偵查的適用范圍限制在嚴重危害社會的犯罪案件及重大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危害國家安全犯罪,將技術偵查限定在重大案件的偵查上,是為了避免技術偵查參與到一般刑事案件中、減少技術偵查對社會大眾隱私權利的侵犯,實現(xiàn)保護公民個人權利的目的。但從實際出發(fā),一方面社會安定程度更多的是從傷害類和侵財類犯罪的發(fā)案率得到體現(xiàn),因此如將技術偵查的適用范圍嚴格限定于重大案件,不能為普通刑事案件提供技術支持和輔助,將造成普通刑事案件的破案周期延長、破案效率下降、破案費用大幅增加,對犯罪活動打擊力度下降導致犯罪活動受不到控制而不斷增加,影響到公眾的正常生活和社會運行。
3.2 對技術偵查手段暴露的擔憂
新法律規(guī)定實施,意味著技術偵查獲取的材料可以直接作為證據(jù)使用,技術偵查將在刑事訴訟程序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于此同時,由于相關保障機制的不健全,技術偵查手段是否會因法院庭審的質證程序或其他方式而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下,從而影響到技術偵查手段以后的使用效果成為了偵查機關極為關心的問題。一些學者認為,將技術偵查納入法律軌道后,只是將技術偵查的法律屬性和適用程序加以公布,并不是將技術偵查的各種偵查機密予以公開,不會讓技術偵查手段暴露喪失其打擊犯罪的優(yōu)勢,可是在司法實踐中,由于技術偵查手段暴露而導致手段不靈的案例不在少數(shù)。比如在早些年的打擊毒品犯罪的活動中,很多偵查員由于保密意識不強,在審訊犯罪嫌疑人或者與朋友交談的過程中曾透露出是通過監(jiān)聽吸販毒人員的電話從而掌握毒品交易的詳情。一段時間后,所有的吸販毒人員則全部都不使用電話進行聯(lián)系,即便是使用電話也往往通過暗語進行交流,對打擊毒品犯罪帶來了巨大的困難。
3.3 ?偵查機關對新法產生抵觸情緒
由于新《刑事訴訟法》關于技術偵查的規(guī)定過于簡單,可操作性不強,無法確切指導技術偵查的司法實踐工作,讓部分偵查人員誤以為這些規(guī)定出臺了跟沒出臺一樣,沒有用、也沒有約束力,仍然按照過去傳統(tǒng)的工作程序和方法開展工作,對法律規(guī)定不以為然,也不愿意學習和領會法治環(huán)境下對技術偵查的新要求新思路,增加了技術偵查法治化進程的難度。不僅如此,新《刑事訴訟法》的施行將產生新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一些新的制度和規(guī)章需要學習和適應,一些偵查員由于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不愿耗費精力在學習新規(guī)范適應新要求上,從而內心對新《刑事訴訟法》產生排斥,認為舊有的體制制度就已經很好了、也夠用了,新《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guī)定是沒有必要的,內心滋生不滿情緒,影響了技術偵查工作的開展。
4 對提升技術偵查司法實踐效能的建議
任何法律的改進和完善,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法律的變化與發(fā)展也是被動的、滯后的,社會生活的復雜性決定了法律不可能窮盡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法律的相對滯后性與僵化性是必然的??梢詮囊韵路矫娼鉀Q司法實踐中的幾個問題。
4.1 發(fā)展多樣化偵查措施
除了技術偵查之外,刑事偵查措施還包括法醫(yī)技術、毒化檢驗、痕跡檢驗、圖形偵查、網(wǎng)絡偵查、大數(shù)據(jù)等多種方式方法,并且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進步,還會有更多的高新科技裝備和技術可以應用到刑事偵查之中,偵查機關和偵查員可以拓展思路,一方面深度挖掘傳統(tǒng)偵查手段的潛力,研究新的技戰(zhàn)術、偵查策略和偵查技巧,加強人才培養(yǎng),運用科學設備和先進技術提高偵查效率,充分發(fā)揮傳統(tǒng)偵查手段特點;另一方面大力培養(yǎng)新興偵查措施,加強相關措施建設,積極探索偵查應用,早出成效,通過多種措施的結合使用有效打擊一般刑事犯罪,使技術偵查在打擊重大案件或嚴重危害社會安全案件中發(fā)揮。
4.2 找到手段保密與權力保護的平衡點
技術偵查措施的保密和被告人行使知情權和辯護權是一件不可能讓兩者都隨心如愿的事情,應遵循適度公開和必要限制的原則。適度公開即對于技術偵查措施的內涵和外延可以在法律規(guī)定中進行體現(xiàn),但不應涉及到具體的技術實現(xiàn)原理和技術特點;必要限制是指從保護國家權利的意義出發(fā)適度限制被告人一些權利,比如通過庭外審查來對技術偵查獲取的材料進行合法性審查,還可以由技術偵查機關來承擔證據(jù)材料的合法舉證責任,避免偵查人員被暴露。要找到手段保密與權力保護的平衡點,需要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總結,程序和實體都要重視,不偏不倚,才能在保守秘密的同時滿足公民權利的需求,實現(xiàn)刑事訴訟的公平正義。
4.3 發(fā)揮組織能力加強隊伍管理
要轉變偵查人員對新《刑事訴訟法》及技術偵查法律體系的抵觸心里,首先偵查機關要弘揚法治精神,要在偵查機關和偵查員中形成相信法律、遵守法律、依靠法律、維護法律、執(zhí)行法律的一種法治思維、法治文化、法治行為,引導偵查員自覺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wèi)者;其次要強化職業(yè)道德的培育,讓愛崗敬業(yè)、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素質修養(yǎng)這些素質通過領導干部、先進同志的自我要求,感染、帶動其他偵查人員共同進步,形成互相學習、互相監(jiān)督的良好氛圍;最后要落實科學考核機制,使干的好的有動力、干不好的有壓力,遇到困難能自覺應對,不從客觀找原因。
參考文獻
[1]王瑞山.我國技術偵查的法律困境與出路選擇[J].犯罪研究,2011,(1).
[2]郭永亮.論我國技術偵查的法律規(guī)制[J].湖北社會科學,2010,(3).
[3]張迪飛.賄賂犯罪案件中特殊偵查運用研究[J].公安大學學報,2011,(2).
[4]徐美君.偵查權的運行與控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5]高峰.刑事偵查中的令狀制度[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