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潔
淺析“仁”
——兼論“巧言令色,鮮矣仁”的原因
◎孔令潔
“仁”是孔子學說的核心范疇,《論語》中孔子從不同的角度論述了“仁”的思想。其中“巧言令色”作為“仁”的反面出現(xiàn)過三次,孔子認為“巧言令色”是可恥的。本文從“仁”的思想本身入手,對“仁”的基礎進行考察,探究“巧言令色,鮮矣仁”的原因。
“巧言令色,鮮矣仁” 仁
“巧言令色”在《論語》里共出現(xiàn)三次,皆是作為“仁”的反面而出現(xiàn)的。在《論語》中的位置分別為[1]:《學而篇第一》1.3、《公冶長篇第五》5.25、《陽貨篇第十七》17.17。根據(jù)何晏、邢昺的注疏,“巧”與“令”都解釋為“善”,“巧言令色,鮮矣仁”就可以譯為:花言巧語,偽善的面貌,這種人的仁德是不會多的。但《論語》字字珠璣,并未明確說明為何“巧言令色”就會“鮮矣仁”。由于“巧言令色”是被孔子用來作為仁的反面而談的,本文對“仁”的基礎進行考察過后,“鮮矣仁”的原因就顯而易見了。
“仁”是孔子學說的核心范疇,但“仁”卻并非由一套深奧的哲學道理衍伸而來的,“仁”的根本在于有一顆愛人之心,發(fā)自內心的與人之愛就是“仁”??鬃拥牡赖掠^念正是以愛人之心為根本,進而推衍到其他道德之上的。早在孔子以前,就已經存在“愛人”的說法?!秶Z·周語下》記悼公為公子時適周,“言仁必及人”。韋召注曰:“博愛于人為仁?!碑敃r的人推許他“愛人能仁”。韋召注:“言愛人乃為仁也。”[2]可見當時“愛人之心”已經是“仁”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孔子對于“仁”這一觀念的發(fā)展趨向持肯定態(tài)度,“愛人”之心也就自然地成為了其思想體系的基礎?!额仠Y篇第十二》中樊遲問仁,子曰:“愛人?!敝祆溆枮椋骸靶闹?,愛之理?!卞X穆說:“有一顆愛人之心便是仁。而這顆愛人之心卻是人所固有,所同有。換言之,這是人心之本質。”[3]這也就是說,“仁”是出于自己對他人的愛意,是發(fā)自內心的感情。孟子也在《告子篇》中說道:“仁者,人心也。”
孔子從不認為“仁”是需要向外部去求得的,所以他在《述而篇第七》中:
孔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p>
錢穆對此也有一條著名的評論:“仁道出于人心,故反諸己而即得。仁心仁道皆不遠人,故我欲仁,斯仁至。惟求在己成德,在世成道,則難。”
由于“仁”的根本在于人心,所以孔子認為,“仁”要從“孝”開始?!秾W而篇第一》中,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論語》的一個特點是,有些話未必出自孔子之口,但傳達的卻是孔子的主體思想。這一章正是如此,內容是講“孝”是“仁”的基礎,人只有做到孝敬父母,才可能擁有實踐“仁”的基礎,也只有這樣他才會約束自己的行為,避免做一些違法亂紀的勾當。其原因就在于“孝”是人最基本的一種感情,是人所共有的,因為人人都有父母,所以人人都有一份孝心,如果一個人連孝心都不存在,那就很難想象他還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出來的了?!叭省被谛ⅲ匀巳丝梢浴叭省???鬃幼⒅匦┲?,他教導弟子“入則孝,出則梯”。“孝”本身就是人所共有的一份愛人之心。
盡管每一個人心里都有“仁”的基礎,但卻并非誰都能做到“仁”。在如何才能做到“仁”上,孔子也提到了兩個重要的觀念,“忠”與“恕”。論語中有這樣一些論述: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痹釉唬骸拔?。”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保ā独锶势谒摹罚?/p>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篇第六》)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保ā缎l(wèi)靈公第十五》)
根據(jù)朱熹的解釋,“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4]“盡己”是盡自己的心,“推己” 是以自己內心為基礎推想到他人,進而成全他人。這二者的出發(fā)點都是“愛人之心”。從“恕”的角度來說,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個人自己所不喜歡的東西,就應該自然地想到他人也不會喜歡,于是就不會勉強加于別人?!八 笨梢岳斫鉃閷捜?,孔子所說“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憲問篇第十四》)就是在傳達這種寬容。“忠”則類似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比绻麖膬刃某霭l(fā),會自然地考慮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他人也想要,于是也就會懂得成全別人。由是可見,孔子所謂的“愛人”是一個推己及人的過程,“愛人”恰恰是源于自己的心。人不會對自己沒有感覺,于是就不該對別人沒有感覺。如果一個對自己也沒有感覺了,那就是麻木不仁,能對自己麻木不仁,自然也無法做到愛他人了。如錢穆所說:“那這一人的心,只可說是獸心,非人心?!盵5]
《子罕篇第九》談到: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孔子很少會談到利,卻贊成命,贊成仁?!袄笨煞鹤鳌肮?、“利益”、“利害”,孔子極少談論到“利”,但卻間接談到一些,這一章也被后儒用以排斥工商,諱言“私”、“利”。[6]孔子對于“利”的態(tài)度是不太注重的,其實在統(tǒng)領全書的《學而篇第一》的首章,“人不知而不慍”就已經表達了孔子的這一觀點,即一個有仁德的人并不在乎別人是否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所做的事情為自身謀取了多少好處,關鍵是一個人是否遵從于內心的仁德來做事。
《公冶長篇第五》談到:
子曰:“盍各言爾志?”
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蔽之而無憾?!?/p>
顏淵曰:“愿無伐善,無施勞?!?/p>
子路曰:“愿聞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公之,朋友公信之,少者懷之?!?/p>
這一章中談到仁者行事之時對于“利”的態(tài)度。子路的話比較具體而粗淺,他愿意把自己的經濟物質分給大眾和朋友來使用,而他并沒有感到絲毫的可惜。顏淵沒有從具體的物質上思考,他愿意對人有善意,付出自己的勞力,但是心里覺得好像全沒有這回事。而孔子的話是講,他不僅要在自己心里覺得沒有這回事,更希望別人也會覺得有這回事??鬃铀M氖桥c人相處,不要為一己之私而打算,要忽略掉自己的利害得失。
由于“仁”是發(fā)自內心的,是來自內心的真實情感,所以這種感情往往來源于自覺,是源自心靈深處的一種關懷。而“巧言令色”注重的是表面上的曲意奉承,與發(fā)自內心的關懷隔了一層。在現(xiàn)實生活中,善于“巧言令色”的人常常會討人喜歡并且能夠給人帶來愉悅,因為“巧言令色”的特點是曲意奉承,人們總是喜歡自己被贊同,不愿聽到相反的哪怕是正確的見解。而“巧言令色”之所以令孔子覺得可恥,也并非完全是因為這種花言巧語、偽善的面貌發(fā)自曲意,還在于它往往是基于一層“利”的考慮。由于“巧言令色”并非發(fā)自內心,所以它還蒙著一層欺騙的性質,欺騙與私利密不可分。但“利”卻易令人目光變得短淺,胸懷變得狹窄,與生發(fā)自內心、忘卻個人得失的“仁”也是全然相反的概念,所以“巧言令色”者,常?!磅r矣仁”。
孔子所談的“仁”是以“愛人之心”為根本的,從“仁”的基礎“孝”,直到實施“仁”的做法“忠恕”,無不是在強調從內心出發(fā)的仁愛。而在《論語》中孔子三次談到的“巧言令色”注重的卻不是內心之愛,而是表面的圓滑,背后往往隱藏著主觀的意圖,這是與孔子“仁”的觀念相違背的,也就是孔子說“巧言令色,鮮矣仁”的原因。
[1]楊伯峻:《論語譯注》[M],中華書局,2009,3,51,185
[2]王鈞林:《中國儒學史》(先秦卷)[M],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133
[3]錢穆:《中國思想史》[M],九州出版社,2011,10
[4]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M],中華書局,1983,72
[5]錢穆:《中國思想史》[M],九州出版社,2011,11
[6]李澤厚:《論語今讀》[M],三聯(lián)書店,2008,243
(作者單位:西南大學文學院)
(責任編輯 馮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