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特別是去年以來,壽光市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從群眾實際需求出發(fā),以建設文化壽光、打造文化強市為目標,全面提升文化壽光建設水平,實現了經濟文化強市建設的新跨越。壽光市先后榮膺全國文化先進市、山東省文明城市、“鄉(xiāng)村文明行動”省級示范縣(市、區(qū))、全省四德工程建設示范市、山東省文化強省建設先進市等多項榮譽稱號。主要做法是:
一、文化事業(yè)繁榮發(fā)展。一是不斷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壽光市按照統籌協調和均等普惠的發(fā)展理念,合理配置城鄉(xiāng)文化資源,著力構建功能先進、結構合理、發(fā)展均衡、網絡健全、運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不斷挖掘公益性文化場館服務潛能,通過舉辦書法展、美術展、攝影展,舉辦知識講座,開展互動活動等方式,把群眾請進來;深入開展“和諧四季”系列群眾文化活動、送電影、戲劇下鄉(xiāng)等文化惠民活動,把服務送下去。二是全力打造群眾文化活動品牌。每年組織以 “文化惠民、服務群眾”為主題的群眾文藝大匯演,豐富群眾文藝生活。把公益性演出作為群眾文藝大匯演的一部分,積極落實補貼政策,組織相關部門開展百場公益巡演、每村每月一場電影、京劇“三進三送”等形式多樣的文化下鄉(xiāng)活動,推進城鄉(xiāng)文化互動互融,讓群眾共享壽光市文化建設的豐碩成果。 自2013年以來,壽光市整合全市文化資源,每年開展以“幸福壽光·歡樂共享”為主題的的群眾文化盛宴,社會反響強烈。啟動“周末群眾大舞臺”活動,通過財政補貼的方式,將市文化中心等大型文化設施免費對社會開放,努力使城市大型公共文化設施真正為大眾服務。三是大力繁榮群眾文藝創(chuàng)作。以“千村千歌、一鎮(zhèn)一曲”為主要內容,積極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和文藝工作者立足生活,開展各類村歌、鎮(zhèn)歌、廠歌、校歌、院歌等的創(chuàng)作,并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以“美麗壽光”為主題的原創(chuàng)歌曲征集活動;開展“聚焦幸?!び涗浘省蔽㈦娪按筚惢顒?,組織全市廣大市民圍繞“壽光市的家園”、“壽光市身邊的好人”等多個專題進行微電影的創(chuàng)作拍攝,用鏡頭記錄新變化,謳歌新生活,創(chuàng)作一批展現群眾精神風貌,記錄百姓精彩生活的微電影作品。
二、文化產業(yè)上檔升級。一是推進文化產業(yè)項目建設。高度重視對文化企業(yè)的培育扶持,不斷加大財政、稅收、土地、金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積極為企業(yè)搭建宣傳推介、交流合作、招商引資的平臺。同時,密切聯系企業(yè),關注項目進展,對企業(yè)發(fā)展中面臨的問題提供指導和幫助,積極培育扶持市內文化企業(yè)發(fā)展壯大。目前,已有36個大中型文化項目落戶壽光,總投資達到150億元,形成了地方特色顯著的文化產業(yè)園。同時,推動文化與旅游、科技金融、現代農業(yè)等的融合發(fā)展,建成4A家旅游景區(qū)4家,成功創(chuàng)建為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三是挖掘地域文化品牌。壽光市立足自身優(yōu)勢,深入挖掘菜文化、鹽文化、紅色文化等富有壽光特色的歷史文化資源。每一屆菜博會都堅持把提升蔬菜文化品位、挖掘蔬菜文化擺在首要位置。通過藝術化的創(chuàng)意與設計將蔬菜與文化融為一體,使菜博會展廳變成了美不勝收的“蔬菜大觀園”,產生了獨特的文化效應。同時,深入挖掘黨史資源,打造紅色文化品牌,多處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和紅色文化旅游景點在壽光市呈現南北呼應的局面。四是打造節(jié)會文化品牌。以“創(chuàng)意、合作、繁榮、發(fā)展”為主題,成功舉辦了2013中國(壽光)文化產業(yè)博覽會。
三、文化政策扶持有力。制定了《關于推進文化壽光建設打造文化強市的若干政策》等一些列文件規(guī)定,每年設立文化專項資金,支持文化建設,并在工商管理、稅費優(yōu)惠、投資融資、場地保障、人才資源、獎勵補助等方面予以最大支持。這些開拓性的政策文件,從制度和政策層面解決了困擾壽光市公共文化長期以來存在的設施、人員、經費、管理等根本問題,為壽光市公共文化的可持續(xù)科學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二是建立健全考核機制。出臺了文化建設考核辦法,將文化建設情況作為衡量各單位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對引進重大文化項目或開展重大文化活動的部門單位實行一票肯定。同時,為切實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有效性,結合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壽光市積極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和產品,形成按需供給的定制配送機制,與政府面向社會采購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和產品的供給機制聯動運行,鼓勵社會力量和文化事業(yè)單位競相發(fā)揮作用。
壽光市從群眾實際需求出發(fā),深入開展文化壽光建設活動,走出了一條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群眾參與為主體、以群眾滿意為標準、以群眾幸福為目標的特色之路,實現了文化壽光的大發(fā)展、大繁榮??梢越o我們這么幾點啟示:
一是文化建設工作要贏得民心,必須時刻情系群眾。文化建設歸根結底是做人的工作,根基在群眾。只有常懷對群眾的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公仆之心,緊緊把握群眾的思想脈搏,深入了解群眾的喜怒哀樂,把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與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緊密結合起來,做到實現群眾的意愿,關心群眾疾苦,解決群眾困難,才能贏得民心,筑牢基礎。
二是文化建設工作要落到實處,必須緊緊依靠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新思路、新經驗,只能來源于實踐,來自于廣大人民群眾。只有堅持用群眾的視角來審視我們的工作,注重依靠群眾來開展活動,注重用群眾身邊的典型來教育引導群眾,充分發(fā)揮群眾的主體作用,讓群眾在參與中受教育、得實惠,才能使各項工作真正具有吸引力、說服力和感召力。
三是文化建設工作要取得實效,必須真心服務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服務群眾,只有緊緊圍繞服務群眾,有針對性地設計工作形式,選擇活動載體,把理論宣傳、輿論引導、文化熏陶、道德教育,寓于群眾歡迎、群眾需求的各種服務之中,才能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作者簡介:盧凱,1986年出生,男,漢族,籍貫山東省壽光市,本科學歷,壽光市委黨校培訓處科員,主要研究農村文化、經濟金融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