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 要: “微”熱潮的掀起,拉開了“微課”時代的序幕。借助“微課”可以提高信息技術課堂的有效性,使用不同類型的“微課”資源不僅可以使老師的操作更清晰,還可以實現(xiàn)分層式教學,提高信息技術課堂的質效。
關鍵詞: “微課”模式 信息技術課堂 教學有效性
隨著“微”熱潮的掀起,在教育領域,“微”教學模式——“微課”應運而生,“微課”正以精簡、高效的特性,深刻地影響著教學課堂。信息技術因其特殊性,既可以作為一門學科,又可以作為一種技術手段,“微課”教學模式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利用“微課”提高信息技術課堂的效率,優(yōu)化課堂結構,提升課堂質量,是信息技術教師一種有意義的嘗試。
一、“微課”的概念及特點
1.“微課”的概念
國內著名“微課”實踐研究者胡鐵生先生認為:“微課”是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的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組合。在我看來,“微課”是指基于教學設計思想,使用多媒體技術在五分鐘內就一個知識點進行針對性講解的一段音頻或視頻。在教育教學中,“微課”講授的內容呈“點”狀、碎片化,這些知識點可以是教材解讀、題型精講、考點歸納,也可以是方法傳授、教學經(jīng)驗等技能知識的講解和展示?!拔⒄n”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
2.“微課”的主要特點
(1)主題突出,目標明確。
“微課”主要是圍繞課堂教學中某個知識點進行的教學。因此“微課”的教學目標相對單一,教學內容更精簡,教學主題更突出。
(2)資源多樣,情境真實。
“微課”以“微視頻”為核心,整合微教案、微課件、微習題、微反思等內容,營造與具體教學活動緊密結合、真實情境化的“微教學資源環(huán)境”。
(3)短小精悍,使用方便。
“微課”的時間一般為5分鐘~8分鐘,因此更符合視覺駐留規(guī)律和中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微課”的容量小,一般不超過20Mb,格式一般均支持網(wǎng)絡的在線播放(如Flv),教師與學生可以流暢地在線觀看或者下載保存到各種多媒體終端設備(如筆記本電腦、手機、平板等)上實現(xiàn)移動遠程個性化學習,因此使用非常方便。
二、信息技術課上運用“微課”的優(yōu)勢
1.信息技術課上,教師每節(jié)課都能使用電腦網(wǎng)絡,這就為“微課”教學資源的傳遞和使用提供了必要的硬件。學生可以一邊看視頻,一邊暫停,自行操作,充分發(fā)揮自主學習能力。
2.信息技術教師無論在PPT制作,錄屏軟件使用,還是視頻后期剪輯制作等方面,都比其他學科教師更有優(yōu)勢。幾乎不需要培訓就可以上手,因而信息技術教師在制作和使用“微課”時,沒有技術屏障。
3.信息技術這門學科更多的是強調學生通過獲取不同資源,自主完成知識與技能體系的構建。“微課”在信息技術課上的大量使用,正好符合這種教學理念,為學生在教學的不同階段提供資源幫助。
三、利用”微課”促進信息技術課堂的有效教學
1.“微課”可以作為引導資源,創(chuàng)造真實生動的教學情境。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中。這樣一來,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發(fā)揮?!拔⒄n”以生動形象的微視頻為主體,可作為引入課堂主題的工具,通過微視頻,學習者在特定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從事各種智力活動,使學習者在潛移默化中進入課堂主題。
2.“微課”可以作為課堂演示資源,高效重現(xiàn)操作步驟。
信息技術課上,操作技能類的學習是一個連貫的過程,如果其中有一個步驟沒到位,就會導致后面的操作出錯。例如,在Excel教學中——函數(shù)求和這節(jié)內容時,如求和第一步要先“定位”——確定和放置的位置,第二步選擇函數(shù),第三部拖動選擇數(shù)據(jù),學生往往在操作的時候容易忽略第一步和第三步,這樣就會因為某個小小的步驟而不能成功地完成任務。因此,老師可以根據(jù)任務需求制作成“微課”,學生不僅可以非常直觀地學習,還可以隨時暫停、快進,以適應自己的學習進度。利用“微課”輕松再現(xiàn)教師的操作細節(jié),突破重難點,學生能快速掌握操作技能。
3.“微課”可以作為自主學習資源,實現(xiàn)分層式教學。
在信息技術操作技能的學習中,學生的水平不可避免地會表現(xiàn)得參差不齊,教師一一解答學生的疑問難免有所遺漏,還無法統(tǒng)籌全局。而“微課”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對于操作技能好的學生,可以借助教師事先編好的“微課”進行下面的學習,基礎稍弱的學生可以借助“微課”再次學習,這充分體現(xiàn)了分層教學思想。
五、結語
“微課”作為一個新生事物,教師和學生要想完全接納還需要時間和過程。一是傳統(tǒng)授課模式已經(jīng)根深蒂固,要馬上轉變還需要不少時間。二是在“微課”教學中,需要教師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課前要忙著備課,錄制、編輯微視頻;課上要忙著授課,忙著調控整個教學流程,因而“微課”的普及還需要一個過程,但是“微課”的意義非凡,教學效果明顯,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資源,它不僅適合在校學習,而且適合移動學習、終身學習,是未來教育教學發(fā)展的方向。一線教師有理由而且有信心,“微課”會讓信息技術課堂更美好。
參考文獻:
[1]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
[2]梁樂明,曹俏俏,張寶輝.“微課”程設計與研究:基于國內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