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霞
摘 要:指導習作時以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第二學期的課文《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為范文,讓孩子們明白小學階段的議論文如何寫——議論文首先要開門見山,提出觀點;接著能運用典型的事例,證明觀點;最后一定要總結全文,重申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小學;巧教;議論文;教法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0-164-01
小學階段的習作訓練主要以寫記敘文為主,到了中學后不少學生對如何寫議論文束手無策。我們在小學適當指導一些議論文的習作方法,對于學生升入初中后能得心應手的去寫議論文有很大的幫助?;诮虒W實踐,筆者著重滲透議論文的寫作方法,讓學生感受議論文的寫作特點,從而為議論文的習作打下扎實的基礎,也讓孩子們從心理上覺著寫議論文對于他們一點兒也不難,人人都會寫議論文,能寫好議論文。
一、基于課文《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議論文教學實踐
1、講解課文時我首先讓孩子們明白議論文要開門見山,提出觀點
講課文之前讓孩子們明白:論點是作者對所論述問題的見解和主張,是議論文的“眼睛”,是議論文的“靈魂”, 確立論點是寫好議論文的前提。恰當?shù)靥岢鲇^點,能是議論文得以突出,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從自己的想法中提煉出論點,是寫議論文的起點。緊接著讓孩子們看課文《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中的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就在“開門見山,提出觀點”。明確指出:“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本身就是“真理”。這就是這篇議論文的論點。
2、講解課文時再讓孩子們明白能運用事例,證明觀點
告訴孩子們論據(jù)是用來證明論點的理由和根據(jù),它解決“用什么來證明”的問題。論點因為有了論據(jù)支持才持之有效,言之成理,具有說服力。要想做到有很強的說服力,運用的事例必須要準確、典型、鮮活。論證就是用論據(jù)來證明論點的過程,是解決“如何進行論證”的問題。《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中的第二部分(第二、三、四、五、六自然段)就在“運用事例,證明觀點”。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體部分,文章引出科學發(fā)展史上的三個準確、典型、鮮活、有代表性的事例。第一個事例是謝皮羅教授從洗澡水的漩渦中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反復試驗和研究,發(fā)現(xiàn)水的漩渦的旋轉方向和地球的自轉有關。第二個事例是英國著名化學家波義耳偶然發(fā)現(xiàn)鹽酸會使花瓣變紅,繼而進行了許多實驗,終于發(fā)明了酸堿試紙。第三個事例是奧地利醫(yī)生從兒子做夢時眼珠轉動這個現(xiàn)象,經(jīng)過反復觀察和分析,推斷出凡睡著眼珠轉動時都表示在做夢的普遍現(xiàn)象。
最后課文又對三個典型事例作了總結,強調這三個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卻都發(fā)現(xiàn)了真理。因此,只要有“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就一定能“從中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造,有所成就”。
3、讓孩子們記住文章的最后一定要總結全文,重申觀點
讓孩子們?nèi)ビ^察《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中的第三部分(第七、八自然段)就在“總結全文,重申觀點”:指出科學并不神秘,也不遙遠,關鍵在于見微知著,不斷探索,善于獨立思考,具有鍥而不舍的精神。
二、基于《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課文的議論文延伸教學
學習完《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我馬上結合孩子們感興趣的事例進行習作指導。課間剛剛發(fā)生的事情:我班何一健同學流著眼淚來找我,說,他堅決不和謝延愷坐同桌了。謝延愷同學太討厭了。上課后我“乘熱打鐵”,問孩子們,想想:針對這件事情寫議論文,該怎么寫呢?
我先讓孩子們盡情討論,然后指名集體交流,最后我進行總結。經(jīng)過討論后孩子們幫何一健同學“開門見山,提出的觀點”是謝延愷這個小男生太討厭,經(jīng)常欺負同學,連課堂上也不例外,同桌被老師誤以為在搗亂而受到批評。
接著我就讓孩子們用具體事例證明謝延愷太討厭,經(jīng)常欺負同學。事例羅列完后我問同學們,你們剛才其實進行了議論文的哪個環(huán)節(jié)?孩子們恍然大悟,他們其實就在“運用事例,證明觀點”。
最后我從另一個角度強調了盡管我們的謝延愷同學有這樣或者那樣的毛病,但我們可以積極地去幫助他,用我們的正面的證例感召他來糾正錯誤。至此,孩子們對寫議論文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
三、小學生的習作實踐
這時大部分孩子急于想寫議論文了,我就讓孩子們依照老師指導的方法馬上去寫,從當堂寫出的作文中可以看出孩子們大多數(shù)都掌握了議論文的寫法。
如一中等學生寫的習作《先苦后甜》。習作內(nèi)容摘抄如下:
有了苦,才能有甜!這句話有幾個小學生真正能體會到呢?但我體會到了。我因為一直以來學習目的不明確,態(tài)度不端正,成績一直不好,以至于我漸漸對自己的學習失去了信心。但自從李老師五年級第一學期接我們這個班后,她一次次耐心地教導打動了我。李老師善于鼓勵學生,我班的很多同學在她的鼓勵下各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王韻寧同學在她的鼓勵下,上課發(fā)言積極,學習成績突飛猛進,開始我妒忌王韻寧同學,后來在老師的開導下我只想超越她。
我對自己進行了反思,反思后馬上有了具體的行動:每天早上六點我就起床,復習前一天學的內(nèi)容,然后預習新課。上課時我專心聽講,積極開動腦筋,踴躍發(fā)言,經(jīng)常被老師夸獎。寫作業(yè)時獨立完成,寫完后精心檢查,生怕出一點點差錯……
努力并沒有立刻見效,吃了不少苦頭,但我提醒自己堅持不懈。后來成績提高了,老師沒有一節(jié)課不夸我,我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這個孩子的議論文習作思路十分清晰——開門見山,提出觀點;運用了兩個具體的事例證明自己的觀點;總結全文,重申觀點,成為了一篇典型的議論小范文。
參考文獻:
[1] 周存輝.論小學生活作文教學的理論基礎[J];教育評論;2000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