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飛
(中冶華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南京 210019)
水是人類的生命之源,飲用水水質安全對人的健康和生命至關重要。國家標準即《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是對水質要求的強制性文件,是飲用水安全的保證。但是,原GB5749-1985《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以下簡稱舊標準)執(zhí)行時間已長達20多年。20幾年來,特別是最近十年來,隨著現代工業(yè)的飛速發(fā)展,由高密度人口和工業(yè)副產物以及農藥、化肥,特別是有機化學物所產生的工農業(yè)和民用廢水相繼排入河道,致使水體遭受嚴重污染,實驗室水質分析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也證明了水體中存在大量的有機化學物,而隨著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飲用水質量的要求則越來越高。顯然,舊的水質標準已經不能反應飲用水的安全狀況。
2006年12月29日,國家標準委和衛(wèi)生部聯(lián)合發(fā)布了經過修訂的《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5749-2006)(以下簡稱新標準)和13項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檢驗方法國家標準,并自2007年7月1日起實施。指標由原標準的35項增至106項,并對原標準35項指標中的8項進行了修訂,大幅度提高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的指標數量。新標準主要針對中國工業(yè)化、城市化進程所帶來的有機污染物等有害物質污染,對水質的要求達到了國際中等發(fā)達國家的水平。
比較新舊國家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可以發(fā)現,新標準水質指標由舊標準的35項增加至106項,共增加71項;對原有標準限制修訂了8項。修訂前后指標數量及其分類情況詳見表1,新、舊國標常規(guī)指標限值情況見表2。
表1 《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修訂前后指標數量及其分類Tab.1 The index number and its classification of the old and new‘sanitary standard for drinking water’
表2 新、舊國標常規(guī)指標限值情況Tab.2 The limit of conventional indicators for the new and old national standard (mg/L)
1.1.1 生物學指標
由2項增至6項,增加了大腸埃希氏菌、耐熱大腸菌群、賈第鞭毛蟲和隱孢子蟲等4項;修訂了總大腸菌群1項[2]。總大腸菌群由原標準≤3個/L,改為不得檢出/100mL。
大多數傳染性腸道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發(fā)的,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很多國家的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都將微生物指標放在第一位。我國原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中的微生物指標只有總大腸菌群和菌落總數兩項指標,新標準中增加的耐熱大腸菌群 (糞大腸菌群)和大腸埃希氏菌兩項指標,均屬于對總大腸菌群指標的細化。新標準還將國際上備受關注的藍氏賈第鞭毛蟲、隱孢子蟲列入檢測項目??紤]到檢測實施可行性,將其列為非常規(guī)項目。
1.1.2 飲水消毒劑
由1項增至4項,增加了一氯胺、臭氧、二氧化氯等 3 項[2]。
飲水消毒是確保微生物安全的重要技術手段。目前,雖然我國自來水廠的主要消毒劑是,但氯氨、臭氧、二氧化氯等作為消毒劑也有應用。為了防止飲水在管道輸送時被再次污染,新標準要求在飲水出廠時保留一定的消毒劑余量,使之在飲用水出廠時和到達用戶取水點之間仍保有一定的消毒能力。但消毒劑是化學物質,在消毒過程中會產生相應的消毒副產物。因此,新標準也擴充了相應消毒副產物 (氯仿、溴酸鹽等)的衛(wèi)生要求。
1.1.3 毒理學指標
由15項增至74項。其中無機化合物指標由10項增至21項;有機化合物指標由5項增至53項。
無機化合物指標增加了溴酸鹽、亞氯酸鹽、氯酸鹽、銻、鋇、鈹、硼、鉬、鎳、鉈、氯化氰等11項;修訂了砷、鎘、鉛、硝酸鹽等4項[2]。砷0.05 mg/L 改為 0.01 mg/L;鎘 0.01 mg/L 改為0.005 mg/L;鉛 0.05 mg/L 改為 0.01 mg/L、硝酸鹽氮20 mg/L改為10 mg/L。
有機化合物指標增加了甲醛、三鹵甲烷、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三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環(huán)氧氯丙烷、氯乙烯、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六氯丁二烯、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三氯乙醛、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2,4,6-三氯酚、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三氯苯、鄰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酯、丙烯酰胺、微囊藻毒素-LR、滅草松、百菌清、溴氰菊酯、樂果、2,4-滴、七氯、六氯苯、林丹、馬拉硫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五氯酚、莠去津、呋喃丹、毒死蜱、敵敵畏、草甘膦等48項;修訂了四氯化碳1項[2]。四氯化碳0.003 mg/L 改為0.002 mg/L。
水的臭與味大都是由有機物含量高引起的。對水中有機物的危害的關注,已從有毒有害有機物發(fā)展到目前的內分泌干擾物 (類激素)。這些化合物的主要來源是農藥和化工企業(yè)污染。我國不少地方的水源地農藥污染比較嚴重,雖然如六六六、滴滴涕、樂果等農藥已被禁止使用,但由于它們都是難降解物質,早些年使用過的這些農藥仍可能殘留在土壤中,通過滲流污染水源?;て髽I(yè)污染主要由于未達標的廢水、廢氣、廢渣的排放,這對區(qū)域性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安全是致命性的,很多突發(fā)事件都由此產生。一旦飲用了含有諸如砷、氟化物、硝酸鹽、氰化物等物質的水,就會出現急性中毒,甚至危及生命[3]。
1.1.4 感官性狀和一般理化指標
由15項增至20項,增加了耗氧量、氨氮、硫化物、鈉、鋁等5項。修訂了渾濁度1項,渾濁度由舊標準≤3NTU,改為≤1NTU。
舊標準將這一類指標排在毒理學指標之前。然而,這類污染對人健康的危害要比毒理污染和微生物污染低得多,用目前的水處理工藝也較容易處理,所以,新標準將其放在毒理指標之后。
1.1.5 放射性指標
修訂了總α放射性的指導值??偡派洇劣?.1Bq/L 改為 0.5Bq/L。
飲用水中有可能存在放射性物質,如果存在,就會對人產生很大的危害。我國飲用水水源中放射性物質污染總體上不嚴重。舊標準有兩項指標,新標準沒有增加指標的數量,只對其中的一項指標進行了修訂,而且放射性指標在標準中設定的是指導值,而不是限定值[2]。
新標準頒布之前,我國農村飲用水一直參照《農村實施<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準則》進行評價,此次修訂中將標準適用范圍擴大至農村。新版標準適用范圍為城鄉(xiāng)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的的生活飲用水。然而,由于我國地域廣大,城鄉(xiāng)發(fā)展不均衡,鄉(xiāng)村地區(qū)受經濟條件、水源及水處理能力等限制,尚難達到與城市相同的飲用水水質要求,因此,考慮到標準執(zhí)行的現實情況,新標準一方面在城鄉(xiāng)統(tǒng)一飲用水水質要求,另一方面對農村日供水在1000m3以下 (或供水人口在1萬人以下)的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采用過渡辦法[3],在保證飲用水安全的前提下,對10項感官性狀和一般理化指標、1項微生物指標及3項毒理學指標,放寬限值要求。
與舊版標準相比,新版標準對水質指標進行了常規(guī)和非常規(guī)檢驗的分類。新標準全部106項指標進行監(jiān)測,設備維護、檢驗和費用高昂,不便實施。因此,在106項指標中,將42項指標列為常規(guī)指標,這些指標能反映水質基本狀況,檢出率高,屬水質監(jiān)測必檢項目;另外64項指標則列為非常規(guī)指標。
常規(guī)和非常規(guī)的指標分列,提高了水質監(jiān)測工作的可操作性,符合我國實際情況。另外我國已有自來水廠大都是按照舊標準設計建設的。隨著水質標準的提高和水源水質的惡化,要完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除強化常規(guī)處理外,需增加預處理和深度處理來改進以去除懸浮物質和細菌為主的常規(guī)處理工藝。因此,國家標準委要求,《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中水質非常規(guī)指標及限值所規(guī)定指標的實施項目和日期由各省級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并報國家標準委、建設部和衛(wèi)生部備案,自2008年起3個部門對各省非常規(guī)指標實施情況進行通報,全部指標最遲于2012年7月1日實施[2]。
世界衛(wèi)生組織 (WHO)的《飲用水水質準則》、歐盟 (EC)的《飲用水水質指令》以及美國環(huán)保局 (USEPA)的《國家飲用水水質標準》是國際上具有權威性、代表性的飲用水水質標準,國際組織和發(fā)達國家的飲用水標準較科學完善,主要表現在:a標準先進、實用,且不斷復審修訂;b標準與法律法規(guī)結合緊密,執(zhí)行有力;c標準執(zhí)行配套措施健全[4],建立了完善的飲用水標準實施保障體系,如全國統(tǒng)一標準、檢驗方法、檢驗儀器以及培訓檢驗員。其他國家或地區(qū)的飲用水標準大都是以這3種標準為基礎或參考來制定的,我國新水質標準的修訂也參考了這3部水質標準。
分析世界衛(wèi)生組織、美國、歐盟及日本等制定的飲用水水質標準指標發(fā)現,有機物指標均超過水質指標總數的2/3左右[4],特別是消毒副產物項目的增加。新標準與國外飲用水水質標準項目相比,從指標數量看基本與其相當 (見表3),表明我國的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向前邁出了一大步;從檢測項目看,增加了大量有機污染物的毒理學指標,某些指標值的修訂更加嚴格,這與國際上水質標準的總體發(fā)展趨勢相一致[5]。但是,我國飲用水標準的制定及修訂起步都比較晚,因此某些指標的確定以及可操作性仍需商榷[6]。
表3 國內外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的比較Tab.3 The comparison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anitary standards for drinking water
飲水中微生物引起的危害被普遍認為是威脅飲水安全的首要問題,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飲用水水質準則》第3版中也明確指出,無論在發(fā)展中國家還是發(fā)達國家,與飲用水有關的安全問題大多來自于微生物,并將微生物指標列為首位,其后依次是消毒、化學物問題、放射性問題和可接受性問題。因此必須充分認識飲用水中微生物的危害,并應對微生物的人體健康風險給予高度重視。在水質指標方面,雖然隱孢子蟲、賈第鞭毛蟲、軍團菌、病毒等指標在WHO、EC以及許多國家水質標準中還不常見,但在美國、英國等少數發(fā)達國家已將其列為重要的控制項目,此外美國還把渾濁度列入微生物學指標,主要是從控制微生物風險方面來考慮,而不僅僅考慮水的感官性狀。我國新標準中也將藍氏賈第鞭毛蟲、隱孢子蟲列為非常規(guī)指標。
在飲水處理上,消毒是水凈化工藝的必經流程,美國EPA的《國家飲用水基本規(guī)則》中明確規(guī)定,飲水必須經過消毒。消毒對多種病原體,尤其是細菌,作用顯著,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在殺滅細菌,保證微生物安全的同時,消毒又帶來了新的問題,那就是消毒過程中所產生的副產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問題,美國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就率先開展了消毒副產物方面的研究工作,確認了加氯消毒會產生有機鹵化物的健康風險,并專門制定了《消毒與消毒副產物條例》。在2001年3月頒布水質標準中,要求自2002年1月起,飲用水中的總三鹵甲烷濃度由0.1mg/L降為0.08mg/L,并增加了鹵乙酸的濃度不超過0.06mg/L的規(guī)定[7]。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飲用水水質準則》中將消毒問題列于第2位,僅次于微生物問題,優(yōu)先于化學物問題、放射性問題和可接受性問題。
從各國的標準發(fā)展歷程不難看出,飲水標準在修訂過程其指標數量也在不斷增加。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飲用水水質準則》第1版中僅包括微生物指標2項,確立準則值的具有健康意義的化學指標27項,放射性指標2項,另有感官性狀指標12項。第3版中指標數量則大幅度增加,其中水源性疾病病原體27項,確立準則值的具有健康意義的化學指標93項,放射性指標3項,另有感官性狀指標28項。美國EPA的標準更是如此,1914年的標準中僅包括2項細菌學指標,2006年的標準中指標數量已經增加至113項,其中一級飲用水規(guī)程中規(guī)定項目98項,二級飲水規(guī)程中規(guī)定項目15項。除了指標數量的大幅增加之外,指標限值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如美國已將砷的限值由1975年的50μg/L降至10μg/L(2001年1月1日實施)。歐盟的98-83-EC指令中將鉛的限值從1980年的50μg/L降至10μg/L,并要求在15a內 (即2013年12月以前)更換含鉛配水管[7]。
我國飲用水水質標準也在不斷的發(fā)展更新,新水質標準加強了水質有機物、微生物和水質消毒等方面的要求,指標增加到106項,某些指標的限值也更加嚴格,更符合國際飲用水水質標準的發(fā)展趨勢。
總體來說,我國新的《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5749-2006)更具先進性,水質指標從原指標的35項增加到新標準的106項,某些指標的限值也更加嚴格,與國際上水質標準的總體發(fā)展趨勢相一致;此次新標準的適用范圍擴大至農村,且對水質指標進行了常規(guī)和非常規(guī)檢驗的分類,使新標準的可操作性更強,與我國國情十分貼近。
新標準的頒布與實施,一方面說明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國民對飲用水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另一方面也說明全球性的水污染不斷加劇,所以在嚴格修訂執(zhí)行水標準的同時,對水環(huán)境的保護和凈水工藝的改進也是水工作者的首要任務。
[1] GB 5749—1985,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S].
[2] GB 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S].
[3] 金銀龍,鄂學理,張 嵐.GB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釋義[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
[4] 但德忠,陳維果.我國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的變革及特點[J].中國給水排水,2008,8(16):99-104.
[5] 余 萍,康 強.新舊版《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的比較[J].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6(3):80-91.
[6] 華 佳,張林生.我國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的現狀及探討[J].技術交流,2009,(2):10-11.
[7] 張 嵐,王 麗,鄂學理.國際飲用水水質標準現狀及發(fā)展趨勢[J].環(huán)境與健康,2007,(6):45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