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完善我國農村土地流轉制度:SICP范式、路徑及其內涵

2014-11-29 02:47吳昊旻胡宜挺
關鍵詞:制度變遷

吳昊旻 胡宜挺

摘要: “三農”問題的根本在于農村,而其焦點在于農地產權流轉創(chuàng)新及其市場化程度,受制于歷史習性、制度特性(制度模糊、產權權能虛置)等約束,我國的農地經營流轉制度還很不完善。作為農民最重要的“財產”,農地產權市場化流轉的關鍵是解決農地資產產權的權能配置及其合約激勵問題。不同的合約權利結構(S)決定經濟制度及其變遷(I)的本質,而主體行為選擇(C)的方向及其獲得的績效水平(P)既是制度創(chuàng)新的結果,又是引致制度變革的原因。文章整合多學科理論,以承包合約的靜態(tài)與動態(tài)權利結構分析為起點,提出基于“權利結構—制度變遷—行為選擇—績效”之聯(lián)動關系邏輯的“SICP”范式,為新形勢下我國農地產權流轉制度的實踐創(chuàng)新提供理論框架和政策參考。

關鍵詞:農地流轉制度;合約權利結構;制度變遷;主體行為選擇;SICP范式

中圖分類號:F301.1;F32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07(2014)05-0014-07

一、問題的提出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始于農村,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的農村微觀經濟體制歷經30年變革,已初步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農地產權制度框架,絕大多數(shù)農民獲得了長期不變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農地使用權長期化、資本化、物權化作為一種發(fā)展方向和趨勢已基本確定。但受制于歷史習性、制度環(huán)境等約束,我國農地產權制度尤其是土地流轉制度還很不完善。隨著市場經濟的全面深入,農村改革在歷經“輝煌”之后,又一次成為制約我國整體經濟發(fā)展的“瓶頸”。如何維護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能,保障農民合法的主體權益,確保農民持續(xù)增收,仍是深化農地管理制度改革必須解決的根本問題。在土地的國家與集體終極所有的產權體制以及基本經營制度長期穩(wěn)定的前提下,創(chuàng)新和完善農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對于我國新形勢下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大戰(zhàn)略意義。

“三農”問題的根本在于農村,焦點在于農地產權流轉創(chuàng)新及其市場化程度,而作為中國最廣大農民最大的根本的“財產”,農地產權市場化流轉的關鍵則在于解決農地資產產權的有效權能配置及其合約激勵問題。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創(chuàng)新是催生和解決整個農村經濟體制革新的起始點和發(fā)動機。資本蘊藏在資產之中,資產潛能的發(fā)揮需要有一個合適的所有權機制(產權合約安排)作為基礎,才能轉化為實在的收益[1,2]。在務農所得增收空間日小、非農就業(yè)亦受制約(城鄉(xiāng)二元結構、戶籍制度、市場發(fā)育等)的背景下,通過土地經營權流轉機制創(chuàng)新而“獲得”財產性收入有望由此成為農民增收的持續(xù)動力。得益于良好的“制度彈性”,目前我國很多地方的農村資產(土地使用權、宅基地、林權等)的資本化、財產化等地權改革嘗試(如成都權證化實踐、重慶“地票”模式、嘉興新土改及沁陽模式等)已頗具實踐創(chuàng)新的價值,亦符合中央政策精神。但彈性的“失度”即“制度模糊”[3]引致的政府尋租、地權與資源的濫用,以及產權執(zhí)行的高昂成本,必將甚或已使土地的私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嚴重分離,并深刻影響著社會利益格局?!芭浜现焙霞s安排與制度變遷之下的土地等農村資產性質(向著資本化、物權化發(fā)展從而作為一般資產、風險資產或投資組合)以及農民主體行為屬性(由單純勞動者和消費者,轉換為勞動者、經營者及與其相聯(lián)系的投資者)的變革,將會深刻影響中國的農地經營流轉形式。此時,從資產選擇、“保險式”需求博弈還是傳統(tǒng)的角度來考察土地權利結構、制度變遷、經營績效與主體行為選擇之間的邏輯關系,必將得出不同結論,而這又會反過來影響地權結構、制度變遷、績效及主體選擇本身。但目前,理論界尚未對以上創(chuàng)新實踐、制度特性、新政策精神及其合約安排內涵等予以清晰的理論解釋并提供一般分析框架,創(chuàng)新實踐的參考價值和模式意義尚未能凸顯。

本文基于新制度經濟學、產權理論、合作契約理論、組織行為理論、產業(yè)組織理論以及新興的經濟、市場社會學等理論,嘗試構建SICP分析范式,探討合約、市場的權利結構、制度變遷與主體行為選擇及其經濟、社會績效間的內在關聯(lián)和外部約束。這將有助整合學術界關于“三農”問題制度體系創(chuàng)新的研究,亦可為新形勢下我國及區(qū)域農地產權流轉的制度創(chuàng)新提供一個可行的分析范式與實踐參考模式。

二、文獻回顧

自20世紀90年代后期,農地經營流轉制度的改革創(chuàng)新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而備受關注?!掇r村土地承包法》頒布實施后,國內外學者運用新制度經濟學、產權理論和計量經濟模型對中國農地流轉制度改革進行了大量分析和研究。其基本特征與動態(tài)趨勢,可用制度、環(huán)境與區(qū)域差異等“三大方面”即基于不完全市場角度[4,5],資本雇傭勞動邏輯、誘致性變遷理論[6,7]和路徑依賴等理論,以及確權與還權、健全土地市場、完善政府管制、轉變增長方式以及“因地制宜”等“五種完善機制”予以概括。而上述五種機制均基于賦權方式之差異比較分析展開,可見權利結構分析在農地流轉制度創(chuàng)新中的關鍵作用,其基本觀點為:第一,我國農地使用權流轉是在家庭聯(lián)產承包制的制度框架內土地產權制度的進一步變遷,因此應完整界定農地使用權并賦予農戶個人;第二,應通過培育和發(fā)展使用權市場促進農地流轉;第三,由于農地使用權轉讓和交易活動仍受政府嚴格管制,故推進政府效能有助于完善農地流轉機制;第四,推進轉變我國農業(yè)及經濟增長方式,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8,9];第五,我國農地制度各種主要創(chuàng)新形式的特征及地區(qū)差異源自不同地區(qū)的人們對農地權利的需求差異,故農地經營及流轉制度改革還應因地制宜,尊重區(qū)域差異,有重點、分層次、多元化推進。

縱觀國內外相關研究,還存在如下不足:首先,對所有權或產權基本問題缺乏深入分析,片面拘泥于所有權討論,尚未形成一套從所有權到產權權能變革的理論分析邏輯;其次,對中國農地賦權方式的實踐創(chuàng)新經驗(如廣東“四小虎”尤其是南海模式、成都實踐、重慶“地票”模式、嘉興新土改及沁陽模式等)總結不夠,不同的賦權方式影響產權的強度,在一個不完全要素市場上,經營權能的實現(xiàn)和預期對農戶投資及農業(yè)績效具有深刻影響。第三,對中國農村經濟制度的特性以及政策新趨勢的解析與洞察還不夠深入。尚未充分重視到制度的“彈性”和“制度模糊”對我國農村發(fā)展成敗的關鍵影響;尚未充分重視到農民主體權益意識的蘇醒及其理性行為選擇對制度變遷與經濟、社會績效的作用機理和影響效應;尚未充分重視到合約權利結構及市場結構的動態(tài)變化對制度變遷及主體選擇的深層影響。第四,尚未形成一個可以整合農地制度各層面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具有一般意義的、成熟的理論框架和分析范式。要解決這些問題,關鍵是要探明農村土地經營流轉機制與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產權(包括法律)制度以及整個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等重大問題的內在關聯(lián),為新形勢下我國已有及未來農地產權流轉制度的實踐創(chuàng)新提供一個可行的分析范式與實踐參考模式。本文提出并構建SICP范式,目的即在于此。

三、制度背景與理論分析:SICP范式的構建

(一)經濟績效(P)徘徊催生流轉制度創(chuàng)新

經濟績效既是制度創(chuàng)新的結果,又是催生制度變革的原因。家庭承包經營制度作為一項制度創(chuàng)新,主要解決了農業(yè)生產體制問題,即如何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但因過分重“分”輕“統(tǒng)”,無法解決生產與市場的銜接問題,制約了農村的進一步發(fā)展。從1985年開始我國農業(yè)連續(xù)幾年出現(xiàn)停滯徘徊局面,農民增收困難,城鄉(xiāng)收入差距急劇拉大。概括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土地承包過度平均化配置,導致土地生產經營的不平等,阻礙了土地與勞動力、資本和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優(yōu)化配置;二是我國現(xiàn)行的家庭經營加劇了土地碎化,限制了勞動力和土地自由流轉,影響了土地的規(guī)?;洜I,而其根本原因則在于我國所有權制度的約束使得土地產權權能的現(xiàn)有配置始終不能發(fā)揮其有效主導主體收益的應有功能。學術界已經認識到純粹的所有權并不重要,關鍵在于權利的界定及其安排[10]106。合約(權利責任界定)的產生和盛行正是相對性產權的標志,合約化的社會(應)沒有絕對的、最優(yōu)的所有權(安排)。中國的農村改革建立在以家庭聯(lián)產承包為基礎的、“樹根型”的龐大合約框架之上,但國家對土地資產屬性即農地轉讓權或交易權的限制,顯然與農地承包合約的應有績效“背道而馳”,成為在形式上和效果上均只能“半市場化”的合約安排。這引發(fā)了人們對于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的質疑和批評,認為農地產權殘缺,承包關系不穩(wěn),導致農民主體權益頻受侵害,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制約了農業(yè)經濟效率和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政府對農地資源轉讓權的過多限制,導致農地交易成本極高,削弱了農民土地交易的動力,進而抑制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特別是,農地流轉租金低,農地在轉入方沒有產生規(guī)模效應和結構效應,沒有明顯提高務農收入且無力支付高租金是現(xiàn)階農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不足的經濟原因。

完善農地經營權流轉機制可有力推動解決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績效困境”。因此,創(chuàng)新和完善農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就成為我國農地制度改革的重點。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關于“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現(xiàn)有土地承包關系要保持穩(wěn)定并長久不變”的文件精神,從制度上為農民提供了穩(wěn)定的預期和保證,有利于調動農民積極性,實現(xiàn)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成為新時期推進我國農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革新的起點和依據。

(二)合約、市場的權利結構安排(S)應日益珍視農民主體權益

從合約的一般意義看,中國的農村改革就是建立在一種“層層承包的合約安排”基礎之上的,不同的合約權利結構決定著經濟制度的本質[10]107144。這個權利結構除指合約本身界定權利的靜態(tài)結構以外,還包含交換權利或市場合約交易過程中的動態(tài)結構。產權的劃分是市場化社會的核心,市場需要明確界定的產權、治理結構和交易規(guī)則[11]9[12]1540,產權界定了所有者與他人之間的社會、經濟關系,產權通過明晰特定市場中各自的風險利益格局,使市場變得穩(wěn)定[11]31,32。土地權利的明確劃分和界定,是土地市場建設的前提和基礎。我國農村土地依法屬于國家和集體所有,但產權界定的模糊導致在實際運作中,農民并無行使土地所有權的組織形式和程序,農民主體權益在“制度的模糊”中被有意無意地忽略掉了;主體權能的殘缺導致農民既無“給定”權利的執(zhí)行權又無制度的參與、申訴權。在這種背景下,若不對農地流轉制度予以完善和創(chuàng)新,中央1號文件賦予的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穩(wěn)定且長久不變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能必將被虛置,農民主體權益無法切實保障。

有學者認為中國經濟改革的成功之處即在于“使用權的界定與市場成交是結合在同一合約中”的,這不但賦予合約安排或權利結構以較高的彈性,還使資產權利的界定既順應了市場規(guī)律又切合國家意志,從而使“土地租約的永久加上租約可以自由轉讓”成就了“私產的最完善形式”[10]109142。這亦與Peter Ho[3]520等學者用“有意的制度模糊”解釋中國過去的農村經濟改革成功原因的觀點一致。實質重于形式,結合中國人多地少的國情,充實、有效而完整的“私用”遠遠好于形式上的“私有”,而這也一直是新時期歷年的中央1號文件著意于推動中國農村改革繼續(xù)深入的基本精神。但是,產權制度界定的“有意模糊”卻又在同時阻礙了農民個體以及農村集體所有權的“確權”,從而引致在“還權”改革進程中農村資源與市場的相互隔離,最終促生社會的不協(xié)調、不穩(wěn)定因素。因此,從合約、市場的權利結構分析出發(fā)研究制度變遷的本質,更有助于厘清中國農村土地改革進程中政府、農民主體行為選擇及其與制度、市場結構變遷的深層邏輯關聯(lián)。

(三)農村土地制度變遷(I)應日益體現(xiàn)產權屬性

這要從三個角度去理解:即現(xiàn)有制度安排向著產權化演進;我國農村改革中經營方式變革與產權制度變革的互動;以及農民主體權益意識的蘇醒及其行為選擇的推動力。

產權是一種制度安排,但制度卻不一定就是一種產權。要使制度的變遷具有產權屬性或演變成為產權,合約安排就須具有明確、合理、合法、可信的權利結構。在市場化社會中,合法性是制度發(fā)展的關鍵,合法性帶有規(guī)范價值,可以從理論上保證制度權利結構的其他屬性[11]932[13]106107。有學者指出,考慮到中國政府為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預設的法律和政治背景時,使用“所有權”較“權利束”[3]634更為準確,這也是我國農地制度研究學術界慣用“所有權”而非“產權”(權利束)概念的原因。但在權利結構分析時,卻并不作區(qū)別。民法將所有權定義為“一種絕對的、包羅萬象的權利”,也正因為如此,所有權往往只具抽象意義,關鍵在于其權利結構的合理配置。但產權的制定是一個連續(xù)的、充滿著斗爭的政治過程,而不是一個有效過程的結果[11]31,這導致產權的內涵在不同時期和地域會有所不同。目前,我國農村土地所有權雖非農民私有,但因其法律結構、權屬登記、土地管理部門的制度改革以及農地承包市場的建立等背景造就的“有意的制度模糊”[3]19或 “制度彈性”則使得中國農民有望享有充分、完整而有保障的經營權能。國家歷次關于農村地權的逐步松動始終都沒能“超越”憲法和法律的框架內涵,這除體現(xiàn)了制度本身的彈性,也是農地制度變遷日益體現(xiàn)產權屬性的潛在表征。這在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關于穩(wěn)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以及健全嚴格規(guī)范的農地管理制度的主題章節(jié)中體現(xiàn)的最為清晰。這既是“制度向著產權演變”的體現(xiàn),也是國家對于農地產權改革已有的、超越法律范圍的實踐創(chuàng)新(南海、成都、重慶、浙江模式等)的默許和認可?!坝幸饽:钡闹贫劝才臶3]3164[14]既符合鄧小平“試一試、看一看”的漸進式改革總思路,也使得制度變遷本身具備了嘗試性、誘致性、相容性和可信度高的特征。

但“制度模糊”和“彈性失度”的弊端亦日益凸現(xiàn)。所有權制度約束下的農地經營權能的虛置,使得政府尋租導致的土地權屬濫用直接踐踏了農民的主體權益,弱勢農民集體將匯集形成一個新興的失地農民階層;企業(yè)過度開發(fā)導致的資源濫用也將加劇。產權執(zhí)行的高昂成本導致私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分離,并深刻影響社會利益格局,危及農民主體權益與社會和諧。社會矛盾的累積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變化將加劇現(xiàn)階段已頻發(fā)的官民沖突、勞資沖突,促成威脅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根源。此時,單純由國家進行制度建構往往會陷入“空制度”[3]4106的尷尬困境,而經由合約/市場的權利結構安排及農民主體意識行為的“倒逼”,即沿著“合約安排或賦權方式——產權強度(有效權能)——行為努力”的邏輯路徑,將更符合制度變遷的自然邏輯,也必能有效推動主體經濟、社會績效的持續(xù)提升。所以,清晰界定農村土地經營權能,降低乃至杜絕制度的“模糊”或“彈性失度”引致的負外部效應,必將成為制度演進的方向。

另一方面,我國農村微觀經濟體制的漸進式改革中,經營方式變革與產權制度變革始終是相互結合、互為因果和互相推動的,正如張五常指出的,農地制度演進時,“使用權的界定——因而有私產——是織進了市場合約中”的,抽象的所有權和有界定的經營權是“兩權合一”的[10]142。所以,農地“制度變遷是以制度增強為主要特征”的,即土地制度的產權屬性是逐步放松、慢慢強化的,是“改良而非創(chuàng)新”[13]121123。這也是我國農地制度及其改革具備較高可信度的一個重要原因。

最后,在我國生產力空前發(fā)展以及農村市場經濟的全面深入背景之下,農民主體權益意識的蘇醒及其行為選擇推動的“倒逼效應”也是引致制度變遷的主要誘因。

(四)合約的權利結構、農地制度變遷的產權屬性及其績效變動將決定農民主體權益意識及其行為選擇(C)的一致性

關鍵或核心資產的性質決定著所有權制度的性質。土地作為農民的關鍵的、最大甚至惟一的資產,其權屬及其權能的實現(xiàn)勢必直接影響乃至決定著農民的主體權益意識及其行為選擇。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順應市場化社會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農民主體意識及其實踐層面的創(chuàng)新,進一步明確了農地使用權的長期穩(wěn)定化、資本化、物權化或財產化方向,從而在權利結構和制度層面上為農民的主體行為選擇提供了良好、穩(wěn)定的預期。

隨著市場經濟的全面深入,農村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社會分工日益細化,農地經營流轉制度以及農民主體行為選擇的日趨市場化必將有力推動農地資產性質以及農民主體屬性的新一輪變革。農村資產性質將趨于單一,向著資本化、物權化的方向發(fā)展?;橐蚬r民的主體行為屬性亦將日趨新型、多元。伴隨農民主體權益意識的蘇醒,農民將由過去作為單純的勞動者和消費者,轉換為自主的勞動者、經營者以及與其相聯(lián)系的投資者。產權是那些對誰有權享有組織剩余利潤進行界定的規(guī)則。農民對剩余所有權和支配權的獲取將日益積累土地作為其私有財產的功能,但對“私產”的市場化處置則會由于其風險、收益屬性、其背后的動機與行為選擇的差異而使資產的產權性質日趨復雜。土地資產作為一般資產、風險資產或作為投資組合,以及農民作為自主的勞動者、經營者與投資者,以及非農投資經營主體的選擇,均會深刻影響農村土地的經營流轉形式;而對經營風險、市場不確定性以及主體收益困境等因素的考量,則將直接決定農民主體權益意識及其行為選擇與充分而有保障的權利結構以及可信的制度變遷之間的互動性和一致性。在此背景之下,從資產選擇角度、“保險式”需求博弈角度還是基于傳統(tǒng)視角來考察分析農地合約的權利結構、制度變遷、經濟、社會績效與農民主體行為選擇之間的邏輯關聯(lián),必將得出不同的結論,而這又會反過來影響權利結構、制度變遷、績效以及行為選擇的本身。而這樣的視角,在學術研究的視野方面,也將與學界對于公司行為的分析討論類似,從而在其治理問題上就必將具備“具體而微”的財務學特征,就必將借鑒農民主體“作為股東及其他利益相關者”時的已然行之有效的公司治理機制。

我國農村土地產權制度的不合理,已經引起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視,具體表現(xiàn)在中央在形成城鄉(xiāng)經濟社會一體化新格局的決策過程中,把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放在了重要位置。2007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指出,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村建設的增量要繼續(xù)高于上年;建設用地稅費提高后的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農”。2008年中央1號文件再次強調政府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村建設的增量要明顯高于前年;而2013年中央1號文件著意凸顯的“三大亮點”即“土地流轉尊重農民主體地位”(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鼓勵專業(yè)大戶承包、不提倡企業(yè)長時間大面積租賃農民土地)、“著力構建新型農業(yè)經營體系”(補貼向主產區(qū)和新型經營主體傾斜)以及用“新型經營主體引領現(xiàn)代農業(yè)發(fā)展”(首提家庭農場、適度規(guī)模經營),又更進一步重申和印證了農地產權制度改革的關鍵意義。我國宏觀經濟政策的變遷為本文關于SICP范式的構建及應用提供了契機,該范式的結構框架及其內涵、路徑如圖1所示。

圖1“SICP”分析范式的結構框架、路徑及其內涵

(五)我國農地流轉制度的完善創(chuàng)新將日益凸顯非市場治理機制的獨特作用

此外,值得強調的是,本文在分析和構建SICP范式的同時,還攝入了非市場治理機制,這是相對于市場化的治理機制及其缺陷而提出的,對于SICP范式的內涵演進和應用路徑具有重要意義。最近的西方研究已進一步將非市場治理機制在經濟中的作用作為判斷市場經濟類型的標準。這類文獻雖均以企業(yè)為其核心概念,但卻是從作為一國微觀層面的企業(yè)如何處理其與社會的關系的視角來把握企業(yè)的性質,并由此將市場經濟和與其對應的主流政策范式區(qū)分為兩類,即市場力量主導的自由市場經濟和社會變量主導的協(xié)調市場經濟。而與自由市場經濟更依賴市場競爭、正式契約和價值規(guī)律等不同,協(xié)調市場經濟則更多地依賴非市場機制來協(xié)調行為主體之間的關系,這些非市場治理機制通常要涉及更多的不完全契約或以社會關系為基礎的契約,依靠網絡內部交換信息的監(jiān)督機制,并更多地依靠競爭中的合作來打造各自的競爭優(yōu)勢[15]。

這兩種市場經濟及其政策范式的制度環(huán)境有很大的區(qū)別,但兩種治理機制均包含政府的角色??紤]到國際經濟形勢的“風云突變”(世界在經歷了近三十年的金融擴張后,出現(xiàn)類似2008全球金融危機的風險將大大增加,出于反思,發(fā)達國家的政策范式已開始由獨尊市場力量向“保護社會”回擺),以及我國轉型經濟下的制度環(huán)境演變特征——政府在市場力量已占主導地位的、理性的社會建構進程中的功能演進,產權制度尤其是權能約束下的“三農”問題,以及政府在推動農村社會市場化進程中的獨特功能及其定位——引入非市場治理機制不僅可以彌補中國現(xiàn)有研究的不足甚或空白,而且對于探索中國未來的國家與社會在經濟生活中的關系時十分重要[15]。德國、日本的早期經驗尤其是美國經濟政策模式在國際金融危機后的相機調整均警示我們,通過合作型競爭而非一味的自殺式惡性競爭是解決市場中的集體行動困境的必由之路。這也是西方制度經濟學派最新研究得出的普遍共識。

市場具有社會結構,其社會結構被視為行動者用以在信息不完備的情況下保護自身的手段,社會結構在市場的形成過程中具有獨立作用[11]11。經濟鑲嵌在社會結構之中,經濟分析必須引入社會變量[15]。絕對的私有化(商品化)不再是經濟發(fā)展的先決條件,而產權結構其實是社會發(fā)展的產物。經濟、市場社會學(的制度學派)對“理性的社會建構”、“國家”尤其是“非市場治理結構”三大(制度分析)變量的關注,對于我國的經濟發(fā)展尤其是“三農”問題的解決具有重要啟示。由前分析,受制于歷史習性、制度環(huán)境等約束,我國的農地經營流轉制度還很不完善,“有意的制度模糊”以及資產產權權能的虛置,嚴重制約著農地的合理流轉及其經營績效,農民保值增收的主體權益行為得不到有效保障。歷經30年變革,我國農村社會的市場化程度日益提高(農村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社會分工細化、農業(yè)產業(yè)化經營項目日多、社會化服務要求日多),但改革的結果卻至今沒有驗證是市場化進程的緩慢制約了我國“三農”問題的有效解決,而是恰恰證明了單純依靠強化市場競爭并不符合我國農民眾多、地權制度模糊、土地資源呈“競爭型遞減”的國情特征。我國仍屬于“以農為本”的社會,“三農”在我國仍占據絕對比重,“三農”問題對我國市場主導的新型工業(yè)化進程的“瓶頸效應”已日益凸顯,“社會問題”已然成為“三農”問題的核心;而將我國農村土地流轉制度的系統(tǒng)性完善訴諸于“社會性解決”(即基于SICP解決范式),“必然”意味著非市場治理機制在整個治理結構中必將發(fā)揮日益重要而獨特的作用。以“三農”問題的系統(tǒng)性治理為契機,未來我國經濟發(fā)展的轉型必將呈現(xiàn)“計劃經濟—協(xié)調型市場經濟—理性的市場化和諧社會建設”的總體演進模式。

四、結語

廣而言之,人類社會在其本質上亦是一系列合約的聯(lián)結體,合約化已然成為經濟社會的本質。由前理論分析,不同的合約權利結構決定著經濟社會制度的本質,而其權利結構的演變也在同時造就著制度變遷的內在軌跡。產權安排是市場化社會的核心,市場需要明確界定的產權、治理結構和交易規(guī)則(一起構成制度本身),而這個制度及其變遷的本身還要由其效果推動;而主體已有的行為選擇獲得的績效的高低又將影響和決定著行為主體更合意的績效的產生方式(合約權利的市場化安排),以及不合意時主體行為選擇的努力方向。此時,這個憑借明晰特定市場上各自的風險利益格局而使市場化社會趨于協(xié)調穩(wěn)定的合約權利安排,就必將在現(xiàn)實上、也在邏輯上成為探討和解決我國農地經營流轉制度創(chuàng)新完善問題的“起點”。

本文提出的完善我國農村土地經營流轉制度的SICP范式,即基于社會經濟主體所(應)擁有的關鍵資產的產權合約的合理化配置路徑及其演進規(guī)律,以合約權利結構(即其市場化安排)及其演變分析為起點,深入揭示合約權利結構(S)與其決定之下的制度變遷(I)、主體行為選擇(C)和績效變動(P)間的邏輯關聯(lián)及其互動效應,使得分析既注重了產權合約界定在農地制度改革中的基礎性作用,而又不單純拘泥于所有權討論,使制度研究更具邏輯銜接與整體性。故SICP范式的提出,可謂既切合了我國農地制度變遷的歷史現(xiàn)實,也符合理論推演的邏輯,孰可成為頗具一般意義的理論分析范式,亦可為我國已有的及未來的農地制度革新實踐提供理論解釋和政策參考。

參考文獻:

[1]赫爾南多·德·索托. 資本的秘密[M]. 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3241.

[2]Alchian, Armen,Horold Demsetz. The Property Rights Paradigm [J].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73,31(1):1627.

[3]何·皮特. 誰是中國土地的擁有者?——制度變遷、產權與社會沖突[M]. 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08.

[4]Kung Egalitarianism.Subsistence Provision and Work Incentives in Chinas Agricultural Collectives [J].World Development,1994,22(2):175188.

[5]Dong.Twotier Land Tenure System and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 in Post-1978 China [J]. World Development,1996,24(5):915928.

[6]Liu Shouying,Carter Michael,Yao Yang. Dimensions and Diversity of Property Rights in China: Dilemmas on the Road to Further Reform [J]. World Development,1998,26(10):1 7891 860.

[7]Yao Yang.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nd Lease Market in Rural China [J]. Land Economic,2000,76 (2):252266.

[8]Rozelle Li,G S Brandt L. Tenure, Land Rights, and Fanner Investment Incentives in China [J].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8(19):6371.

[9]Lin J Y.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2,82 (1):3451.

[10]張五常.中國的經濟制度[M]. 香港:花千樹出版公司,2008.

[11]尼爾·弗雷格斯坦.市場的結構: 21世紀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社會學[M]. 甑志宏,譯.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2]道格拉斯·諾斯. 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4.

[13]阿夫納·格雷夫.大裂變:中世紀貿易制度比較和西方的興起[M]. 鄭江淮,譯.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14]Wank D.Commodifying Communism: Business, Trust, and Politics in a Chinese City [R].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15]Gao Bai.The State and the Associational Order of the Economy: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Cartels and Trade Associations in Japan, 1931 to 1945 [M]//the Sociology of the Economy, Edited by Frank Dobbin.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2004:4473

[7]Yao Yang.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nd Lease Market in Rural China [J]. Land Economic,2000,76 (2):252266.

[8]Rozelle Li,G S Brandt L. Tenure, Land Rights, and Fanner Investment Incentives in China [J].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8(19):6371.

[9]Lin J Y.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2,82 (1):3451.

[10]張五常.中國的經濟制度[M]. 香港:花千樹出版公司,2008.

[11]尼爾·弗雷格斯坦.市場的結構: 21世紀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社會學[M]. 甑志宏,譯.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2]道格拉斯·諾斯. 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4.

[13]阿夫納·格雷夫.大裂變:中世紀貿易制度比較和西方的興起[M]. 鄭江淮,譯.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14]Wank D.Commodifying Communism: Business, Trust, and Politics in a Chinese City [R].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15]Gao Bai.The State and the Associational Order of the Economy: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Cartels and Trade Associations in Japan, 1931 to 1945 [M]//the Sociology of the Economy, Edited by Frank Dobbin.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2004:4473

[7]Yao Yang.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nd Lease Market in Rural China [J]. Land Economic,2000,76 (2):252266.

[8]Rozelle Li,G S Brandt L. Tenure, Land Rights, and Fanner Investment Incentives in China [J].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8(19):6371.

[9]Lin J Y.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2,82 (1):3451.

[10]張五常.中國的經濟制度[M]. 香港:花千樹出版公司,2008.

[11]尼爾·弗雷格斯坦.市場的結構: 21世紀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社會學[M]. 甑志宏,譯.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2]道格拉斯·諾斯. 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4.

[13]阿夫納·格雷夫.大裂變:中世紀貿易制度比較和西方的興起[M]. 鄭江淮,譯.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14]Wank D.Commodifying Communism: Business, Trust, and Politics in a Chinese City [R].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15]Gao Bai.The State and the Associational Order of the Economy: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Cartels and Trade Associations in Japan, 1931 to 1945 [M]//the Sociology of the Economy, Edited by Frank Dobbin.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2004:4473

猜你喜歡
制度變遷
我國青少年運動員培養(yǎng)制度的解構與建構路徑
新制度經濟學視角下的第三方教育評估制度環(huán)境研究
兩種制度變遷理論的比較及現(xiàn)實啟示
古代中西方城市比較
晚清師范教育發(fā)展的制度變遷分析
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下的農業(yè)生產組織創(chuàng)新
我國土地儲備機構組織管理體系重構研究
制度變遷與經濟增長
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制度的變遷與創(chuàng)新
宜州市| 张家港市| 武鸣县| 晋宁县| 青冈县| 榆中县| 榆树市| 陆河县| 孙吴县| 南岸区| 读书| 临清市| 平谷区| 绍兴市| 驻马店市| 布尔津县| 东丽区| 浑源县| 微山县| 仙桃市| 邻水| 岳池县| 黄冈市| 新昌县| 扎兰屯市| 甘肃省| 麻江县| 丰原市| 长沙市| 包头市| 白河县| 清流县| 楚雄市| 瑞金市| 平塘县| 昭苏县| 武川县| 乐安县| 阿拉善盟| 中阳县| 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