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秋
[摘 要]知識經濟時代,檔案工作也面臨知識經濟和網絡化數字化的雙重沖擊。由此看來,我們的思想正在得到了解放,那就是使檔案管理走向知識資源管理。筆者就構建檔案知識服務模式的必要性及構建策略進行了分析,從而能真正滿足用戶的需求、充分發(fā)揮檔案的價值。
[關鍵詞]檔案;服務;知識;模式
一、知識管理的出發(fā)點可以促使人們重新認識檔案的價值
(一)檔案知識服務是檔案管理的創(chuàng)新。知識服務是檔案后保管范式的核心和目的,是檔案管理從實體管理模式、信息管理模式走向知識管理模式的關鍵。傳統(tǒng)檔案管理重視檔案的收集、整理與保管,忽視檔案的開發(fā)與利用,不能真正滿足用戶的需求、充分發(fā)揮檔案的價值。創(chuàng)新的過程將始終貫穿著觀念創(chuàng)新的思想,觀念創(chuàng)新就是使管理創(chuàng)新得以成功的保證。管理創(chuàng)新必須確立現代化管理意識,特別是檔案管理知識化、網絡化、社會化,把知識和創(chuàng)新作為檔案工作的管理目標,逐步改變以往“重藏輕用”的落后觀念。由此可見,知識服務相對于傳統(tǒng)檔案服務在服務理論、服務目的、服務主體等諸多方面具有革命性的創(chuàng)新
(二)知識管理和檔案管理的管理目標十分接近。知識服務是在綜合利用檔案信息和其它顯性與隱性知識的基礎上,對檔案信息的內容進行分析、綜合與提煉,所形成的信息成果不僅改變了原生檔案信息的形式特征,而且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檔案信息的內容特征。同時,知識管理在檔案的收集、鑒定、整理、保管、檢索、統(tǒng)計等各項基礎工作環(huán)節(jié)中。都貫穿著社會需要和提供利用服務工作的要求,檔案的利用服務工作直接體現了檔案工作的目的和方向。知識管理的目標是為了沉淀本單位的最佳實踐、促進知識共享、消除信息孤島。在檔案管理中,檔案管理的目標是為組織的各項活動提供檔案服務,滿足用戶的檔案需求。兩者都是以組織內的知識共享為目標。
(三)檔案的利用服務是整個檔案業(yè)務工作環(huán)節(jié)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tǒng)檔案管理中,檔案管理人員忠實地保管著檔案,被動地為用戶提供檔案,而把如何從數量龐大的檔案卷宗中搜尋、獲取所需的信息、知識的難題留給用戶自己去解決。在利用信息、知識,創(chuàng)造價值的這個過程中,檔案管理者只做出了極少的貢獻,因而也就只能“坐在凄涼冷清的文件辦公室或是靜寂的檔案架前”。同時,知識服務要求檔案人員“停止扮演保管員的角色,而成為概念、知識的提供者”,“把著眼點從信息轉移到知識上,從建立數據庫到建穴知識庫上”,“引導利用者從泛濫的具體信息過渡到知識甚至智慧”。這樣,檔案人員真正滿足了用戶的信息、知識需求,為信息、知識價值的實現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二、構建知識服務的檔案管理模式探索
(一)構建支持知識服務的知識團隊。知識服務是以信息和知識的搜尋、組織、分析、重組的知識和能力為基礎,根據用戶的問題和環(huán)境,融入用戶解決問題的全過程中,提供能有效支持知識應用和知識創(chuàng)新的服務。由于檔案服務工作的不斷深化對工作人員素質提出了高要求,具備優(yōu)良的業(yè)務素質是做好工作的根本。它包括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較強的業(yè)務能力、豐富的實踐經驗等,工作人員的業(yè)務能力不僅體現在運用各種先進的處理技術方面,而且也體現在對文獻內容的掌握、了解、引導用戶利用上,能夠運用多學科的基礎知識,成為利用者利用文獻的向導和顧問。在利用者服務工作中,不斷提高個人的綜合分析能力、研究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信息化大潮的臨近讓信息的價值前所未有地凸顯出來。信息時代需要的檔案管理不僅僅局限于檔案的分類、歸檔和管理,也要求檔案信息能在更高的平臺上為需要信息的人們創(chuàng)造價值。
(二)組織、建立社會組織的知識庫。知識管理的根本目的可以促使人們重視定義檔案管理的根本目的:檔案管理不能只重視檔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而更應該重視檔案的開發(fā)和利用;檔案管理不能停留于被動的、單一的、滯后的服務,而必須融入組織的核心活動,為組織創(chuàng)造價值、實現效益最大化服務,為提升組織核心競爭力服務。同時,知識庫并不是存儲相對容易獲得的文件、合同、單據或慣例的靜態(tài)信息庫,它的內容包括人力資源狀況、每個職位所需的技能及評價方法、組織機構歷史上所發(fā)生的重大事件的歷史資料、客戶信息、研究文獻、報告等眾多方面,且擁有動態(tài)的結構。隨著我國檔案信息化工作的推進,檔案館管理逐漸采用現代化的管理工具、技術和方法,為知識庫的建立提供了良好基礎設施。
(三)運用支撐知識管理與知識服務的信息技術。知識價值的實現最終取決于通過開展知識服務。知識服務是檔案后保管范式的核心和目的,是檔案管理從實體管理模式、信息管理模式走向知識管理模式的關鍵。傳統(tǒng)檔案管理重視檔案的收集、整理與保管,忽視檔案的開發(fā)與利用,不能真正滿足用戶的需求、充分發(fā)揮檔案的價值。因此,在檔案管理諸環(huán)節(jié)工作中,檔案服務尤其需要以知識管理思想理念為指導,借助知識管理技術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實現從檔案服務向知識服務的過渡。隨著信息時代的發(fā)展,人類的知識和信息總量在急劇增長,面對浩瀚繁雜的文獻情報,任何一個文獻部門都不可能將所有知識和信息全部加以收集、整理、加工、保存和利用。因此,必須打破檔案、圖書、情報等部門各自為政的局面,建立一個完整的社會信息系統(tǒng),實行一體化管理,充分發(fā)揮整體優(yōu)勢。
三、結束語
檔案知識服務是檔案后保管范式的核心和目的,是檔案管理從實體管理模式、信息管理模式走向知識管理模式的關鍵。因此,在檔案管理諸環(huán)節(jié)工作中,檔案服務尤其需要以知識管理思想理念為指導,借助知識管理技術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從而實現從檔案服務向知識服務的過渡。
參考文獻:
[1]劉永,檔案信息服務工程之知識服務[J];檔案管理;2012年02期
[2]呂元智,數字檔案館核心競爭力研究[J];檔案學通訊;2012年03期 [3]曹琳琳,試論知識管理在檔案管理中的應用[J];檔案;2012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