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姚姚
摘要:廣西地區(qū)的壯族民歌,是我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結晶。在近千年的發(fā)展歷程中,不但表現(xiàn)出了頑強的藝術生命力,同時形成了獨具的演唱風格,對這種演唱風格的了解和研究,能夠給今天的聲樂演唱和教學以深刻的啟示和借鑒。鑒于此,本文從廣西西部地區(qū)民歌概況談起,就其演唱風格進行了具體的分析。
關鍵詞:廣西西部 壯族民歌 演唱風格 研究分析
一、廣西西部壯族民歌概況
廣西是中國著名的民歌之鄉(xiāng),半個多世紀之前,一首《山歌好比春江水》和歌仙劉三姐,更是讓廣西民歌迅速為全國觀眾所熟知。而流傳于廣西上林、馬山、忻城一帶的壯族民歌,則是廣西壯族民歌中的精華。這些歌曲一般都是多聲部的,主要有二聲部、三聲部和四聲部三種。有“瑞歡”、“滿歡”、“叮嚀歡”等多種名稱。首先是瑞歡。瑞歡一般采用二聲部形式,由兩個人進行演唱,主要演唱者負責演唱歌詞,而且是高八度的,從而將歌曲的含義高亢、清晰的表達出來。次要演唱者則主要演唱襯詞,而且是低八度的,一主一輔、一高一低,既保證了歌曲含義的傳達,也使演唱聽起來更加優(yōu)美動聽。其次是滿歡。當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瑞歡的行列之后,瑞歡也就變成了滿歡,滿歡正是瑞歡的擴大和升級,而人數增加了之后,演唱形式也就從二聲部發(fā)展成為了三聲部和四聲部。這其中,歌師、原有的演唱者和新加入的演唱者,分別有著各自的任務和職責,并在眾人的合力之下,將整首歌曲演唱的氣勢非凡。再次是叮嚀歡。叮嚀歡多出現(xiàn)于對歌比賽的下半場,這時候眾多演唱者都已經比較勞累,所以常演唱一些輕松和隨意的曲調,在聲部形式上也比較靈活??梢钥闯觯瑥V西西部的壯族民歌,既有著悠久的歷史,也有著豐富的形式和內容,并成為了該地區(qū)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謂是中華民族民歌寶庫中的一直奇葩。
二、廣西西部地區(qū)壯族多聲部民歌的演唱風格
(一)對歌風格
對歌是中國所特有的一種歌唱形式,特別是在廣西少數民族地區(qū),更是有著悠久的歷史。每逢一些佳節(jié)或重大活動,都要展開對歌,演唱雙方在一種愉快的氛圍下“劍拔弩張”,用歌聲唱出自己的心聲,成為了中國聲樂藝術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廣西西部地區(qū)的壯族民歌,也多是對歌的形式,所以在演唱中,就形成了獨具的對歌風格。
比如在瑞歡的演唱中,首先是兩個人在演唱,其演唱的音量和聲調都不高,其實這僅是一種假象,還有更多的演唱者,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演唱準備。而之所以先派兩個人上場并“收著唱”,一方面是要以此來打探對方的實力,一方面則是給對方以迷惑,讓對方認為己方“勢單力薄”,從而為后來的對歌占得先機。唱滿歡時,雖然有了更多人的加入,但是卻絲毫不亂,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演唱任務。比如新加入的演唱者,會在主唱每一句演唱結束后唱出“恨胡啊呀瑞”的襯詞,一方面是給己方的演唱營造出聲勢,一方面也以此吸引更多的演唱者加入本方的陣營;又如歌師,作為整個歌唱隊伍的領軍人物,歌師們都有著豐富的演唱經驗,一般并不開口演唱,主要負責臨場指揮。只有當本方處于不利局面時候,他們才會親自己出馬,比如本方對歌時遇到了難題,歌師就會憑借著自己的經驗予以有針對性的應對。同時還根據現(xiàn)場的形式需要,對聲部的數量進行有機的選擇;又比如二聲部中的次要演唱者,其演唱雖然是以襯托為主,但是也要時刻做好“頂上去”的準備,一旦主要演唱者遇到困難之后,則需要其及時的救場。所以說,這種對對歌風格,是該地區(qū)壯族民歌所特有的,在長期發(fā)展過程中,已然形成了一整套的規(guī)范和程式,并為當地的人民群眾所認可,成為了中國聲樂演唱藝術中的一道奇景。
(二)生活風格
藝術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這句藝術界的名言在廣西西部壯族民歌的身上體現(xiàn)的尤為鮮明。作為一種最接地氣的歌唱藝術,這些多聲部民歌無疑是高度生活化的,所以其演唱也明顯呈現(xiàn)出了生活化的風格。
首先,從演唱內容來看,幾乎所有的歌曲都是和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老百姓想到什么就唱什么,看到什么就唱什么,勞動生產、節(jié)日聚會、婚喪嫁娶、喜怒哀樂、柴米油鹽醬醋茶等無所不包。這種生活化的演唱內容,無疑成為了生活化演唱風格的基礎。其次是演唱的情感表達。歌唱本身就是一種情感的抒發(fā),當日常的陳述或交談難以滿足情感表達需要的時候,歌唱就成為了一種自然的表現(xiàn)。因為演唱的內容都是自己的所見所聞和真情實感,所以這些多聲部民歌演唱起來十分動情,能夠真切感受到是一種真摯的、沒有經過任何修飾的情感表達。很多時候的演唱,更像是一段真情吐露,演唱者和眾多聽眾都會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一段演唱下來,演唱者和聽眾都不禁落下了眼淚。最后,從演唱形式來看,這些多聲部的民歌并沒有復雜的演唱形式,田間地頭、山下溪旁,都是他們的大舞臺,都可以唱出美妙動聽的歌聲。由此可見,這些多聲部民歌,是跟該地區(qū)人民群眾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可謂是生活的饋贈。
(三)多元風格
近年來,伴隨著文化事業(yè)的整體進步和發(fā)展,廣西壯族民歌也充分做到了與時俱進。很多演唱者和研究者都深刻地認識到,要想讓這門藝術真正傳承和發(fā)展下去,就必須對其進行豐富和完善,以體現(xiàn)出當代人對這門藝術所做出的貢獻。這種理念體現(xiàn)在演唱方面,就是對多種演唱方法的借鑒,并使演唱呈現(xiàn)出了一種多元化風格。
之前的民歌演唱中,幾乎沒有個歌唱方法的概念,如果從理論角度對其進行區(qū)分的話,那么他們所采用的歌唱方法就是原生態(tài)唱法。該種唱法雖然能夠滿足歌曲演唱的需要,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沒有一種歌唱方法是十全十美的,對多種歌唱方法進行借鑒與融合,才能使其處于一個不斷的發(fā)展狀態(tài)中。所以在近年來的民歌演唱中,也對美聲唱法、戲曲唱法進行了充分的借鑒。比如美聲唱法,這是一種源自意大利的,為世界所公認的科學唱法,其講求氣息的飽滿、歌唱通道的暢通和富有穿透力的音色。近年來,很多活躍在舞臺上的民歌演唱者,都對這種歌唱方法進行了學習和借鑒。比如在氣息方面,美聲唱法中所使用的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法,能夠獲得最大的氣息量,充分滿足了歌唱的實際需要。在民歌演唱中,使用了這種呼吸方法后,將會使演唱者不用再對氣息擔憂,而將更多的精力放到了歌曲的情感表達方面,從而使演唱的藝術表現(xiàn)力得到了提升。又比如對戲曲唱法的借鑒。壯族民歌中,有很多歌詞都是方言,為了讓歌詞的演唱更加準確,很多演唱者都會戲曲中的咬字吐字方法進行了借鑒。演唱時,吐詞咬字有力量,對字頭的力度予以了充分利用,當字咬出之后不松動,保持原有的位置和口型,最終獲得規(guī)范的發(fā)音狀態(tài)。這種對多種歌唱方法的有機借鑒,體現(xiàn)出了廣西壯族民歌的與時俱進。
(四)高腔風格
作為一種源于地方文化的歌唱藝術,廣西西部的壯族多聲部民歌,在唱腔方面也有著自己的特點。一方面,廣西壯族地區(qū)既有著獨特的歷史、人文和地方風情;另一方面,該地區(qū)還有著獨特的語言系統(tǒng)。也正是在這兩個原因的影響下,形成了自身獨具的唱腔風格,即高腔。具體來說,演唱者在演唱時,發(fā)音位置一般都比較靠后,起始發(fā)音從后鼻腔處發(fā)出,內口腔較后的位置控制著力度,從而讓聲音達到一種高亢、堅定、穿透力強、聲音張力大,特別是在對歌的時候,這種高腔特點表現(xiàn)的尤為明顯,演唱者幾乎將每一句唱詞都唱到了觀眾的心里,雖然音量很大,但是卻絲毫不感聒噪,給人一個極大的聽覺美感享受。
綜上所述,近年來,伴隨著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事業(yè)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包含廣西壯族民歌在內的多種民族傳統(tǒng)藝術,都迎來了新的發(fā)展春天,其藝術魅力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展示,也讓人們對這門藝術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廣西西部壯族多聲部民歌本身是十分豐富的,也形成了獨具的演唱風格,能夠給今天的聲樂教學和演唱以深刻的啟示和借鑒。本文也正是本著這一目的,對此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之用,引起更多同行對這一課題的充分重視,為廣西壯族民歌的傳承和發(fā)展以及聲樂演唱、教學質量的提升,貢獻一份力量。
基金項目:
本文為2012年度廣西高等學校立項科研項目《廣西壯族多聲部民歌演唱風格研究及傳承機制》,項目編號:201204LX290。
參考文獻:
[1]趙琳.新時代背景下廣西壯族民歌的傳承與發(fā)展[J].學術論壇,2009,(05).
[2]金北鳳.試論壯族民歌的“意”、“境“之美[J].藝術百家,2006,(05).
[3]靳麗芬.壯族及其音樂文化[J].民族音樂,2007,(06).
[4]薛瓊,蔣素利.廣西壯族民歌研究[J].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08,(02).
[5]趙毅.壯族民歌的區(qū)域性特征[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