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衛(wèi)軍
國務院近日印發(fā)《關于促進旅游業(yè)改革發(fā)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在教學時間總量不變的情況下,學校可結合實際調整放假安排?!兑庖姟分赋觯e極開展研學旅行。按照教育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建立小學階段以鄉(xiāng)土鄉(xiāng)情研學為主、初中階段以縣情市情研學為主、高中階段以省情國情研學為主的研學旅行體系。(8月21日 新華網(wǎng))
中小學放春秋假的依據(jù)是國務院2013年2月18日頒發(fā)的《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目的是減輕中小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增加他們接觸自然與社會、開拓視野的機會,使他們能夠在學習期間勞逸結合,提高學習效率。此前,國內已有一些地方在中小學試點放春秋假,例如浙江杭州市。
每一項政策施行之初,總會引來一片叫好和質疑,有爭議都屬正常。在筆者看來,中小學實行春秋假制度的好處自不待言,但在現(xiàn)行的工作學習體制下,要讓中小學春秋假“放得安心”,還需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小孩與大人放假時間不接軌,孩子放假誰來管?給孩子放春秋假,主要目的是讓他們多接觸自然和社會,保證他們有充足時間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但其間的活動誰來管?難道就自然“放養(yǎng)”?雖然說《綱要》提出要保障國民旅游休閑時間,落實《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但終究不可能所有家長都在中小學春秋假期間休假吧?因此,在沒有家長帶領、指導的春秋假期里,所有的研學旅行、社會實踐或許較難推行,甚至會加大安全隱患。
二是在當前考評機制下,放春秋假會不會破壞學生學習的連貫性?筆者認為,按學期編排的整體教材與零碎的時間、紛亂的心情都有可能產生矛盾,很不利于學生的學習。長期在一線任教的教師對此應該深有感觸:每個雙休日結束后的星期一,班主任、任課老師都需要花費很多時間來引導學生“收心”,讓他們把分散的注意力聚攏起來,重新回歸學習;而到了周末,學生的心又開始放飛出了課堂以外。每周尚且如此,真正實行了春秋假,結果還是有點讓人擔憂。
三是放假時間的安排如何才算合理?因為放春秋假的前提是“全年放假時間總量不變”,那么一般也就只能采取擠占暑假和寒假時間的辦法,而這兩個時間段卻是一年中最熱或最冷的時節(jié),在此期間的學習效果會怎樣?結果同樣讓人憂慮。
所以,盡管放春秋假有諸多好處,但還是應該好好解決以上幾個問題。一是必須把放春秋假當做一個社會問題來看待,而不僅僅是教育問題,要統(tǒng)籌好大人和小孩的假期銜接;二是要深入改革考評機制,讓學生和老師從書山題海中解脫出來,實施真正的素質教育,讓學生擺脫海量的假期作業(yè);三是做好放假時間的全局安排,把最適合學習的時間用于學習,最適合游玩的時間用于游玩,讓學生以最好的心情、最好的狀態(tài)投入到學習與放松中去,使春秋假發(fā)揮應有的效用。
中小學放春秋假在我國當前還屬新鮮概念,我們不能盲目喝彩,也不必急于否定,應該在做好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做出科學的統(tǒng)籌安排。總之,只有讓春秋假符合學生學習、成長的規(guī)律,才能最終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責編 歐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