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 鄭強 滕壽發(fā) 王直勉
距骨骨折是較少見的骨折之一。典型距骨骨折是高能量損傷的結果,常伴有周圍軟組織嚴重損傷,使不具備單獨血供的距骨缺血壞死,導致嚴重的并發(fā)癥。根據(jù) Hawkins[1]分型方法:Ⅰ型距骨頸骨折無移位。Ⅱ型距骨頸骨折移位伴有距下關節(jié)脫位或半脫位。Ⅲ型距骨頸骨折移位伴脛距關節(jié)和距下關節(jié)脫位或伴脫位。Ⅳ距骨頸骨折移位伴距舟關節(jié)、脛距關節(jié)和距下關節(jié)脫位或伴脫位。臨床上Ⅰ型骨折通??刹扇∈嗤夤潭?,進行保守治療。而目前對于其他三型骨折多采用手術治療,內固定材料多為鋼板、螺釘、可吸收螺釘及克氏針等。我院自從2008年9月~2013年1月對20例距骨骨折患者采用QWIX空心加壓螺釘內固定手術治療,效果滿意,匯報如下。
本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齡21~58歲。其中HawkinsⅡ型12例,HawkinsⅢ型6例,HawkinsⅣ型2例。均有明確外傷史,其中13例為閉合性損傷。7例為開放性損傷?;颊呔絮钻P節(jié)正側位、踝穴位,足的正位、斜位和距骨3DCT檢查。傷后急診手術14例,3天內6例。
選擇直徑4.3mm QWIX空心加壓螺釘。(上海芝瑞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
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患者仰臥位,下肢止血帶,患者患側臀部應適當墊起,避免踝關節(jié)外旋。常用的入路為前內側和前外側入路[2]。也可以采用 Ollier入路。(但切口不要過于偏外,否則距骨脛外側部很難暴露及復位)。為顯露和固定距骨體,常需對內踝或外踝進行截骨。但也有學者認為,真正需要采用內踝截骨的只是極少數(shù)病例,因此不應將內踝截骨作為常規(guī)選擇[3]。顯露距骨后,清除斷端嵌入的軟組織及凝血塊。手法復位后臨時用克氏針固定。術中 C型臂進行照相,骨折復位滿意后,選擇好入釘點,先打入導針,空心鉆延導針鉆孔,測深尺測量深度后,再用埋頭器鉆孔,選擇尺寸合適的 QWIX空心加壓螺釘固定,螺釘釘尾需埋頭處理。常規(guī)術中 X線檢查,確認螺釘位置及長度是否合適,確認骨折塊固定是否可靠。截骨處固定后,留置引流條,修復三角韌帶,逐層縫合切口。
術前及術后各應用1次抗生素,適當應用改善循環(huán)藥物。12~14天拆除縫線,患肢用膝下到足趾的石膏托維持足于中立,塑形好足弓。固定6~8周。根據(jù)早期的 X線表現(xiàn),可更換行走石膏靴。術后3個月內嚴禁負重。3個月后,行X線檢查,如愈合滿意,可拆除石膏,行功能鍛煉。
療效判斷標準按 Hawkins[1]療效標準評定,優(yōu):癥狀和體征完全消失,后跟及踝關節(jié)外形正常,踝關節(jié)功能正常,X線片示骨折愈合良好,距骨體無壞死、塌陷;良:癥狀和體征基本消失,后跟部有輕度外翻或內翻畸形,踝關節(jié)屈伸功能受限<10°,X線片顯示骨折愈合,距骨體壞死、塌陷不明顯,有輕度踝關節(jié)炎或距下關節(jié)炎;可:足踝部偶有疼痛,日常生活不明顯受限,后跟部有外翻或內翻畸形,踝關節(jié)屈伸功能受限10~30°,X線片顯示骨折延遲愈合,距骨體部分壞死、塌陷,有中度踝關節(jié)炎或距下關節(jié)炎。
本組20例,全部隨訪6月~3年。平均15個月。全部患者切口Ⅰ期愈合。采用按 Hawkins療效標準評定,優(yōu)15例,良3例,可2例。優(yōu)良率90%。
圖1 術前正側位片
圖2 術后正側位片
距骨表面無肌肉附著,整塊骨質被軟骨關節(jié)面所包圍。供血來源局限。下肢的3條主要動脈在距骨外面形成血管網(wǎng),為距骨提供有限的血供。跗管動脈(來自脛后動脈)是距骨的主要供應動脈。三角動脈發(fā)自跗管動脈,是距骨體的第2位滋養(yǎng)動脈,跗骨竇動脈由腓動脈穿支、足背動脈 (或脛前動脈)分支組成。跗骨竇動脈與跗管動脈經骨內交通支,可供應更廣泛的區(qū)域,距骨后結節(jié)由脛骨動脈或腓動脈發(fā)出分支,雖然細小,但有豐富的骨內交通支,也可以為距骨提供細微的供應能力。從距骨的血液供應情況來看,當距骨骨折時的發(fā)生移位或脫位,很容易損傷周圍的軟組織,使有限的血供被破壞,導致距骨缺血性壞死。雖然現(xiàn)有一些文獻報道顯示手術時機對最終結果并無決定性影響[4]。但對于距骨體脫位、神經血管損傷、開放性骨折和軟組織張力過大的病例,我們仍主張急診手術。術中我們應確保血運,盡可能避免因手術操作再次造成的軟組織損傷。減少血運的破壞,盡可能的修復斷裂的距舟韌帶,特別是內側的三角韌帶。如作截骨處理,應進行骨性標記,便于復位。最近研究指出,骨折移位或關節(jié)面不平整對足的功能產生負面影響?,F(xiàn)已證實,2mm 的骨折移位即影響距下關節(jié)活動[5]。所以復位過程要求做到解剖復位,如有骨缺損應進行植骨處理。如果距骨頸骨折太碎,沒有骨性標志作為參考,術者可將微型撐開器插入骨折中間部,可先復位距骨內側骨塊。或是盡量在內側或外側尋找交叉骨折線作為復位時的參考,即使對側皮質骨有空隙也可以[6]。固定過程中盡可能使用2枚以上螺釘,以防旋轉,增加穩(wěn)定性。有時距骨碎裂較重,很難打入兩枚平行的螺釘,我們可以內側的螺釘定指向后外側,外側的螺釘指向后內側,這種固定方式也可起到穩(wěn)定固定,且不會影響骨折愈合。術后正確的康復以及適當?shù)耐七t負重時間有利于防止距骨壞死。
距骨骨折常用的內固定材料能取得滿意臨床結果。但克氏針固定強度有限,骨折易再次移位,如針尾外露皮膚外,易造成感染。若留于皮內,克氏針殘端與周圍軟組織長期摩擦,會造成局部炎性反應或長期疼痛等,影響術后關節(jié)的功能鍛煉;可吸收螺釘治療距骨骨折,骨折塊加壓不夠,固定骨折不夠牢固,且現(xiàn)已有報道可吸收螺釘?shù)慕到猱a物可產生局部炎性反應等并發(fā)癥;鋼板固定使得周圍的軟組織難以修復,影響血運,加大距骨缺血壞死的風險,且很多患者出現(xiàn)足部功能障礙。QWIX空心加壓螺釘為鈦質螺釘,釘尾處的螺紋設計有效加壓??蓤詮姽潭?,能達到解剖復位。鈦質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在這樣良好的生物力學環(huán)境下有利于骨折的愈合。作埋頭處理后,患者可不必行內固定取出,避免了二次手術,減少了患者的痛苦及經濟負擔。綜上所述我們認為 QWIX空心加壓螺釘治療距骨骨折可取的滿意療效。
[1]Hawkins LG.Fractures of the neck and the talus.J Bone Joint Surg(Am),1970,52(5):991-1002.
[2]Vallier HA,Nork SE,Benirschke SK,et al.Surgical treatment of talar body fractures.J Bone Joint Surg Am,2004,86(Suppl 1,Pt 2):180-192.
[3]魏世雋,蔡賢華,劉曦明,等.微型接骨板內固定結合自體松質骨移植治療距骨頸粉碎性骨折[J].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2013,10(4):21-23.
[4]Rammelt S,Zwipp H,Talar and body fraotures[J].Injure,2009,40(2):120-135.
[5]Sam W.Wiesel.骨科手術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1:700.
[6]S.Terry Canale,James Hbeaty等.坎貝爾骨科手術學.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9,12:3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