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琴
有關小學數(shù)學課是否需要預習,在教師中一直爭論很大。有人認為:預習使學生提前知道了教學內容,使課堂失去了懸念和新奇,導致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情境遭遇尷尬;還有人認為: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數(shù)學學科重知識形成過程的特點看,預習往往弊大于利。因為在未知狀態(tài)下的探索會更本真,學生更易迸發(fā)思維火花。
筆者認為,教學其實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要想提高課堂的“有效性”,不僅僅要在課堂的40分鐘里追求“有效”,還要到備課、授課、作業(yè)中去追求整體教學的“有效”。如果學生課前沒有預習,課堂上必然只是生硬地接受了老師的觀點,卻不能自主地領會學習內容,這種單方面的“有效”顯然并不利于現(xiàn)代的教學。所以課前的預習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注:由于低年級學生理解能力、識字能力的限制,所以這里研究的是中高年級的數(shù)學學科的預習。)
一、預習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通過預習,了解要學習的主要內容和重、難點,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課堂上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聽課效率。
對于后進生而言,通過預習弄懂并解決的問題,老師講授時會表現(xiàn)得很自信,并且有一種成功的體驗;對中等生而言,可以重點研究自己還沒有解決的問題;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通過預習,就可以達到基本的教學目標,從而把目光投向更遠的方向: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去參與課堂學習,效果自然就好。
在學習“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時,我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預習,學生對“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的問題都能正確計算,但是都不明白為什么可以用乘法計算。是?。≡瓉矶际窍扔贸ㄇ蟪鲆环莸牧?,再用乘法求出幾份的量。現(xiàn)在居然可以用這個數(shù)直接去乘以幾分之幾。學生很難看出這里的聯(lián)系。預習后產(chǎn)生了困惑,課堂上就會更加專注。
二、預習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有效性
筆者在實踐中,要求每個孩子把自己的預習成果體現(xiàn)在練習本上。早上到校后,首先逐個查閱預習本,了解孩子的困惑在哪,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提出了什么有價值的問題,在課堂教學時,對學生都理解的問題少做或不做分析,而把有限的時間用在學生真正感到迷惑不解的地方。
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2)”時,有學生提出疑問:用底面積乘高可以求出長方體的體積,由于長方體可以變換位置放,所有的面都可以作底面,那么是否可以用橫截面積乘長來計算?為什么有的問題中物體的體積大于容積,有的物體的體積等于容積?這兩個問題都很有價值。受到第一個問題的啟發(fā),在教學了長方體的體積可以用底面積乘高后,我變換了長方體紙盒的放置位置,用原來的右面作底面,它的體積等于現(xiàn)在的底面積乘高,也就是長方體原來的右面(也可以說是橫截面)面積乘長。再一次變換位置,得出體積還可以是前面面積乘寬。由此,學生很容易發(fā)現(xiàn),求長方體的體積可以用任意一面的面積乘對應的棱的長度得到。這樣就有效地對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進行了拓展。第二個問題的出現(xiàn)是因為有的學生還不能理解“容器厚度忽略不計”的含義,教師還需要作適當?shù)恼f明。通過這樣的處理,學生并沒有因為預習過了,課堂就變得索然無味。
三、預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由于小學生年齡小,能力有限,常把預習簡單理解成看數(shù)學書,走馬觀花,一目十行,難以深入教材。掌握合理的預習方法,是有效預習的重要保證。因此要花時間進行預習方法的指導。
預習不是瀏覽課本,而是要邊看邊勾劃,把一些概念、結論性的語句畫出來,重點處和疑難處加上不同的標記。想一想,預習后,明白了什么,能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什么問題,還有哪些地方?jīng)]懂??梢园岩陨蟽热輰懺陬A習本上,一方面,有利于教師了解預習情況,另一方面,也促使學生深入地去研究、思考。
有一位教育家曾經(jīng)說過:“預習是合理的‘搶跑。”學生掌握了預習方法,一開始就“搶跑”領先,不僅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探索能力,學生將終身受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