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麗娜
摘 要:社會壓力和學習壓力的增加,學生的心理負擔加重,為了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很多學校都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并且開展了一系列的心理社團活動。心理社團活動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緩解學生心理壓力,放松心情,全面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社團活動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廣和普及,學校承擔著培養(yǎng)全方面素質的人才的重任?,F(xiàn)代學生學習壓力繁重,社會和學業(yè)壓力的增加,學生心理負擔加重,很多學生不堪重負,心理健康問題事件頻發(fā)。對此,很多學校都開設了心里健康教育中心,并開展了一系列的心理社團活動。心理健康中心為學校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和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提供了保障。為了保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實效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開展了各式各樣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活動。但是僅僅依靠心理健康宣傳達到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并不理想,而隨著心理社團活動的開發(fā)和發(fā)展,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工作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經(jīng)過開展心理社團活動的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心理社團活動對于學生緩解壓力、舒緩心情、放松情緒保證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開展心理社會活動的意義
1.1 心理社團活動時為學生的心理互動交流提供重要的平臺
學生在校園中的生活是處于半封閉的狀態(tài),隨著知識面的拓展和與社會接觸的不斷增加,學生逐步從校園封閉式自我管理轉向社會開放式的自我管理。在這個自我管理過渡的過程中,學生的心理健康也在成在和變化之中,對很多新問題存在很多困惑,很容易被影響心理健康發(fā)展的不良因素所迷惑。這時如果有一個能夠讓學生群體之間有一個互動式、互助式的心理交流活動,為學生的心理活動的交流提供一個平臺,對學生自我心理調整十分有利。社團活動為學生心理健康活動搭建平臺,能夠為提供相對開放的心理管理,促進群體心理自我更新機制的建立。在此活動平臺上,學生之間進行心理上的互動,通過相互的溝通和交流,實現(xiàn)心理調適的過程。
1.2 心理社團活動時學生群體形成的重要機制
心理社團活動時一個心理互動的過程,不僅整個學生群體的心理得到互動,而且學生個心理也實現(xiàn)互動,這也就直接導致了群體心理行為和個體心理行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開展的心理社團活動為學生群體心理互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使群體心理行為得以良好的實現(xiàn),心理互動平臺的搭建是建立在健全有效的管理機制的基礎之上的。心理教育健康中心的管理者作為社團活動中的主要引導者,指引學生心理互動交流的方向,以社團活動的管理要求為指導原則,將國家相關的教育理念貫徹落實在其中,為心理社團活動向正確的目標前進提供保障,并且保證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在社團活動的實踐過程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心理互動的指導,為學生朋輩之間的互助提供保障。社團活動是學生群體心理行為的互動,這也為學生的個體心理互動打下了基礎。群體心理行為形成的共同價值觀為個體心理的自我調整提供依據(jù),使自我心理的調整具有方向性。社團活動的開展對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的鍛煉和群體觀念的形成具有積極作用。
1.3 心理社團活動時進行心理教育的重要途徑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開展心理社團活動是以開展素質教育為背景的,是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實現(xiàn)學生全方面素質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心理社團活動的建立在素質教育的基礎之上,以素質教育理念為指導原則的團體性行為活動,通過社團活動向學生群體傳遞一種正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促進學生自我價值趨向的形成和性格特征的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是現(xiàn)今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當今素質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來說,不僅要通過課堂教育,更要通過實踐來進行心理健康內(nèi)涵的教育,社團活動為學生的心理健康活動實踐提供平臺和渠道,通過活動時間類對學生的自我管理的心理行為進行內(nèi)化。心理社團活動能夠是一種健康的、互動的活動,學生個體在心理互動的過程中互相作為參照對自己的心理行為進行修正,成為自我價值觀。
2.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開展心理社團活動對學生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開展的心理社團活動,為學生的人際交往活動和人際關系的形成提供時間和空間上的條件,通過群體活動是學生間交往的頻率增加,個體間的互動交流時的學生人際交往的退縮心理得以消除,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社團活動的成員之間在興趣愛好、優(yōu)點特長等方面具有相近性,使人與人的交流更加容易些,而成員間的氣質差異又使成員間形成了互補,在同化的過程中將一些學生具有的心理問題消除。學生通過參加心理社團活動能夠,使自己特長得到發(fā)揮,課余生活更加豐富充實,減少壓力和焦慮的情緒。社團活動也為學生提供了人際交往的平臺,讓學生在參加社團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滿足感和幸福感。社團活動能夠很好的對學生心理健康進行輔導,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
2.1 提供歸屬感
人本主義心理學派將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從屬和愛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人在生活中除了基本的生存條件之外,最需要的就是歸屬感。在學校內(nèi)不乏這樣的學生群體,他們普遍存在自卑的心理,總認為自己不如別人,將自己封閉在自己的角落排斥在團體之外。比如來自貧困地區(qū)的貧困生,他們本身家境比較困難,在經(jīng)濟上比較拮據(jù),在語言和行為方面與同學有差異,這就使得他們很容易產(chǎn)生自卑的心理,少與人交流,喜歡獨處。心理社團活動能夠通常是一個管理相對自由的群體,成員之間是平等的地位,不存在利益關系和沖突。在這種環(huán)境下人的心理和情緒都比較放松,又因為群體成員之間有相近的興趣愛好,所以群體間更有共同語言,個人能力和特長得到充分的發(fā)揮,這對學生自信心的建立和人際關系的交流具有促進作用。在社團活動的開展實踐中,成員間又明確的分工,共同合作,相互配合,使自卑心理的學生能夠重獲自信,提高積極性,使自卑心理得到緩解或者消除。
2.2 分散不良情緒
學生的自我意識發(fā)展迅速,自控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內(nèi)心發(fā)展還不成熟,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會使情緒產(chǎn)生比較大的波動。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長時間的悲觀情緒都會對其自身的學生和生活帶來負面的影響。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是一種價值判斷的差異,對于同一件事情看待的角度不同,會產(chǎn)生不同的情緒體驗。正面情緒多,人就幸福感增強,就會減少負面情緒的產(chǎn)生或者降低負面情緒的影響。心理社團活動帶給學生的是個人價值實現(xiàn)的滿足感和目標實現(xiàn)的幸福感。社團活動在組織管理上具有很大的靈活性,能夠根據(jù)時間空檔,采用多種形式的活動來分散不良的情緒。心理社團活動通過文娛、體育等活動,既能夠調節(jié)學生的情緒,防水心情,有能夠讓學生發(fā)揮自身的特長,實現(xiàn)個人價值和目標。學生特長得以發(fā)揮,由此帶來的滿足感能夠對學生的不良情緒和心理問題進行有效的調整,人的心理和情緒進入良性循環(huán),幸福感增強,心理就會朝著健康正確的方向發(fā)展。
2.3 性格互補
學生的人際關系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即友好型、淡漠型和對立型。心理問題主要在淡漠型和對立型關系的學生個體中產(chǎn)生。人際關系淡漠型的學生多表現(xiàn)為自我意識強,以自我為中心,忽視他人,不為他人的利益著想。在學習方面不專心,敷衍了事。對人冷漠不熱情,行為孤僻,即時學習成績優(yōu)秀確不愿意幫助其他同學。人際關系對立型的學生多表現(xiàn)為嫉妒心強,語言和行為表現(xiàn)虛偽、愛挑毛病,支配欲強,敵對心和報復心強,甚至有些神經(jīng)質。心理社團的成員之間具有一定的互補性,學生通過社團的群體活動能夠能夠消除一些不良的品質和情緒。社團活動對于個別不合群的學生能夠使其加強與其它成員間的交流,使其能夠主動的與人溝通交往,消除不合情的問題。對于淡漠型人際關系的學生參加社團活動,社團成員間提倡平等、互助、團結、尊重的人際交往原則,通過與他人的交往合作,逐漸將性格中的孤僻、淡漠加以消除,能夠更好的融入到團體中去。
3.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有效開展心理社團活動的對策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根據(jù)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和實踐要求來制定關于社團活動管理的制度以及選擇管理模式。在社團活動進行的過程中要對心理健康的實效性進行總結和評估并加以反饋,將心理健康教育與社團活動做到良好的融合,使社團活動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3.1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管理者要充分認識到社團活動的重要性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廣和普及,心理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據(jù)非常重要的地位。社團活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徑,只有將二者進行有效的融合,才能使社團活動真正發(fā)揮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首先對于管理者而言,要清楚的認識到素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團活動三者之間的關系,將三者進行融合,需要在融合的過程中進行有機的配合和共同價值的確定和管理模式的選擇。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管理者要充分認識到社團活動的重要性,在社團活動中發(fā)揮導向作用,強化心理健康教育的職能,指導社團活動目標的建立和活動過程的具體實施,強化社會活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3.2 制定社團活動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
在心理健康教育制度的設計上首先要充分的考慮到社團活動的目標、計劃和心理健康教育計劃的關系。對二者的關系進行深入的探討和分析,最終形成一致的管理目標,并將其從管理理念和抽象的管理想法轉化為具體的可以操作的管理實踐。制定社團活動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和法規(guī)對社團活動進行規(guī)范性的管理,以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動能夠真正的在社區(qū)活動中融入,已制度為依據(jù),使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開展的心理社團活動有制度可依,具有更好的目標性和可操作性。
3.3 成立相關的心理健康監(jiān)控機制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以心理健康管理機制為基礎成立相關的心理健康監(jiān)控機制,以對心理社團活動進行控制,從而實現(xiàn)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監(jiān)控,及時進行效果評價。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的評估主要在于心理健康指標的設定和健康指標的有效測評。然后對管理過程的控制,分析當代學生的心理特質和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根據(jù)實際操作過程中管理要求和可操作選擇符合測評要求的監(jiān)控指標。在活動中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糾正問題,使其朝著活動目標前進。
社團活動的整個過程進行控制并對活動完成后的效果進行控制,控制和測評的結果反饋給管理,以便于在下一次的社團活動中加以改進,不斷提高心理社團活動的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海芳,張山,朱新華. 以心理社團為載體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 河北理工大學學報,2012(10).
[2]石國亮,萬磊. 試析大學生社團的現(xiàn)實困境與突圍之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03).
[3]羅開元. 發(fā)揮大學生社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中國高教研究,2013(07).
[4]王旭東. 論校園文化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 福建行政學院、福建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年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