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時間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樣的不夠用,教學也不例外。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獲得盡可能多的知識,已成為每個教師必須具備的能力。教師不妨從三方面進行努力:信任學生,學會放手;懂得取舍,有所側重;授之以漁,培養(yǎng)自學能力。
關鍵詞:有效教學;信任;課堂效率
工作以來,頗多聽到的一個詞就是“有效教學”。時間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樣的不夠用,教學也不例外。尤其是在當今推行素質教育之時,課堂教學的時間變得尤為寶貴。于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獲得盡可能多的知識,便成為每個教師不得不思考的重要問題。
相比于剛踏上講臺的新教師每天擔心如何撐足45分鐘而言,我們現(xiàn)在最擔心的恐怕是嫌這45分鐘時間太短,想講的東西又實在太多,最終只能抱怨每節(jié)課時間不夠用。
可是,45分鐘一堂課真的短嗎?真的每堂課都來不及嗎?我們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包辦代替太多,不愿讓學生去讀,去感悟,總是擔心學生不能理解字詞意思,無法讀懂課文,甚至有些非常簡單的詞語也逐字解釋給學生聽。一堂課的時間自然不夠用。我們讀書會近期舉行了一次實驗課活動,讓我對這一問題有了進一步的思考和理解。
活動是讓我們設計在45分鐘內教學《口技》一課。熟悉課文的老師都知道,一般情況下,要教學這篇課文至少要花兩堂課的時間,一堂課疏通文意,一堂課教學課文內容和寫作方法等。而今,要讓我們在一堂課的時間內完成這篇并不簡單的文言文教學,確實給我們提出了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接受此次挑戰(zhàn)的是劉老師、王老師和翁老師,從他們三人的教學完成情況來看,只要有智慧,只要愿意放手嘗試,就有可能把不可能變?yōu)榭赡堋?/p>
一、信任學生,學會放手
文言文常規(guī)的教學步驟無外乎:讀通文句,掃清字詞障礙;理解文句,把文言翻譯成我們熟悉的現(xiàn)代文;分析文意,學習文章寫作內容和技巧,把握主旨等。跟現(xiàn)代文閱讀不同,學習文言文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就是“疏通文意”。于是,平時我們會有意無意地在翻譯課文這一塊上花費較多精力,力求做到字字落實,并能讓每個學生對課文中每句話乃至每個字的意思都弄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口技》一文從讀通文句到理解文意,一堂課總是要上得滿滿當當才行呢!
的確,做什么事兒基礎一定要打好。根基不穩(wěn)的房子造得再好,也是華而不實的。但是,當時間有限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可以另想一種方法來打根基,使之既牢固又省時省力呢?三位老師用實踐告訴我們,辦法是有的,只要我們肯嘗試。
省時打根基第一要緊的,就是要充分相信學生,懂得放手。平時我們在課堂上花那么多時間疏通文意,雖是負責任的表現(xiàn),但同時也是對學生不信任的體現(xiàn)。要知道,學生才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實踐過程,教師的作用則是隱性的,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學生的主體作用是否能積極發(fā)揮,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為不相信學生自己能看懂課文,因為不相信學生的預習能力,因為不相信學生課下通過練習也能查漏補缺,所以我們要那么細致地一段、一句、一字地講解,絕不放過一個地方。是的,或許當堂講授時認真聽講的學生會對文意更加熟悉。但你要知道,這部分學生其實在預習時參照課下注解或工具書已將文意疏通得差不多了,而我們所做的無非僅是錦上添花而已;若是原本無錦,即便有再多再美的花兒,又置于何地呢?更何況,講得再細,練習還是一樣得做,否則根基始終牢不了的。既然如此,我們何不放手,讓學生自己理解文意;即便不能字字落實又如何,通過練習我們也還是可以查漏補缺的。這樣一來,不是可以把更多的課堂時間節(jié)省下來去教學更需教學的東西嗎?而且,事實證明,即便我們這么做了,根基也未見得比多花時間時不穩(wěn)。只要老師有心,學生有心,疏通文意這一部分教學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做,我們只需點出其中幾句或幾個難理解的字詞即可,大可不必字字落實。
二、懂得取舍,有所側重
要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盡可能多的知識,教室就必須發(fā)揮教師的大智慧,懂得取舍,有效篩選,選擇最合適有用的教學內容。
聽過我課的老師都說,我的課有個毛病,就是太細。這或許跟我的個性有關。就像教學,似乎每堂課總想著要做到面面俱到,想講的東西太多,讓課顯得太滿又太累。其實,課程目標設計的三個維度并不等于每篇課文的教學目標。課程目標設計的三個維度里面,只有知識、過程與方法是顯性的,其他的是隱性的,針對不同的文本,我們的教學目標要有所不同,教師要根據教材、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等實際情況來適時調整每堂課的具體目標。每一篇課文涉及的知識點都有很多,如果在教學中每一個知識點都要點到或分析到,那一篇課文花上一個星期的時間尚且不多。問題是,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這是天方夜譚,絕不可取的。
于是,我們必須懂得取舍,從那么多知識點中進行有效的篩選,比較看看哪些是非教不可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再在課堂上將學生引導到那些必須掌握的知識探討上,提高課堂效率。其實,我們每堂課、每篇課文只需側重探討一個問題就可以了,至于其他沒有提到的,下篇類似的課文教學時再解決不就可以了。就像翁老師在教學《口技》一文時,一堂課就只側重教學品讀和學習“正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手法,這樣教學的東西單純了,能讓學生有更多時間細細品讀,也能品得更深,學得更牢了!至于“動靜結合”等其他手法,我們放在別的課文的教學中再細品就好。若是教學的內容雜亂了,勢必會造成時間不夠,或是簡單化地處理過程,學生自然學得也就淺了。得失之間,孰輕孰重,我們心中自當有數(shù)。
三、授之以漁,培養(yǎng)自學能力
當然,我們常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也是“有效教學”的一個關鍵。就如翁老師教學《口技》一文,一開課就將文言文閱讀的“五讀法”出示給學生:一讀通文句,二讀懂文意,三讀有感情,四讀品內涵,五讀悟道理。這樣,不僅讓學生明確了本堂課要達成的學習目標,也讓他們學會了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和步驟,以后再教學文言文時,他們就有章可循了,照著“五讀法”自學課文也未不可。那么,課堂教學的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若只是就本課而教學本課,只怕學生學會的永遠只是學過的課文,當拿到一篇新課文時,無論多么相似,也還是默然吧。那么,永遠也不可能做到“有效教學”了。
故,要使教學更有效,我認為必須從以上三方面著手,并且在課堂教學中切實落到實處。若能盡力施行,相信我們離“有效教學”就不遠了。
參考文獻:
[1]蔡虹.語文課堂需要低耗而有效.廣東教育,2011(2).
[2]賀華.淺談高效學習.教育探索,2013(7).
[3]曾卉.初中生時間管理現(xiàn)狀研究.南昌大學,2010.
[4]何敏.培養(yǎng)高效學習能力,鑄造高效語文課堂.教育教學研究,2014(4).
[5]張勇.高效語文課堂中學生探究學習主動性的培養(yǎng).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52).
作者簡介:何丹紅,女,1987年7月,本科,就職于昆山市玉山中學,研究方向: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